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51

  “哎呦,这是什么呀!”冯啸辰透过没有拉紧的拉链看着旅行袋里的东西,好生觉得诧异。
第七十五章
到京城出差的规矩
  “都是帮同事买的东西。老规矩了,来京城出差的人都要负责给大家采购的,我这算是带得少的,过去我们有同事到京城来,回去的时候足足背了23个袋子。”冯飞笑呵呵地说道。
  “我怎么觉得,这好像是挂面啊。”冯啸辰说道。
  那旅行袋里一筒一筒装得整整齐齐的,可不就是市场上卖的挂面吗?八十年代末出国的人有带整整一行李箱方便面的,但那毕竟是出国啊,这个二叔跑到京城来,隔着几千公里背一袋子,不,冯飞刚才说了,是20多袋挂面回去,这是打算开商店吗?
  冯飞见侄子觉得新鲜,便索性拉开了旅行袋,把里面的东西展现给冯啸辰看,那是足足四五十筒挂面,除此之外,还有香肠、午餐肉罐头、糖果、饼干等等,东西的档次都不算太高,至少冯啸辰就没有在其中看到巧克力,但胜在数量惊人,简直就是副食品公司搬家的节奏。
  “你买这么挂面,还有香肠啥的干什么?”冯啸辰问道。
  冯飞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在我们那里买不到啊。我们那个厂,周围几十公里只有几个小村子,人口不足500,而我们却是一个2000多人的大厂,连上家属有四五千口人,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还好,我们经常有人到外面出差,所以就形成了这个规矩,出差的人要负责给其他人带东西。”
  冯啸辰觉得心里有些苦,冯飞说的这些情况,他在后世的时候也曾听人说起过,但那都是当成故事来听的,哪有现在这样感受真切。他拨拉了一下旅行袋里的东西,问道:“这就是你们平时吃的东西?”
  冯飞道:“这可舍不得在平时吃。挂面是有时候加班太晚了,当夜宵煮着吃的。至于香肠、午餐肉,主要就是给家里的孩子吃了。你看,这份是我给自己买的,回去都让你那个弟弟吃了,我们大人都舍不得吃呢。”
  冯啸辰道:“二叔,那你多买点吧。如果钱不够,我手里还有一些钱呢。你买上一大袋香肠回去,不就全家都能吃了?你和我二婶也都是人到中年了,也得加强营养。”
  冯飞拍拍冯啸辰的脑袋,笑道:“我和你婶的营养都够,我们都养了鸡的,隔一两天也能吃上个鸡蛋。主要是林涛正在长身体,得多吃一些。”
  “二叔,你就别跟我客气了。”冯啸辰道。他说着就准备从兜里掏钱,他现在可算是个大款了,光是换给刘燕萍他们的外汇,就值四千多人民币。刘燕萍没让他吃亏,比照着国内黑市的价钱,足足多给了他2000多,让冯啸辰差一点就成了万元户。这次进城来看冯飞,冯啸辰是准备请冯飞吃饭的,所以兜里揣了200多块钱,如果拿去买香肠之类,能买不少呢。
  冯飞按住了冯啸辰的手,说道:“啸辰,听话!其实这趟出来我也带着钱的,可光有钱也没用,买这些肉制品,得有肉票。我是找了部里的同志帮忙才买到了这些,想再多买也买不了。”
  “肉票?”冯啸辰傻眼了。这东西他当然是懂的,但到京城之后,他还真没见着过肉票。这倒不是说冶金局克扣了他的肉票,而是因为他们这些单身职工吃饭都在食堂,所以肉票是由食堂收走的。他的脑子还没有完全适应物资短缺年代的生活方式,总想着有钱就能买到东西,却忘了还有肉票这么一个大杀器。
  “行了,啸辰,你的好意我领了。走,咱们出去吃饭去,我可跟你说,你不许抢着付钱,我是你叔叔,没有让你出钱请我吃饭的道理。”冯飞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冯啸辰往外走。侄子能有刚才那种表现,已经让他很欣慰了。
  他这回到京城来,打电话约见冯啸辰,也只是想看看侄子,甚至还带着一会要给侄子塞个红包的念头,丝毫没想过还要麻烦侄子去办什么事。在他想来,冯啸辰能够被京城的领导看中,借调到京城来,已是不易。来了之后,肯定也是在单位上跑腿打杂的,属于最下级的职工,能有什么能量给他帮忙?
  冯啸辰却是觉得心里堵堵的,不单是对冯飞,也是对那个深山里的厂子的几千职工和家属。的确,当年的人生活都不算奢华,但这些人却是更苦。
  这是一批藏在大山里铸剑的人,难道他们不是应该比其他人享受更多的福利吗?
  “二叔,哪能打电话吗?我给单位打个电话。”走下楼梯的时候,冯啸辰对冯飞问道。
  “怎么,你要给单位请假吗?”冯飞反问道,“你出来之前没请假?”
  冯啸辰摇摇头,冯飞也不再问,用手一指服务台,说道:“那里有电话,你先打吧,电话费回头算在我的房费里。”
  打一个电话也就是五分钱的事,冯啸辰自然也不会在意。他走到服务员,拿起电话,拨通了冶金局办公室的号码。
  “喂,我是小冯,请问刘主任在吗?”冯啸辰对听筒里说道。
  少顷,刘燕萍的声音响起来了:“喂,小冯吗,有什么事?”
  “刘姐,我这里有件事,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一下刘姐。”冯啸辰说道,这是他第一次管刘燕萍叫刘姐了,这种事,只能打感情牌。
  刘燕萍闻听,也是心里一凛,嘴里却更甜了几分:“哎呀,小冯,瞧你说的,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在你刘姐这里,还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刘姐,是这样的。”冯啸辰道,“我早上出来的时候,不是跟你说我到城里来看我二叔吗?我二叔是在青东省的三线企业(1)里工作的,那里工作条件很艰苦。我二叔想从京城带一些肉制品回去,什么香肠啊、午餐肉罐头之类的。”
  “太应该了,啸辰,三线企业里的同志的确是非常艰苦的。”刘燕萍高声地附和道。
  冯啸辰道:“是啊,我也是这样想。可是我二叔到京城来,没有京城的肉票,买不了这些肉制品……”
  “这个简单。”刘燕萍迅速地接过了话头,“你二叔打算买多少肉制品,我帮他联系一下。我认识一个副食品公司的经理,他手上有一些机动指标。支援三线企业也是合理的事情嘛,我跟他说一下,应当是没问题的。”
  当办公室主任的人,一向都是神通广大的,这也是冯啸辰要向刘燕萍求助的原因。此外,这次在德国,他拿了5000马克的外汇让刘燕萍去分配,这是卖了一个极大的人情给她,现在也到了收回感情投资的时候了。人情这种东西,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一味只是给对方好处,却不求对方办事,对方心里反而不踏实。
  冯啸辰也一直在想着要求刘燕萍帮忙干点啥事,但他一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真找不出啥事可以去麻烦一下刘燕萍的。现在正遇上冯飞的事情,天经地义地可以向刘燕萍求助,而且料想刘燕萍也不会拒绝。
  “二叔,如果有门路,你打算买多少香肠和罐头?”冯啸辰捂着电话听筒,对冯飞问道。
  刚才冯啸辰打电话的时候,冯飞就站在旁边。听到他一口一个“刘姐”的,也不知道对方是冯啸辰的什么干亲。再听到冯啸辰求对方买肉制品,冯飞就想劝阻,只是碍于冯啸辰正在打电话,他也不便打断。现在听到冯啸辰问他,他赶紧摆手道:“啸辰,这件事你不用掺和,你刚到一个新单位,就麻烦同事帮忙,对你未来发展不好。”
  冯啸辰嘿嘿一笑,道:“二叔,你就别管了。我求的人可不是一个普通同事,而是我们办公室主任,正处级干部,你说我会随随便便求她吗?我跟你说,她帮我做事自然有帮我做事的理由,日后的人情我会有办法还的,你还不相信你侄子的本事吗?”
  我还真不相信……冯飞在心里嘀咕着。他有心再说点啥,却见冯啸辰一脸淡定的样子,让他不由得心里一动:啸辰倒真是长大了许多,似乎不是那么孩子气了。
  想到此,他收住了劝阻的话,说道:“如果你们那个主任能帮忙买到十斤八斤的,就最好了。厂子还有一些同事平时对我们关照也挺多的,回去也得给他们分一点。”
  “十斤八斤?”冯啸辰撇了撇嘴。小侄我也算是出卖了一回色相,管刘燕萍喊了多少句姐,就弄个十斤八斤的香肠,岂不是亏得慌?他没有搭理冯飞,松开捂着话筒的手,对刘燕萍说道:
  “刘姐,我二叔的意思是说,多多益善吧。他们那个地方,离县城有几十公里,而且县城里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就指着来一趟京城采购点东西回去,应付大半年的。他出这一趟差,也不能光给自己带,厂里还有领导啥的,厂长啊、书记啊、科室领导啊,是不是……”
  “哈,你个小冯,这是想坑死你刘姐啊!”刘燕萍在电话里笑起来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样吧,我给那个经理打个电话问问,看他手头还有多少机动指标,让他全部给你,你总该满意了吧?”
注释:
(1)即国防三线企事业单位,自1964年起,我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些为响应国家号召,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立起的大中型军工企业、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都可称作“三线企业”。
第七十六章
留学的问题
  向刘燕萍说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冯啸辰便与冯飞一道出门吃饭去了。
  招待所旁边就有一家餐厅,档次也还算马虎过得去。叔侄俩进了门,冯飞让冯啸辰先去找地方坐下,自己到柜台去排队点菜。过了一会,冯飞拿着点菜的收据回来了,顺便还带来了餐具。炒菜还需要一些时间,等菜炒好,自然有服务员喊号,冯飞再凭单据去取菜,这一套程序即使是冯啸辰也已经熟悉了。
  “啸辰,刚才你们主任是怎么说的?”冯飞坐下之后,好奇地向冯啸辰问道,他主要是想知道冯啸辰托的人到底能够帮他买到多少肉制品,他好在心里盘算一下如何分配给左邻右舍和科室里的同事。
  冯啸辰一摊手,道:“我也不知道,她说尽她所能,让那个什么副食品公司的经理把手里所有的机动指标都给我,怕不得有个三五十斤吧?”
  “你就做梦吧!”冯飞斥了一句,对自家的侄子,他说话是比较随便的。斥完,他又说道:“我们在厂子里,一个人一个月才有一斤肉票,这还是地方上照顾我们三线企业的,如果是地方企业,一个人只有八两。你一张嘴就想要三五十斤,你以为这是红薯啊!”
  冯啸辰其实也不清楚刘燕萍有多大的能量,以及她愿意发挥出什么能量,他笑笑说道:“先不管了,总之不会太少吧,我们那个主任欠我很大的人情呢,我难得求她一回。”
  “你小小年纪,又是刚到京城来,怎么就能够让你们办公室主任欠下你的人情?”冯飞问道。
  冯啸辰随口胡诌了两句,说是在德国的时候,自己发挥懂德语的专长,帮了刘燕萍一些私人的忙,他把帮郝亚威买相机的故事安在了刘燕萍的头上,说得有鼻子有眼,倒也让冯飞信以为真了。冯飞是个搞技术的,对于人情世故并不通晓,有时也会为此而反省自己,看到侄子如此擅长搞关系,他心里挺高兴,当然也免不了要叮嘱几句不许搞歪门邪道,不许违反原则之类的套话。
  冯飞点的三个菜都炒好了,冯啸辰拿着单子去领了过来,在桌上摆成一个品字形。冯飞对冯啸辰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点菜的时候也没想着省钱,点了两个挺“硬”的荤菜和一个素菜。所谓“硬”,算是一种俗语了,也就是比较实打实的肉菜。冯啸辰摆菜的时候,把两个肉菜都摆在了冯飞那一侧。冯飞见状,马上亲自动手把盘子又挪了一下,把肉菜挪到冯啸辰那边,自己面前只放了一个素菜。
  “啸辰,你也正在长身体,要多吃点肉。这家馆子不错,肉菜不用票,就是稍微贵一点而已。”冯飞说道。
  冯啸辰没有和冯飞客气。他刚刚替晏乐琴给冯飞送了1万马克,让冯飞一转眼就变成了万元户,此时花不到10块钱点三个菜,用粤语说就是“洒洒水”了。他向冯飞招呼了一下,便拿起筷子开吃了,冯飞看着冯啸辰那不雅的吃相,心里倒是挺高兴的。
  “二叔,你也吃肉啊!”冯啸辰见冯飞的筷子只在那盘素菜上动弹,便替他夹了一大筷子肉丝,放到了冯飞的碗里。
  冯飞笑道:“你自己吃就好了,我是大人,还需要你帮我夹菜?”
  冯啸辰也笑道:“二叔,我现在也是大人了。以后你们该享点清福了,我和凌宇、林涛他们该挑起担子来了。”
  冯飞假意斥责道:“你们还早呢!在你爸爸和我眼里,你们就是一群孩子。”
  冯啸辰也懒得再去争这个问题,其实他对冯飞说的话,是有其他含义的。他有技术,有超前的眼光,只要假以时日,赚点钱是很容易的事。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给父母以及叔叔婶子家里谋取更多的福利。即便是远在德国的三叔三婶,虽然目前看来他们算是整个大家庭里最有钱的,但冯啸辰相信,自己很快会比他们更有钱,能够反过来资助他们。
  不过,这些话现在也没法说,冯啸辰索性换了个话题,问道:“二叔,你们单位这么苦,你就没想过要调出来吗?”
  冯飞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事还真不好说。有时候也想过,不过,这么多同志都在那里,我一个人调出来也不合适啊。当年大家也都是响应号召去的,我一个人半途而废,算什么呢?”
  “如果有一个机会,能够让你离开那里呢?”冯啸辰故意为难着冯飞。
  冯飞道:“那得看是什么机会了,如果是组织上的需要,也没什么好说的,服从安排就是了。但如果是投机取巧走后门调出来,就太不合适了,至少我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有人这样做吗?”冯啸辰问道。
  冯飞点点头道:“当然有。这几年政策比较松了,有一些人就找各种关系往外调。有些是调回东部来,有些还留在青东省,但是调到省城或者地区去了。对这些人,大家都是很看不起的,私底下议论,觉得他们就是一些逃兵。”
  “原来是这样。”冯啸辰有点明白了。冯飞的这种心理,说起来也是很奇怪的。他明明知道山里的生活条件差,如果调出来,就能够改善生活。但他又不愿意以一个逃兵的身份调出来,这是一种多年来形成的集体荣誉感。
  “二叔,我这次在德国的时候,三叔跟我谈过,说他想让你们一家和我爸妈一家都移民到德国去,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冯啸辰问道。
  “移民?”冯飞眼睛立了起来,“这个老三,净是胡扯,移民有那么容易吗!”
  听冯飞当二哥当得这么理直气壮,冯啸辰也有些无语了。冯华好歹也是个大银行的高管好不好,怎么就成了冯飞嘴里的“老三”了?大人之间的事情,他也不想掺和,只是笑着说道:“二叔,你别转移话题,我是问你,如果三叔能够把这事办成,你愿不愿意移民出去?”
  “不愿意!”冯飞斩钉截铁地说道。
  “为什么?”冯啸辰问道。
  “德国有什么好!”冯飞没好气地说道。
  冯啸辰乐了:“二叔,你说话也太霸气了。德国好歹也是发达国家,三叔家里都是住别墅的,大彩电有三十几寸,难道还不比咱们中国强?”
  “再强也是外国。”冯飞道,他又盯着冯啸辰,说道:“啸辰,这件事我得跟你好好说说,不要出一趟国就崇洋媚外。别人的国家,生活条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祖国。你想想看,当年你爷爷是怎么毅然回国来的。如果我们贪图享受,就跑到国外去,那么咱们国家上谁来建设?”
  “二叔,你这话不会是真心的吧?”冯啸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