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451

  果然,听到彭小桐这样说,高勇刚并没有拒绝,他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对外我们还是保密的,但在彭处长面前,还有什么保密的?小冯,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咱们国核公司的人员了,保密条例,恐怕你也是知道的吧?”
  “我懂的,科工委保密局专门找我谈过话的。”冯林涛应道。
  高勇刚此前已经看过彭小桐带来的有关政审材料,知道冯林涛属于政治上可靠的人员,于是继续说道:
  “刚才小冯说到目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两种堆型就是AP600和EPR,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不过,在关于应当选择AP600的技术路线,还是EPR的技术路线方面,我们目前还有一些争议。确切地说,我们目前形成了三个方案,一是搞AP600那样的堆型,二是搞EPR的堆型,三嘛,就是延续秦山的技术,继续把老堆型做好。据我们的估计,老堆型至少还有30年的技术生命周期,而小冯刚才介绍的新堆型,到目前为止连一个都没有建起来呢。”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关于核电代际的划分。按照后世的标准,AP600和EPR都属于第三代核电,其中AP600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AP1000的前身。而秦山的堆型,则属于第二代核电,与切尔诺贝利、福岛都属于同一代。
  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国际核电领域对于二代堆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从而促进了三代堆的研发。但由于三代堆的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业主方对于全面转向三代堆也有一些犹豫。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经过去了六年,事故的伤痕正在逐渐愈合,许多人犯了“好了伤痕忘了痛”的毛病,又开始大谈二代堆的优越性问题了。在这些人看来,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虽然惨痛,但那是因为前苏联的体制所致,怨不了技术上的缺陷。只要大家再谨慎一点,这种事故其实是不会发生的。
  这种乐观的情绪一直持续到2011年的福岛事故,才算是破灭了。当然,健忘的人类到底会不会再次给自己找一个什么借口来给二代核电技术还魂,就很难说了,至少到冯啸辰穿越之前的那个年代,以三代核电取代二代核电,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不过,在1992年底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全球对于二代核电技术还是有一些支持声音的,国内这种声音就更强烈了。国内一些人支持继续搞二代核电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已经通过秦山核电建设取得了经验,又从大亚湾核电中获得了来自于法国的技术,正是可以大干一场的时候。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无法与美日英法德相比,人家搞三代,我们搞搞二代也就罢了。
  当然,有识之士也是存在的,毕竟核电这个系统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专家,他们的眼光是非常敏锐的。高勇刚和梁岳千,都属于力挺三代核电的那一批,他们正在寻找同盟者,以扩大自己的声音。冯林涛虽然只是一个小年轻,但如果能够加入他们的阵营,对他们也是不无裨益的。
  听到高勇刚的介绍,冯林涛向他递了个眼界,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发言。高勇刚伸手示意了一下,冯林涛点点头,说道:
  “既然高处长考我,那我就说说我的一些粗浅见解。我认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注意到核电安全的问题。尽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有各种人为因素,如果避免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人类的理性永远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只是寄希望于操作者不犯错误,那么危险就是永远存在的。此外,除了人为事故之外,天灾人祸造成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比如说,如果遇到地震,使核电站的供电系统出现了故障,反应堆的冷却问题就会发生,这不是靠操作人员的细心就能够避免的。再比如说,为了冷却的需要,世界上有许多核电站都建在海边,万一发生海啸,电站机房会被淹没,电路必然被切断,同样会导致反应堆冷却中断,产生熔堆风险。传统堆型在抵御这些风险方面缺乏可靠性,被历史淘汰是必然结果。鉴于此,我认为延续秦山堆型是一条不可取的道路,我们必须顺应技术发展潮流,尽早启动咱们自己的新堆型开发。”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观点?”高勇刚看着冯林涛,问道。
  冯林涛点点头,又笑着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有一些是我自己想的,有一些也是综合了一些专家的意见,比如我在德国的导师的一些意见。另外,关于地震、海啸影响的观点,是前几天我和我堂哥讨论的时候,他举的例子,我觉得很有启发。”
  “你堂哥?他也是搞核电的?叫什么名字?”高勇刚诧异地问道。
  彭小桐笑道:“小冯的堂哥不是搞核电的,不过和你们国核公司估计也是打过交道的。他是我的老朋友了,名叫冯啸辰,是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助理。”
  “原来是他呀!”高勇刚也笑了,“看起来,小冯,你们全家都是名人啊。你那个堂哥可真是了不得,前几天他找我们领导谈过一次,说要拉我们参加搞一个极限制造基地,把我们的反应堆堆壳放到这个基地去制造。你们别说,这个建议还真是雪中送炭呢。我们搞反应堆,难度最大的就是这个堆壳,100多吨的大玩艺,要一次性铸造成型,再用超大型模锻进行锻压,没个金刚钻还真拿不下来。”
  “这么说,你们答应了?”彭小桐问道。
  高勇刚道:“原则上是答应了,这不,我手头正在准备材料,等着去和装备公司详细洽谈呢。现在好了,有小冯这位冯处长的堂弟在,我们也算是有个内线了,小冯,你可得给我们弄点情报,看看怎么把你那个精明的堂哥给坑一回。”
  “呃……”冯林涛满脑门子黑线,“高处长,这个恐怕有点难,从小到大,都是他坑我,我可从来没有在他手里占到过任何便宜呢。”
  一句话说得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冯林涛入职国核公司的事情,便在这笑声中决定下来了。
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台36万千瓦机组
  “这不是明显的坑人吗!”
  京城,装备工业公司总经理罗翔飞的办公室里,一位中年人坐在沙发上,用手拍打着一份文件,气呼呼地向罗翔飞控诉道。
  此人名叫段正伟,是龙山电机厂厂长,而龙山电机厂则是国内生产发电机的龙头企业。这一次,段正伟带着总工程师全建才、生产副厂长欧桂生来京城参加定南省沙亭电厂的招标,拿到标书的那一刹那,就被气得险些吐血了。他到计委、财政部、外贸部、机械委等单位都去吵了一通,收获了一堆无奈的回复,最后才来到了装备工业公司,向罗翔飞发起了牢骚。
  沙亭电厂是定南省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列入了国家重点工程名单的项目。因为项目使用的是世界银行贷款,按照世行规则,需要进行全球招标,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也已经是常识了。
  世行项目要求进行全球招标的目的有二,一是因为世行资金来自于世界各国,因此项目也应当让各国能够利益均沾,不能通过暗箱操作被少数国家垄断;二来则是希望能够招标的方式,保证中标方案具有最好的性价比,提高世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句话,显然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世界各国政府都明白这一点。对于本国获得的世行贷款项目,各国都会搞一些名堂,以确保本国企业或者与本国有利益关系的特定外国企业能够有更多的中标机会。当然,如果在搞了名堂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依然无法脱颖而出,就证明它们的确是烂泥扶不上墙,各国政府也不会放松要求使自己的项目受损。
  中国是一个具有装备制造能力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能够获得大量世行贷款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对于世行项目的招标一向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要尽量让国内企业中标,确保肥水不流外人田。早些年,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差,很多项目拿不下来,不得不交给外国厂商做,但国家还是能够想办法让这些外国厂商把一部分业务分包给国内企业,让国内企业在分包中学到技术,同时也分到一些利润。经过十几年的技术引进,目前国内企业已经有了一战之力,便开始由分包转向了整体承接。这一次,段正伟到京城来,就是打算把沙亭电厂这个项目整体收入囊中的。
  龙山电机厂是新中国最早的几家电机厂之一,早在50年代就依托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生产出了5万千瓦的高压火电机组。60年代至70年代,龙山电机厂在缺乏国外技术参照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分别研制出了20万千瓦、30万千瓦火电机组,并生产了20多套,先后投产发电。
  此外,在研制30万千瓦机组的同时,龙山电机厂还受国家计委指派,参与了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只是因为各种技术上、经济上乃至政治上的原因,未能成功。
  1978年之后,伴随着国家的开发政策,龙山电机厂从国外引进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先是利用国外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然后逐渐攻克重要部件的制造工艺,提高国产化水平。到90年代初,除了少数关键部件还存在障碍,需要从国外进口之外,龙山电机厂已经基本掌握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生产技术,并形成了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承担国内火电厂的建设任务了。
  90年代是中国经济调整增长的时期,用电需求几乎呈指数方式上升。庞大的用电需求带来了电厂建设的高潮,而其中又尤以火电建设更为迫切,因为火电厂的建设周期远比水电站要短得多,能够尽快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此多的火电设备需求,国家是绝对不能拱手送给外国企业的,一来是因为国家没有这么多的外汇,二来则是不敢过度依赖国外,以免受制于人。想想看,如果一个国家电网中一半的发电设备是国外提供的,万一人家在其中装个木马,在关键时候启动,一半国土就得陷入黑暗,在现代化时代,这几乎就意味着不战而胜了。
  也正因为预见到这一点,国家在80年代可谓是不惜重金地引进技术,迫使龙山电机厂等几家电机龙头企业尽快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形成独立的制造能力。龙山电机厂能够有底气前来参加这次招标,正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可谁曾想,定南省制订的招标文件上,第一个条款就把段正伟给打趴下了,这个条款写着:沙亭电厂拟采用4台36万千瓦机组。
  “尼玛呀!这不分明就是不想让我们中标吗!”段正伟直接就把招标文件扔到定南省计委副主任汪锦胜的脸上去了。
  发电设备的功率规格是有讲究的,中国生产的火电机组,最初是5万千瓦的规格,然后逐步发展出10万千瓦、12.5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体系。正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体系,在70年代末决定引进国外技术时,也同样选择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的规格,而没有引进诸如36万千瓦这样规格的技术。
  设备规格的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各企业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通用,便于技术和装备的移植,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也正因为国内的几家电机厂统一采用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两种规格,因此国内的火电厂建设一律都是按照这个规格设计,要么是两台30万千瓦机组,要么是两台60万千瓦机组,不会出现其他的规格。
  可这个“一律”,偏偏就被沙亭电厂给打破了。他们提出了4台36万千瓦的招标要求,这分明就是存心不让国内企业中标了。
  “段厂长,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汪锦胜颇有些唾面自干的涵养,他没有在意段正伟的冒犯,而是把招标文件塞回到段正伟的手上,慢条斯理地说道:“4台36万千瓦机组,是我们和世行的专家进行反复讨论确定下来的。现在国家也是提倡用户负责制,我们作为用户,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设备需求,不能因为你们生产不了36万千瓦的机组,我们就改变自己的需求,这不成了削足适履吗?”
  “削你的……”段正伟有心问候一下汪锦胜家的女性,话到嘴边还是咽回去了。他和汪锦胜没有熟到能够口无遮拦的程度,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的干部,并不适合像泼妇一样地公开骂街。他指着手上的招标文件,对汪锦胜质问道:“你们说不能削足适履,那为什么不提35万千瓦,不提37万千瓦,你有种写个37万,让西门子、西屋专门给你开模具造出来,这才算本事呢!”
  “这是世行专家建议的,我也不懂。要不,段厂长你找世行说说去?”汪锦胜哼哼哈哈地说道。
  “他们就是存心的!什么世行专家,他们肯定和这些世行专家串通好了,目的就是不让我们中标!”
  在罗翔飞的办公室里,段正伟可就没那么好的修养了,他拍着桌子,向罗翔飞嚷道。
  “这的确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罗翔飞的眉毛也皱成了疙瘩。所谓世行专家建议这样的鬼话,也就是骗骗幼儿园的孩子还有用,罗翔飞在经济圈子里干了这么多年,哪里不懂得这些猫腻。说穿了,就是定南省计委不想用国产设备,却又碍于国家政策以及世行招标要求,不便直接把国内企业踢出局,于是才搞出这样一个规格限制。
  30万千瓦和36万千瓦的差别并不大,哪个电厂建设的时候都不会把产能计算到这么精确的程度。因为电网的负荷本身也是波动的,电厂产能大致满足需求就可以了,稍微有些波动完全可以通过电网来进行调节。
  前面说过,各个国家在对等世行招标规则的时候,都会搞一些名堂,提出一些有利于本国企业的条款,以限制国外企业竞争。中国对于各地区使用世行贷款的项目也有同样的招标政策,要求它们要尽可能地照顾国内企业。定南省可好,非但没有做手脚照顾国内企业,反而做手脚把国内企业排斥在招标范围之外,这就是赤裸裸地跟国家政策对着干了,别说段正伟生气,罗翔飞同样是怒不可遏。
  可生气归生气,他一时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去纠正定南省的做法。这些年,国家不断地搞放权,地方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像这种利用世行贷款搞建设的事情,牵头的是国家财政部,但具体如何招标,却是由定南省计委来决定的。人家言之凿凿地说自己就需要4台36万千瓦机组,你只能是去协调,而无法命令他们更改。
  汪锦胜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样的要求,肯定也就准备着和国家扛一扛的,以罗翔飞这个级别,想去协调恐怕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第五百四十三章
恶人还须恶人磨
  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罗翔飞轻轻叹了口气,对段正伟问道:“段厂长,这件事应当由计委和财政部来管,计委是负责立项的,财政部是负责管理世行贷款的,你上我这里告状有什么用?”
  段正伟道:“罗主任,你可不能这样说。国家搞重大装备研制,不就是你罗主任负责吗?当初我们引进30万千瓦机组和60万千瓦机组,也都是你罗主任主抓的,这是你的成绩。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正准备大干一场,定南省搞这么一出,分明就是不想给我们机会。如果国内新建的电厂都这样做,我们花这么多钱引进的技术还能有什么用?”
  “这个道理我当然也明白,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你应当找计委和财政部啊。”
  “如果找他们有用,我还用得着来麻烦你罗主任吗?我去找过国家计委了,人家说会协调一下;我也找过财政部了,他们也说会协调一下。他们还说了,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不能搞行政命令,他们充其量也就是协调,万一协调不成,也就没办法了。”
  “如果他们都没办法,我这个小小的装备工业公司,就算再加上重装办,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罗翔飞苦笑道。他当然知道计委和财政部其实是有办法的,这样的权力部门,如果真的要发个狠,给下头施加一点压力,定南省计委是不敢硬扛的。可上级的权威就像瓶子里的水一样,用一点就少一点,那是不能随便挥霍的。
  地方官员为什么恭敬国家官员,理由就是能够从国家那里拿到好处。为了换取这些好处,他们可以承受一些委屈,做一些让步,上级的权威也就是这么来的。可如果一个上级碰到点事情就命令下属作出牺牲,下属从你这里拿到的好处还不如损失的东西更多,人家哪里还会听你的?
  地方官员如果要和上级对抗,可以轻轻松松地找出100种不同的方法,让你无话可说。在中央部委有一个说法,称各地的对口部门是自己的“腿”。部委要做什么事情,需要这些“腿”来帮忙。如果这些“腿”都消极怠工了,部委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啥事也干不成。
  鉴于此,各部委都会非常谨慎地处理与地方的关系,一般的事情都是以协调为主,寻求一个双赢的结果,只在事情严重的时候,才偶尔用一次权威,事后还要想办法补偿一下地方的损失,以安抚地方官员那受伤的小心灵。
  沙亭电厂这事,说大也大,几乎就是和中央精神对着干,无论如何上纲上线地追究都不为过。但说小也小,就是一点点地方利益作祟,或许是对国产设备不信任,或者是想通过这个项目拉拢一些国外关系,甚至有可能是某个官员有什么私心杂念。人家拒绝国产设备,也是能够拿出道理来的,你的技术水平不如外国,交货不及时,服务不周到,工人的眼睛太黑、鼻子太矮,不符合国际规范,人家挑挑刺还不成吗?
  国内这些年要建的电厂,也不止沙亭电厂一家,龙山电机厂丢了沙亭电厂的单子,可以去拿其他的单子,同样有利润可赚,何必非要跟安南省过不去呢?装备国产化的确很重要的战略,但也不是说离了沙亭电厂这个项目就搞不成吧?为这么点事去和安南省撕破脸,值得吗?
  各部委有这样的想法,太正常不过了。罗翔飞懂,段正伟也懂,所以他听到这些部委的答复,就知道没戏了,这才跑到罗翔飞这里来诉苦。可这么多部委都没办法的事情,罗翔飞又能如何呢?
  “罗主任,我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嘛。”段正伟道,“这次跟我一起来京城的,还有我们厂的欧厂长和全总工,他们说,恶人还须恶人磨,像汪锦胜这种人,指望部委领导去对付是不行的,还是得找个恶人来收拾他,没准他就老实了。所以,我就到你这里来了……”
  说到最后的时候,他自己先笑起来了。他这话可有点诛心了,他要找恶人,却跑到装备公司来,这是把罗翔飞当成什么人了?
  “段厂长,听你这意思,我老罗就是个恶人罗?”罗翔飞半开玩笑地问道。
  段正伟这才发现自己的话出现了一点歧义,连忙纠正道:“罗主任,我哪敢说您啊,您在咱们行业里,那也是出了名的德高望重。我说的……呃,其实也不是说恶人,而是说……”
  罗翔飞心里如明镜一般,早就知道段正伟的意思了,他笑道:“哈哈,你就别掩饰了,也不怕越描越黑。我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主意,是不是又想让我们小冯替你们当恶人了?”
  段正伟有些尴尬地说道:“的确,欧厂长和全总工都说,要论足智多谋,谁也比不上冯助理。冯助理前些天还刚刚到过我们龙电,劝说我们参加极限制造基地的投资,我们当时也是积极响应的。现在我们碰上麻烦了,想请他出来想想办法。”
  罗翔飞正色道:“你说小冯足智多谋,我赞成。但你们传来传去,把小冯传成了个恶人,以后还有谁愿意主动做工作?这不成了做得越多,错误越多吗?”
  “是是是,口误,哈哈,罗主任,你知道我这个人一向喜欢开玩笑的,说顺嘴了。”段正伟赔着小心。他也知道自己是说错话了,有关恶人还须恶人磨的说法,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说,而这个说法里的主角也正是冯啸辰。但这种话,背后说说可以,当着人家领导的面说出来,就不合适了。行业里谁不知道,冯啸辰是罗翔飞的铁杆心腹,是罗翔飞打算当接班人培养的,现在落一个“恶人”的诨号,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对于冯啸辰的前途是非常不利的。
  罗翔飞从段正伟刚来的时候就知道他的醉翁之意了,冯啸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现在已经出了名了,这对于冯啸辰来说算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他赢得了不少能干的美誉,另一方面也让人觉得这个干部不够稳重,或者不够光明正大,而后面这两点,恰恰是中国官场里评价官员优劣的重要指标。
  罗翔飞也不止一次地教育冯啸辰要收敛一些锋芒,不要给人家留下咄咄逼人的印象。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要想做成一些事情,没有这样的锋芒还真是不行。十几年前,他把仅仅是一名临时工的冯啸辰从南江省调到京城来,并委以重任,看中的正是他的锋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把这些都去掉,那么冯啸辰还成其为冯啸辰吗?那种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的干部,在各单位如过江之鲫,哪里还缺冯啸辰这一个?
  唉,希望来自于高层的保护伞能够庇护他吧,这样一个人才,真的雪藏起来,是国家的损失。搞工业化是需要有人牺牲的,这其中也包括了牺牲掉一些青年才俊的前途。
  想到此,罗翔飞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号,让人通知冯啸辰过来。时候不多,冯啸辰便大踏步地走进来了。
  “小冯,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龙山电机厂的段厂长。”罗翔飞给冯啸辰做着介绍。
  “我们早就认识了,前几天还在一块喝过酒呢。”段正伟站起来,一边热情地与冯啸辰握手,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冯啸辰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道:“段厂长,咱们能聊点愉快的事情吗?说到喝酒,我现在腿肚子都是软的,龙兴省的同志们喝酒实在是太生猛了,我这个南方人可真不是对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