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451

  “哈哈,你还有脸说呢,你在龙电那几天,总共才喝了几杯,酒不都是那个姓黄的胖子替你挡了?对了,罗主任,你从哪找到那么一个能喝酒的手下,喝酒就跟喝水似的,把我们几个老酒鬼都给放倒了。”
  “黄明也喝倒了好不好?弄得第二天开会都没参加,我还得安排人在招待所照顾他。”
  “……”
  大家说着这种没有油盐的废话,其实是在拉拢感情。对于装备公司来说,龙山电机厂这样的装备企业也算是“腿”,没有这些企业的配合,装备工业公司也就成个空壳子了。正因为此,冯啸辰到各家企业去拜访的时候,也得入乡随俗,跟人家一起喝酒聊天,密切感情。经过十多年的“酒精考验”,冯啸辰如今酒量也颇为不错,不过一般不会露出真相,因为他需要保持清醒的状态与对方谈判。这次与他同出差的黄明酒量不错,便担起了替他挡酒的重任,在龙山电机厂那次,生生喝倒了几位厂里公认的高手,从而赢得了龙电一干领导的尊重。
  “怎么,段厂长今天到我们装备公司来,不是想来请我们喝酒的吧?如果是请喝酒,我就得告退了,罗主任知道的,我有妻管严,夫人看到我喝酒就要罚跪搓衣板的。”冯啸辰开着玩笑道。
  段正伟顺着冯啸辰的话头说道:“呵呵,其实我还真是来请罗主任和冯助理喝酒的,当然,除了喝酒,还有一点小事想麻烦一下冯助理。具体的事情我刚才已经向罗主任汇报过了,现在再向冯助理介绍一下,是有这么个情况……”
第五百四十四章
适当干预一下
  听完段正伟的介绍,冯啸辰脸色平静,淡淡地说道:“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上个月有个水电站招标,招标的型号倒是国内企业能够生产的,但招标单位却加了一个条件,要求投标的企业必须有过生产其他型号的经验,而我们的企业恰好没有这样的经验,于是就和段厂长一样,没等投标就已经出局了。”
  “可不是吗,我们都说,这些地方就是哪壶不开拎哪壶,专门设计一些条款,就是为了让国内企业无法中标。”段正伟气冲冲地说道。
  冯啸辰道:“段厂长,这件事也得从两方面来说。咱们国内的一些装备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服务意识也差,总觉得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用户单位的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人家花钱买气受,还不如找国外的厂商,好歹人家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这个嘛……当然也是我们的问题,冯助理批评得对,我们也得认真整改。”段正伟的调门低了几分。冯啸辰说的那种不注重质量、服务意识差的事情,龙山电机厂也是存在的,为此接受的投诉也不少。比如有些负责做售后维修的工人,到用户单位之后提各种条件,又是要吃什么山珍海味,又是要求安排旅游,否则就拖拖拉拉,老半天不给人家解决问题,客户那边急着要发电,无可奈何,也只能就范。
  事后,这些单位都把电话打到段正伟这里来,话里话外透着不客气。段正伟每次倒也都表示要严肃处理,可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也只能是批评批评,最多扣半个月的奖金,没什么有威胁的处罚方式。很多工人也是记吃不记打的,这回被扣了奖金,下回再出去的时候还是照旧,没准还惦记着从客户那里弄点土特产把扣的奖金找补回来。有些用户单位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也懒得再计较,这样一来二去,在客户那里的名声也就坏了。
  要说定南计委不想要国产设备,多少也是有些道理的。当然,这种道理也就是摆在桌面上当个幌子,吵架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说说,实际上的想法并不是这样。这就好比你看中了一套价值500万的房子,会因为一个门厅把手没用不锈钢就放弃了吗?
  冯啸辰对段正伟说这番话,也是借题发挥。在平日里,装备工业公司没少对各家装备制造企业念叨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这些概念,各家企业的执行情况则是良莠不齐,而且经常呈现出五分钟热气的现象,说的时候就注意一点,三天不提就忘在脑后了。现在逮着一个机会,冯啸辰当然要敲打敲打,你不是要求装备工业公司帮你们出头吗,那好啊,我们说的话你们听不听?如果这些事情你们做不到,以后碰上事情就别来找我们了。
  他的这种想法,段正伟当然也是清楚的。冯啸辰说得越严厉,就表明他越有可能会出手帮忙。如果冯啸辰跟着他一道骂汪锦胜的娘,表现得义愤填膺,那段正伟就只能拍拍屁股走人了,那意味着冯啸辰后一句话肯定是“爱莫能助”。
  果然,在段正伟表现完痛心疾首的态度之后,冯啸辰把头转向了罗翔飞,问道:“罗总,你看这件事,咱们是不是应该适当干预一下?”
  这话就是一句程序上正确的废话,它表明冯啸辰是打算插手此事了,但必须让罗翔飞来下命令。一来是因为罗翔飞是冯啸辰的领导,冯啸辰要以装备工业公司的名义去做事,必须得到罗翔飞的批准,二来则是冯啸辰必须让段正伟把这个人情账记在罗翔飞的名下,冯啸辰只是受罗翔飞指派去做事而已,功劳和人情都是属于领导的。
  罗翔飞点了点头,说道:“这种在招标中故意排斥国内装备企业的事情,性质是非常严重的,与国家鼓励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完全相悖的,我们重装办和装备工业公司作为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绝对不能坐视不管。小冯,你和段厂长好好谈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地方上的决策自主权,我们也是要尊重的,最好能够采取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要把问题激化。”
  “我明白了。”冯啸辰利索地应道。
  再往下的谈话,便移到了冯啸辰的办公室里。关上房门之后,段正伟也就把在罗翔飞面前端着的架子放下来了,嬉皮笑脸地说道:“冯助理,说句老实话吧,这件事情,我对谁都不相信,就相信你冯助理一个人。我们厂的老欧、老全他们,说早在十多年前大营抢修钳夹车那次,就见识过你的本事了,他们也是强烈建议我来找你帮忙。谁不知道,咱们整个行业里,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也就是你冯助理一个人。”
  冯啸辰也笑道:“段厂长,你如果这样说,那我可就不插手了。你说我好心好意帮你们解决点问题,你们还这样编排我,这不是给我拉仇恨吗?定南省那边,我将来也是要去的,如果因为你们的事情得罪了定南省计委,以后我就别指望跟他们合作了。”
  段正伟道:“哪里哪里,我们哪是编排你啊,就是说你能者多劳嘛。冯助理,我老段把话撂在这,这一回的事情,只要冯助理能够帮我们解决,以后冯助理有什么事情吩咐下来,我老段绝无二话。”
  冯啸辰听他说到这个程度,也就懒得再去虚与委蛇了,他皱着眉头,说道:“段厂长,这件事是两个方面。一是要纠正定南省错误的招标方案,这件事是他们的错,如果想点办法,应当能够让他们知难而退。第二则是一旦招标方案作出了修改,你们龙山电机厂能不能中标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插手了。项目以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也是国家政策鼓励的,你们如果没有这个金刚钻,也别怪人家不给你们瓷器活了。”
  “这一点冯助理放心,我们会以公平方式去竞标的,如果落选了,我们没有二话。”段正伟道。
  冯啸辰点点头,道:“如果只是前一点,问题应当还是有解决办法的。不过,这件事情况最好不要让装备工业公司出面,否则会影响到我们和定南省的关系。”
  段正伟不悦地说道:“国家计委和财政部那边,我都已经去过了,他们只是答应协调一下,我估计没什么希望。如果装备工业公司也不出面,那这件事还能找谁呢?”
  冯啸辰看看段正伟,问道:“段厂长,你说你已经去过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他们答应你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呢?”
  “什么程度?”段正伟想了想,说道:“不外乎找定南计委谈谈,说点场面上的话。要指望他们给定南那边施加压力,肯定是不会的。照他们的说法,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不会因为我们的要求,就去得罪定南省。”
  冯啸辰道:“倒不需要他们去得罪定南省,如果只是让他们设法把投标的时间往后推一两个星期,应当不难吧?”
  段正伟想了想,说道:“难度肯定是有一点的,不过如果我们的态度强硬一点,他们肯定也会做出一个姿态,让定南省稍微缓一缓。一个电厂的招标本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拖上一两个星期,应当是可以的。”
  冯啸辰道:“那就好,这样就给了咱们一些周旋的时间了。另外,你能不能私下里找找这两家负责协调此事的干部,让他们在谈话的时候,注意一点技巧,比如说,流露出一些不满意的态度。不用他们做得太明显,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就可以了。”
  “这个嘛……”段正伟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道:“我来想办法吧,真要豁出脸去求人,他们应当也会给我老段这个面子。”
  计委和财政部作为国家层面的经济管理部门,对于定南省这种不顾大局的做法,自然是有一些意见的。他们所以不肯替龙山电机厂出头,只是因为顾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要让他们直接否决掉定南省的招标方案,他们不会同意,但如果仅仅是让他们在协调的时候流露出一些不满的态度,段正伟自忖还是能够办到的。
  其实,就算段正伟不去说,这些部委也不会给定南省什么好脸,适当地向下属表示一些不满,也是一种领导艺术。要让下面的人知道,自己对于这件事是不满意的,只是照顾了一下你的情绪,你要得意不可再往。
  冯啸辰需要的,也就是让这两家单位表明一个态度,这样可以替他吸引掉一些火力,省得自己拉到太多的仇恨。至于说要让定南方面改弦更张,提出一个更公平的招标方案,仅仅借这样吓唬一下是不行的,冯啸辰还要安排其他的手段,这就不必向段正伟说得太多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上报纸了
  定南省计委副主任汪锦胜长得文质彬彬,性格温和,用后世的话说,是一位安静的美男子。财政部和国家计委分别找他谈话,提出沙亭电厂的招标要求存在问题,要求进行修改,他并不觉得意外。甚至对于国家计委提出将招标推迟三周的要求,他也是在有限的讨价还价之后,便答应下来了。
  在他看来,如果国家计委对此事不哼不哈,反而是怪事。毕竟,把招标范围限定在36万千瓦规格的用意,属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定南省敢于这样做,也就是做好了被上级批评一番的心理准备的。批评就批评吧,实在不行,我自罚三杯,也就得了,你还能拿我怎么样?
  不过,在汪锦胜与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官员会谈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让他觉得异样的事情。对方所表现出来的不满情绪,似乎比他预想的更强烈一些。计委那位名叫王振斌的副司长,甚至撂了句狠话,说什么全国一盘棋的提法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定南不要因为自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赚了点钱,就不把国家放在眼里了。这种话听起来是有些诛心的,算是一种敲打,汪锦胜在当时表现得唯唯诺诺,赔了不少笑脸。从计委出来之后,他心里有些疙疙瘩瘩的,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
  “汪主任,王司长那话,是什么意思?”随同汪锦胜一道去国家计委谈话的定南计委投资处长向他求证道。
  “我也纳闷啊。”汪锦胜道,“老王这个人,过去我也打过交道,还是挺好说话的一个人,今天这话说得有些强硬了。”
  “会不会是上头有什么领导说话了?”
  “难说,政策这种事情,不好猜。”
  “那……汪主任,咱们的招标要求,还改吗?”
  “当然不能改!”汪锦胜道,“找些细节改一改,有个交代就行了。36万千瓦这个要求,绝对不能改,这是关系到肯珀项目能不能落到咱们定南的关键。”
  这件事,说起来还有点绕。肯珀是一家美国的电子企业,从去年开始就准备在中国建一个组装基地,分别考察了好几个省,正在评估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定南省也是肯珀公司考察过的省份之一,与其他省份一样,定南省对于这个项目也是志在必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争取。
  就在这个时候,沙亭电厂的世行贷款得到了确认,开始进入选择设备供应商的环节。肯珀公司向定南省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把沙亭电厂的项目交给美国的科尔曼公司做,作为肯珀公司把电子基地落户在定南省的条件,嗯嗯,其实后面还有“之一”两个字。
  肯珀公司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在于它与科尔曼公司有一些关联关系,大致是它的某几个大股东同时也拥有科尔曼公司的股票,能够顺手帮科尔曼公司拿一个大项目的事情,肯珀公司是不会拒绝的。毕竟,定南省在肯珀公司的选址名单上原本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沙亭电厂这件事,肯珀公司就已经开始在定南投资了。
  定南方面可不知道这个情况,正值讨好肯珀公司的时候,人家提出这样一个条件,定南省岂能不赶紧响应。计委派人与科尔曼公司的代表洽谈了几次,发现这事有点不好办,因为科尔曼公司的报价有些偏高,技术上也说不上有什么独到之处。世行项目是需要走招标程序的,不是定南省想给谁就能够给谁的。如果要进行技术、价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科尔曼公司几乎铁定会被淘汰出局。
  近几年,随着国内火电设备制造技术的稳步提高,外国火电设备制造商参加国内项目竞标的中标率不断下降。中国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价格,因为价格不仅限于设备本身的价格,还包括了设备安装、维护方面的价格。从西方国家派一个工人到中国来工作,成本高得惊人,一次普通的维护可能就需要花费数十万美元。而选择国内制造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人家就算派一个维护小组常年住在你这里,也花不了几万块钱,而且还是人民币。
  外国制造企业参与中国的国内项目竞标,唯一的优势就是技术。而现在技术落差已经从相差几代下降到代际之内的差异,这种优势就所剩无几了。一旦价格上相差悬殊,别说定南省会如何选择,世行的贷款官员也得要求他们选择国内企业了。
  正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有人给定南省计委支了个招,说可以在招标要求上做点手脚。科尔曼公司有36万千瓦的机组,而中国国内所有的电机厂都无法生产这种机组。只要把招标条件限制在36万千瓦的规格上,中国企业就自动出局了。而到了只剩下西方企业互相竞争的时候,科尔曼公司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顺便说一句,出这个主意的,恰恰是世行的贷款官员。世行是无国界的,但世行官员是有祖国的……嗯,好吧,其实出这个主意的世行官员并不是美国人,而是印度人,但你架不住他有一颗美国心啊。至于说这颗美国心是红色的,还是被美元染成绿色的,就无人知晓了。天地良心,他从来也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上违反规则,他只是在私底下聊天的时候提点了一下不谙世事的中国官员,谁让人家好为人师呢?
  方案有了,但要不要这样做,定南方面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国家政策是要求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这个政策甚至连定南计委自己也是赞成的,因为定南省也有几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这个政策对他们是有利的。但当定南省换了个角色,成为设备使用方的时候,他们的观点也就变了,这就叫做屁股决定脑袋,谁也不能免俗。
  要用招标条件把国内企业淘汰出局,意味着与国家政策对着干,会得罪国家部委,这一点定南省非常清楚。但是,不这样做,肯珀项目就有被别人抢走的可能性,这个损失更大。两害相权,定南省最终确定得罪一回上级部委,大不了未来找个什么机会弥补一下就是了。能把肯珀项目拿下来,该是多大的政绩啊,为此挨几句批评算什么?
  再说了,部委那边也不会真的动怒,也就是例行公事地批评几句,谁还会为了这样的事情记你的仇?哪个省份不得三天两头地打打政策擦边球,如果为这么点事就记仇,人家记得过来吗?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份招标文件,也有了预想中的计委和财政部约谈。王振斌的敲打,让汪锦胜知道上头对这件事的意见比其他事情要更大一些,这意味着定南省未来一段时间要稍微收敛一点,最好未来一个月别再惹事了,要惹事也拖到下个月去,这个月的惹事指标已经用完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汪锦胜回到了驻京办,吩咐驻京办的工作人员这一段多到几个部委去走动走动,表示一点悔过的诚意。就在他把相关事项安排完,正在琢磨着晚上请谁吃饭的时候,李超华脸色紧张地找他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散发着墨香的报纸。
  “汪主任,出事了,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在报纸上被捅出来了。”
  “什么!”
  汪锦胜一惊,接过报纸,先看了看报名,知道只是一份地方一级的小报,平时都是以曝光点负面消息以及娱乐新闻骗取订阅量的,心里踏实了几分。这两年,国家的政策有所放开,许多报社都把副刊改成主打社会娱乐内容的报纸,有些还假模假式地搞点舆论监督啥的,兼具骗读者眼球以及收取被曝光单位封口费的职能。定南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这类报纸的数量又远比其他内地省份更多,汪锦胜对此也是见惯不怪了。
  再接下去看,果然在一个不算很重要的版面上,看到了李超华说的内容。那是一篇评论文章,标题写得很土气,叫做《变了味的招标》。文章一开头,倒确是一则狠料,声称某省一个叫做某亭的电厂招标日前被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手封杀,预定的招标工作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尼玛,这事还能这样解读?”汪锦胜哭笑不得。作为一个写评论文章的,你有没有一点体制内的常识啊?分明就是龙山电机厂那边去闹了一下,两部委为了安抚,让定南省做个姿态,把招标时间适当推迟几天,这也能叫封杀?你知道啥叫封杀了,你见过真正的封杀没有。
  后面的内容就更离谱了,作者扯虎皮做大旗,把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中央领导讲话也搬出来作为证据,说明这个“某亭电厂”招标有损国格人格,十恶不赦,应当把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最好是铸个铁像放到临安去和秦桧夫妇跪到一起,以谢国人。
  “简直是放屁!”汪锦胜再也淡定不能了,把报纸揉成一团,恶狠狠地扔了出去。
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
  一家小报的批评文章,只是让汪锦胜觉得恶心,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威胁。沙亭电厂推迟招标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人家捕风捉影,发表点什么评论,也是职业需要。这种媒体上的专栏作家,不就是靠耸人听闻骗稿费的吗?
  让汪锦胜没有料到的是,到了第二天,又有四五家小报刊发了对此事件的评论。这还只是定南省的各个部门看到的,有些小报发行量太小,或者仅限于在某个区域内发行,定南计委的官员看不到,也不知道它们有没有发表类似的文章了。这些报纸评论与此前那篇立论差不多,但信息量却丰富了不少,其中有真实的内容,也有道听途说的东西。
  比如,有篇文章声称“某南省”所以故意排斥国内企业中标,是因为负责招标的省计委某汪姓官员与国外厂商有勾搭,想借此送女儿出国留学。这则消息让汪锦胜气得脸都紫了,什么汪姓官员,全国计委系统有几个姓汪的官员,这不是指着他汪锦胜的鼻子泼脏水吗?问题是,他女儿今年才上初一好不好,出国留个屁学啊。
  “老汪,你们那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报纸都在捅这件事情,刘高官都看到了,今天还让秘书打电话过来问呢。”
  远在定南省城东源市的省计委大主任谈国梁一个电话打到了京城驻京办,向汪锦胜求证事情的原委。
  “我也不知道啊!”汪锦胜正在焦头烂额之际,闻听此言更是抓狂了。报纸上的消息被省领导看到,事情的性质就不同了。尽管省领导对于招标文件的事情是知道的,省计委早就向省领导做过汇报,但又焉知领导会不会相信了这些小报上的胡说八道,真的误以为他汪锦胜在其中有什么个人的小算盘呢?
  “主任,我怀疑这事是龙山电机厂搞出来的,他们为了迫使我们修改招标文件,故意制造舆论,就是想给我们施压。”汪锦胜说道。
  谈国梁道:“有这个可能性,不过,老汪,我看到报纸上分析说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方面对咱们的意见很大,你是去和他们谈过的,你的感觉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