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451

  “正是如此。”长谷佑都道,“我看过一些经济学家的分析,他们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都有可能会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这几乎相当于日本昭和35年至55年期间的速度。在那段时间里,日本的钢铁工业规模翻了好几番,对冶金设备的需求也同样不断翻番。如今日本的钢铁工业已经逐渐停滞,该轮到中国开始高速发展了。”
  “可是,这和我们控股秦重有什么关系?”吉冈麻也道,“咱们的技术比中国人要强,我们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技术得到中国市场,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利润分一部分给中国人呢?”
  “你还记得十年前中国人要求和我们互换专利的那件事情吗?”长谷佑都问道。
  “当然记得,那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吉冈麻也道。
  “从那一次起,我就感觉到了,中国人一直都有一种把冶金设备制造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愿望,他们宁可牺牲眼前能够看得到的利益,也要获得独立的设备制造能力,哪怕这种能力比起我们来是差得很远的。”
  “在这点上,我更喜欢印度人,他们从来不会拒绝接受来自于外国的先进技术。”
  “哈哈,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只可惜印度的经济发展太慢了,他们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市场。”
  两个人得意地笑了一通,长谷佑都这才继续说道:“那一次,因为我们迫切地需要得到中国人手里的那几个专利,不得不向他们做出让步,允许他们派人到我们本部去学习。可恨的是,中国人非常努力,不但学到了我们让出的那些技术,还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技术。如果任凭他们发展下去,未来我们不但会丢掉整个中国市场,而且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
  “阿瓦雷巴廷钢铁厂的项目,不就是中国人从我们手上抢走的吗?”
  “这个不完全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还有一些是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是我们无法相比的,这是他们的优势。不过,这个项目的丢失,也的确给公司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对中国人一代以上的技术落差,那么我们就会输掉大量类似于阿瓦雷这样的项目。”
  “如果能够让他们彻底失去冶金装备制造能力,岂不是更好?”吉冈麻也嘿嘿阴笑着说道。
  “你终于明白公司的意思了。”长谷佑都露出一个孺子可教的满意表情,说道:“中国有20多家企业能够生产冶金成套装备,至于辅机厂和配件厂,更是多达上千家。但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不过就是两家,一家是秦重,另一家是上海的上海重型机械厂。如果能够把这两家企业变成我们的合资企业,然后再利用我们的控股权,把它们的技术封存起来,让它们成为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代工厂,那么不出十年时间,中国的冶金装备制造能力就会回到1950年的水平上,我的意思是说,会完全丧失掉。到那个时候,中国市场就由我们说了算了。”
  “原来如此。”吉冈麻也恍然大悟。这些天,他一直陪着长谷佑都与西北省以及秦重方面的人谈判,听长谷佑都云山雾罩地跟对方忽悠说什么会向秦重提供多少先进技术,打算在多少年内让秦重进入世界500强之类,听得他都有些相信了。到这一会,他才明白,长谷佑都只是在给对方画一张大饼,最终的目的却是要让秦重彻底地退出冶金装备舞台,沦为三立的附属物。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拥有控股权,这是整个计划的关键。”长谷佑都恶狠狠地说道。
  二人正聊到此,前台打电话进来通报,说京城三培公关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培元到了。长谷佑都吩咐前台放行,不多一会,郭培元带着一名花枝招展的小秘便出现在了长谷佑都的面前。
郭培元给日本人做掮客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这期间也是经历了各种周折。因为诱骗全福公司违反重装办规定单独与日商签订分包协议的事情败露,他还曾被全福公司老板阮福根的小舅子王瑞东设了个套,把他以贩卖黄色杂志的罪名弄到看守所去喝了几天免费的茶水。
  不过,郭培元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借着全民经商的春风以及一批日本客户的帮助,他在京城成立了一家专门为日商提供各类公关、广告服务的公司,起名叫“三培”公司。名字中的“培”字,自然是来自于他自己,而那个“三”字,就是他最大的客户三立制钢所。
  刚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三陪这个概念还没出现,他的公司名叫三培,给人以一种异域东瀛的神秘感觉。这两年,南方出现了陪歌、陪舞、陪酒的三陪现象,他的一些狐朋狗友便时常拿他公司的名字开玩笑。对于这个巧合,郭培元并不以为耻,反而经常拿这事来证明自己思想开放,走在时代前列。
  想想也是,他郭培元最早不就是靠着为日商提供三陪服务而起家的吗,就算是在今天,他做的那些事情,与色情片的作为也没啥区别,只不过一个卖的肉体,另一个卖的是灵魂而已,谁比谁更脏,还真不好说。
  郭培元在会安全福公司那里闹的乌龙,是帮池谷制作所做事的时候犯下的,与三立制钢所没啥关系。事后,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也只是觉得郭培元有些不走运,对于他的人品倒是没啥异议,在向长谷佑都说起此事时,也没有过于苛责郭培元。因此,当长谷佑都受命到中国来建立三立制钢所中国公司的时候,便把在中国的公关业务包给了郭培元的三培公司,双方的合作已经维持了很多年时间,长谷佑都对于郭培元的三陪服务还是颇为满意的。
  这一次三立制钢所与西北省的谈判,郭培元一直在鞍前马后蹦跶着,给长谷佑都出了不少力。这些天,郭培元几乎天天要到三立北京公司来点卯,进长谷佑都的办公室也是非常随便的。
  “郭君,中国经贸委这边,有什么新的消息吗?”长谷佑都随手指了一下沙发,让郭培元坐下,然后问道。
  “还是原来的态度,那就是支持三立公司与秦重合资,但反对三立公司控股。”郭培元说道。
  “看起来,我们还得通过外交部门向中国政府施加一点压力,中国目前正在积极谋求复关,而日本在这件事情上是有一些发言权的。在复关这样的大事面前,中国人应当会愿意做出一些让步吧。”长谷佑都道。
  郭培元点点头,道:“是的,我通过在外贸部的关系打听了一下,外贸部的一些官员是支持市场开放的,对于经贸委的做法持批评态度,如果能够说服他们出面,也许能够有一些转机。”
  “很好,郭君,你帮我联系一下外贸部的官员,我要尽快和他们见面洽谈。”长谷佑都道。
  “另外……还有一件小事情,可能会对我们的计划有些影响。”郭培元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道。
  “什么小事情?”
  “国家经贸委把这件事交给了国家装备工业公司,让他们对此事进行评估。我刚刚得到消息,装备工业公司召回了正在沈阳的冯啸辰,指派他负责此事。”
  “冯啸辰!”
  长谷佑都腾地一下就坐直了身体,眼睛里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第五百九十章
恶名在外
  不怪长谷佑都一惊一乍,实在是这个冯啸辰已经恶名在外,让意图染指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都谈虎色变。十多年前,因为专利互换的事情,长谷佑都与冯啸辰在谈判桌上有过一次交锋,那一次,他是被冯啸辰压得死死的,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在这之后,长谷佑都虽然没有与冯啸辰再发生过瓜葛,但从他的商界好友内田悠等人那里,他也是听到了不少关于冯啸辰的事情。
  在最近的一次,冯啸辰杀到墨西哥去,逼迫仙户制钢所向中国转让了几项非常关键的钢铁冶炼技术,长谷佑都也是有所耳闻的。他专门向参加那次谈判的仙户制钢所副总裁平冈树男求证过此事,平冈树男闭口不提他们向中方低头的原因,而是一口一个“巴嘎”地大骂冯啸辰无耻,让人怀疑他在墨西哥期间是不是遭遇了冯啸辰的潜规则。长谷佑都也向内田悠打听过此事,内田悠只是叹气,同时告诫长谷佑都,如果在中国做生意的时候遇到冯啸辰,无论如何谨慎对待都不为过,任何试图与冯啸辰较劲的努力,最终都有可能会自取其辱。
  在这一次与秦重进行合资谈判之前,长谷佑都专门让郭培元去打听了一次,得到的消息是冯啸辰被派往沈阳搞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去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在京城。长谷佑都闻讯,向他们的天照大神磕了好几百个头,感谢天神的帮助。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磕头的时候不够诚心,抑或是天照大神忙着在日本国内搞房地产,顾不上长谷佑都的这点事,那个本来不应当出现的冯啸辰,居然被召回来专门处理这件事情了。
  “秦州重型机械厂不是西北省的企业吗,关冯啸辰什么事?他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吧?”长谷佑都带着几分侥幸心理向郭培元求证道。
  郭培元叹道:“长谷先生,你有所不知,秦重是装备工业的骨干企业,一向都是由经贸委下属的重装办负责联系的。去年国家搞机构精简,重装办撤销,所有的业务都转到了装备工业公司。涉及到这种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之类的事情,经贸委都是要让装备工业公司提出意见的。我原来以为冯啸辰在沈阳呆着,不会插手这种事,谁知道他居然回来了。”
  “你有没有了解过,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什么?”长谷佑都又问道。
  郭培元道:“这个倒没来得及问,不过,以我过去了解过的情况,这个人一向鼓吹装备国产化,对于三立控股秦重这件事,肯定是会持反对态度的。另外,他对贵国似乎有些成见,在与贵国合作的问题上,从来都是……”
  说到这里,郭培元有些语塞,他认真回忆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情,觉得要断言冯啸辰不愿意与日本企业合作,似乎也不客观,他曾经促成过许多起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合作,在一些场合里也谈过要积极与日本开展经济、技术等领域合作的观点,与社会上有些反日愤青那种逢日必反的态度大不相同。但要说他是一个对日亲善友好的人,打死郭培元也不会相信的,这么多年来,被冯啸辰坑过的日本企业还少吗?包括他自己,只不过是当了几天汉奸,也被冯啸辰指使王瑞东把他弄到看守所去了。
  “这个人,民族情绪比较重。”这是郭培元最后总结出来的评语。
  长谷佑都听懂了郭培元的潜台词,综合此前的种种信息,他心里对于冯啸辰也有一些看法,认定此人是一个对日本企业持有恶意同时又手段极其毒辣的对手。这个人年纪不大,却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据说未来有可能接任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以中国的官场逻辑分析,他应当是有些背景的,属于不可小觑的人物。
  对这样一个人物,与他做朋友远比与他做敌人要更理性,那么,自己有可能成为冯啸辰的朋友吗?
  “郭君,你认为,我们三立制钢所有可能与冯啸辰成为朋友吗?”长谷佑都把自己的问题向郭培元提了出来。
  “成为朋友?”郭培元一愣,旋即便明白了长谷佑都的意思,他沉吟了一会,摇摇头道:“这个只怕有点难度。”
  “为什么有难度?”吉冈麻也在旁边插话道,“郭君不是帮我们在中国交了很多朋友吗?有些人的位置比这个冯啸辰还要高,同样能够成为我们的座上宾,为什么到了冯啸辰这里,你就觉得有难度了呢?”
  郭培元又想了想,苦笑道:“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和他正面接触过吧,只是听到关于他的一些传言。”
  长谷佑都道:“冯啸辰很年轻。我记得当年专利权谈判的时候,他才20岁刚出头,却已经是政府的一名副处长了,这样年轻得志的人,肯定不会是一个不通人情的愣头青。只要他通人情,就一定有办法和他建立起关系,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弱点的,只要我们能够针对他的弱点采取一些行动,就不怕他不合作。”
  “弱点?嗯,长谷先生言之有理,的确是应当找一找他的弱点。”郭培元点头道。
  长谷佑都道:“只要是人,就肯定有自己的弱点。据我的观察,贵国的官员弱点不外乎三个方面:权、钱、色。”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瞟了坐在郭培元身边的那小秘一眼,结果收获了小秘一个春情荡漾的回应。这小秘跟郭培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郭培元也经常带她到三立北京公司来,长谷佑都知道她的名字叫张丽莎,据说还是个大学生,具体是哪个学校以及学什么专业的,连郭培元自己都语焉不详。不过,长谷佑都知道,这位张小秘是三培公司里货真价实的三陪女,是郭培元专门用来对某些有这方面爱好的官员进行公关的。
  郭培元注意到了长谷佑都的眼神,他笑了笑,用手轻佻地摸了摸张丽莎的后背,得意地说道:“只要他有这些弱点,我们就不用怕他了。如果是最后一项,有丽莎出手,还真没有拿不下来的人。”
  “郭总,瞧你说的,把人家说成啥了?”张丽莎佯嗔地向郭培元飞了个白眼,脸上却是一副得意之色。
  长谷佑都对他们俩的表演很是不屑,但脸上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顺着话头说道:“如果能把冯啸辰拿下,我们在中国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郭君,这件事情你抓紧去办,费用上的事情不用在意。如果需要麻烦张小姐,我们也会给予一些酬劳的。”
  “那就多谢长谷先生了。”张丽莎娇声说道,她的日语水平甚至比郭培元还好,估计平日里没少拿日本色情片当专业培训教材观摩。
  长谷佑都和郭培元在这头算计着冯啸辰,冯啸辰也已经与王根基一道,来到了秦重驻京办,见到了秦重的厂长陈琨和总工程师崔永峰。前者是几年前接替老厂长贡振兴上来的少壮派干部,今年才40岁,前途无量,与冯啸辰也算是熟悉。至于后者,那就更是冯啸辰的老朋友了,甚至说是冯啸辰的粉丝也不为过。
  “冯助理,王处长,辛苦你们了。”陈琨一边与冯啸辰、王根基二人握手,一边把他们往会客室里让,早有服务员端着茶水、糕点、水果等上前,摆了一大堆。
  “陈厂长、崔总工,打搅你们了。”冯啸辰客气道。
  “哪里哪里,听说冯助理是专门为了我们的事情从沈阳赶回来的,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是不是,老崔?”陈琨夸张地说道,同时拉着崔永峰来帮腔。
  崔永峰当了总工程师,依然带着几分木讷,他笑着说道:“是啊,冯助理,你来了我们就踏实了。”
  王根基在旁边不干了,假意虎着脸说道:“崔总工,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什么叫冯助理来了,你们就踏实了?”
  “呃,这……”崔永峰无语了,在此前,装备公司这边是派了王根基一个人来处理这件事的,崔永峰这样说,就相当于说王根基不顶用,非得等冯啸辰来了,他们才踏实。这话其实也是真话,但当着王根基的面说出来,总不太合适吧?
  王根基道:“我说你说得不对,不是说小冯来了,你们就踏实了。而是应该说,咱们大家都踏实了!”
  “这……哈哈哈哈!”陈琨刚才还在为崔永峰的话觉得尴尬,听王根基这样一说,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要不怎么说人家京城的干部水平高呢,捧个人都能捧得如此艺术。
  冯啸辰拍了王根基一掌,笑道:“老王,你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我明明就是从沈阳回来休假的,听说陈厂长和崔总工来了,过来看看老朋友。三立这种事,还是你老王负责的,可不关我什么事哦。”
  “不关你事?你问问他们二位,答应不答应。”王根基指着陈琨和崔永峰说道。
  陈琨赶紧打了个圆场,说道:“有王处长和冯助理,我们这件事就相当于上了个双保险,万无一失了。两位都是我们秦重的领导,来来来,吃点水果,咱们慢慢聊。”
第五百九十一章
秦重的意见
  一番寒暄过后,宾主终于进入了正题。冯啸辰端坐在沙发上,对陈琨和崔永峰问道:“陈厂长,崔总工,对于三立与秦重合资这件事情,你们二位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陈琨向崔永峰努了努嘴,示意他先发言。崔永峰也没推辞,直截了当地说道:“合资是可以的,能够引进三立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有他们的品牌,对于我们秦重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不过,三立在秦重的占股不能太高,我认为最多不能超过10%,否则我们原有的生产体系都会受到影响。”
  “才10%?”冯啸辰笑道,“人家要的可是51%,是要对秦重控股呢。”
  “那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崔永峰说道,“秦重是咱们中国的秦重,怎么能让日本人控股?别说51%,就算他们占49%,我们也不能同意,他们占的股份多了,就有权参与我们的经营决策了,到时候如果国家有什么需要,而他们在背后拖后腿,那就麻烦了。”
  崔永峰的这个态度,并没有超出冯啸辰的预期,他点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又转头向陈琨问道:“陈厂长,你的看法呢?”
  陈琨道:“我的看法和老崔一样,日本人愿意出点钱参股,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让他们控股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被他们控股了,秦重还能叫做民族企业吗?我们还怎么担当民族工业的脊梁?我即便不作为秦重的一厂之长,仅仅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份,也不能同意这样的做法。”
  陈琨的话说得铿锵有力,王根基坐在旁边听着,却是暗暗撇嘴。在来秦重驻京办之前,他与冯啸辰分析过这两个人的态度,到目前为止,两个人都是反对三立控股的,但动机方面却有所不同。崔永峰是站在一个工程师的立场上,凭着一种朴素的本能反对这件事,他的爱国心是毋庸置疑的。陈琨反对这件事的出发点,就值得推敲了,据王根基的看法,他反对三立控股的更主要原因,在于他是秦重的一把手,而一旦三立控股秦重,他这个一把手就要沦为二把手了。
  “最早把日本招来的,就是这个陈琨。他原本是想让三立在秦重参股,使秦重能够披一层三资企业的皮,提高地位。谁知道三立得陇望蜀,居然想直接控股,这就把陈琨打了个措手不及。”讨论的时候,王根基这样对冯啸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