大国重工(精校)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1

  邢本才也笑了,早上这一路,他和冯啸辰已经结下了友谊,也知道冯啸辰是个随和的人,没什么架子。他说道:“处长就是处长,能够让孟部长看重的人,肯定就是有本事的,当个处长绰绰有余了。我小邢不太会说话,不过我就是服气有本事的人。你知道我们冷厂长吧,其实他文化也不高,好像就是个高小文化吧。当年就是因为脑子灵活,敢想敢干,被孟部长看中了,一路提拔起来,现在当了厂长,在我们行业里,那也是没人敢说闲话的。”
  “原来还有这段故事。”冯啸辰明白了一些,既然冷柄国自己就是这样提拔起来的,那么他提拔冯啸辰也就没什么疑义了。他正想再问点其他的事情,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向路边一瞥,不由得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停车!”
  邢本才一愣,脚下踩了刹车,把车停在路边上。冯啸辰说了声“麻烦等我一会”,然后后拉开车门下了车,向后面一个公交车站跑去。
  邢本才是个有眼色的人,见状便缓缓地倒着车,向那个公交车站靠近,以便让冯啸辰回来的时候能够少走几步路。少顷,他就看到冯啸辰领着一家三口从公交车站向吉普车这边走来了,其中那个孩子大约六七岁,被大人抱着,有些蔫蔫的样子。
  “邢师傅,这是我们单位的王处长,也是我的老大哥。这是王处长的爱人和孩子,他们带孩子到城里来看病,孩子晕车了,我想让他们搭咱们的车一起回去,你看合适吗?”冯啸辰隔着车窗向邢本才问道。
  “当然可以!”邢本才赶紧下车,小跑两步,来到冯啸辰和王伟龙的面前,他一边拉开后排的车门,请王伟龙一家三口上车,一边客气地说道:“王处长,初次见面,不好意思,你们快请上车吧。孩子晕车是吧?没关系,我一会开慢点就是了。”
  “哎呀,邢师傅,那可太麻烦你了。”王伟龙感激地说道。他在原来的厂子里是中层干部,出门要个车啥的都很方便,可到了京城,那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他听冯啸辰说这是林北重机驻京办的车子,知道驻京办的司机也是眼界颇高的,不会把他这个外单位的副处长放在眼里。人家能够允许他们一家三口搭车,他就已经承情了,没想到对方还会跑下来替他们开门,这可是很给面子的事情了。
  “王处长,瞧您说的,您是冯处长的大哥,那也就是我的领导,这不都是应该的吗?”邢本才乖巧地把人情还给了冯啸辰。
  “冯处长?”王伟龙转头看着冯啸辰,满脸狐疑。任他想象力再丰富,也想不到冯啸辰会捞到了一个副处长的头衔。他想得更多的是:娘啊,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冯,不会是在人家单位假冒处长,这才骗了辆车坐吧?
  冯啸辰笑着打岔道:“唉,邢师傅是开玩笑的,我哪像什么处长啊。”
  邢本才却是认真地解释道:“王处长,您可能不知道,冯处长是刚才我们冷厂长亲自任命的,我们厂的生产处副处长,当时孟部长和煤炭研究所的常总工都在场呢。”
  林北重机的生产处副处长!
  王伟龙只觉得这个世界太玄幻了。林北重机和王伟龙原来所在的安徽省罗丘冶金机械厂是一个级别的单位,王伟龙是正牌大学生出身,在罗冶熬了十几年的资历,才因为技术上有些过硬本领,被提拔担任了技术处的副处长。冯啸辰毛都没长齐,还是个初中学历,居然也当上了副处长,这算个什么事啊!
  要说这位邢司机是瞎说吧,似乎也不像。看他对冯啸辰那副恭敬的样子,显然不是装出来的。企业里的司机可都是有些眼色的,冯啸辰如果没个一官半职,他凭什么陪着冯啸辰演戏?
  “王哥,先上车吧,咱们路上再聊。”冯啸辰招呼了一声,把王伟龙推上车,自己也坐进了副驾。
  邢本才发动汽车,果然如他说的那样,开得慢了几分。王伟龙的孩子王文军原本有些晕车的,现在坐进吉普车,倒是慢慢活跃了起来。他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不时指着窗外的建筑物向母亲打着哑语,让薛莉和王伟龙那沉重的脸色变得轻松了一些。
  “王哥,去看过医生了吗,怎么样?”冯啸辰从前排转回头来,向王伟龙询问道。
  王伟龙道:“看过了,医生说是声带受了点影响,需要调整一下,也就是用一个什么设备去拨一下。今天已经拨了一次,隔几天还要再去,估计有个两三次就好了。”
  “哦,那就好。”冯啸辰道。
  “唉,就是离得太远了,从冶金局到同仁医院,要换三次车,早上的车又挤,而且公交车开得又颠。文军从小坐车就晕,今天一下车就吐了。”薛莉不无心疼地说道。
  冯啸辰脱口而出:“怎么不在医院旁边找个地方住下呢?”
  “哪有地方啊!”王伟龙叹道。
  “住……”冯啸辰正想说住旅馆,忽然反应过来,现在可不是后世,住旅馆这种花费,对于当年的家庭来说是不堪承受的。旅馆里的大通铺自然是比较便宜的,但王家一家三口,还带着一个生病的孩子,怎么可能去挤大通铺?可如果要开个单间,一天就是一块多钱,再加上在外面吃饭的支出,普通工薪家庭哪舍得这样的花费。
  想到此,冯啸辰脑子一闪,一个主意冒了出来。他回头对邢本才问道:“邢师傅,你在采购站有没有房间?是单间还是和别人同住的?”
  “我是单间。”邢本才道,他明白冯啸辰的意思,便提醒道:“采购站的空房间挺多的,冯处长如果想让王处长在那里借住几天,和吴主任说说,他应当会同意的。”
  “这倒不必了。”冯啸辰道,他当然知道,如果自己提出这个要求,吴锡民是不会拒绝的。但自己刚刚被借用过来,就开这种口,给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即便是冷柄国那边,也会觉得自己不知进退。他倒没想找吴锡民借房间,而是打算把自己的房间让给王伟龙,自己去和邢本才挤两天就行了。反正冷柄国已经告诉他了,等彭海洋过来,他就要去明州。他的房间是专属于他的,他借给王伟龙住,吴锡民就无话可说了。
第二十八章
副总工的呆气
  “这……这……这怎么合适,小冯,你刚到林重,这样做影响不太好……嗯,实在是……哎,你帮我们这么大的忙,让我怎么感谢你才好呢!”
  听到冯啸辰的安排,王伟龙一下子就懵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拒绝,因为他知道,冯啸辰是被人家借用过去的,而且一去就被委以重任,这个时候更应当注意谨小慎微,避免别人说闲话。他把分配给自己的房间转让给外单位的人使用,虽然并不违规,但毕竟是留下了话柄,对于他未来的发展不利。王伟龙设身处地地替冯啸辰着想,觉得冯啸辰这样做非常地不妥。
  可是,薛莉在旁边使劲地拽了王伟龙的衣角,他扭头看到因为此前的晕车脸色还有些苍白的儿子,只能把拒绝的话又咽回去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现在能想的,就是该如何去还冯啸辰这个人情。一间房子,对于处于困境中的王伟龙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了。
  “王哥,你就别客气了,都是为了孩子嘛。”冯啸辰道,“你们就安心住着吧,孩子生病了,经不起折腾。我过几天要去明州出差,在采购站这边如果有什么事情,你们就请邢师傅帮忙处理一下吧,等我回来,我们再一起谢他。”
  “瞧你说的,冯处长,你的事情也就是我的事情,还说什么感谢的事。”邢本才一边开车一边应道。
  “谢谢小冯,谢谢邢师傅。”王伟龙连声说道。他在心里盘算好了,这一次薛莉来京城,带了一些安徽省的土特产过来,原本是打算送给冶金局的领导的,他准备分出两份,分别送给采购站的站长和邢本才,这样关系上的事情就可以摆平了。
  单位上是很讲所有权关系的,分配给冯啸辰的房间,冯啸辰就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拿给自己的朋友去用,只是有点影响不好而已。如果王伟龙懂事,能够给大家送点礼物意思一下,大家就不至于说三道四了。冯啸辰这边,才是王伟龙最需要感谢的对象,区区一点土特产就不够打发了,只能是等到以后再找其他的机会。
  车到冶金局,冯啸辰请王伟龙帮着招呼一下邢本才,给他找个休息一会的地方,自己则先去了罗翔飞的办公室,向他汇报此行的情况,当面请假。
  “这是件好事。”罗翔飞听完冯啸辰的报告之后,点点头说道,“我也一直担心你实践经验不足,以后有重要工作交给你做的时候,你无法胜任。孟部长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实践机会,我也是非常赞成的,基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不过,我可得跟你说好了,你现在还是我们冶金局的人,什么时候冶金局有事情了,你随时都必须回来。”
  “那是,没有罗局长,我还在南江搬图纸呢,罗局长有什么吩咐,我肯定扔下一切就跑回来了。”冯啸辰承诺道。
  罗翔飞对于冯啸辰的承诺也只能是半信半疑,但也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人品了。他换了个话题,笑着问道:“听说,冷厂长给了你一个生产处副处长的任命,这可比在咱们这里当临时工强多了。”
  “不过是糖衣炮弹罢了。”冯啸辰毫无压力地贬损了冷柄国一句,“他想让我去配套厂交涉配件的事情,让我当恶人,所以就先给了我一点甜头。万一我没把事情办好,灰溜溜地回来了,他没准就借这个茬把副处长又收回去了。”
  “哈哈,冷柄国听到你这样说,非得气疯了不可。”罗翔飞笑了起来,他当然知道冯啸辰这样说是为了宽他的心,以证明自己没有被冷柄国收买,这些话虚虚实实,当不得真。不过,冯啸辰能够这样说,也已经很不易了,一个小年轻,突然一步登天却没有忘乎所以,仅凭这点定力,当个副处长还真不算高就。
  “冷厂长这样任命,一方面是欣赏你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孟部长的举荐,这一点你要清楚。到目前为止,你还只是因为你的学识而打动了孟部长和冷厂长,具体的工作能力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切记要戒骄戒躁。到明州之后,你要少说多听,多了解基层的情况,不要觉得自己是钦差大臣,可以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地放炮……”
  罗翔飞耐心地向冯啸辰交代着注意事项,像是一个老师一样。冯啸辰知道罗翔飞是真心地希望他成长,对于罗翔飞这些教诲,自然是虚心接受,并表示会随时向罗翔飞汇报动态。
  听说冯啸辰凭空捞到一个副处长,田文健心里又失落了一番。不过,他很快就把心态调整过来了,认为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冯啸辰被别人撬走了,不会再在罗翔飞面前与他争宠了。
  他替罗翔飞把冯啸辰一直送出办公楼的大门,再三叮嘱他不要挂记这边的工作,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的岗位上去。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去了就别再回来了,这边又没啥好的。他还很想送孟部长一本三国演义,让孟部长学学啥叫刘备借荆州,借了就不要还嘛,客气个啥呢……
  回程的时候,吉普车又带上了薛莉和王文军。王伟龙还要上班,不可能天天守着孩子,带孩子看病的事情,就只能由薛莉负责了。看到冯啸辰带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回采购站,说是要在分配给他的房间里暂住一段时间,吴锡民嘴里说着“没事没事”,脸上还是挂上了些颜色。不过,薛莉迅速地送了一条安徽省特产的封扁鱼和一包质地不错的干蘑菇给吴锡民,吴锡民脸上的温度就以可见的速度回升了,当即表示薛莉和孩子可以在采购站搭伙吃饭,至于伙食费嘛,想给就给,不想给也无所谓,这么一个大厂,还缺几毛钱饭钱?
  冷柄国在与冯啸辰谈完话之后,就随孟凡泽他们一起走了。他是一个堂堂的大厂长,当然不可能呆在采购站里闲着。他要到部里去拜见一下领导和各相关司局的负责人,还要去有协作关系的部委、研究所等地方联络感情。这些事原本不是冷柄国这样一个业务干部所擅长的,但这些年赶鸭子上架地干了一阵子,他也就适应了,知道“跑部才能钱进”的道理。
  冯啸辰把房间让给薛莉,自己挤在邢本才的房间里住了几天。吴锡民倒是提出过再给他另开一个房间,他以自己马上要去明州的理由婉拒了。他知道自己让出房间无所谓,如果另开房间,就属于占公家便宜了。他在林北重机的根基还浅得很,这样做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几天时间里,冯啸辰把采购站里自己权限之内能看的资料都看了一遍,了解了一些有关的采购情况。他在与吴锡民、邢本才以及采购站其他工作人员日常的聊天中,也了解到了一些林重的八卦,对于厂子里的人情世故不算是一无所知了。此外,他还抽时间去煤炭研究所的资料室里又查了一些资料,主要都是关于液压件方面的,以备不时之需。
  等了几天之后,技术处副处长、副总工程师彭海洋风尘仆仆地从林北市赶过来了。这是一位50年代的大学生,今年刚满40岁,中等身材,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也许是因为在企业里呆久了,他身上看不到太多文气,倒像是个熟练技工的样子。不过,冯啸辰此前就已经听吴锡民他们说起过,彭海洋在技术上是有几把刷子的,而且做事非常严谨,在他面前,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唯独技术方面的事情,那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你就是冯啸辰?”彭海洋第一眼看到冯啸辰的时候,就带着几分怀疑。因为过于年轻的缘故,冯啸辰已经让太多的人产生这种怀疑的感觉了,没办法,这就是穿越者的苦恼。
  “我是冯啸辰,彭处长,你好。”冯啸辰大大方方地向彭海洋伸出手去。
  彭海洋有些意外,似乎是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年轻会与自己握手。他慌乱地伸手和冯啸辰握了一下,被岁月遮掩起来的那股知识分子的呆气就显示出来了。
  “听说你一下子就看出液压阀的问题是因为阀孔压砂,你原来就搞过液压件吗?”彭海洋愣头愣脑地问道。
  “我也是受了常总工的启发,才这样瞎猜的,没想到还摸着点边。”冯啸辰道。
  “哦。”彭海洋释然了。
  我说嘛,我们技术处好几个总工一级的技术人员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这么一个小年轻怎么会想得到?原来是常根林给了他启发。说是启发,其实没准就是直接说出了几个选项,让这小年轻去选一个而已。这年头,以讹传讹的事情太多了,凡事还是要眼见为实啊。
  “小冯,我们这次去新民厂,是要和他们商讨一下提高液压件质量的问题,无论如何得让他们生产几个过得硬的产品出来。咱们得打持久战,就住在他们厂子里,守着他们把液压件生产出来,这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彭海洋交代道。他可没把冯啸辰当成与自己平级的副处级中层干部,在他看来,这个所谓副处长就是为了做给新民厂那边看的,其实,不就是一个给自己拎包的随从吗?
第二十九章
还是部里出人才
  新民液压工具厂是明州省的一家省属企业,坐落于明州省下面一个名叫塘阜的县城里。造12立米挖掘机的时候,林北重机的采购员们如没头苍蝇一样全国各地乱窜,为挖掘机上的各种特殊配件寻找供应商,新民液压工具厂也就是那时候才进入了林北重机的视野。
  一台大型设备,涉及到的零部件数以万计,没有哪家企业能够自己生产所有的配件,只能是依靠配套厂来提供。就以液压件来说,其生产是非常专业化的事情,没有一定的批量是不可能支撑起一家专业液压件厂的。林北重机生产挖掘机,需要用到液压件,不可能自己去建一套液压件生产体系,只能选择外购。
  有些人喜欢神秘兮兮地曝料,说自己的七舅姥爷在某某厂工作,他跟自己说了,某某厂的某某机器根本不是自己造的,其中某某部件是进口的。其实这种料根本就没啥意义,全世界的整机厂商都是采取全球化采购策略的,追求百分之百国产化的,只有处处追求世界第一的中国。
  有些配件是非常特殊的,全世界的需求量恐怕只能养活一家厂子,如果同时有两家厂子生产,那么必然会有一家要赔本倒闭。在后世,因为被中国人抢了饭碗而倒闭的欧美百年老厂不计其数,“有关部门”的领导三天两头说中国是工业大国而非工业强国,我们还有XXXX种零部件不能自己生产,“不得不依赖进口”。殊不知这话传到境外,多少家企业的掌门人连自挂东南枝的心都有了。
  还是回到当下。接到林北重机的需求单,新民厂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12立米挖掘机上用的液压阀与新民厂的传统产品不太一样,新民厂便专门按照林北重机的要求设计了新产品,让车间加班加点赶制出来,满足了12立米挖掘机的装机需要。
  后来,林北重机向新民厂发了函,说挖掘机上的液压阀出现了漏油现象,新民厂连狡辩都没有,直接又造了两个新的液压阀,派专人送到了工业实验的现场。新民厂对于自己产品的质量是非常清楚的,漏油是一个顽症,不漏油反而是偶然。他们的产品原来从未在这种高强度工作的设备上使用过,在其他那些设备上,漏油的速度不会这么快,造成的影响也不大,就是机仓里稍微有点脏而已,用户不会特别计较。这一回,他们没想到12立米挖掘机的使用环境如此恶劣,对液压阀的质量要求这么高,大家还有一种上了贼船无法脱身的感觉。
  听说林北重机派了人专程上门来商讨液压阀的质量问题,而且派出的还是一个重量级的团队,由两名副处级干部组成,新民厂有些惶恐了。作为一家省属企业,新民厂只有厂长和书记才是正处级,其余的厂领导都是副处级。林北重机一出手就是两个副处级干部,其重视程度,以及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新民厂是完全能够感觉得到的。
  “尼玛,又不是我们非要抢着给他们造液压阀的,嫌我们的质量不好,买好的去啊?实在不行,买进口的啊。”
  塘阜火车站的月台上,新民厂副厂长戴胜华满腹牢骚地对生产科长陶宇说道,他们俩是接到林北重机京城采购站发来的电报后,专程到车站来迎接彭海洋一行的。
  “我估计,他们也是有任务要求的,三部委联合研制新型号,进口配件的比例是有规定的,超过就不好说是自力更生的产品了。”陶宇内行地评论道。
  戴胜华道:“肯定是这样,上次彭处长来的时候不是说过了吗,他们车上用的液压减速器,就是用了进口货。国外原本是不同意提供的,他们直接用了进口挖掘机上的备件。”
  陶宇感慨道:“娘的,你说这洋鬼子怎么就这么厉害,人家生产的液压件愣是比我们的好,我们照着人家的样子做都做不出同样的来。”
  “材料、工艺、设备,样样都比人家差,当然做不出来。”戴胜华道,“没办法,谁让咱们是发展中国家呢?”
  “上次机械部来人视察,贺厂长提出希望进口两台镗床的事情,有眉目没有?”陶宇低声地问道,其实周围也没人在听他们说什么,他这样压低声音,只是在打听内部机密时习惯性的表现。
  戴胜华道:“本来已经确定要进口了,结果中央压缩基建,很多设备的进口都暂缓了,镗床的事情也就跟着搁置了。”
  陶宇嘟囔道:“这也压缩那也压缩,又说要搞现代化,我看,我这辈子是没希望看到现代化了。”
  “可不能这样说,离2000年还有20年呢,谁知道20年的变化有多大。20年以后,你还是年富力强的,我和贺厂长他们几个恐怕早就见马克思去了,你们还是能够看到现代化实现的。”戴胜华笑着说道。
  说话间,从京城开来的火车缓缓地进站了,厂办秘书葛齐像只兔子一样追着火车跑了一段,等到12号车厢的门前,等着彭海洋一行下车。在林重驻京办发来的电报中,明确说了彭海洋一行的车厢号,以便新民厂接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