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451

  站在他身后的冯啸辰听傻了,他扭过头,低声地向张和平问道:“老张,我二叔不会是在吹牛吧?榴弹炮的射程可是有好几十公里的,他听听炮弹的声音,就能算出火炮阵地在哪?”
  张和平却是很认真地应道:“从理论上说倒是有可能的,因为榴弹炮的轨迹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在美国和苏联都开发出了专门的炮兵雷达,就是通过观察炮弹的轨迹,来推算对方的火炮阵地。咱们国家嘛……呃,这个是军事机密,我就不便跟你说了。不过,冯工手上啥都没有,要推炮弹轨迹,还是有点难度的。”
  他们俩说话间,冯飞已经和那非洲军官又说了几句,那军官脸上似有一些兴奋之色,叽哩哇啦地就要拉冯飞去试一试。他这样一说,冯飞倒是有些局促了,他回过头来,向张和平问道:“张处长,你看这事……”
  没等张和平回答,冯啸辰抢先问道:“二叔,你说的事情,有把握没有?”
  “也就是五六成把握吧。”冯飞说道。
  “有五六成还不够啊?”冯啸辰道,“多好的机会啊,赶紧去露一手,你如果能够把这事办成,卖几门榴弹炮算个啥,我连导弹都能忽悠得他们买下。”
  “真的?”冯飞的眼睛也亮起来了,刚才这会,他还真的把自己的来意给忘了,光是看着人家开炮,技痒难耐。冯啸辰这一提醒,他才想到自己是来卖炮的,莫非真的像冯啸辰说的那样,如果自己能露一手,会有助于把火炮卖出去?
  “冯工,去试试吧,不过,注意安全。”张和平说道。
  “好咧!”冯飞顿时就精神起来了,全然没有了此前那副畏畏缩缩的模样。他叮嘱了一句冯啸辰和张和平不要乱跑,然后便在那非洲军官的陪同下,走进了阵地,来到一门榴弹炮的旁边。
  冯啸辰和张和平不懂火炮射击的规程,不敢凑上前去,怕给人家添乱,只能站在后面看着。只见冯飞单膝跪地,冲着对面炮弹呼啸声传来的方向,伸出一只手,竖起大拇指,做了一个目测的动作,随后,他从随身的包里翻出纸笔,还有一把炮兵计算尺,摆弄了一番,然后便向身边那名军官说了一番话。
  那军官点点头,站起身,手举小旗,大声地发布着射击命令,炮兵们忙碌起来,摇动着火炮上的各种手柄,旋即又有人抱着炮弹塞进炮膛,然后便是关炮闩,拉火。
  轰隆隆的炮弹出膛声接二连三地响起来,炮弹划着对手弧线飞向远方,随后便是一声声的闷响。
  在这期间,冯飞一点也没闲着,他一会看看阵地上火炮发射的情景,一会又侧耳听听远处的爆炸声,然后在纸上写写画画一阵,又给那军官下达了新的指令。
  “你这个二叔,可非同凡人啊!”张和平看着冯飞那副模样,感慨地对冯啸辰说道。
  “老张,你觉得他这套靠谱吗?”冯啸辰也有些惊讶,他表面上是在问张和平,其实也是在自言自语。张和平说的炮兵雷达这种东西,冯啸辰依稀记得自己在后世是听说过的,但那种神器是建立在雷达测量加上计算机运算的基础上的,冯飞就凭着一个大拇指测距,再拿一把炮兵计算尺计算,就敢说声称反推对方的阵地,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
  不过,不管冯飞的计算是不是靠谱,至少这一刻冯飞的表现,是刷新了冯啸辰的三观的。在他印象中,冯飞就是那个到京城出差还要采购点肉制品回去的庸碌大叔,以及那个在飞机上赖儿八叽要侄子帮忙完成任务的技术宅男。可现在,冯啸辰看到的是一个集勇敢与智慧于一身的军工好汉,他闭上右眼伸出拇指测距的那一刹那,直立的身材甚至比旁边的火炮更加挺拔。
  “靠谱不靠谱且不说,最起码,我看那个老黑是被你叔叔给镇住了,没准卖榴弹炮的事情,就着落在他身上呢……”张和平笑呵呵地说道,他正待继续往下说,突然又停住了。他抬头看了看天,然后拽了一下冯啸辰,说道:“小冯,你听!”
  “听什么?”冯啸辰没反应过来,愣愣地问道。
  “对方的炮声。”张和平道。
  “对方……没炮声啊。”冯啸辰道,“他们的炮击结束了?啊,不,你是说,我们打中他们的阵地了?”
  “非常可能!”张和平兴奋地说道,“我注意听了,刚才那边的炮火是有节奏的,一分钟四五发,可突然之间就停下来了,估计真让你叔叔蒙着了呢!”
  “我靠,这也太狗血了吧,我这叔叔,简直就是一台人形自走炮兵雷达啊!”冯啸辰夸张地喊道。
  阵地上,冯飞和那非洲军官比张和平更早地察觉到了异样,他们看着远方,然后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那非洲军官狂叫了一声,一把便抱住了冯飞,紧接着,几个炮位上的士兵也都冲过来了,从四面八方扑向冯飞,喊着谁也不听懂的话,但那种欢乐的情绪却是完全能够感受出来的。
  冯飞显然没有料到非洲人表达激动的方式会如此粗暴,他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已经是“满身大汉”了。冯啸辰喊了一声不好,拉着张和平冲进阵地里,好不容易才把冯飞从众人的拥抱中解救出来。还好,这些迪埃国的官兵没什么特殊嗜好,冯飞除了身上沾满炮兵们身上的尘土之外,清白倒是无恙的……
  “冯先生,打中了,我们肯定是打中了!”
  那军官并没有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何不妥,他满脸兴奋地冲着冯飞喊道。
  “索克营长,现在还不好说是不是真的打中了,我想,还是要等一等前线观察哨的消息吧。”冯飞脸上也带着笑意,但还是非常谨慎地提醒道。刚才这会,他与这位军官已经互相通报过姓名了,知道这军官是一名营长,名叫索克。
  “会有消息的,不过,如果不是我们打中了他们的阵地,他们不会突然停止射击的。最起码,也是我们的还击对他们构成了威胁。”索克笑着说道。
  “索克营长,我建议你们马上转移阵地。”冯飞道,“要知道,我们能够推算他们的阵地位置,他们也可以推算我们的阵地位置,万一他们照着这个位置还击过来,你们就危险了。”
  “放心吧,冯先生,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像你一样的天才。”索克自信地说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方法的,叛军那些人,过去也是我们的同僚,他们有多大的本事,我是一清二楚的,他们绝对没有这样的本事。走走走,我们到后面去,今天你们先不用到将军那里去了,我一定要请你们喝酒!”
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换一个地方
  非洲兄弟的热情是谁都无法抗拒的,索克营长盛情挽留,周围的士兵们也跟着起哄,冯啸辰一行只能是留下来了。
  晚宴开始之前,索克接到了司令部打来的电话,正式确认他们的那一轮炮击打中了对方的榴弹炮阵地,只是这个消息是由情报人员了解到的,具体摧毁了对方多少门炮、造成对方多少死伤之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一次难得的重大战果了。要知道,双方打了几年时间,这种通过直接炮战获得的战果是寥寥无几的,火炮对于双方来说,都属于一种以吓人为主的兵器,偶尔能够打中点什么目标,都是神灵保佑的结果,与炮兵的技术没有任何关系。
  这一回,司令部方面原本也以为索克营是瞎猫撞上死耗子,无意中命中了对方的炮阵地。索克在电话里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说,司令部那边的参谋也是震惊了,几经辗转汇报之后,上司命令索克,务必要接待好几位中国来客,并称普拉格内尔参谋长明天将会亲临索克营,去实地考察炮战的情况,并且会见那几位中国客人,尤其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那位火炮工程师。
  这个消息让晚宴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一次的战果能够让许多人都获得战功,而这个战功的得来,全是由于冯飞。于是,宴会上等着给冯飞敬酒的非洲官兵排成了长队,饶是冯飞酒量还过得去,而且非洲本地产的白酒底数也极低,他还是被热情的黑叔叔们给放倒了。
  次日半上午时分,普拉格内尔坐着吉普车,带着一干随从来到了索克营的阵地。他没有到炮阵地上去,而是在索克的陪同下,先来到了冯啸辰他们住的帐篷,倒是让冯啸辰一行觉得有些意外。他们曾听赫塞思说过,普拉格内尔是军方的老大,也是迪埃国最有势力的人,因此还有些担心他不太好打交道。却没想到此君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居然能够亲自到他们的帐篷里来和他们洽谈。
  “请问,你就是冯先生吧,我是普拉格内尔。”
  一身戎装的普拉格内尔走到冯飞的面前,用温和的语气做着自我介绍。他说的是英语,虽然也有些磕巴,但好歹是能够听懂的。
  知道普拉格内尔要来索克营,冯飞一早就刮了胡子,换上了西装,又念念叨叨地向冯啸辰和张和平问了很多关于如何与普拉格内尔交谈的细节。他昨天那副杀伐果断的气势在对方的炮声停下之后就全部消失了,又变回了原来那个木讷的样子。不过,冯啸辰知道,自己这位二叔在迪埃国政府军的官兵眼里,已经是身上带着光环的人了,哪怕是随便咳嗽一声,也会有人将其解读为霸气的。
  “将军阁下,很高兴见到你。”冯飞在心里给自己鼓着气,用与冯啸辰他们排练了许多回的辞令回答道。
  “昨天的事情,我已经都了解过了,你是一位炮兵天才,非常感谢你给予我们的帮助。”
  普拉格内尔不吝溢美之辞地夸奖道。他的语气里并没有太多居高临下的成分,这或许就是一个小国的将军在大国使节面前的怯意吧,据头一天冯啸辰在酒宴上听索克所说,早先苏联顾问在这里的时候,对包括普拉格内尔在内的迪埃国军官都是非常不客气的,而那位顾问,好像也就是个少校亦或是中校而已。
  “我算不上什么天才,只是从事了多年的榴弹炮研究,对弹道计算有一些经验罢了。在我们系统内,比我水平更高的专家还有很多呢。”冯飞替自己谦虚道,殊不知道这样一说,倒是把中国军工的能力给结结实实地吹嘘了一通。一个在国内水平很普通的工程师,到这里就成了人家心目中的天才,可以想象你们国家的实力有多强了。
  “我接到工业部长赫塞思的电话了,他说你们想和我谈谈,不知道你们想谈什么?”
  普拉格内尔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又招呼着冯飞、冯啸辰等人落座,然后直截了当地问道。
  “不知道将军对于昨天索克营对叛军的还击有什么看法。”冯飞逐渐进入了状态,照着与冯啸辰他们商量的策略,向普拉格内尔问道。
  普拉格内尔道:“非常精彩。索克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他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完全是因为你的出色计算。在此之前,我们从来不知道能够通过计算对方的弹道来推测他们的炮兵阵地,如果我们早知道这一点,整个战争的进程都会加快的。”
  冯飞道:“其实,通过弹道来推测炮兵阵地,并不算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很多国家的炮兵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他原本是想说炮兵技术先进一点的国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作为一个厚道人,他又觉得这样指着人家的鼻子说人家落后不太合适,于是就只能是语焉不详了。
  “不不不,冯先生,你说的是你们这些发达国家的炮兵水平,我们迪埃国的军队还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政府军做不到,对面的叛军也同样做不到。”普拉格内尔坦率地说道。
  他没有这么多顾忌,本国军队有几分斤两,他是清楚的。以他的想法,在发达国家的人面前说自己落后,并不算什么丢人的事情。至于中国算不算发达国家,他原来没考虑过,但经过昨天的事情之后,他开始意识到了,中国应当也是可以称为发达国家的,至少人家随便出来一个工程师,都能够牛成这个样子。
  “可是,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叛军从英美那里获得了相应的技术,也掌握了这种推测炮兵阵地的方法,你们该怎么办呢?”张和平在旁边插话道。
  普拉格内尔一愣,旋即眉头就皱起来了。张和平说的这个,他还真没来得及思考,他光想着自己这边如果能够掌握这种技术就太好了,可经张和平一提醒,他才发现还有这样一个隐忧。叛军是从原来的政府军叛变出去的,官兵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但在他们叛乱之后,英美等国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给了叛军不少支持,其中主要是武器上的支持,使叛军具有了一定的实力。
  据他掌握的情报,西方国家向叛军那边派出了顾问团,不过显然还不曾教过他们高明的炮兵战术。但过去没有教过,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教。如果叛军掌握了这种计算对方炮兵阵地的技术,政府军的炮兵岂不要反过来吃亏了?
  “将军,在现代战场上,炮兵都是必须具有高度机动性的,不能像传统炮兵那样呆在一个阵地上固定不动,除非你的火炮比对方更先进,能够有更远的射程。其实,昨天我就向索克营长提出过建议,希望他们在还击了对方之后,迅速转移阵地,以免对方报复。要知道,如果对方是一支有经验的炮兵部队,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肯定已经被对方的炮火完全覆盖了。”冯飞介绍道。
  “你是说,先进国家的炮兵都是开完炮就马上转移的?”普拉格内尔听懂了冯飞的意思。
  冯飞道:“正是如此,必须做到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如果昨天叛军的炮兵有这样的经验,他们就不可能被我们打中。”
  “可是,炮兵阵地要转移起来,难度太大了。”一位跟着普拉格内尔过来的幕僚插话道,“榴弹炮是非常重的,需要用卡车牵引,而且我们国家的道路很差,卡车牵引一门榴弹炮转移一个阵地,非常困难。”
  听到此君的话,冯飞等人都转头看着他,心里同时涌上一个念头:兄弟,你不会是我们安排的托儿吧?我们正愁没法把话题引到这上面,你倒是先给说出来了。
  冯飞当然知道,自己这边并没有在迪埃国安排什么托儿,那位幕僚的担忧,其实也是传统榴弹炮存在的问题。他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先生说得非常好,榴弹炮要转移阵地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此,所以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放弃传统的榴弹炮,转而开发新型榴弹炮。我们这次到迪埃国来,就是想向将军你推荐我们正在研发的两种新产品,一种是重量在2吨以下的轻型榴弹炮,另一种则是带有行走机构的自行榴弹炮,不知道将军阁下是不是有兴趣。”
  “什么,重量不到2吨的榴弹炮?它的火力比传统的榴弹炮相差多少?”
  普拉格内尔的兴趣被冯飞给调动起来了,作为一名陆军参谋长,他对于主要装备的性能参数还是颇为了解的。他们目前装备的苏制152毫米榴弹炮重量差不多是6吨,十分笨重,这也是他们无法做到随时转移炮兵阵地的主要原因。如果一门炮的重量能够降到2吨之内,那么用不着卡车牵引,有几个士兵就能够拉着跑了,机动性将会大幅度地上升。
  如果是在从前,他或许对于火炮机动性还不是特别重视,经过昨天的事情,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炮兵阵地其实一直都是处于危险之中的。提高炮兵的机动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附加一个条件
  “我们正在研制的超轻型榴弹炮,是以不降低原有榴弹炮性能为前提的。”冯飞向普拉格内尔说道。
  “你是说你们正在研制,而不是已经研究完成了?”普拉格内尔敏锐地问道。
  冯飞道:“是的,我们目前正在研制。不过,理论设计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只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就可以开发出来。”
  “那么,冯先生估计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这些实验呢?”
  “这个还真不好预计。”冯飞显出了一些为难之色,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冯啸辰,等着冯啸辰给自己打圆场。
  冯啸辰微微一笑,说道:“将军阁下,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们中国的情况。目前我们中国是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军事装备研制的紧迫性不够。刚才冯先生说的那种超轻型榴弹炮,主要是为外销而开发的,在能够确定拥有国外的用户之前,国家并不会投入经费去进行后续的实验。如果不能通过外销订单获得实验经费,那么它的开发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漫长了。”
  普拉格内尔是聪明人,听到冯家叔侄这番话,他便把整件事情都想明白了。中国人打算开发一种超轻型榴弹炮,但主要是用于外销,采取的是以销定产的方式。这几个中国人到迪埃国来,就是来找销路的,他们显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出钱帮助他们完成设计。
  虽然明白对方是在算计自己,但普拉格内尔并不觉得恼火。这种算计其实对于迪埃国也是有利的,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想到此,普拉格内尔也没有兜圈子,直接问道:“你们需要多少经费,才能够完成这种榴弹炮的设计?”
  冯飞张了张嘴,正打算报一个数字,冯啸辰抢在他前面开口了:“1亿2000万美元,我们可以提供150门炮。”
  把研制和生产的费用打包成一个项目来进行报价,是武器采购中很常见的方式。比如军方需要150门炮,他们可以不管这些炮的研制成本是多少,厂方需要添加什么加工设备等等,只是给一个统一的价格,厂方可以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去统筹经费的使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