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451

  “这么说,老卫你是赞成搞天然气压缩机?”谢富刚问道。
  卫学根含糊其辞,道:“我是说潘厂长刚才的话有道理,咱们如果不搞这个东西,也一样会完,还不如赌一把呢。”
  “也对,就权当是赌一把了。”钟卓元也改变了口风。
  “那就赌吧,反正我老谢也是快退休的人了,赌赢这把,起码我的退休金就有保证了。”谢富刚也有些跃跃欲试的意思了。
  “这么说,大家的意见都统一了?”潘才山问道。
  “统一了,赌吧!”钟卓元替大家回答道,他的口气不再犹豫,而是透着几分坚决。
  潘才山把头转向冯啸辰,说道:“冯助理,情况你都看到了。我们厂现在是破釜沉舟,无论如何也要赌上一把。不过,厂子现在的情况,冯助理你也是知道的,尤其是资金方面缺口很大,振兴工作小组这边,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支持呢?”
  潘才山刚才那番做作,就是演给冯啸辰看的,这也算是在秀悲情了。其实,早在吃饭那会,听王振斌说起压缩机这个项目,潘才山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决定要把这个项目接过来。说得难听一点,这几乎就是一根救命稻草,不管成不成,他都要试一试的。
  这些天,他和张越以及其他的一些厂领导也一直都在联系各种业务,希望能够给沈重找到一条生路。但试过各种方案之后,他无奈地发现,沈重空有40年的积累以及仍然堪称雄厚的技术实力,但却因为没有过硬的拳头产品,在这个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地。有些老朋友碍于面子,答应给沈重一两个小项目,能够稍稍缓一下燃眉之急,但绝非长久之计。
  4000多人的厂子,不可能永远靠捡一些边边角角的业务来生存。更何况,国家把沈重交到他的手上,是希望他能够恢复沈重往日的荣光,而不仅仅是给大家弄碗粥喝就行了。
  沈重能不能把天然气压缩机搞出来,潘才山并没有底,毕竟他是搞矿山出身的,对机械行业不了解。不过,他清楚一点,要搞这么大的攻关项目,仅靠沈重目前的这点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才行。而国家在哪?不就是眼前这位小冯助理吗?
  别看冯啸辰年纪轻,级别也不高,但他却是国家沈阳振兴工作小组的副组长,考虑到孟凡泽的岁数只能允许他挂一个闲职,冯啸辰其实就是这个小组的真正负责人。只要冯啸辰愿意施以援手,这件事几乎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此前,他让钟卓元、谢富刚等人表态,其实就是表给冯啸辰看的。他知道,冯啸辰的决心多大,取决于沈重自己的人决心有多大。如果沈重的这些中层干部、技术骨干等等都没有信心,潘才山也就不会向冯啸辰开口了,他自己都会觉得丢人。
  还好,沈重毕竟是几十年的老企业,钟卓元、谢富刚这些人的傲气还在,他小小地挑拨了一下,几个人的血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放出了‘赌一把’的豪言。什么叫赌,那就是要背水一战,把全厂所有的资源都投进去,需要一年甚至好几年的卧薪尝胆。能够支撑这一切的,只能是一种哀兵必胜的信念。
  “我需要看到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对可行性的评估。”冯啸辰冷静地说道,“钟总工、卫处长、谢处长,还有潘厂长和张厂长,你们各位的决心我已经看到了。但这件事不是光靠你们几位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大家的信心如何,才是最为关键的。”
  “这件事,大家分头去办。”潘才山对众人说道,“要跟大家说清楚,这是咱们沈重最后的机会,大家如果还是一条汉子,那就站出来,哪怕是拿牙啃,也要把20兆瓦天然气压缩机啃下来。如果大家都是孬种,那就算了,这不,今天于部长也来了,大家都把家里婆娘的衣服换上,扮成老娘儿们给人扫地做饭带孩子去!”
  “放心吧,潘厂长,咱们沈重的人个个都是汉子!”
  “没说的,谁他妈没种,谁就是娘们!”
  “豁出去了!”
  众人的情绪都被潘才山给煽乎起来了,一个个拍着胸脯,说着一些大义凛然的话。也多亏这一屋子里没有几个现代女权,否则光冲着他们的用词,就得有一番鸡飞狗跳的争执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条汉子
  “这就是你们沈重的汉子?”
  两天后,当钟卓元和卫学根带着刚刚任命的压缩机项目负责人来向冯啸辰汇报研究思路的时候,冯啸辰差点要笑喷了。眼前这位项目负责人,大约30出头的年龄,明眸皓齿,头发乌亮,浑身上下拾掇得颇为利索,一看就是极其干练的样子。可问题在于,一干人等嚷嚷了半天,说什么沈重人个个都是汉子,可这位却明明是个妹纸好不好!
  “呃,我们考虑再三,觉得只有小江是最合适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你别看她是个女同志,干起活来比男同志可丝毫不差,而且还比男同志更细心,也更有耐心。我们厂年轻一代的工程师里,找不出比小江更合适的人了。”
  卫学根讷讷地向冯啸辰介绍道。重工业企业里,性别歧视一直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北方的企业里,又更甚几分。此前潘才山说什么孬种就扮成娘们去扫地做饭,就是这种性别歧视的表现,他说得顺口,听的人也不觉得违和,反而纷纷附和。可坑爹的是,当钟卓元和卫学根二人回到技术处开始盘点手上合适的人手时,却发现一干男工程师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反而是这位名叫江燕的女工程师各方面条件都更为符合,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啊。
  “怎么,冯助理看不起女同志?”江燕看出了冯啸辰的坏笑,皱着眉头问道。
  “没有没有,江工误会了。”冯啸辰赶紧否认,接着便把潘才山等人那天说什么“汉子”的事情简单说了一番。
  江燕听罢,也是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屋子里顿时就充满了阳光。冯啸辰也笑了起来,说道:“江工这一笑,我倒是有信心了。我们那里有句俗话,说是爱笑的姑娘运气都不会太坏。”
  “还姑娘呢,我姑娘都快上小学了。”江燕爽朗地回应了一声,语气里却带着几分欢喜,显然是冯啸辰对她的评价让她颇为开心。
  卫学根也陪着笑,说道:“小江的性格非常好,任何时候都是笑嘻嘻的,非常乐观。我和钟总工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选定了她来担任项目负责人。这个项目难度很大,没有一点乐观主义精神,只怕是坚持不下去的。”
  钟卓元道:“是啊,我们一开始找了几个人谈,他们一听说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就吓慌了,说怕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我可没这么想。”江燕满不在乎地说道,“我就是把20兆瓦压缩机当成一个正常产品,什么产品不都是人设计出来的吗?”
  “你有这方面的积累吗?”冯啸辰问道。
  江燕道:“我上大学学的就是这个,后来分到沈重,却让我干质检去了。不过,现在要捡也能捡得起来,当年我在大学里是拿一等奖学金的。”
  “你需要什么条件?”冯啸辰又问道。
  “经费,这个不用说了。搞这么大功率的压缩机,需要有大功率实验台,听钟总工说厂里已经答应建一个实验台了。还有资料,厂资料室有前几年的国外化工机械期刊,最近四年都没有订,我不知道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还有……如果能够从国家化工设计院请几个专家来指导一下,就更好了,可以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江燕掰着手指头对冯啸辰说道,看得出来,她在此前已经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想必是钟卓元他们找她谈过之后,她就开始进入角色了。
  “这些我都可以帮你解决。”冯啸辰爽快地答应道。江燕提出来的这些条件,在冯啸辰看来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麻烦的条件。除了实验台需要有比较大的投资,还要去找银行协调一下,其他的事情对于冯啸辰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了。
  听冯啸辰答应得这么痛快,江燕又露出了笑容,轻松地说道:“那就没问题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
  “好,江工,你现在就开始组建你的研究团队,你需要的条件,我尽快给你落实。虽然你说你只是把这个产品当成一个平常的产品,但我还是要多说一句,这是关系到咱们国家的能源命脉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战略性项目,如果能够把它攻克下来,你们的功绩是会载入中国的工业发展史册的。”冯啸辰忍不住也舀了一勺心灵鸡汤。
  江燕粲然一笑,说道:“冯助理,你放心吧,你说那个史册的位置,我预订了。”
  江燕回技术处去了,从窗口看着她那轻盈的背影,卫学根低声对冯啸辰说道:“小江这个人,你别看她刚才有些大大咧咧的,好像啥事都不放在心上,其实她的责任心非常强,而且有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我和老钟商量了半天,觉得如果沈重有一个人能够把这个项目挑下来,那就肯定是小江了。”
  钟卓元也说道:“她就是学压缩机出身的,她进厂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当年那次引进压缩机的事情,不过,据我所知,她利用业余时间把档案室里封存的那些压缩机资料都看过了。这次我和老卫征求她的意见,她一点磕巴都没打,就跟我们说了半天压缩机的设计思路,把我们俩都给镇了。”
  “这姑娘,真是条汉子!”冯啸辰感慨地评价道。
  这头确定了设计师的人选,另外一头,潘才山、张越和谢富刚也在紧锣密鼓地组建生产团队。再好的设计,最终都是要由工人来实现的,如果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行,设计师的想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大功率压缩机是在高压条件下高速运转的,一点加工上的偏差都会导致设备产生严重的震动,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谢富刚召集了全厂的高级技工进行全面测试,筛选出技术最好的工人,组成一个试制团队,专门负责按照技术处提供的设计制造设备样机。一种新设备的设计当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制造若干台样机,用于实验,以验证设计师的想法,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个试制团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把设计图转化为实物。为了避免样机制造中的缺陷对设计人员产生误导,这个团队的成员必须全部是精兵强将,随便一个人拿出去都是响当当的技术骨干。
  老国企的底蕴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别的地方想找一个六级七级的高级技工都很难,而在沈重,八级工都能够扒拉出一大群来。为了让试制工作更有把握,潘才山等人甚至亲自登门,把几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师傅也请了出来。这些人有些是参加过当年引进PCL机组试制工作的,知道不少压缩机制造中的关键诀窍,这种诀窍可都是寻常的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价值难以估量。
  潘才山向试制小组的成员许下诺言,表示在压缩机试制成功之后,会给大家披红挂彩开庆功会,每人发不少于500元的奖金。工人的价值观都是很朴素的,听到厂长说这件事关系厂子生死存亡,又听说能够戴大红花以及领到高额奖金,一个个都情绪激昂起来,话里话外都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言。
  在沈重本部被压缩机项目完全调动起来之际,于蕊、谢克力联合推动的家政服务项目也全面铺开了。经与沈阳市政府协调,由市妇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100余家家政服务公司。这其中,又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按地域划分的社区服务中心或者社区服务站,是面向一个社区提供全面家政服务的,第二类则是各种专业公司,比如什么保洁公司、护理公司、家教公司等等,主打的是专业化服务。
  祁瑞仓已经走马上任,上任伊始就在全市范围内倡导自主创业。还别说,沈阳也有不少怀有创业梦想的人,此前因为社会上没有什么创业风气,这些人怕人笑话,同时也担心创业风险,所以一直处于蛰伏的状态。祁瑞仓四处演讲游说,把这些人心里的火苗都给点起来了,招商局开始不断接到有关创业政策方面的咨询,一些下岗职工纷纷申请开办小饭馆、小商店、理发店、洗衣店等等,好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象。
  祁瑞仓作为整个招商局里唯一推崇自主创业的官员,自然成为创业者们心目中的靠山和“教父”。几乎每天都有人跑来向“祁教授”或者“祁局长”请教创业方面的问题,请他为自己分析创业计划、评估风险收益。
  祁瑞仓一开始还非常兴奋,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创业者都耐心接待,给他们讲美国最经典的创业课程,讲得这些三辈子都没离开过“沈阳这疙瘩”的工人们两眼直冒小金星,觉得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大干部实在是“老有学问”了。
  可随之祁瑞仓就发现这一套搞不下去了。前来咨询的人是如此之多,他根本没时间给每个人都进行如此冗长的创业教育。再说,大家关心的也不是什么德鲁克、威廉大内之类的西洋人或者东洋人,而是如何能够在沈阳这个中国城市里养家糊口。
  于是,祁瑞仓变了,他的脑子里再也没有什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只剩下房租、工资、水电费这样一些庸俗不堪的内容。
  不过,他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第五百八十三章
冯林涛的烦恼
  祁瑞仓累成了狗,冯啸辰此刻却正在京城自家的小四合院里,陪着四岁的女儿冯姗玩积木。他这趟回京,算是公私兼顾,私事自然是看望家人,像他这种外派出差的干部,中间是有探亲假期的,至于公事,就是帮江燕的团队搜集有关远距离天然气压缩机的设计资料,以及联络相关专家去沈重指导设计。
  “啸辰,在辽宁那边的生活习惯不习惯?”
  杜晓迪蹲在一旁,一边指导着女儿插积木,一边关切地对冯啸辰问道。
  “还好吧,我在那边享受的是领导待遇,招待所专门给我开小灶,做南方口味的饭菜。”冯啸辰笑呵呵地答道。
  杜晓迪半开玩笑地斥道:“你这也太脱离群众了吧?沈阳的经济那么困难,你还吃小灶!”
  冯啸辰正色道:“我是付了钱的。沈重的招待所现在也已经被南方来的企业收购了,是搞商业化经营的。我私人掏钱请他们给我安排饭菜,也算是给沈阳做贡献呢。”
  杜晓迪扑哧一声就笑出来了,冯啸辰别的毛病没有,嘴却是够刁的,走到哪也不会让自己的肠胃受了委屈。这种公费出差,却私人掏钱吃饭的事情,他可干过不止一次了。当年杜晓迪在日本培训,冯啸辰还私底下给她的房东塞钱,让房东给她和她师兄高黎谦改善伙食,杜晓迪最终嫁给冯啸辰,与这件事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不管怎么说,你还是要注意一点影响吧。别人可不知道你是私人掏钱吃饭的,还以为你是享受特殊待遇呢。”
  “这倒不至于,老潘跟我也是老朋友了,这点事情他不会在意的。”
  “你在那边,要注意点安全。你们把沈重那么多干部都给抓了,要小心他们的人报复你们。”
  “放心吧,老潘从沈重保卫处给我安排了两个保镖,还有张和平也跟沈阳市安全局打了招呼,让他们派人保护我的安全。再说,易耀忠那些人都已经被抓进去了,哪还有人替他们卖命的。”
  “你小心一点总是好的,你不知道我和爸妈在家里都替你担心吗?”
  “嗯嗯,我知道了。”
  两口子正聊着,只听院子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冯啸辰把手里拿着的一块积木递给冯姗,让她自己插到积木城堡上去,然后站起身,来到门口,拉开了院门。门外站着的,正是堂弟冯林涛,看到开门的是冯啸辰,冯林涛脸上露出一片喜色,说道:“哥,你回来了!”
  “原来是林涛啊,你到家里来还敲什么门啊,这不也是你家吗?”冯啸辰一边往院子让冯林涛,一边嗔怪地说道。
  这个四合院是当初经委借给晏乐琴住的,后来搞房改,冯啸辰便出钱把院子买了下来。现在冯立夫妇已经进京常住,这个院子虽然名义上是整个冯家人共同所有的,但在冯林涛心目中,却觉得这是大伯一家的家,自己终究是个外人,所以每次来拜访都要先敲门,以示对冯立、冯啸辰等人的尊重。
  冯啸辰知道冯林涛的心思,倒也没有强求他住在这个院子里,而是帮他在一个离单位不远的好地段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单元房,作为他在京城的家。冯林涛平时都住在单位的单身职工宿舍里,没人知道他居然是一个拥有一套三居室住房的富翁。每到周末,他就会离开单位,到冯立家来吃顿饭,然后回自己的单元房去享受一下现代化的生活。在那套单元房里,有冰箱、洗衣机、大彩电以及一套高档音响,冯林涛毕竟是一个在德国生活过六七年的年轻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些小资情结的。
  “林涛来了,快进来坐吧,我给你泡茶去。”杜晓迪也迎上来,招呼了一声,便到厨房拿茶具去了。
  冯姗也看到了冯林涛,忙不迭地炫耀着自己的成就:“叔叔,叔叔,你看我搭的城堡!”
  “嗯嗯,真漂亮,这是白雪公主城堡吗?”冯林涛笑着夸奖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