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451

  因为政府在经济上的权力很大,贪腐问题就是难以避免的。官员在各种政府招标项目中收受好处是公开的秘密,国家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高层官员在某个非正式的场合里提出过腐败是经济发展润滑剂这样的观点。
  这一次巴廷省钢铁厂引进1700毫米热轧机,是阿瓦雷的一个重要投资项目。按照以往的惯例,外国承包商都要给有关的官员支付回扣,这样才能够拿下这个项目。据张和平的同事所了解到的情况,日本的几家厂商很早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手段上也并不新鲜,诸如邀请阿瓦雷工业部以及巴廷钢铁厂的官员去日本旅游,给他们的子女安排留学机会,以及赠送各种高档礼物等等,都是毫无掩饰的,随便一打听就能够了解到。
  从阿瓦雷工业部官员的本意来说,这条生产线是打算从日本引进的,一来是因为日本的技术实力更强,大家本来就迷信日本货,二来当然就是因为日本厂商承诺在事成之后给予的更多好处,具体是什么内容,就不太好打听了。谁曾想,当工业部把这个计划提交给内阁时,却遭到了否决,内阁提出,如果中国能够提供这样的设备,那么最好能够从中国引进。
  “这是为什么呢?”冯啸辰问道。
  “这里有一明一暗两个原因。”张和平道,“明面上的原因,是中国的设备报价更低,同时允许阿瓦雷用出口商品抵扣一部分的外汇,这对于外汇紧张的阿瓦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日本厂商的产品价格太高,又要求全部用日元支付,以阿瓦雷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些承受不起。”
  “这一点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了。”冯啸辰说道,“那么暗地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张和平道:“说是暗地里,其实也算是公开的秘密了。阿瓦雷要寻求在非洲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这方面是有一定话语权的。阿瓦雷希望能够经贸合作,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日本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在政治上的地位远不如中国,这就是阿瓦雷放弃与日本合作的原因。”
  “明白了。”冯啸辰点点头。
  国际贸易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与国际政治密不可分的。大国给小国一些好处,目的是为了笼络这些小国作为自己的跟班小弟;小国给大国一些好处,就相当于给老大递的投名状或者保护费。反过来,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可能会受到经济目的的影响,例如两个经贸往来特别密切的国家,当发生什么政治冲突的时候,双方也会更加克制一些,以免政治关系的破裂影响到自己的经济稳定。
  阿瓦雷引进这条热轧生产线的情况就是如此,它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争取中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给它提供支持,难免就要在经济上有所表示。当然,如果中国的技术完全不堪一用,阿瓦雷也不至于拿着几个亿的投资去打水漂,政治因素在这个项目中起到的只是增加一个砝码的作用,并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正因为此,所以盖詹虽然成天嚷嚷着要换一家供应商,却只是口头上说说,没有实际的表现。他虽然贪财,但也不敢完全违抗内阁的意思。”张和平说道。
  王根基也听明白了,他说道:“既然是这样,那咱们跟这个姓盖的费什么话?咱们直接找阿瓦雷的内阁就行了呗。让内阁表个态,盖詹还敢说个不字?”
  张和平笑而不语,冯啸辰则是摇摇头,说道:“老王,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算内阁点了头,盖詹没法拒绝,以后在具体的项目合作过程中,人家还是有大把大把的机会来刁难咱们的。咱们不可能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一点瑕疵,人家存心要找茬,咱们也是很麻烦的。”
  “唉,这倒也是。”王根基迅速地改了口。其实刚才他说这些也就是撒撒气,以他的阅历,当然也知道绕开具体经办人去促成一件事情是会留下后患的。总不能以后出了什么矛盾都去找内阁摆平吧?一次两次也无所谓,次数多了,人家就会觉得你中国的技术就是不行,成天只能靠找关系来解决问题,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盖詹这个人,又是什么情况,你们了解吗?”冯啸辰把头转向张和平,进一步地求证道。
  “关于这个人,我们过去了解得不多。不过,这一次你们找到我们门上来,我们还是专门安排人去了解了一下,倒也得到了一些情况。”张和平笑呵呵地说道。
第三百一十一章
勇挑重担的小冯处长
  “盖詹是刚提拔起来的副部长,过去并没有经手过这样大的项目。他的家境很贫寒……我是指相对于其他的一些部长而言。”张和平意味深长地点评着盖詹。
  他话里的潜台词,即便是呆萌如王根基一般,也能够听得出来了,他笑着问道:“和平,你是想说这个盖詹很清廉,还是说他还没来得及腐化?”
  “我想,应该是后者吧。”张和平说道。
  冯啸辰却是摇摇头道:“现在还能下结论吧,恐怕需要和盖詹接触一下才行。”
  张和平道:“小冯的顾忌也对。有关这个盖詹,我们了解得并不多,不好说他是没有来得及腐化,还是本身就不贪婪。不过,从阿瓦雷的风气来看,完全不贪的官员是很少见的,盖詹能够一路升迁上来,恐怕也没那么干净吧。”
  冯啸辰没有反驳他,只是说道:“这样分析也有道理,那么,关于这个盖詹,你们还了解到什么其他情况没有?”
  张和平道:“据我们的了解,这个盖詹有点野心,他不甘心止步于工业部副部长这个职位,而是打算再进一步,希望当上部长,甚至能够进入内阁。这种想法他曾在一些场合里说起过,我们向一些阿瓦雷的官员了解的时候,他们都证实了这一点。”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盖詹没有直接向我们提出他的个人要求。我想,他应当是在左右为难,一方面想要赚钱,另一方面又想树立一个清廉的形象,至少不希望这件事情对他的仕途造成什么影响。”冯啸辰分析道。
  “正是如此。”张和平道。
  “还是罗主任说得对啊,这些人就是又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冯啸辰感慨地说道。
  “那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王根基问道。
  张和平嘻嘻一笑,指着冯啸辰道:“这就要看冯处长的了,据说冯处长一向擅长于处理这类复杂事务。我们只负责提供情报,不负责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你们的事情。”
  “这件事我们来处理吧。”冯啸辰点头应道,接着又说道:“不过我们还是要感谢张处长,没有张处长提供的这些情报,我们对盖詹就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现在了解到他的背景,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还有什么对症下药的,他不就是想要钱又不好意思说吗,咱们直接拿钱拍过去就是了。”王根基不屑地说道,“这个姓盖的既然想讹钱,那咱们就直接告诉他,让他想办法把设备的价钱提高一点,提高的部分,都是他的。反正也不是咱们中国人的钱,咱们不心疼。”
  说完这些,他转头去看张和平和冯啸辰,期待着他们的认同。谁料想,这两个人听罢,只是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便笑而不语,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王根基有些毛了,他看看张和平,又看看冯啸辰,问道:“你们是什么意思啊,我说得不对吗?”
  张和平笑道:“我早就说了,这是你们考虑的事情,对与不对,我不好评判。”
  “那么小冯,你也觉得我说的不对?”王根基又把矛头转向了冯啸辰。
  冯啸辰无奈道:“老王,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你没听张处长说吗,盖詹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想要钱不假,但同时还需要一个名目。你凭空这样给他钱,他是不可能接受的,甚至有可能会倒打一靶,说我们拉拢腐蚀他,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不至于吧?”王根基迟疑道,“我们给他钱,他凭什么倒打一靶。再说,这些天他唧唧歪歪的,不就是想要钱吗,装什么圣人啊。”
  “他就乐意装圣人,你怎么办?”冯啸辰道,“对这种人,咱们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这就是你们的事情罗。”张和平伸了个懒腰,然后用手指了指桌上的咖啡,说道:“这咖啡钱谁付啊?总不能我帮了你们干活,还要请你们喝咖啡吧?”
  “老王,你揽的事,应该你付。”冯啸辰看看王根基,笑着说道。
  王根基跳起来,道:“凭什么该我们付?和平,我光说让你找个地方,谁让你找了个咖啡馆。你也是在机关工作的,不知道喝咖啡是不能报销的吗?”
  “怎么,你们也不能报?我还以为你们的制度比我们松,想沾你们的光开开洋荤呢。”张和平嘻嘻笑道。
  这种话当然就是玩笑话了,也算是一种机关特色的幽默,换成阮福根这种体制外的人是肯定听不懂的。冯啸辰叫来服务员结了账,顺口一打听发票的事情,对方果然表示可以开成办公用品之类,断然不会让几位领导自掏腰包。
  冯啸辰与王根基回到重装办,向罗翔飞汇报了从张和平那里了解到的情况。罗翔飞请示了经委领导之后,召集冯啸辰、王根基、田文健、贡振兴以及外贸部、机械部的相关人员,开了一个项目协调会议,专门讨论有关“贸易惯例”的事情。在会上,大家都谨慎地回避开了“回扣”、“好处费”之类的敏感词汇,换成诸如“业务费用”、“公关成本”之类更为中性的说法。不过,每个参会者心里都明白,这个项目的症结是卡在哪个地方,而要突破这个症结,只能是采取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手段。
  事情已经很明白了,需要采取的手段也达成了共识,但具体到由谁去和盖詹洽谈,以及最终操办此事,就成为一个难题。说这件事困难,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搞这种跨国潜规则的方法,感觉无从下手,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大家都怕担责任,毕竟这种事情一旦深究下去,经办人是有一些风险的。
  “既然大家都没时间,那就由我去办吧。”
  在冷场了十几分钟之后,冯啸辰打破了沉默,主动揽下了这件事情。刚才这会,大家都在互相推脱,一个个都说自己手头有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要做,抽不出身来。冯啸辰当然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于是也就把事情接过来了。
  “这个……”罗翔飞露出了迟疑的神色,有心反对,却又不合适直接说出来。这件事是由重装办负责协调的,冯啸辰主动承担此事,罗翔飞作为负责重装办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应当给予鼓励才对。他迟疑的原因,在于他深知此事的风险,不希望冯啸辰被牵连进去。可是,他又不能把这话说出来,否则其他人就不干了:冯啸辰是你的心腹爱将,所以你不让他去冒风险,那我们这些人就活该冒风险吗?
  “小冯……”王根基、贡振兴等人也都欲言又止,他们的想法和罗翔飞差不多,大家与冯啸辰的关系都很好,同样不忍心看这位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掉到这个坑里去。可是他们如果提出反对,又让谁去挑这副担子呢?大家都是老油条了,谁乐意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田文健却是带头鼓了鼓掌,说道:“好,小冯处长这种勇挑重担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我们部里正好有一个紧急的事情要我去负责,我都想自告奋勇来接这副担子了。不过嘛,我也有自知之明,小冯过去在冶金局就是出了名的能干,这件事情,非得他出马不可,别人去做,没准就做砸了。”
  听到田文健这样捧冯啸辰,罗翔飞皱了皱眉头,却也不便说什么。冯啸辰倒像是听不出田文健的用意,只是笑着说道:“田处长太夸奖我了,我只是看大家都忙,我正好有一些空闲,可以去和盖詹接触一下。其实,如果田处长能够抽出一两天时间,我倒是愿意给田处长打打下手,由田处长去处理这件事情。”
  “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就说今天开会吧,我都是请了假出来的,回去以后还得加班,没准今天晚上得熬个通宵了。”田文健把自己说得比杨白劳还要凄惨,大家都明白他是什么想法,于是也都呵呵冷笑,不便多说什么。
  “既然小冯主动请缨,那就由小冯先去接触一下吧,听听盖詹是什么想法,然后再说。”罗翔飞道,“不过,有关和盖詹接触这件事情,是咱们联席会议集体决定的,有会议记录为证。以后万一政策有变化,大家需要给小冯做个证明,不要让小冯一个人背上责任。”
  “没问题!”
  “这是肯定的,其实小冯是主动帮咱们大家分忧,哪能让他一个人担责任。”
  “咱们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国际贸易惯例就是这样的呢?”
  “就是就是,小冯是按着国际惯例做事嘛……”
  众人纷纷附和着,表示了要为冯啸辰挡子弹的愿望。不过,这种话也就是听听而已,日后如果要论功行赏,大家都会说自己也出了一份力。而如果国家有新的政策,对于这种事情采取否定态度,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声称自己当初只是保留意见,与此事无关。
第三百一十二章
无法拒绝的好意
  联席会议过后,冯啸辰便开始行动了。他获得了罗翔飞给他的授权,可以和盖詹洽谈有关“合作”事项,当然,最终要达成协议还是需要再报送经委审批的,他个人无权决定。
  冯啸辰与盖詹的谈话选择在宾馆的茶室进行,在此之前,冯啸辰已经参加了两次双方进行的集体谈判,因此盖詹也知道了冯啸辰的身份。这一次听到冯啸辰约他私聊,盖詹心有灵犀,果然没有带上随员,一个人来到了茶室。
  “哈罗,盖詹部长。”
  “哈罗,冯处长先生。”
  双方用英语互相问候着,盖詹也不愧是一个一级一级爬上来的官员,业务功底不错,最起码英语是说得比较流利的。
  “中国现在的天气很热,盖詹部长能适应吗?”
  “我们阿瓦雷是热带国家,对于炎热的气候,我倒是一贯都能够适应的。”
  “京城天气比较干燥,盖詹部长要经常吃点水果哟。”
  “谢谢提醒,对于京城的苹果我是非常喜欢的……”
  双方说着毫无营养的寒暄话,倒是越说越亲近了。冯啸辰感觉时机差不多成熟,这才转入了正题,对盖詹说道:“盖詹部长,你们这一趟到中国来,也呆了快有一个月时间了吧?咱们双方的谈判也已经谈了十几轮,不知道贵方对于这项合作,到底是如何考虑的。”
  “我们对中国的技术是非常信任的,对于中国人的友谊更是毫不怀疑。现在唯一成为障碍的,就是价格了。我们认为,贵方提供的设备,在技术水平比日本、德国的设备要差一些,而价格上与他们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们的内阁恐怕是不能接受的。”盖詹重复着过去已经说过的理由。
  “盖詹部长,您是内行,应当了解一套热轧设备的报价。事实上,我方提出的价格还是非常保守的,因为还有一些费用没有计算在内。”
  冯啸辰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瞟了盖詹一眼,等着对方反应。
  “还有一些费用?什么费用?”盖詹心念一动,向冯啸辰问道。
  冯啸辰道:“我们目前的报价,是针对在中国国内建造一条热轧生产线而计算出来的。如果要到阿瓦雷去建设,我们还需要有一些前期的咨询工作要做,比如说,我们需要了解阿瓦雷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资料,还需要考虑到阿瓦雷本地工人的生活习惯,以便调整生产的工艺流程。这些工作,我们打算在阿瓦雷寻找一家咨询公司来完成,这部分费用是应当计算到设备报价中去的。”
  “这不就意味着报价还要增加了吗?”盖詹问道。
  “正是如此。”冯啸辰道。
  盖詹又道:“那么,你们估计这个费用会是多少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