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451

  “也就是说,陈琨是完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如果三立开出的条件能够让他心动,他是随时可能改变立场的。”冯啸辰道。
  “没错,这厮就是个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王根基评论道。
  二人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来到秦重驻京办的,如今一听陈琨的表白,果然是虚多实少,让人听着就那么不敢相信。冯啸辰没有揭穿陈琨的豪言壮语,而是继续问道:“那么,陈厂长,秦重的干部职工,对这件事又是怎么看的呢?”
  “干部职工嘛?”陈琨面有难色,“大家的思想很混乱,有支持三立控股的,也有像我和老崔这种立场的,还有一些老职工,反日情绪比较重,连让三立参股都坚决反对。当然了,最后一种观点是比较偏激的,我们会给他们做工作,跟他们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这个倒不必了。”王根基打断了陈琨的抒情,说道:“美好未来这种事情,交给外交部门去办就好了,咱们是做企业的,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陈厂长,你刚才说厂里有支持三立控股的,这些人能占多大比重?”
  “这个嘛……”陈琨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冯啸辰笑笑,说道:“陈厂长不必有什么顾虑,我和王处长说起来都是你的下级呢,是来向你汇报工作的。”
  “哪里哪里,装备工业公司是我们的上级单位,冯助理和王处长都是我的领导呢。”陈琨赶紧纠正道。
  从级别上说,秦重是正厅级企业,与装备工业公司是平级,陈琨的职位与罗翔飞是一样的,所以冯啸辰说自己和王根基都是他的下属。但在业务管理关系上,装备工业公司是受经贸委指派负责协调全国装备企业工作的,算是秦重的上级单位,所以陈琨说冯、王二人是自己的领导,也有道理。这就是所谓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花花轿子众人抬,大家互为上级,这才能愉快地玩耍。
  有了冯啸辰前面的话,陈琨也就不再装模作样卖关子了,他用沉重的语气说道:“实不相瞒,三立打算控股我们秦重的消息传出以后,厂里很多干部职工都是很高兴的。刚才王处长问我持这种观点的职工有多大比例,我没有做过认真的统计,不过根据我接触的范围来看,应当有七成以上。”
  “你是说,七成以上的干部职工都支持三立控股秦重?”冯啸辰觉得有些意外,这个信息可不太让人乐观。
  崔永峰在旁边解释道:“这件事,背后有一家名叫三培的公关公司在作祟。这家公司的老板没准冯助理还认识,他叫郭培元,一直都是帮着日本企业搞公关的。”
  “我知道他。崔总工说说,这个郭培元怎么背后作祟了?”冯啸辰淡淡地说道。
  罗翔飞让冯啸辰介入秦重这件事,冯啸辰当然不能一点准备都不做。他让包成明给他搜集了与此事有关的各种情报,在其中,就有郭培元和他的三培公司的情况。不过,包成明只了解到三培公司在这件事里替三立做公关,帮长谷佑都介绍了不少政府官员,至于他在秦重搞鬼的事情,包成明并没有掌握。毕竟,他这个“包打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大约在一个月前,我们厂里就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出没,他们到处放风,说三立制钢所要控股秦重,控股之后所有职工的工资都会翻两番,工作时间会减少,每个人都会有出国的机会。你想想看,有这么好的条件,大家能不支持吗?”崔永峰冷笑着说道。
  “这些人是三培公司的人?”冯啸辰问。
  “正是。”崔永峰道。
  “那么,厂里没有干预这件事吗?”冯啸辰又把头转向了陈琨,问道。
  陈琨摇摇头,道:“这种事,厂里也没法干预。郭培元派去的人,都是在厂子里有亲戚朋友的,他们算是来走亲访友,顺便聊一些闲话,我们也找不出他们的破绽。”
  “没人找陈厂长你吗?”冯啸辰如开玩笑一般地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陈琨连忙否认了。其实,还真有人通过厂里的关系找到了陈琨的门上,还给陈琨送了一些日本来的礼物。来人向陈琨保证,如果陈琨支持三立控股,三立北京公司将会给陈琨一些看得见的回报。
  陈琨有些摸不透对方的底,又担心有麻烦,所以对来人只是哼哼哈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在陈琨心里,有两手打算,一是争取能够避免三立控股,这样他就能够保持在秦重一言九鼎的地位;第二则是如果风向不对,省里和国家经贸委都松了口,他就设法向三立投诚,以便得到更好的地位。
  后一点,他自不会对别人说起。那个掮客给他留的郭培元和长谷佑都的电话,他都认真地记在本子上了,在必要的时候,他是会主动和三立接洽的。
  冯啸辰其实也就是随口一问,他相信以郭培元的渗透能力,不可能不会去收买陈琨。不过,陈琨到目前为止还公开表示不支持三立控股,这就已经足够了。
  “陈厂长,崔总工,既然你们也反对三立控股秦重,那么我们就算是形成共识了。过两天是和三立公司再次谈判的时候,希望你们能够坚持现在的态度。至于说秦重有七成的干部职工支持三立控股,这件事也要辩证地看,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有人传播了谣言吧?三立公司方面是不可能承诺给所有干部职工翻两番工资的,秦重有近万名职工,三立难道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成本吗?”冯啸辰道。
  “是的是的,那些人就是被蒙蔽了,我已经让厂办的同志在做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不要轻信谣言。”陈琨附和道。
  “咱们这边的意见统一了,再往下就是省里的态度。据你们二位分析,省里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他们为什么执意要让秦重与三立合资,甚至不惜同意三立控股。”冯啸辰继续说道。
  陈琨叹道:“这事责任在我。我担任厂长之后这几年,秦重一直处于微利微亏的状态,有两年是勉强盈利,有两年则是有小额的亏损,省里担心我们未来经营状况会恶化,所以急着把我们推出去,让三立接手。”
  “这个也不能怪陈厂长吧。”崔永峰说了句公道话,“国营企业亏损,是全国性的问题,我们秦重算是做得比较好的,基本达到了盈亏平衡,不算是亏损企业。”
  “唉,这也就是勉强吧,明年的形势如何,我还真不敢说呢。”陈琨非常低调地表示道。
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十六计拖为上
  与陈琨和崔永峰见过面之后,冯啸辰与王根基二人又前往西北省驻京办,会晤了西北省经贸委的官员。这一场谈话,就远没有此前与陈琨他们的谈话那样随意了,西北省的官员显得彬彬有礼,但凡开口必定是滴水不漏,只差在每句话的前面都加上一段语录,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过,冯啸辰还是从对方的口气中听出了他们的意图,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促成三立与秦重的合资,能够不让三立控股,当然是更好的,但如果三立执意要控股,西北省方面也不会坚决反对,而是会视对方开出的条件而定。
  “冯助理,你们在京城,不知道我们西部的困难,我们吸引外资的难度,比东部的兄弟省市要难出百倍都不止。三立公司愿意和秦重合资,对于我们西北省的意义绝对不止是一个秦重的问题,而在于能够为我们西北省树立一个招商引资的典范,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外商愿意到我们那里去投资。这么说吧,我们这就叫做千金买马骨,用心是非常良苦的。”
  洽谈的时候,西北省经贸委副主任石福林这样推心置腹地说道。
  “可是,石主任,秦重并不是一根马骨头,它是咱们国家装备工业的骨干企业,这样的企业是不能随便让外资控股的。”冯啸辰提醒道。
  石福林道:“是啊是啊,我们也知道秦重的重要性。唉,如果三立看中的是别的企业就好了,这不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吗?我们也向三立推荐过省里的其他几家企业,也是搞冶金装备的,可是人家看不上啊。”
  “所以你们就把秦重给卖了?”王根基没好气地呛道。在此前,没有冯啸辰陪同,他每次都是带着两名属下来与石福林洽谈的,没少在这里碰过钉子,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现在见石福林又是这样兜圈子,就有些忍不住要讥讽一番了。
  石福林并不气恼,只是微微一笑,说道:“王处长说的哪里话,我们怎么是把秦重卖了呢?其实,秦重和三立合资,对于秦重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两位可能有所不知,秦重目前的经营状况非常不乐观,预计明年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亏损,届时就算想找外商合资,人家都不一定愿意呢。现在不是有个说法,叫靓女先嫁吗,我们的想法就是趁着秦重还是一个靓女,赶紧把她嫁出去,省得以后嫁不出了。”
  “可是,石主任就没有想过秦重未来有可能会比现在更好吗?”冯啸辰问道。
  石福林干笑一声,道:“这当然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不过,政府的决策,不能光讲可能性的,还要讲一讲现实性嘛。”
  “我明白了。”冯啸辰道,“我们理解西北省的想法,大家都是为了让秦重发展得更好,出发点是一致的。这样吧,既然是嫁女,咱们总得和对方谈谈条件,如果是在古代,恐怕还要确定一下是嫁过去当正妻呢,还是嫁过去当妾呢。咱们秦重这么漂亮的一个姑娘,金枝玉叶,总不能去给人家当妾吧?”
  “哈哈,冯助理真是幽默,这个比方,实在是太贴切了。”石福林赞道。
  冯啸辰摆摆手,以示谦虚,然后继续说道:“这样吧,我们也是奉了国家经贸委的指派,来参加与三立公司的谈判的,最终如何决策,还得由西北省政府和国家经贸委共同拍板,最起码我和王处长说了是不算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听听三立方面的意见,再帮秦重争取一些更好的合资条件,这一点和石主任这边应当是不冲突的吧?”
  “完全不冲突!我们非常欢迎冯助理和王处长来给我们帮忙。”石福林言不由衷地说道,其实他欢迎不欢迎又有什么区别呢,西北省不可能绕开国家经贸委直接与三立签约,所以冯啸辰他们的意见是不能无视的。
  从西北省驻京办出来,冯啸辰给崔永峰打了个电话,约他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声称是私人叙旧,让他不必叫陈琨同往。崔永峰心有灵犀,果然是一个人前来赴约,到了冯啸辰订好的包厢里,他发现在场的不仅仅有冯啸辰,还有王根基,这就显然不是什么叙旧的场面了。
  “西北省经贸委方面靠不住,陈琨也靠不住,咱们要给三立设障碍,只能是靠我们自己了。”
  几个简单的菜肴端上来之后,冯啸辰把服务员打发走,关上包厢门,然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没错,那个姓陈的尤其靠不住,咱们有什么想法,绝对不能透露给他,信不信他转身就会去向长谷佑都告密。”王根基评论道。
  崔永峰讷讷道:“这倒不至于,陈厂长还是有一些原则的。不过嘛,冯助理说得也对,陈厂长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并不是那么坚决,万一省经贸委向他施加一点压力,他是有可能会倒向经贸委一边的。”
  “崔总工,你觉得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这件事?”冯啸辰看着崔永峰问道。
  崔永峰想当然地说道:“当然是由国家经贸委出面来阻止了。”
  冯啸辰摇摇头道:“国家经贸委这边不太适合直接阻止,因为这件事牵涉到了中国开放市场的态度问题,你们西北省也是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支持复关谈判。如果经贸委直接叫住这桩合资案,容易授人口实。”
  “那就难办了,冯助理有什么办法呢?”崔永峰挠着头皮道。他实在不是一个擅长于搞阴谋的人,凡事都是寄希望于组织出面的。现在冯啸辰明显表示国家经贸委不好出面,崔永峰就有些抓瞎了。
  冯啸辰道:“我考虑了一下,陈琨说的有道理,西北省所以急着要把秦重推出去,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秦重没有盈利,省里担心背上一个包袱。如果秦重能够有盈利,而且是比较大的盈利,省里就会掂量掂量合资这件事了,尤其是如果让日本人控股,对于省里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此外,一旦有了盈利,你们在省里的话语权也增加了,到时候只要你们厂一口咬住不愿意被三立控股,省里也奈何你们不得。”
  “的确,厂领导这边对于三立控股基本上是抵制的。”崔永峰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多少带着一些尴尬,因为他清楚,厂领导们抵制这件事的原因,大多是不想丢掉目前的权力和待遇,这实在说不上是什么高尚的动机。
  冯啸辰道:“其实秦重的盈利是能够看得见的,目前国内钢材紧张,而且这种紧张的格局还会延续下去,所以各地都在兴建钢铁厂,对冶金装备的需求量非常大。秦重的冶金装备技术,尤其是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设备方面的制造能力,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只要能够接下两条薄板连轧线,秦重起码两三年内的盈利都是可以保证的。”
  崔永峰道:“我知道这一点。其实我们现在也在和明州、中原等地方的几家钢铁厂接触,希望能够承接他们的新生产线。不过,冯助理你也知道,这种大项目的谈判周期是很长的,而且还受到省里以及国家各种政策的影响,很难一蹴而就。而三立这边逼得很紧,根本就不给我们留出腾挪的时间。”
  冯啸辰笑道:“时间是在我们这边的,用得着他们给我们留吗?”
  “什么意思?”崔永峰诧异道。
  王根基大大咧咧地说道:“这还不明白,小冯的意思就是一个字:拖。三十六计拖为上嘛。”
  “三十六计……”崔永峰咧了咧嘴,也懒得去替古人叫屈了。不过,王根基这一点拨,崔永峰倒是明白了几分,他问道:“冯助理,你打算怎么拖呢?”
  冯啸辰轻松地说道:“很简单,每场谈判,咱们都积极表现,但就是不把问题落到实处。拖过几个小时,就说大家都累了,改天再谈。这一改天,大家就可以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等把大家的时间凑齐,差不多也得十天半个月了,然后再这样弄。一来二去,半年时间也就过去了。你们再抓点紧,如果半年之内能够签下几个亿的订单,就算西北省还想把你们卖出去,价钱方面也得重新考虑了。”
  “这个……我可真不擅长。”崔永峰缩了。
  王根基笑呵呵地一指冯啸辰,说道:“老崔,这事用不着你直接上阵,有小冯在这,保证把这事给搅黄了,你到时候就在旁边敲敲边鼓就行了。”
  冯啸辰笑道:“老王,你也别光指望我,我现在还是沈阳那边的人,这次是趁着休假回来临时帮忙的。这种捣糨糊的事情,你也得上手,而且千万别让人家反把你给搅糊涂了。”
  “不能!”王根基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老王别的本事没有,搅局还不会吗?不瞒你说,前几次如果不是我在那瞎搅和,这事根本就等不到你回来。”
  “看来我是多余的……”冯啸辰自惭地说道。
  “这倒不是,我不也是快蒙不下去了吗,你来了,正好替我挡一阵。”王根基道,说罢,他又转向崔永峰,叮嘱道:“老崔,我知道你这个人实诚,你可得注意保密,别向那个陈琨说漏嘴了。咱们这一手,得瞒着所有的人,得让那个石福林也觉得我们是在卖力工作,要不可就穿帮了。”
  “呃,其实我也没那么蠢的。”崔永峰委屈地说道。
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方有分歧
  “长谷先生,我国对于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始终不变的,我们支持贸易自由政策,并正在建设市场经济。我们欢迎所有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企业对华进行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建立企业,或者与我国现有企业进行合资经营。因此,对三立制钢所与秦州重型机械厂合资一事,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我们也充分相信三立制钢所的诚意,希望这次合作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这是几天后,在外贸部的一间会议室里,有关三立制钢所与秦重合资一事的谈判再次进行。首次参加谈判的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啸辰一开始便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谈话。
  包括这一次在内,中日双方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五次,类似于上述那样的表态,已经有若干名官员都说过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冯啸辰如复读机一般把这些话再说一遍。长谷佑都和吉冈麻也对此也已经习惯了,等冯啸辰的长篇大论结束之后,他们如往常一样表示了对中方的感谢,又说了一些精诚合作之类的套话。
  热身过程结束,双方的谈判进入了正题。冯啸辰发言道:“长谷先生,在此前的几次谈判中,西北省经贸委以及秦重的人员已经就秦重的资产估值、双方的股权分配等问题,向贵方陈述了我方的意见。我作为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代表,想与贵方探讨一下双方建立合资企业之后,如何保障我国冶金行业装备供应的问题,还请长谷先生和吉冈先生赐教。”
  “我们非常期待冯先生的高见。”长谷佑都微微躬身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