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451

  “二叔,我一直没弄明白,你要求留下来,到底是带着一种自我牺牲的想法,还是你自己本来就打算留下来?”冯啸辰忍不住问起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冯飞沉默了一下,说道:“为了国家利益,我当然是可以做任何牺牲的。不过,你问的问题也很对,其实,在我心里,的确是想留下来的。”
  “为什么!”冯啸辰愣了,他先前还只是从冯飞的表现中觉得这个二叔好像对于留在非洲有一些期望,却没想到的确是如此,而且冯飞还会直言不讳地说出来。他看了看冯飞,迟疑着问道:“二叔,你不会是和婶子感情不太好吧……”
  “你胡说什么呢!”冯飞脸色骤变,直接便训了冯啸辰一句。
  “如果不是想躲着婶子,你干嘛想留在非洲?青东那边虽然是西部,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也总比非洲强得多吧?你现在也是个大款了,家里早就实现了四化,何苦到非洲这种地方来受苦呢?”冯啸辰不解地问道。
  冯飞叹了口气,说道:“你不懂的。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人到中年了。”
  “人到中年?这和你留在非洲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我已经是快50岁的人,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有压力啊。”冯飞幽幽地说道。
  冯啸辰道:“你不能算是一事无成吧?我听说,你在厂子里也算是个技术骨干,再熬几年,评个副总工程师应当不成问题。这20多年,你得了两次全系统的优秀奖,至于厂里以及省里的奖,那是不计其数。你如果算是一事无成,那全中国得有多少人要羞愧而死啊。”
  “这远远不够。”冯飞道,“啸辰,你想想看,你才这么点大的年纪,就已经是一个副处长了,你做的工作这么出色。还有林涛,他现在在德国留学,过几年就能回来,肯定也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我这个做长辈的,如果只满足于拿了几个系统里的优秀奖,以后在你们晚辈面前,怎么抬得起头呢?”
  “二叔,你不能这样说。”冯啸辰道,“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做出一点成绩,也是时代的原因,你们年轻的时候受到时代的局限,这完全是不能比的。再说,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从来也没有瞧不起你们啊。”
  “真的?”冯飞盯着冯啸辰的眼睛问道。
  “呃……”冯啸辰语塞了,他想起来,自己似乎、好像、的确……是曾经有点瞧不起冯飞的,觉得他性格木讷,只知道赖着自己帮他卖装备。不过,这毕竟是过去的想法了,自从在索克营的阵地上冯飞爆发了一场王霸之气之后,在冯啸辰心目中,这位二叔的形象就已经变得非常高大了。
  冯飞看出了冯啸辰的心思,他说道:“小子,你以为你那点心眼能瞒得过谁,你是不是一直觉得你二叔庸庸碌碌的,又没能耐,又没主见,出趟国还要你这个当侄子照顾着。”
  “二叔,瞧你说的,我这个当侄子的,照顾一下叔叔不是应该的吗?”冯啸辰道。
  冯飞道:“我也知道我性格上有缺陷,不会和人交往,再加上在山沟里呆的时候太长,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这次厂里派我出来,也只是看中了我和你的关系,说穿了,我就是沾了你的光。厂里很多人都说闲话,说不应当派我出来……”
  “实践表明,派你出来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如果换成其他人,哪有这样的奇遇?”冯啸辰半是恭维半是认真地说道。
  冯飞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我也没想到,竟然会有那样一个机会。我过去经常出去试炮,对于弹道计算的确有些心得。那天在索克营的阵地上,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还真的试成功了,帮咱们国家的军工企业争了光。”
  “没错,二叔,那一刻,你实在是太帅了!”冯啸辰赞道。
  冯飞道:“帅不帅,我不知道。不过,那一天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一些潜力的,并不是一个废人。后来普拉格内尔要请我留下当军事顾问,其实他一说这件事,我就有些心动了。我想,我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如果再不给自己一个机会,这辈子就再也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时候了。”
  “我明白了。”冯啸辰点了点头。听完冯飞这番讲述,他算是明白了冯飞的心理。冯飞在技术上有一些造诣,但在东翔厂,他并不算是技术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算个骨干,永远也不会有站在主席台上的机会。而在迪埃国,他能够成为众人仰慕的专家,他留在这里,还能够为东翔的榴弹炮出口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也许是他这辈子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那么,婶子那边怎么办?我回去怎么跟她说呢?”冯啸辰问道。
  冯飞道:“这件事,我会给她写信的,相信她能够理解我的选择。我想过了,我留在非洲也不会有太长的时间,充其量一两年就回去了。过去我们出去做试验,一走半年的时间也是有的。”
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
  冯啸辰一行回国了,出来时候是五个人,回去的时候只剩下了四个。听说冯飞主动要求留在非洲给迪埃国当军事顾问,目的是为了推销东翔厂的榴弹炮,吴仕灿和王根基也是唏嘘不已。尤其是吴仕灿,在众人面前感叹了无数次,说自己就没有冯飞这样的勇气,还说人活一辈子,怎么也得有一回像冯飞这样的经历,才算是不枉此生。听到吴仕灿也这样说,冯啸辰才明白了,原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尤其是冯飞、吴仕灿他们这代人,一直都是被教育要当英雄的,他们心里的英雄情结更是让冯啸辰这样的小辈望尘莫及。
  “我觉得,你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回去以后怎么向你婶子交代。你二叔可是跟着你出国的,现在你回来了,把他扔在非洲,跟着个军阀当什么顾问,你婶子非得找你要人不可。”返程的飞机上,王根基笑呵呵地对冯啸辰揶揄道。
  冯啸辰拍拍口袋,说道:“我这里有我二叔写的亲笔信,一封是给我婶子的,一封是给我爸的,还有一封是给我奶奶的,里面还有给我堂弟的信。有这些信,他们就没法找我的麻烦了。”
  “他们都会理解的。”吴仕灿说道,“尤其是你婶子,她本身就在军工企业里工作,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想当年搞原子弹的时候,多少人一去就是十几年,音讯杳无,家里人不也就是这样过的吗?”
  “呃,这个也太不人道了。”冯啸辰道。
  吴仕灿摇摇头,说道:“这有什么办法?搞建设嘛,总得有人做出牺牲的吧?对了,我记得当初你和罗主任去化工设计院找我的时候,罗主任也说过这话,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那点事情能算得了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国家太穷太弱了。”冯啸辰叹道,“搞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之所以需要如此保密,说穿了就是怕别人了解到咱们的进度,怕人家在什么地方给咱们制造麻烦。如果国家强大一点,这些担忧都是不必要的,那些前辈也就用不着忍受这种离别之苦了。”
  “哈哈,恐怕是你小冯担心自己和爱人两地分居吧?也难怪,你现在这个岁数,正是和女朋友如胶似漆的时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果让你留在非洲不回去,估计你是受不了的。”王根基大开玩笑。
  吴仕灿却认真地纠正道:“这种事情,也不光是年轻人无法忍受,哪个年龄的人都一样。我见过不少夫妻两地分居的家庭,后来即便是调动到了一起,夫妻关系也很僵,还有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之类的,都很难恢复。对了,我记得小冯曾经让咱们重装办搞一个解决职工两地分居问题的行动,那真是积德行善的事情啊。”
  “时代变了,中国也不像过去那么穷了,不能总是让咱们的干部工人承受牺牲。”冯啸辰说道,“我想过了,回去以后要向董老汇报一下这件事,我叔叔呆在非洲,最多呆一年,就得让他回来,绝不能让他和我婶子这样分开。实在不行,就让厂里把我婶子也派过去。嗯嗯,这个想法也不错,他们俩到非洲去,或许还可以不受计划生育政策限制,能够给我再生个堂弟出来呢。”
  “噗!”王根基直接就笑喷了,他用手指着冯啸辰,乐不可支地说道:“小冯啊小冯,你平时总说别人脑洞太大,我看你才是开脑洞呢。你二叔二婶也都快50了吧,你让他们再给你生个堂弟出来,你这话如果让你二叔听见,信不信他会把你打死?”
  一通玩笑开过,吴仕灿把话头引回了正题,对冯啸辰说道:“小冯,你和冯工、张处长他们去迪埃的那几天,我和小王又接待了一些来询问装备情况的非洲朋友。到目前为止,来问化肥设备的有十二家,问火电设备的有五家,钢铁设备有三家,水电设备也有三家,还有打听工程机械、印刷机械什么的,林林总总,有三十多个意向了。我认真分析过了,非洲国家的这些装备需求,都在咱们的生产能力范围之内。价格方面,咱们和西方国家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安装和售后服务方面,西方国家的用工成本太高,安装一家小化肥的工时费,比买设备的费用还高。这一点咱们有绝对的优势,谁也比不过咱们。我琢磨着,是不是回去之后就把各家装备企业的负责人找过来,把这些意向转告给他们,让他们去和非洲客商直接洽谈。咱们很多企业现在都有些开工不足,这些订单过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可就是雪中送炭了。”
  冯啸辰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把头转向王根基,问道:“老王,你的看法呢?”
  王根基道:“我的想法和老吴差不多,不过多一个建议,那就是那些承担了出口设备任务的企业,要给咱们重装办交点管理费。咱们几个跑一趟非洲,光差旅费就花了好几万,这些钱总得让他们来承担吧?至于说咱们三个的劳务费,就算了吧,权当是咱们给下面的企业做贡献了。”
  “让下面的企业交管理费,恐怕不妥吧。”吴仕灿反驳道,“这个没有政策依据啊。”
  “那咱们凭什么出这些钱?”王根基呛声道。
  “这是咱们的职责嘛,咱们重装办,不就是干这个的?”
  “谁说咱们重装办是干这个的?咱们只管搞协调,啥时候管企业的业务了?老吴,你这个思想也该换换了,现在讲商品经济,企业里的业务员接到业务,都是要拿业务提成的。咱们几个人跑到非洲来拉业务,不拿提成也就罢了,哪有连差旅费都要倒贴进去的?”
  “这不都是国家的钱吗,怎么能算是倒贴呢?”
  “说是国家的钱,你找下面的企业出点钱试试,看看他们给不给?”
  “他们是给国家交过利税的……”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了起来,冯啸辰在旁边听着,只是笑而不语。二人吵了一阵,估计也是觉得很难说服对方,便一齐把目光投向了冯啸辰,异口同声地说道:“小冯,你也别装聋作哑了,说说你的看法吧,你支持我们谁的观点?”
  “我的看法吗?”冯啸辰好整以暇地笑了笑,说道:“我觉得你们俩说的都不靠谱,我都不支持。”
  “什么意思?”两个人顿时就变成了同盟军,都向冯啸辰瞪眼问道。
  冯啸辰道:“很简单啊,刚才老王也说了,这是咱们拉来的业务,那凭什么白给下面的企业做呢?”
  “对呀对呀,这不就是我的意思吗,他们想接这些业务,起码得把咱们的差旅费出了吧?”王根基说道。
  “差旅费?”冯啸辰露出一个鄙夷的神情,说道:“老王啊老王,你好歹也是国家机关里的处长好不好,你就这点志气?”
  “这碍志气什么事了?”王根基不解地问道。
  冯啸辰道:“咱们三个人的差旅费才多少钱?撑死了有10万人民币就足够了吧?这些设备,咱们向非洲国家报的价钱,起码都是七成以上的利润,就算对方砍砍价,两三个亿的利润也是稳的,你拿10万块钱就满足了?”
  “说得也是啊。”王根基反应过来了,他们这次在非洲和人洽谈装备出口,都是把装备在国内的价格涨了好几倍报价的,就这样还让黑叔叔们感激涕零呢。这些装备交给任何一家企业去做,都是五成以上的利润,加起来两三个亿是稳拿的,自己光想着让对方出差旅费,的确是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了。
  “依你之见,咱们该怎么做呢?”王根基问道。
  冯啸辰道:“我原来也没想到在非洲有这么大的市场,还有就是利润率能够这么高。原来我的想法和老吴差不多,就是把拉来的业务直接交给下面的企业去做,解一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不过,现在我改主意了,我想回去跟罗主任谈谈,这些业务,咱们不能交给他们去做。”
  “不交给他们去做,难不成咱们自己做?”王根基下意识地问道。
  “没错啊,就是咱们自己做。”冯啸辰道。
  “这怎么可能!”王根基直接把冯啸辰的话当成了调侃,或者是一个大家都听不懂的冷笑话,他不屑地说着,“小冯,咱们聊正事呢,你开玩笑也得看场合吧。”
  冯啸辰无奈地一摊手,道:“我说的就是正事,你非要当玩笑,我有什么办法?”
  吴仕灿是了解冯啸辰的,知道他虽然爱开玩笑,但也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他说道:“小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直接说出来吧,别跟我和小王打哑谜了。你说咱们自己生产,是指什么呢?”
  冯啸辰道:“我没说自己生产,我只是说自己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咱们自己把这些业务接下来,然后再包给下面的企业去做。”
  “这不是咱们过去搞大化肥的时候那套思路吗?”吴仕灿有些明白了,他想了一下,说道:“可是,这一回和上一回可不一样。上一回,咱们是面对日本企业,从日本企业手里拿到分包任务,再发给下面的企业做,具体的技术要求,是由日方负责的。这一回……嗯,就算有点相似之处吧,但区别还是有的。再说了,咱们重装办是机关,又不是企业,怎么能跟非洲国家签合同呢?”
第五百零二章
变一个企业出来
  “不是企业没关系啊,咱们可以变一个企业出来嘛。”
  听到吴仕灿的话,冯啸辰笑呵呵地回答道。
  “变一个企业出来?”吴仕灿心念一动,“小冯,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装备工业公司建立起来?”
  关于成立一家工业装备公司来协调全国装备研发的思路,罗翔飞曾经向冯啸辰说起过,同样也对其他的中层干部说起过,重装办内部对此事已经是无人不知,唯一的悬念只是在什么时候启动这项工作而已。
  把重装办的职能转到公司去做,这不是罗翔飞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而是与经委领导充分讨论之后才提出来的思路。经委领导认可此事,也是出于无奈,因为重装办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难开展,如果不采取一些新的措施,重装办就只能是名存实亡了。
  国家最早提出重大装备研制计划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占主导的年代,重装办作为由经委牵头,十几家职能部委作为主办机构的单位,权力是很大的,全国的装备企业都要买重装办的账。在那段时间里,重装办要想推动一项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随着国家逐渐转向商品经济,各部门、各地区都在积极推进扩大企业自主权,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国家部委层面,对下属企业的控制权更是一缩再缩。有些职能部委自己都已经改成了工业公司,原来的部属企业就更是不在乎上头的意见了。
  说下属企业不在乎上级,也是相对的。在不涉及到利益冲突的时候,下属企业显得很乖巧,机关或者总公司的人下去考察,都能够享受到好吃好喝的接待。但如果涉及到利益问题,人家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婉拒你的要求都算是比较客气的,遇到横一点的,直接就给你一个冷脸,让你灰溜溜地下不来台。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机关要想做点事,就非常困难了。他们手里当然也有一些大杀器,要和下属企业撕破脸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力量的。就如前两年北化机的程元定和重装办叫板,结果就被经委找了个名目给撸下去了,还把他的问题移交给了司法机关,让他蹲号子去了。但这样的手段又岂是能够随便拿出来用的,偶尔用一回,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也就罢了,真的三天两头去抓企业领导,还不得闹出乱子来。
  再说,程元定所以会落马,也是因为他屁股上的确不干净,让冯啸辰他们抓着了把柄。大多数的企业领导不会像程元定那样嚣张,他们最多是吃吃喝喝,照顾个把关系户之类,并不算什么大的过错,上级机关又岂能凭空找他们的麻烦呢?
  形势变了,管理模式自然也就要跟着改变,这就是改革时代的特征了。鉴于重装办对下属企业的行政管理权已经严重弱化,经委便提出了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问题的思路,设想在重装办之外再成立一家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以企业化的方式来协调重大装备研制工作。装备公司与重装办将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该用行政手段的时候,就用重装办的牌子,该到用经济手段的时候,就用装备公司的牌子。这样一来,工作的手段多了,做事也就能够游刃有余了。
  想法有了,但具体如何做,还得重装办这边来拿主意。罗翔飞只知道这是一个好点子,但在细节上还想不明白。商品经济对于他这一代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家公司做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