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451

  “我的感觉……”汪锦胜迟疑了一下,有心说对方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转念一想,媒体上闹得这么欢,要说完全是空穴来风,只怕也未必。自己如果把话说得太乐观了,万一中间出点什么变故,岂不是把自己的路给封住了?念及此,他换了个口气,说道:“情况不太好说。财政部那边表示希望我们能够顾全大局,最好能够把招标条件修改一下,但话也没有说死。国家委这边跟我们谈话的是王振斌,他的态度倒是有点强硬,有点琢磨不透。”
  “难道真的有领导说话了?”
  “这个嘛……不好说,没准……”
  “老汪,你再多了解一下,不要让咱们的工作陷入被动。这几家小报纸倒也不必太在意,我明天叫办公室和这几家报社联系一下,让他们收回这些不实的报道。”谈国梁说道。
  可这已经来不及了,小报上的鼓噪,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大报记者们的视野。次日一早,东源的定南省计委和京城的定南驻京办就都有记者前来求证了,拿出来的记者证上的单位一个比一个牛气,谈国梁和汪锦胜连哭的心都有了。
  “36万千瓦的装机规格是早就确定下来的,与国内的生产情况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说国内恰好不能提供36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这仅仅是一个偶然……”
  “我们当然是研究过火电设备的,嗯嗯,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这方面也不是特别专业,我们只是经济协调部门,具体的技术指标其实不太懂……”
  “这只是一般的技术要求,这也是世行的官员审核过的!”
  “这完全是诽谤,我可以用我的党性保证,绝对没有与外商勾结一气、排斥国产设备的意思!”
  正所谓为了掩盖一个谎言就不得不编出十个谎言。如果真的是小报记者瞎编出来的事情,谈国梁他们只要拿出事实就可以澄清。问题在于,人家说的事情并不是假的,定南省这边的确是搞了一些不能上台面的名堂,让他们如何去解释呢?
  最后,省里只能请宣传部出来协调了,和各家报社分别打招呼,把沙亭电厂的事情上升到关系定南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政治高度上,要求各家报社封口。大报和小报不同,小报是靠哗众取宠来生存的,越是官方不让说的事情,他们就越是感兴趣,越要捅一捅。而大报是有节操的,嗯嗯,其实应当叫做宣传纪律,有些事情上升到政治高度之后,大报就要谨慎从事了,不能随便乱说。
  对公众不能乱说,并不妨碍这些报纸以内参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汇报。当前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中央领导也是反复强调在改革开放中要注重加强自身实力,不能一味寄希望于国外的帮助,在这种氛围下,沙亭电厂的招标事件就有了一些敏感性,各家报社自然要及时地上报相关信息。
  大报方面摆平了,几家蹦得比较高的小报也收到了封口令,亦或是封口费,表示不会再炒作下去。其实他们先前只是拿了一家名叫辰宇商业信息公司的机构给的佣金,才会关注这件事情。人家给的佣金是一次性的,小报发了文章,就算是财货两迄了,至于定南省方面又拿钱来封口,那就属于意外之喜,大家闷声发财就好了。
  媒体上的风波,渐渐平息下来了,可随即就传出了一些流言,说是上头的某个领导,甚至可能是某几个领导,对于沙亭电厂的事情非常不满,作了指示,要求予以惩戒。这流言也不知道是从哪传出来的,谈国梁让人去追查,大家都说是听邻居家的二小子他岳父单位上的老王说的,而这位老王也同样是从一个奇怪得离谱的来源听说了这样的消息。联想到此前国家计委以及财政部的敲打,谈国梁和汪锦胜都觉得这事没准还真的有点影。
  “主任,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坐镇京城的汪锦胜给谈国梁打电话请示道。
  谈国梁道:“没办法了,现在咱们是箭在弦上,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了。国家计委那边不是还没有直接要求我们修改要求吗?这说明上头的决心还没那么大。肯珀项目是省里重点关注的,咱们就算是得罪国家计委,也得把这事办成。”
  “可现在外头传得沸沸扬扬的,会不会真的有领导发话了?”
  “省里还没有得到这样的精神,只是一些小道消息,不足为凭吧。”
  “如果是这样,那我明天再到国家计委去一趟,探探他们的口风。”
  “好的,你要多察言观色,别再和他们顶起来……”
  放下电话,谈国梁长吁了口气,用拳头轻轻捶打着额头,试图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事到如今,他也的确不能退了,否则就是鸡飞蛋打,在上级那里留个坏印象,肯珀项目还落了空。这两天,他找省里的领导请示过,也和自己的幕僚商讨过,得出的结论是上层对这件事肯定有意见,但又出于尊重地方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直接出手干预,这就是算是默认地方的作为了。当然,地方政府也得知道自己犯了忌讳,未来需要用其他方式弥补一下。
  这样的结果,也是定南计委早就预见到的,只是没想到造成的影响有这么大。原本只是打算得罪一下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现在看来,更高层也有意见了,这就属于一个比较失败的操作了。
  “主任,兰苑地产的朱总来了,您见她吗?”
  秘书小心翼翼地走进办公室,向谈国梁报告道。
  “朱总来了?快请,快请!”谈国梁马上坐直了身子,连声说道。这位朱总可不是什么寻常人,她叫朱菊兰,麾下的兰苑地产公司在国内也是赫赫有名的。目前,定南省正在开发一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总投资达到100多亿元,兰苑地产是其中的主力。肯珀项目只是谈国梁关注的事情之一,这个大型地产项目的重要性,又远在肯珀项目之上,谈国梁岂能怠慢这位朱总。
  朱菊兰在秘书的引导下进来了,谈国梁忙不迭地迎上去,与她热情握手,又招呼她在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旁边的另一个沙发相陪。宾主落座之后,自然先是一些没油盐的寒暄,互相问候了对方家里的男性和女性,随后朱菊兰便进入了正题:
  “谈主任,我这次过来,是因为听到一个传闻,说国家可能会叫停五里滩项目,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五里滩项目正是定南省准备开发的那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名称,谈国梁一愣,下意识地回答道:“不会啊,朱总是从哪听说的,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朱菊兰认真地看了看谈国梁的脸,似乎在判断谈国梁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她迟疑了片刻,说道:“我的一些朋友都在传这件事,德海、宜美他们都准备撤资了,担心项目叫停,大家都被套住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
  听到朱菊兰说的消息,谈国梁惊得浑身的汗都冒出来了。五里滩项目堪称是定南省的世纪工程,定南省几乎是集全省之力来推进这个项目的。朱菊兰说的德海、宜美,包括朱菊兰的兰苑,都是国内排得上号的大地产公司,定南省计委花了无数的力气才说动了这些公司投资五里滩项目。如果这些公司同时撤资,五里滩项目就完蛋的,谈国梁这个计委主任也别想干去了。
  “朱总,你可别吓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家要叫停五里滩项目,你们是从哪听说的?”谈国梁脸色煞白,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朱菊兰道:“大家都在这样传呢,说是定南省在沙亭项目的事情上,做得太过分了,中央有领导发了脾气,肯定是要给定南省一点颜色看看的。现在定南最大的项目就是五里滩,人家保不齐就要在五里滩项目上做文章了。”
  “保不齐……”谈国梁的嘴咧得像吃了黄连一样,这他妈都是哪跟哪的事情啊。沙亭电厂的项目,的确是出了一点纰漏,比原来想象的问题更大一些,但从来也没听说这件事会涉及到五里滩项目。
  可他也明白,地产商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么大的投资,谁都得评估一下风险,万一项目真的被叫停了,前期投进去的钱就套牢了,这可不是三五百万的小钱,而是高达数亿的投资。
  你当然可以说国家不会凭空违约,五里滩项目既然已经立项,肯定是要做下去的,地产商们的投资肯定不会打了水漂。可项目一旦叫停,耽误上一年半载,这个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时下正值国内房地产业井喷的时候,只要把钱投进去,赚钱比抢钱还快,在这种情况下,谁乐意把数亿的资本扔到一个坑里去?
  朱菊兰跑来找谈国梁,其实要的就是计委给她一个准信,说清楚到底有没有叫停这件事。这可不是谈国梁赌咒发誓就能够让朱菊兰放心的,人家要的是真凭实据。比如说吧,大家都在传,说中央有人发话了,对定南不满意,定南省必须请到有份量的领导来澄清此事,表明上头对定南并没有什么意见,否则的话,谁敢继续投资?
  “朱总,这完全就是莫须有的事情嘛,您也是老江湖了,这样的小道消息,你怎么也会相信呢?”谈国梁哭丧着脸向朱菊兰说道。
  朱菊兰道:“谈主任,我了解一下,沙亭电厂招标的时候,故意把国内的几家电机厂排挤出去,这事是真的假的?”
  “这个嘛,怎么说呢,其实是有些误会……”
  “那么听说国家计委很不满意,把沙亭电厂的招标给叫停了,是不是真的?”
  “这不算叫停,只是让我们做点修改而已,这是正常的程序……”
  “那咱们是准备照着国家要求的改,还是准备硬顶下去?”
  “这……”
  谈国梁语塞了,他的确是打算硬顶下去的。从他这个角度来说,硬顶下去的风险并不大,充其量只是让国家计委那边有些不满,他是有办法在未来改善关系的。但这件事没法跟朱菊兰说,人家可不管你有什么后手,她只知道你和国家计委硬顶,就是拿他们这些地产商的利益在冒风险。肯珀项目对定南计委来说是个金疙瘩,是他们不惜得罪上级都要促成的,但对朱菊兰来说,肯珀项目关她屁事,凭什么为了肯珀项目就让她去冒风险呢?
  谁和投资商过不去,就是和政府过不去。谁砸投资商的锅,政府就要砸谁的碗。这是许多地方政府敢于公开写在墙上的宣传口号。但这个口号里有一个破绽,那就是如果和投资商过不去的,是另外一个投资商,政府打算站在谁那边呢?
  “朱总,这件事嘛,我们也正在和国家计委商量,希望能够有一种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谈国梁软了,他得罪不起朱菊兰,确切地说,是得罪不起朱菊兰所代表的地产商集团。只要他露出一个口风,表示定南省真的打算和国家计委硬扛,人家会毫不犹豫地撤资,让五里滩项目烂尾。道理很简单,现在各地都在招商,有的是利润高、风险小的投资地,人家何苦吊死在定南这一棵树上。
  朱菊兰对于谈国梁的态度还是挺满意的,她这趟来找谈国梁,说是询问,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逼宫。他们希望定南能够老实一点,不要动不动就和国家较劲,今天你为了肯珀项目能够得罪国家,明天为了别的什么项目又可以得罪一回,万一把国家惹恼了,政策上做点调整,我们这些地产商不就成了背锅的?凭啥呀!
  送走朱菊兰,谈国梁坐在屋里,足足抽了四五支烟,这才拿起电话,拨通了定南驻京办,准备和汪锦胜再商量一下这件事。电话接通,没等谈国梁开口,听筒里就传来了汪锦胜那兴高采烈的声音:
  “怎么,主任,你也听说了吧,真是雪中送炭的好消息啊!”
  “什么事情?”谈国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汪锦胜一愕,问道:“主任,你不是来说和州电厂的事情的?”
  “什么和州电厂,关咱们啥事,我跟你说,沙亭电厂的事情,我考虑可能得放弃了,刚才……”
  汪锦胜没等谈国梁说完,便急不可待地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主任,还放弃什么,现在国家计委那边也不敢嘴硬了。你不知道吧,和州电厂有一台龙山电机厂生产的60万千瓦机组,出大问题了!哈哈,段正伟现在肯定已经屁滚尿流地赶过去了,他哪还有心思跟咱们为难?”
  “什么什么,龙山电机厂的设备出问题了?”谈国梁只觉得眼前金光万丈,像是连阴雨之后乍看到太阳一般。
  国家计委为什么对定南不满意,就是因为定南在沙亭电厂的招标中刻意排斥了国内企业,有崇洋媚外之嫌。可如果国内企业自己不争气,做出来的设备不合格,难怨定南省厚此薄彼吗?沙亭电厂也是国有企业,定南有义务为国有企业采购质量可靠的设备。国内设备如果过硬,而定南省不采购,这叫卖国。但如果国内设备不行,你非逼着定南省采购,这算啥呢?定南省坚持原则,坚决不采购劣质设备,不惜得罪上级领导,这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你还有什么理由来惩罚我们?
  早些年,国内火电设备的质量可真是差强人意,那时候因为国家外汇短缺,各地方不得不采购国产设备,搞得天怒人怨。也正因为这样,国家不得不拿出大量宝贵的外汇,让几家发电设备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有相当一段时间,国内新建的电厂要么是全盘从国外引进,最不济也是利用国外部件在国内组装,以保证设备的质量。
  这几年,龙山电机厂等一干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能力,造出来的设备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也是国家要求各地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的理由。现在好了,国产设备出了大问题,一下子把国货打回了原形,你还有何话说?
  见着国产设备出问题不悲反喜,这种奇葩的价值观可并不仅限于谈国梁、汪锦胜这些人。君不见某次铁路事故之后,多少公知喜极而泣,奔走相告,比发现自家的娃长得酷似隔壁老王还要开心。话又说回来,十多亿人的国家,出几个贱人有什么奇怪的?
  “老汪,你的消息可靠不可靠,那边的问题到底有多大?”谈国梁激动地问道。
  汪锦胜道:“我找水电部的熟人问过了,消息可靠。听说是那台60万千瓦电机的主轴过热,差点引发火灾。现在水电部、机械委的人都赶过去了,龙山电机厂的人应当也去了。我刚给国家计委的王振斌打了电话,专门问起这件事,他的口气很软,再没有之前那种态度了。”
  “哈哈,这可算是打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啊。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能说啥?”
  “是啊,主任,我现在想,那几家小报其实是帮了咱们的大忙呢。他们把事情炒得这么厉害,现在风向一下子就变了,我估计上上下下的领导都有些下不来台了,咱们的事情,他们恐怕就想着赶紧糊弄过去,生怕咱们揪着这一条跟他们过不去呢。”
  “老汪,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个主意。段正伟他们不是会找小报曝光吗?现在咱们有理了,是不是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事情闹大了,国家计委那边就得给咱们一些额外的好处,让咱们不再追究。”
  “主任,你这招可太高了,哎呀呀,不愧是当领导的,就是比我们这些人站得高,看得远。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光顾着高兴了,就没想到还能利用一下。”
  “老汪,你马上去找人把消息探听得更确切一点,我这边让办公室联系记者。咱们可不搞那些歪门邪道,找几家小报来含沙射影,我们要找就找国家级报纸,堂堂皇皇地把问题捅出来。”
  谈国梁信心满满,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般。
第五百四十八章
轴向推力
  北宁省,和州电厂。
  一台巨大的发电汽轮机旁边,一干官员、技术员和工人面面相觑,脸上什么样的表情都有。这其中,尤以龙山电机厂厂长段正伟的表情最为凄凉,挺高挺壮实的一条汉子,眼睛里居然已经蒙上了一层泪花。
  “这他妈算个什么事啊!这哪怕再晚上一星期出问题也好啊!”
  段正伟哑着嗓子向身边的冯啸辰抱怨道。
  听到和州电厂60万机组故障的消息,正在京城等着与定南计委斗智斗勇的段正伟和冯啸辰都傻眼了。谈国梁他们能够想到了事情,冯啸辰他们自然也能想到。他们扯着自力更生的旗子,给谈国梁他们施压,在道义上占尽了优势。朱菊兰他们听到的小道消息,有一些是冯啸辰安排人去散布的,更多的则是各个圈子里的人凭着自己的想象脑补的。冯啸辰自然是乐于见到这种谣言流传的,因为这将给定南省带来无尽的麻烦。
  正当曙光在前,定南省即将举旗投降之际,自己的后院却突然起火了。和州电厂的这起事故,结结实实地在冯啸辰、段正伟他们的脸上狠抽了一记,让他们高举的大旗也撑不起来了。冯啸辰自己就是一个擅长于搞阴谋、阳谋的人,岂能想不到这个时候定南方面会如何借力造势。最起码,大家把事情提到国家计委去,计委方面也没法再帮龙山电机厂说什么了,冯啸辰在此前的各种操作可谓是付之东流。
  王振斌在听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给冯啸辰打了电话,询问他的态度。王振斌此前向汪锦胜撂狠话,正是受了冯啸辰的托付。不过,王振斌说那些话也并不算错,因为定南省的确有错在先,王振斌的话是完全符合国家政策的,即便冯啸辰不托付,他也和这样说,只是态度上可能会更和缓一些而已。
  现在风向急转,国产设备出了问题,王振斌此前的强硬态度就成了一个把柄,有可能会被定南方面揪着说话了。王振斌心里隐隐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出于同学之情去淌这趟浑水,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还有什么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