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451

  “他们就是有恃无恐,知道国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所以才会这样敷衍。”丁士宽评论道。
  祁瑞仓道:“这就是缺乏契约约束,他们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却不用承担责任,当然会有无所谓的态度。如果这1000多万的损失需要他们承担,我想用不着我们派调查组,他们自己就把原因查得一清二楚了。西方产权理论认为,只有产权清晰,明确各个经济主体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发生。”
  “问题在于,他们承担不起这1000多万的损失,如果让他们承担,他们就破产了。”沈荣儒道。
  王根基冷笑道:“破产就破产,有什么可怕的?没有几家破产的企业,其他企业就不会害怕,以后还会继续出这样的事情。”
  徐晓娟叹道:“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罗主任又何必让咱们过来呢?北化机是化工部的重点企业,也是咱们国家装备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让它破产啊。”
  化工部派来的一位名叫左锋的副处长赶紧附和道:“徐处长说得对,让北化机破产是绝对不行的,北化机承担着我们化工系统大量的装备制造任务呢,它如果破产了,我们化工部可就得抓瞎了。”
  “这就是企业绑架了国家,所以国家不得不去为企业承担责任。”丁士宽道。
  “小冯,你的看法呢?说出来听听。你可是咱们重装办的老人,现在虽然到社科院了,重装办的事情,你还是得多贡献点想法哦。”徐晓娟点了冯啸辰的名。她原本想说这次请社科院专家同行就是为了能够让冯啸辰参与,转念一想,如果这样说了,估计冯啸辰以后在社科院就没法做人了。徐晓娟也是有这么多年社会经验的人,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冯啸辰笑笑,说道:“徐处长,我这次来,是跟着沈老师和艾老师前来学习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用于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具体说到这个事件,我的看法是,北化机方面是什么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装办,或者说国家经委方面,是什么态度。”
  “哈哈,老幺说得对,关键在于徐处长您的态度,我们只是做研究的,不能代替政府做决策啊。”祁瑞仓笑着说道。他们几个虽然身份上是研究生,但也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加上社科院研究生本身的地位也不低,所以说话也不用太过于拘谨。
  徐晓娟见对方把球踢回她的脚下,只得苦笑一声,说道:“我也不是领导,哪能有什么态度。出发之前,罗主任向我们交待过工作要求。不瞒各位,罗主任的态度和化工部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让北化机破产。”
  听到徐晓娟这么说,王根基向众人扮了个鬼脸,耸耸肩膀,说道:“看看,这个调子一定下来,我们还能干个屁啊。”
  其实,罗翔飞的要求,王根基也是知道的,而且多少也能理解,他只是气愤不过程元定等人的嚣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牢骚。
  徐晓娟白了王根基一眼,接着说道:“罗主任的意思是,北化机是国家的企业,肯定不能让它破产。但造成这次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上不封顶。这么大的事情,让一个临时工来顶罪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找出北化机管理上的漏洞,以便对包括厂领导在内的责任人进行处分。”
  “我觉得北化机方面也是吃透了你们重装办的态度,所以统一了口径,把责任尽量往临时工身上推,也算是丢卒保车了。”艾存祥说道。
  “咱们国家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祁瑞仓道,“不管出了多大的事情,领导把责任往下属身上一推,处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事情就过去了。等到风头过去,这些帮领导背黑锅的下属还可以得到重用,最后谁都没受损失,吃亏的只能是国家而已。”
  王根基把头转向冯啸辰,笑呵呵地说道:“小冯,听说你也来参加这个调查组,我可就踏实了。有你在,谁想玩猫腻都是枉然。哥们,好好给大家露一手,让姓程的难受难受。”
第三百九十六章
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王根基是个不知轻重的二世祖,说话也不忌讳其他人的感受。当着他的面,冯啸辰只是笑而不语。等到徐晓娟宣布散会,众人各自回去休息时,冯啸辰来到沈荣儒的房间,向他请教道:“沈老师,您觉得,这件事情我应当参与吗?”
  “你现在不是已经参与了吗?”沈荣儒笑呵呵地反问道。
  冯啸辰道:“到目前为止,我也只是带了耳朵过来听,并没有真正插手这件事。刚才王处长的话,您也听到了,重装办的同志们似乎是希望我参与得更深入一些的。”
  沈荣儒道:“那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
  冯啸辰迟疑了一下,说道:“沈老师,我知道我现在是一个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科研。不过,目睹这些企业领导对国家的损失无动于衷,忙着推卸责任,欺骗上级,我有些看不过去……”
  “看不过去,那就挺身而出嘛。”沈荣儒笑道,“我听说你小冯一向都是一员猛将,擅长于冲锋陷阵的,怎么现在畏手畏脚了呢?”
  冯啸辰有些尴尬地说道:“那只是一些传言罢了。再说,过去我是重装办的工作人员,遇到事情自然是要负责任的。该和对方作斗争的时候,不能退缩,而是必须针锋相对,所以闯下了一点薄名。但现在我是社科院的研究生,是您的学生,如果参与太深,会不会影响到社科院以及您的形象?”
  沈荣儒摆摆手,说道:“小冯,你不用有这样的担心。你现在是我的学生,胆子反而要更大一些。张主任把你交给我,不是让我把你培养成一个随大流的官僚,而是要我保护你的这种闯劲。咱们国家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有闯劲、有热情的干部。我们这些老同志,就是给你们保驾护航的。对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一次重装办请我参加这个调查组是什么目的,他们的醉翁之意,不在我这个老头子身上,而是在你身上呢。”
  “这……”冯啸辰彻底地窘了。让沈荣儒参与调查组的事情,是孟凡泽提出来的,而究其原因,则是冯啸辰自己想介入这件事,苦于缺乏一个名义。孟凡泽让沈荣儒以做课题的身份参与进来,冯啸辰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着调查组工作了。这样的打算,孟凡泽和张主任自然不便瞒着沈荣儒,而沈荣儒明知如此,还是欣然接受,这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沈老师,我是怕我没把事情做好,反而连累了你。”冯啸辰道。
  沈荣儒正色道:“小冯,你过虑了。我是一名学者,面对着这种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也是不能置之不管的。其实,我倒真的很好奇,北化机上上下下已经统一了口径,大家都一口咬定是临时工华菊仙发错了材料,导致这一次的质量事故,你有什么办法能够打破这个僵局,还原事实的真相呢?”
  冯啸辰笑道:“这倒是不难。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北化机的管理存在漏洞,想靠统一口径来掩饰,是办不到的。如果沈老师您不反对,我就去试着挑一挑这个内幕。在这方面,我倒是有点经验。”
  沈荣儒点头道:“没问题,你尽管放手去做,如果有什么差池,我会帮你顶着。张主任一直跟我说你机敏过人,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我还没见识过呢。借这个机会,我也好充分地了解一下你的能力。”
  “那我就献丑了。”冯啸辰信心满满地说道。
  从沈荣儒那里获得了许可,冯啸辰便踏实了。早在两年前,程元定带头拒绝与重装办签订保证书的时候,冯啸辰就惦记着要敲打敲打他了,只是没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这一回,北化机闹出这样一桩事,虽然上上下下就把责任推到了临时工华菊仙的身上,但冯啸辰清楚,仅凭一个临时工是不可能把一个低级错误层层传递下去的,一家企业如果连这么一点纠错能力都没有,北化机也别提自己是什么重点装备企业了。
  任何一个大事故的背后,都有几百个小错误,正是这些小错误的积累,才导致了最终的大错误。后世的企业管理特别讲究规章制度,有些规定甚至可以说是繁文缛节,看上去完全没有必要,但仍然要求职工不折不扣地执行。其实,这些繁文缛节就是一道道的防火墙,能够防止某一个环节的错误传递到下一个环节里去,以便把失误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北化机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有些流于形式,这一点,在过去几天的调查中,冯啸辰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但他清楚,这一次焊丝选择错误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上的疏忽,而是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要追究下去,程元定作为厂长的责任是跑不掉的。
  一定要把程元定拉下去,这是出发之前冯啸辰从罗翔飞那里得到的暗示,这个暗示罗翔飞甚至没有向徐晓娟、王根基他们提起。让程元定下台,并不是因为罗翔飞或者冯啸辰与他有什么私怨,而是唯有如此,才能让其他企业里的负责人感觉到威胁,进而认真地对待质量问题。
  国家不能让北化机破产,所以北化机本身在这次事件中并不会遭受什么损失。如果程元定也不用承担责任,那么就意味着他与重装办签的保证书完全成了一纸空文,重装办提出的质量要求也就成了笑柄。罗翔飞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他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装备工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如果是一名有责任感的厂领导,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国家蒙受了损失,厂领导是会有切肤之痛的。但如果是像程元定这样一心只在乎个人荣辱的领导,除非触及到他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他的官帽子,才能让他震动。
  简单说,罗翔飞就是要用程元定的官帽子来祭旗,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别说程元定的确有问题,就算他清纯得像一朵白莲花,罗翔飞也得给他泼一身墨汁,让他变成一个黑叔叔。
  而寻找程元定的污点,或者直接给他制造污点的事情,其他人是不一定能够办好的,唯一能够让罗翔飞放心的人,就是冯啸辰。
  “小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冯啸辰刚刚离开沈荣儒的房间,一直等候在走廊里的王根基便迎上来了,一碰面便压低声音斥道:“你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程元定这孙子搞这些名堂,这是明显不把咱们重装办放在眼里,你居然一点都不生气?”
  “哈哈,我很生气啊,我气得一宿一宿睡不着呢。”冯啸辰给了王根基一个灿烂的笑容,回答道。拿王根基逗闷子,是冯啸辰很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王根基是个很萌的人,一逗就跳,屡试不爽。
  果然,看到冯啸辰那一脸快乐的样子,王根基恨得咬了咬牙,摆摆手道:“算了算了,我就知道跟你丫的没法好好说话。这么说吧,哥们就是看不惯这孙子,你给哥们支个招,怎么能够把他拉下水?”
  “这个很简单啊。”冯啸辰说道,他的态度是如此地轻描淡写,让王根基看着就想跟他拼命。
  “简单你就说呀!咱们都来好几天了,一点进展都没有,真是急死我了。”
  “要我说也容易,一顿饭,如何?”
  “你娘的有海外关系,外汇多得花不完,你还敲诈我请你吃饭,你有点良心没有?”
  “那就我请你罗,这又没什么了不起的。”
  “那你的主意呢?”
  “边吃边说……”
  碰上冯啸辰这么一个主儿,王根基算是没脾气了。你急的时候,他一点也不急。可就在你觉得没办法的事情,人家已经不声不响地把事情给办完了。王根基和冯啸辰合作了几回,对冯啸辰算是了解了,虽然和冯啸辰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几分京城二世祖那骂骂咧咧的德行,但从里到外,他对冯啸辰可谓是心服口服。
  两个人回房间换了套便装,又向徐晓娟请了假,溜溜达达地出了招待所,向着家属那边的一条商品街走去。北化机有4000多职工,加上家属就是上万人的规模,与一个小镇相仿。厂区里有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一条比较繁华的商品街,在那街上,有十几家餐馆,平日的生意也都是挺不错的。
  “就这家吧!”
  走到一家门面装修不错,看起来有点档次的餐馆门前,王根基提议道。
  冯啸辰点点头,挑开门帘走进餐馆,他打量了一下大厅里的情况,转身便向外走,弄得王根基颇有几分诧异。
  “怎么啦,哪不满意?”王根基问道。
  “人太少。”冯啸辰答道。
  “这家馆子一向人少,我打听过,它的饭菜比别家贵点,所以吃的人少,不过口味是挺不错的。”王根基解释道。
  冯啸辰嘿嘿一笑:“我又不是来吃口味的。”
  “那你吃啥?”王根基问道。
  “吃人。”冯啸辰简洁地回答道。
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
  冯啸辰说的吃人,当然不是要把北化机的职工拿叉子叉起来吃掉,而是要找一个人多的地方吃饭。当服务员领着冯啸辰、王根基二人挤进人群,让他们与别人拼桌坐下的时候,王根基开始有些领悟到冯啸辰的用意了。
  “听说了吗,那个被开除的临时工华菊仙,家里的孩子特别出息呢。”
  冯啸辰一边吱溜吱溜地往嘴里吸着啤酒,一边像拉家常一样对王根基说道。
  “是吗,你怎么知道的?”王根基颇有一些当捧哏的天赋,虽然没和冯啸辰事先对过台词,接话接得还是非常顺溜的。
  冯啸辰道:“我偶然听人说的,华菊仙的大儿子正在上高中,成绩在学校里是名列前茅的。她的小儿子在读初中,成绩也挺好。”
  “这么说,考上大学是不成问题了?”
  “要从成绩来说,当然没问题。”
  “那还能从哪来说?”
  “政审啊!”冯啸辰像是看个傻瓜一样看着王根基,“你想都能想出来的,如果这俩孩子的母亲在监狱里呆着,他们考大学能通过政审(1)吗?”
  王根基一愣,他的眼睛是看着冯啸辰的,但通过眼角的余光,他分明能够看到前后左右十几双眼睛都向他们这个方向瞟过来了。在这饭馆里吃饭的,都是北化机的职工或者家属,大家倒不一定互相认识,但至少能够从对方的服饰、气质上判断出谁是厂子里的,谁是外来的。
  冯啸辰和王根基他们走进饭馆的时候,就已经被人认出来了,知道他们是从京城来的干部,是来调查分馏塔的事情的。这件事是目前厂子里的头号大事,稍微了解一点厂里情况的职工都知道此事。
  有关调查组的来意,以及可能对北化机带来的威胁,厂子里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小事一桩,也有人预言会天翻地覆。因此,大家对调查组的人都颇为关心,听到冯啸辰和王根基聊天,坐在旁边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希望能够听到一点小道消息,以便回去向左邻右舍吹嘘。
  冯啸辰提到华菊仙的孩子,大家还没特别在意。可冯啸辰下一句就说这俩孩子未来会面临政审问题,还说他们的母亲会在监狱里呆着,大家就淡定不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