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451

  有些武器装备的使用年限很长,一次装备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同类型号的订货了,等到军方需要更新装备的时候,肯定是要求装备水平有所提升的。这种一次性的装备,研发成本只能在唯一的这批产品中摊销,至于价格是高是低,就看军方的用户如何考虑了。
  有些武器是不止生产一批的,尤其是考虑到海外市场的需求,从前开发出来的武器还可以再生产出来卖给国外。这样一来,武器开发的成本就可以由若干个批次的生产来分摊,从而能够使每件武器的价格得到有效的降低。
  冯啸辰在东翔厂的时候,与老工程师顾建华探讨过超轻型榴弹炮的研发成本问题。顾建华估算了一下,认为整个研制成本应当在8000万至1亿2000万人民币之间,但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轻型材料等方面的技术,是可以应用于其他装备开发的,所以研发成本可以被分摊掉一些。至于研制之后的生产成本,就相对比较简单了,一门火炮的造价在6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造150门,也就是9000万人民币。
  照这个算法,150门火炮加上全部研制成本,大约是2亿人民币,合5000万美元的样子。东翔厂的想法是,在报价的时候,大约报到8000万美元左右,最终能够以6000万成交,也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结果了。要知道,超轻型榴弹炮是很有前途的一种装备,绝对不会是只生产一个批次的。因此研制成本根本不应当在一个批次里全部分摊掉。
  刚才冯飞就是想照着这个策略报价的,但冯啸辰抢在了他的前面,而且直接把报价提高了二分之一。昨天在酒桌上,他已经从索克那里套出一些信息,知道军方的后勤部门这一段正在与国际军火商接触,希望能够从西方国家采购到一些军火,其中就包括了榴弹炮。国际军火商给他们报出的价格,是一门炮120万美元,此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附加条款。军方对于价格没有太多的异议,只是因为不太能够接受那些条款,所以一直没有完成相应的采购。
  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自己的榴弹炮采购价格是80万美元左右,卖到非洲就凭空涨了40万,这与工业装备交易的情况是类似的。至于索克说的那些附加条款,虽然他没有明说,但冯啸辰也能猜得出来,不外乎就是一些普世价值的东西罢了。
  “这不多啊!”
  听到冯啸辰的报价,普拉格内尔身后那名多嘴多舌的幕僚脱口而出,引得众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他。他说完才觉得自己似乎是说错话了,于是讷讷地向普拉格内尔解释道:“将军,我是说,如果这种新型火炮的价格是80万美元一门,的确不算是一个很高的价格。”
  普拉格内尔皱了皱眉头,说道:“从每门炮的价格来看,倒的确不算是很高。但如果要一次采购150门榴弹炮,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些压力的。几位先生,我想问问,我们是否可以只采购一部分,比如说50门炮?”
  冯啸辰摇摇头,道:“50门炮不够一个生产批次,价格会很高的,并不比你们一次采购150门炮便宜多少。”
  普拉格内尔道:“但我们的确承受不起1亿2000万美元的支出,毕竟我们的军费不能全部用来购买榴弹炮的。”
  冯啸辰道:“将军阁下,我倒有一个主意,你们是否可以联合其他几个国家的军方一起进行采购呢?150门炮,如果分摊到几个国家,就不算很多了。我想,传统榴弹炮存在的问题,并不仅限于迪埃国一个国家的军队吧?”
  “这倒是可以。”普拉格内尔点头道,“的确,迪埃国周边的几个国家,使用的都是传统的苏制榴弹炮,而且使用多年,破损报废的很多,大家都在谋求采购一批新的榴弹炮。如果你们能够提供,而且价格方面也比较合理,我或许可以联合他们一起向中国采购的。”
  “那可就太好了。”冯啸辰道,“将军阁下,如果你能够凑足200门炮的需求,我想我们给迪埃国的50门炮,每门可以优惠5万美元。如果有300门炮,我们可以优惠8万美元。”
  “非常感谢。”普拉格内尔并没有矫情,直接谢过了冯啸辰给的好处。
  “除了榴弹炮之外,贵军还需要什么其他的装备吗?”冯啸辰得陇望蜀,继续问道,“我们中国能够提供的装备是全方位的,包括坦克、装甲车、飞机和轻武器,对了,卡车等装备我们也可以提供,价格方面,肯定比西方国家要便宜20%以上。”
  “我们需要派人到中国去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你们装备的质量和性能情况,然后才能决定是否采购。不过,你们给我带来的信息非常重要,我们过去一直是从苏联获得武器装备,这两年,苏联减少了武器出口,而西方国家对我们有成见,拒绝直接向我们出口武器,我们只能通过国际装备贩子间接地获得西方的武器,价格方面就非常吃亏了。”
  普拉格内尔感慨地说道。刚才冯啸辰报出来的榴弹炮价格,让普拉格内尔觉得中国人非常有诚意,心里已经有些认同与中国的交易了。迪埃国的内战打了好几年,未来或许还要再打好几年,武器装备方面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此外,因为内战的原因,迪埃国的财政状况也非常不好,难以拿出更多的钱作为军费,这也要求普拉格内尔要精打细算。这样一考虑,他发现从中国获得装备,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对了,如果要从贵国采购武器,我还有一个条件,希望你们能够允许。”普拉格内尔准备结束谈判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事,便郑重地说道。
  “有什么事情,将军阁下请明示吧。”张和平替大家应道。
  普拉格内尔用手一指冯飞,说道:“我希望能够聘冯先生提供我们迪埃国军队的军事顾问,这是我们采购贵国武器的条件,如果你们不能答应这个条件,那么我将不得不重新思考与贵国的合作问题。”
  “这不太合适吧?”冯啸辰眼睛瞪得滚圆,心说这位老兄可真够赖的,居然能够这样威胁自己。他想以武器交易为条件,把冯飞留在他这里当军事顾问,这怎么可能呢?冯飞是来卖装备的,没说连自己一块给卖了。再说,向一个处于内战之中的国家派出军事顾问,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国家能同意吗?
  “这是我们的条件。”普拉格内尔坚定地说道。
  “可是,我并不懂军事啊。”冯飞无端中枪,有些为难地对普拉格内尔说道。他当然不愿意留下来当什么顾问,可如果
因为自己不留下来,普拉格内尔就取消前面说过的合作,冯飞绝对是不能接受的。以他这代人的观念,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都是可以的,更何况是留下来当个顾问呢?
  难点只在于,自己并不是什么军事专家,再说,这似乎也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不相符吧?
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实是售后服务
  “冯先生,我是认真的。”
  普拉格内尔露出一个严肃的表情,对冯飞说道:“你提出的建议,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有意与贵国合作,包括参与贵国的超轻型榴弹炮研制计划,也包括进行其他的装备采购。但是,所有这些合作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贵国政府能够派冯先生到我们国家来,担任我们的军事顾问。如果这个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是不会考虑上述采购计划的。”
  “这……这有什么必要呢?”冯飞傻眼了,自己一个人去留,居然与整个国家的装备出口绑在了一起,这让他怎么承受得起。
  冯啸辰和张和平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不知道普拉格内尔在搞什么名堂。一开始,冯啸辰的确觉得普拉格内尔是在开玩笑,要不就是随口说一说,相当于变相地表示一下对冯飞的赞赏。但听到普拉格内尔说得如此认真,而且脸上的表情也不似作伪,他就有些不明白了,自己这个二叔除了会耍赖之外,好像也没啥突出的地方,怎么就让迪埃国的军方领导人看中了呢?
  其实,普拉格内尔还真是没开玩笑。外人不知道,他自己心里是非常明白的,迪埃国政府军目前的状况非常令人不乐观,他正着急上火地想从哪个国家请几个军事顾问来帮忙,遇到冯飞这样一个人才,他怎么舍得放手呢?
  迪埃国政府军原来是请苏联顾问帮忙指导的,官兵的军事训练以及部队的内部管理,都极大地依赖于苏联顾问。这两年,苏联搞新思维,从全球各地撤回自己的军队和军事顾问,迪埃国政府军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乱。普拉格内尔搞搞战略没问题,在军方和民间也有颇高的权威。但涉及到内部管理,他就抓瞎了,一来是他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去管各种细节,二来是他本身也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炮兵火力压制这种事情,普拉格内尔过去也听苏联顾问说起过,但具体如何做,他却不清楚。双方的炮战一向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炮弹浪费了不少,但没取得什么成效。内战迟迟不能结束,国家的经济建设受到拖累,沉重的军费负担也让财政苦不堪言,这些都给普拉格内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有心改变这种状况,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早在苏联顾问撤走那个时候,普拉格内尔就想过要到其他国家去请一些军事顾问来帮忙。但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西方国家是站在叛军一边的,自然不可能给他派什么顾问。东方阵营里倒也有几个国家有这方面的能力,但人家要么开的价钱太高,附加着一系列的政治要求,要么就是自己国内也有一摊子事情没有摆平,不想多管闲事。
  普拉格内尔也曾派人与中国联系过,结果遭到了婉拒。中国一向声称不干预别国内政,派军事顾问这种事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做过了。
  这一回,冯飞他们来推销榴弹炮,赫塞思给普拉格内尔打电话通报了此事,普拉格内尔倒没多想什么,只是安排了一辆车去接人,想听听中国人能够提供什么装备,又会开出什么价钱。昨天,索克营与叛军进行炮战,居然打中了叛军的炮兵阵地,给叛军造成了不少损失,这是政府军近来少有一次胜利。普拉格内尔让人一打听,才知道索克营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线,居然是得自于一位中国军工系统工程师的指点,这就让普拉格内尔动了心。
  他让索克把冯飞一行留在阵地上,自己亲自乘车来到阵地,了解前一天炮战的细节。从索克那里,他得知了冯飞所做的一切。索克对冯飞赞不绝口,称他不仅炮兵技术过硬,而且态度和蔼,在传授炮兵要领时极有耐心,与此前的苏联专家完全不同。
  在过去,苏联专家的水平或许是很不错的,但那种傲慢的劲头却让人无法恭维。苏联专家在培训迪埃士兵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笨蛋”。什么技术教上两遍,如果士兵们掌握不好,他就不再教了,说迪埃人素质差,学不会,不需浪费时间。
  昨天冯飞在阵地上不但帮着政府军测量了对方阵地的位置,还纠正了他们不少操作上的讹误,那些讹误都是过去苏联教官没有教明白的地方。索克向普拉格内尔报告说,如果能够把冯飞留下来当顾问,自己有信心把炮兵营的水平提高到非洲一流炮兵部队的程度。
  普拉格内尔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来到冯飞他们的帐篷的,与冯飞交谈了几句之后,他对于这位憨厚的中国工程师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于是借着对方与自己谈榴弹炮生意的机会,提出了希望他留下来担任军事顾问的要求。
  “将军阁下,您这个要求,让我们有些为难了。”冯啸辰发话了,他看出冯飞是不愿意接受这个邀请的,却又不知道如何拒绝,于是便出来替冯飞说话了:
  “冯先生只是一名工程师,并不是军方的人士,他所以能够指导索克营长的部下,只是因为他了解榴弹炮技术,其他方面并不擅长,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担任军事顾问呢?”
  “不,我们只需要他指导我们的榴弹炮操作而已。”普拉格内尔说道。
  “此外,就是我们国家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一向信守不干预别国内政的信条。贵国的内战也是属于内政,我们不能参与其中。”
  “可是,你们不是打算向我们销售军事装备吗?这不就是干预了我们的内战?”普拉格内尔反驳道,这位仁兄可一点也不傻。
  冯啸辰倒是有些语塞了,他支吾了一下,然后说道:“呃……将军阁下,有些事情可能是大家都明白的,其实,就算是贵方打算采购我们的装备,我们也不会直接销售给贵方,而是会通过第三国来转售,这就不违背我们的原则了。但如果派出军事顾问,性质就不同了,这与通过第三国转售武器是两回事。”
  “我明白,我明白。”普拉格内尔笑了起来。这个世界上,掩耳盗铃的事情多得很。大国做事的时候都是要做一些伪装的,通过第三国转售武器,打代理人战争之类,都是常见的伎俩,普拉格内尔能够混到军方参谋长这个位置上,自然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他笑了一会,说道:
  “贵国不方便向我们派出军事顾问,我完全理解,但贵国销售了榴弹炮,总要提供售后服务吧?你刚才说过,冯先生并不是军方的人士,而只是一家企业的工程师,贵国派他前来担任售后服务顾问,有什么妨碍呢?”
  “售后服务?”
  几个中国人都瞪大了眼睛,都说黑大叔质朴,眼前这位老黑可一点也质朴啊,简直狡猾得像只老狐狸。以售后服务的名义派人过来,那的确不算是军事顾问了,在国际上也就有了交代。
  可是,国家会允许这种行为吗?
  张和平最先反应过来,他点点头,说道:“将军,你的这个要求还是合理的。你们如果愿意采购我们的装备,而且采购金额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我们派出一些售后服务人员指导你们使用这些装备,也是必须的。不过,具体到冯先生,他并不是企业里的售后工程师,我想,我们会在向上级请示之后,为你们派出正式的售后工程师的。”
  “非常感谢这位先生。”普拉格内尔向张和平点点头,然后又指了指冯飞,说道:“不过,我们希望冯先生的名字在售后工程师的名单中间,而且我们希望售后服务从现在开始,否则的话……”
  后面的话他就不说了,这既是给自己留出了一些余地,也是表示不想和对方再争执下去。他好不容易才抓着冯飞这样一个顺眼的顾问,哪里肯随便放手。万一冯飞走了,中国那边“研究研究”,又拖上一两年,他岂不是抓瞎了?他打定了主意要要挟一下这几个中国人,想卖榴弹炮,那就先把人留下。
  “我可以留下!”
  正在张和平和冯啸辰琢磨着如何对付普拉格内尔的时候,冯飞开口了:
  “将军,我可以先留下。不过,这件事必须得到我的上级的批准,如果他们不能批准,那么恕我无法从命。”
  “冯工!”
  “二叔!”
  听到冯飞的话,张和平和冯啸辰都惊住了,两个人几乎同时向冯飞喊了一声。冯飞此言一出,就相当于答应普拉格内尔了。以后只要国家同意派出“售后工程师”,那么冯飞就必然会在名单之中,除非国家真的不打算做这笔生意。派驻非洲是既艰苦又危险的工作,这项工作本来并不是冯飞份内的事情,他这样做,是抱定了牺牲自己的念头。
  “我完全理解。”普拉格内尔抢着说道,“冯先生,我会马上安排汽车送你们几位回首都,你们可以在中国大使馆向国内报告这件事情。我保证,只要贵国同意冯先生留下,我们军方将马上与贵国签署采购50门传统榴弹炮和预定100门超轻型榴弹炮的合同,至于其他的装备,也可以谈。”
第五百章
给自己一个机会
  “二叔,你真的打算留下来?”
  迪埃国首都阿克贾的宾馆里,冯啸辰看着脸上带有亢奋之色的冯飞,苦着脸问道。
  在与普拉格内尔会谈过之后,冯啸辰一行便乘坐军方的汽车来到了阿克贾。张和平带着冯飞去了中国驻阿克贾大使馆,通过大使馆的保密电话向国内汇报了有关情况,其中特别指出冯飞留在迪埃国有助于国内军事装备的出口,而如果不同意冯飞留下,那么未来与迪埃国的合作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得到这个信息,无所不在的“有关部门”进行了紧急磋商,又反复询问了冯飞本人的意见,了解其是否愿意暂时留在迪埃国。冯飞在电话里向上级领导表了决心,声称为了促进装备出口,他愿意牺牲一切个人利益。只要国家需要,他可以一直在迪埃国呆下去,决无怨言。
  也许是被冯飞的态度感动了,有关部门最终做出了决定,同意冯飞以东翔机械厂售后服务工程师的名义暂时留在迪埃国,同时授权他可以参与迪埃国军方的一些活动,包括为迪埃国政府军提供技术指导。不过,直接参战是绝对禁止的,因为这既会引起国际上的非议,也可能会有一些生命危险。
  对于冯飞自愿留在迪埃国这件事,张和平也是充满了矛盾。从安全工作的角度来说,能够与迪埃国军方取得合作,是一件大好事。当然,这要以不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为前提。普拉格内尔最初提出要求的时候,张和平就想替冯飞应承下来了,只是碍于冯飞并不是他们系统的人,他无权做这个决定。
  冯飞自己表示愿意留下,张和平当然高兴,但同时又有些歉疚。在他眼里,冯飞属于地方上的人,没有义务去承受留在非洲的艰苦与危险。不过,冯飞最终还是说服了张和平,他表示自己是军工企业的职工,其实也算是军人,为国效力是理所应当的。
  张和平怎么想,冯啸辰管不着。但他出一趟国,却把一个叔叔留在了非洲,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如果拿后世的眼光来看,在非洲工作也不算什么艰苦,至于生命危险之类的,如果稍微小心一点,问题也不大。冯飞毕竟只是充当军事顾问,不会去冲锋陷阵。再说了,以非洲这些小国家的战争烈度,就算亲临一线,恐怕也不会有什么风险。没听人说吗,这些国家一场战役级别的战争打下来,也就是十几个人的伤亡而已,双方士兵开枪的目的都只是为了壮胆,能打中目标反而是意外。
  事实虽然如此,但在这个年代里,大家的看法并不是这样。长期以来,“援非”都是被当成一项艰苦任务的,国人心目中的非洲就是那种瘟疫泛滥、战乱频发的地方,如果冯啸辰把冯飞扔在非洲,自己一个人回国去,恐怕二婶曹靖敏、父亲冯立、奶奶晏乐琴等等都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二叔,那个姓普的其实也就是讹诈我们而已,说什么你不留下他就不买咱们的装备,这种话骗骗小孩子也就罢了。一个国家的军事装备采购,哪有这样儿戏的?”
  冯啸辰绞尽脑汁地试图说服冯飞改变主意。
  “我知道,他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万一他动了这个念头呢?我留在这里,他就没法反悔了。还有,我们东翔厂生产的榴弹炮,是根据咱们国家的情况设计的,不一定符合非洲国家的国情。我留在这里,也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这对于我们改进榴弹炮设计,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冯飞回答道。
  从答应留下来给普拉格内尔当军事顾问开始,冯飞的状态就与从前大不相同了,说话声音大了几分,脸上也时不时地泛起一些激动的红晕。在国内同意了他留下来的申请之后,他那种亢奋的情绪更可谓是溢于言表,冯啸辰恶恶地想到,自己这位二叔当年去和婶子约会的时候,恐怕都没这么亢奋过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