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451

  “这很简单。”杨海帆微笑着说,“第一,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更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欧洲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劳动力成本很低。工程机械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劳动力成本低了,产品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
  说起劳动密集型产品,人们心里能够想到的,都是服装、鞋帽、电视机、录音机等等,但其实很多机械产品也具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特征。像辰宇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泵车、挖掘机之类,就是同时兼具了技术、资金和劳动力三方面的因素。技术和资金的需要,自不必细说,劳动力因素就是指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人工作业,这是暂时还无法由机器完全替代的。
  欧洲的工程机械价格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工人工资水平高,摊到每一台设备上就非常可观了。比如普迈生产的混凝土泵车,每台车的劳动力成本分摊就有3万多美元,再加上材料、加工机时、管理费用等,想卖5.8万美元也办不到。
  海因茨尔对于工程机械的造价构成是非常清楚的,杨海帆说中国的人工成本低,这一点他无法反驳,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卡佩拉见海因茨尔也没反对意见,便跟着点了点头,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吧,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杨海帆似乎是不经意地瞟了海因茨尔一眼,然后笑着说道:“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就不太方便说了。”
  “为什么?”卡佩拉有些不太明白。
  杨海帆道:“我们和欧洲的工程机械企业是同行,在背地里评价同行,是不道德的行为。”
  “你是说……欧洲公司有问题?”卡佩拉毕竟也是个商人,岂能听不懂杨海帆的暗示。
  杨海帆点点头,并不吭声。
  卡佩拉转头看向海因茨尔:“海因茨尔先生,你明白杨先生的意思吗?”
  “我不明白。”海因茨尔耸了耸肩,没好气地说道。
  卡佩拉却是回头向杨海帆说道:“杨先生,我请求你说得更明白一点。我知道你们东方人是非常含蓄的,但这里是欧洲,我希望你能够以欧洲人的坦率说出你的看法。”
  杨海帆笑笑,道:“卡佩拉先生,我们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如果我们的一台设备成本是5万美元,那我们就会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报5.8万的销售价格。我们不会像某些企业一样,把5万成本的设备报出一个25万的高价。”
  尼玛!
  好吧,其实海因茨尔在心里说的是“法克”,毕竟他是不懂汉语的。杨海帆的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简直就是诛心之论。他的意思是说普迈等一干欧洲公司向客户报了一个不合理的高价,明明只有5万的成本,却要按25万报价。可天地良心,普迈造一台泵车的成本远远不止5万好不好!
  按照纯粹的制造成本来算,一台泵车5万美元倒的确是够的。但企业卖产品怎么可能只算纯粹的制造成本呢?
  比如说,普迈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研发部门,专门从事新产品的开发,这个部门简直就是一头吸金兽,每年的成本支出高达数亿美元,这些钱都是要分摊到设备中去的。欧洲市场的竞争是如此残酷,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在研发上落了下风,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说真的,很多技术的创新对于提高设备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别家搞了,你如果不搞,客户就会觉得你的产品不行,所以普迈不得不每年都把大量的利润投到研发中去,为此就不得不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价格。
  再比如说,工程机械产品是很容易出故障的,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就会影响到一系列的施工工序,所以客户总是要求厂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排除困难。为此,公司就需要在各国设立服务中心,常年派驻维修工程师。一个外派的维修工程师一年的工资、津贴、差旅费,随随便便就是上百万美元,这些钱不需要摊到设备报价里去吗?
  还有,在国际市场上做生意,你能不投放广告吗?别以为你是世界知名品牌就可以不投广告了,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可口可乐的人能有多少?但可口可乐的广告投放堪称世界之最。用户都是一帮懒得动脑子的人,他们永远只选择记忆中最清晰的产品。后世某保健品为什么卖得好,就是因为它对消费者采取了脑残式的广告轰炸。普迈一年在全球投放的广告花费也是好几个亿,这些钱难道不也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这样东支出一点、西支出一点,普迈公司一年的利润可真没剩下多少了。一台混凝土泵车卖25万,也只能让普迈公司年底略有盈余而已。如果按制造成本销售,普迈明天就得关门大吉。
  “杨先生,你计算的5万美元成本,其中包含了技术研发成本的摊销吗?”海因茨尔不得不开口了,再让杨海帆说下去,他在卡佩拉面前就没话可说了。
  海因茨尔所以会假扮泰利公司的工程师前来交涉,也是被卡佩拉给逼的。卡佩拉此前在杨海帆里询过价之后,转身便去了普迈公司的展台。他直言不讳地指责普迈公司的产品价格太高,利润不合理,要求普迈公司把价格下降一半以上,否则他就要去采购中国人的设备了。普迈公司的销售人员向他解释了半天,也没能说服他,最后,普迈公司只能派出海因茨尔陪他到中国展台再来看看,照普迈公司的说法,中国人报出这么低的价钱,要么是在低价倾销,要么就是偷工减料,对于后一项,就得有专业人员去进行鉴定了。
  海因茨尔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向中国人发难,中国人却先向普迈开火了。中国人不承认自己的产品价格太低,反而指出普迈是在谋取超额利润,海因茨尔如果不反驳,岂不就坐实了这个指控?
  “我们当然包含了研发成本的摊销。”杨海帆郑重地回答道。
  “你们一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海因茨尔又问道。
  杨海帆笑道:“海因茨尔先生,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合适吧?我不能透露我们的研发成本,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点,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早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目前在公司里年薪是6000美元,不知道贵公司的总工程师年薪是多少。”
  “你说的是月薪吧?”卡佩拉好意地提醒道。双方是用英语在进行交流的,而英语对于他们双方来说都不是母语,说错或者听错的可能性都很大。杨海帆说公司里的总工年薪才6000美元,这让卡佩拉觉得很不可思议,在欧洲,技术过硬的总工程师周薪6000美元都不稀罕,怎么可能是年薪呢?
  “我是中国罗丘冶金工程机械公司的总工程师,我的年薪还不到6000美元呢。”旁边的陈邦鹏笑呵呵地插了一句。老爷子是马上要退休的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3000多,全年4万出点头,按汇率算的确不到6000美元,可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中国国内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
  “我明白了。”卡佩拉点了点头。刚才杨海帆已经说到了人工成本低的问题,而陈邦鹏的话证实了杨海帆的论断。研发成本也是设备成本的一部分,如果中国的工程师工资只有欧洲的几十分之一,那么设备低成本就有道理了。
  “那还是不对!”海因茨尔道,“我怀疑你们的设备和欧洲同类产品相比,性能上有严重的不足,否则价格上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杨海帆瞟了海因茨尔一眼,说道:“海因茨尔先生认为,我们的泵车在哪方面不及欧洲同行呢?”
  “你们的泵送压力是多少?”海因茨尔问道。
  “80兆帕。”杨海帆道。
  “哈哈,我们……啊不,我是说,普迈公司的最新型62米泵车,泵送压力已经达到了285兆帕。”海因茨尔得意地说道,结果差点说漏嘴了。
  “那又如何?”杨海帆耸耸肩膀,“你说的只是普迈公司最高端的泵车,而它们的普通型32米泵车,泵送压力只有110兆帕,与我们的产品相差并不大。”
  “那好吧,我就说32米泵车……”海因茨尔也知道自己是偷换概念了,拿最高端的产品去和人家的普通款对比,实在有些不合适,他指着辰宇公司的产品说明说道:“你们的32米泵车,排量是每小时80立方米,而普迈公司的同类泵车能达到每小时120立方米。”
  杨海帆道:“你别忘了,普迈公司的泵车价格是我们的4倍。同样花25万美元,买1台普迈公司的泵车,一小时能泵送120立方米混凝土,而买4台我们的泵车,可以泵送320立方米,你觉得谁的性价比更高呢?”
  “这……”海因茨尔一下子就被噎住了,他也是大意了,没有去算细账。普迈公司的产品的确先进,但价格也更高,用性价比来衡量,普迈公司肯定是吃亏的。
  “是的,按照性价比来算,购买中国公司的泵车,的确是更划算的。”卡佩拉在旁边说话了,他是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杨海帆能够把海因茨尔的气焰打下去,卡佩拉就有了与海因茨尔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普迈坚持咬住25万美元的价格不松口,卡佩拉还真有点想买中国产品的心思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
  买设备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性能、价格、质量,这自不必说,以往的使用习惯、与生产厂商的关系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差距,卡佩拉当然更愿意继续采购普迈的产品,至少用得更踏实,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但辰宇公司的产品实在是太便宜了,正如杨海帆所说,买一台普迈泵车的钱,可以买4台辰宇泵车,哪怕辰宇的泵车排量只有每小时80立方米,4台也能达到320立方米,远远超过了普迈的120立方米。泰利公司又不是只有一个建筑工地,各个工地需要的泵车多达上百台,这样计算下来,所节省的费用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卡佩拉请海因茨尔冒充自己公司的员工到中国展台来,就是想让普迈和辰宇公司当面对质,看看辰宇公司的产品到底有什么缺陷。海因茨尔事先也没做什么功课,只带着几分德国人的傲慢,觉得随便三言两语就能够把中国人说得掩面而走,谁曾想,中国人这边并不示弱,一通道理说下来,反而把卡佩拉给说服了。
  “你们的泵车使用寿命有多长?”海因茨尔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少于100万立方米。”杨海帆毫不迟疑地答道。
  “你们能保证吗?”
  “30万立方米之内,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我们承诺免费维修;30万到100万立方米范围内,我们只收配件的费用,不收修理的人工费用。”
  “我们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把人工费用算到配件费用里去呢?”
  “我们这里有详尽的配件价目表,海因茨尔先生可以过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的配件价格只相当于普迈同类配件价格的五分之一。”
  “……”
  海因茨尔又无语了,自己这是上赶着来中枪啊。工程机械的利润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维修,卖配件的利润远远高于卖整机的利润。海因茨尔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想从配件价格上去找中国人的破绽,不料中国人报出来的配件价格竟然这么低,利润率甚至低于整车的利润率,反而让普迈变得尴尬了。
  西方企业卖设备是讲究套路的,先按一个很低的价格把整机卖给你,然后在维修配件上加价。你因为贪便宜而买了它的整机,现在只坏了一个配件,怎么可能因为嫌配件太贵而拒绝维修呢?一台整机能够用上十年八年,中间更换配件的花费可以达到好几台整机的价钱,从而为厂商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
  中国企业是从计划经济模式中成长起来的,报价习惯于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在中国人看来,整机是用配件组合起来的,组合的过程中要付出工时,所以一台整机要比尚未组装起来的配件更贵,如果客户单独买一个配件,价格当然是更便宜的。一个螺栓的采购价是20元,装到整机上去要付出人工,所以要算作25元,但如果你直接买螺栓,当然就只能算20元了,怎么还会算成30元呢?
  中国人买西方企业的设备,一直都困惑于配件比设备更贵这个问题,但因为技不如人,人家说多少钱,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账。现在中国企业自己也能造设备了,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当然不会在配件上去坑害客户,于是便成为国际装备市场上的一股清流了。
  “海因茨尔先生,你都看到了吧?中国人的产品的确不如你们的产品,但是,他们的价格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尤其是他们的售后服务政策,完全是站在我们客户立场上的,与贵公司的做法完全不同。当然,就我本人而言,我是非常信赖贵公司产品的,也是非常倾向于向贵公司采购的,但如果贵公司在价格方面不能表现出一些诚意,我恐怕很难说服公司的高层。”
  回到普迈的展台里,卡佩拉向海因茨尔说道,他的语气显得很委婉,但其中的意思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普迈必须降价,否则泰利公司就得考虑一下其他的选择了。
  “这个问题,我需要向公司请示。”海因茨尔的脸色很难看。他完全理解卡佩拉的想法,说心里话,如果他不是普迈的雇员,而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采购员,他也会考虑从辰宇公司采购的,因为辰宇公司的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要完成同样的工作,采购辰宇公司的设备只需要花费1/3的费用,搁在谁身上能不动心?设备投入在建筑公司的成本中占的比重可不小,如果设备采购成本能够下降到1/3,没有哪个老板会不在乎的。
  在海菲、普迈等一干国际工程机械巨头陷入苦恼的同时,有关中国工程机械物美价廉的消息,正在慕尼黑工程机械展的会场内外疯狂地传播着。
  “嗨,你们知道吗,这一届慕尼黑展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是西门子推出的大口径凿岩机吗?”
  “这可不算,每一届不都有一些新产品出来吗?”
  “那么,是查奇公司因为债务缠身而缺席本届展会?”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消息,不过也是大家早就知道的吧?”
  “盖勒,你就别卖关子了,说说你觉得什么是亮点。”
  “中国人来了,这不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吗?”
  “中国人来了?嗯,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上午还路过他们的展台呢,不过,中国人能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产品吗?他们的工程机械产业比西方起码落后了20年。”
  “哈哈,你这可是中世纪的消息了。中国人这次带来的175吨电动轮自卸车、42立方米矿用挖掘机、32米混凝土泵车,还有其他一些设备,技术最起码已经达到我们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了。但这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他们的产品价格和卡特彼勒、沃尔沃这些厂家相比,只有不到1/4。想想看,用区区48万美元就能够买到一台175吨自卸车,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卖糕的,你确信只需要48万美元吗?”
  “千真万确,而且他们承诺配件的价格不会比装在整机上的时候更贵,我看过他们的价目表了,那简直就是仓储超市里的价格。”
  “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类似于这样的对话,在展会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在发生。那些不遗余力替中国企业做广告的西方人,可并不是什么现代版的白求恩,而是一群如假包换的零点五人民币党。这些人原本就是活跃在各类国际展会上的掮客,干的就是倒卖信息的活。给他们付费的,正是这次中国展团的出资方包成明。
  包成明的业务早就已经跨出了国境,为了给自己的产品商情增加有份量的内容,他经常要出钱向国际掮客们购买有关国际市场上各类产品的信息,慕尼黑展会上这些掮客,都曾经是他的合作伙伴。这一回,包成明改变了合作方式,直接出钱雇这些人担当水军,专门在展会上向各国客商介绍中国展团以及中国产品。可别小看这些掮客的能量,他们和客商的关系很密切,了解各家客商的采购倾向,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销,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会场上的巨幅广告。
  包成明这次组织中国企业参展,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他与各企业签了协议,各家企业在展会上成交额的百分之一要作为平台使用费支付给包成明。各企业销售业绩越好,包成明的收益就越高。对于各家企业来说,前来参展就是一次免费旅游,能卖出产品当然更好,卖不出产品也无所谓,所以在宣传推广方面就没有太多的积极性了。包成明是要从销售额中抽成的,当然不能像各企业那样懈怠。
  “我们需要30台推土机,请问报价是多少?”
  “如果我们的采购量能够达到100台,你们的小型挖掘机价格还能够再降低一些吗?”
  “两台自卸车,不过我们希望签一个质量保证协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