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451

  三天之后,冯啸辰得到了通知,称欧盟的库克船长项目委员会愿意接纳中国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工作,委员会主席马茨克将在荷兰的项目委员会总部等待与他会谈。冯啸辰没有耽搁,马上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荷兰,走进了项目委员会的办公楼。
第七百七十二章
做自己擅长的方面
  “冯先生,欢迎来到库克船长项目委员会!”
  “马茨克先生,很高兴和你见面。”
  “我早就听说过冯先生的大名,我非常期待与冯先生合作。”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我想,我们之间的合作应当会是非常愉快的!”
  “我想一定会的。”
  宾主双方见面时的气氛显得非常融洽。马茨克的脸上带着非常灿烂的笑容,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一位非常热情和非常真诚的欧洲大叔。至于冯啸辰,他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显得很和善的,看不出有什么锋芒,至少在马茨克的眼里是这样的。
  互相问候完毕,马茨克招呼冯啸辰一行到了会议室,分宾主落座,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马茨克把话头引入了正题。
  “冯先生,英国菲德尔曼公司的斯泰尔先生告诉我说,你对我们这个库克船长项目有一些兴趣。此外,德国柏林鲁滕伯格专利事务所的冯舒怡女士也托我们委员会的人员向我转达过这个意思,她说她是受你的委托来传达消息的。”马茨克说。
  冯啸辰点点头,说:“是的,是我委托斯泰尔先生与你联系的。至于冯舒怡女士,她是我的婶婶,我也同样委托她向贵委员会表达了希望开展合作的意思。”
  “太好了!我们委员会的好几家成员企业都与中国的企业开展过合作,并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冯先生有意与我们合作一事,给予了非常强烈的关注。”
  马茨克说着漂亮话。他在心里说,我可没有说谎,海因茨尔那帮人,对于与中国合作的事情的确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这一次的合作也非常关注,嗯嗯,虽然他们表示的是强烈的拒绝,但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关注啊。
  冯啸辰这些天也没闲着,他通过晏乐琴、冯华等人的关系,对于委员会的构成情况进行了一些了解,马茨克所说的成员单位,冯啸辰也知道包括哪些。诸如普迈这样的企业,对于与中国的合作持什么态度,还有人比冯啸辰更清楚吗?普迈的传统市场都被中国企业给抢光了,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才怪呢。
  心里知道是如此,但既然马茨克说得如此含糊,冯啸辰当然也不会大煞风景地予以挑破,大家就各自揣着明白装糊涂好了。冯啸辰向马茨克递过去一个笑容,说:“非常感谢马茨克先生和你的同事们,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与各位开展新的合作。马茨克先生,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请你先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以及参与这个项目的方式。”
  “当然可以,我非常乐意向各位介绍我们的项目。”马茨克说。
  众人都摊开了小本子,做好记录的准备。马茨克按亮了会议室的投影仪,开始播放有关项目介绍的PPT,同时向众人进行着讲解。
  深海石油开采的流程是先通过多个井口采集石油和伴生气,将这些油气集合在一起,再进行油气分离、脱水和净化水等生产处理,最后再进行储存和运输。根据井口设置的不同可分为水下井口和水面井口的方式,根据生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海上生产和岸上生产,根据储运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油轮储运和海底管道运输等等,此外还有不同的作业平台之分。所有这些方式的组合就形成了不同解决方案。
  库克船长项目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水下井口、半潜式作业平台、生产储油轮、穿梭油轮的组合,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适应性较强,经验也较为成熟,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流行的一种设计。而中国自己计划设计的钻井平台,恰好也是这样的方案。
  “太好了,马茨克先生,你们的方案和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方案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愿意把我们的研究和你们合并起来,以便减少我们双方各自的重复工作,提高研发效率,加快研发速度。”听完马茨克的陈述之后,冯啸辰说道。
  “我听说中国也正在进行第六代海洋钻井平台的研发,我想知道,你们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马茨克问。
  冯啸辰在了解库克船长项目的时候,马茨克也在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中国的情况。中国发改委正在组织第六代海洋钻井平台开发的事情,并不是保密的事情,所以马茨克很容易就知道了这个情况,只是不清楚其中的细节。双方既然要谈合作的事情,他自然就要深入地打听一下了。
  冯啸辰说:“我们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经自行设计与建造过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名叫勘探三号,作业水深是200米。此后我们没有再自行建造过类似平台,但相关技术的研究并未中断。关于浮式生产储油轮,也就是FPSO的建造,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自主建造的十余艘FPSO已经在海洋石油开发中得到了使用。井口装置方面,我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设计制造过全套的水下设备并成功应用于浅海石油开发,在深海石油开发使用的水下井口设备方面,我们有一些技术积累,不过应用经验还有欠缺。我们大约在10年前便开始了第六代平台的预研,在平台设计、井口装置、海底状况、浅层流状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如果我们双方能够开展合作,关于这些方面的进展,我们会向委员会进行一个详细的报告,以便与其他合作伙伴共享这些研究成果。”
  “我明白了。”马茨克点了点头。冯啸辰说的情况,与他掌握的差不多。他原先受到了海因茨尔等人的误导,认为中国在海洋石油开发技术方面完全是空白,在看过一些资料之后,他才发现中国人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积累,假以时日的话,独立开发出第六代平台技术也是完全可能的。
  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他更加迫切地希望吸收中国加入库克船长项目,其目的除了看中中国可能提供的资金之外,还有另外一点,就是让中国人的研究工作受到自己的控制,免得威胁到欧洲企业的利益。
  后面这一点,马茨克当然是不会对冯啸辰说的,他要表示的是另外一种说法:“冯先生,听完你刚才的介绍,我觉得非常兴奋,我再次感觉到,吸收中国成为库克船长项目的一个成员,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举措。你们在前期进行了如此多有价值的工作,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的项目一定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是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觉得非常荣幸。”冯啸辰微笑着答道,接着又问道:“那么,马茨克先生,如果我们有意加入这个项目,委员会会如何安排呢?”
  “你们自己有什么考虑呢?”马茨克反问道。
  冯啸辰说:“我们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的。无论是井口装置,还是海上平台、生产设施、输储装备,我们都有兴趣参与研究。我们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研究中心,请欧洲同行到中国去工作。同时,我们还可以派出技术人员,到欧洲的研究中心来工作。此外,我们可以安排不少于200家装备制造企业承担具体的设备制造工作,由于中国拥有很低的劳动力价格,我想我们的参与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
  “冯先生的愿望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在项目中的全面参与。”马茨克笑着得很真诚,随即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为了提高整个研发项目的效率,缩短研发周期,我们的考虑是充分利用各家成员机构的优势,每家机构主要承担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委员会会不定期地召开项目协调会议,由各个子系统的承担单位互相介绍各自的进展,以便子系统之间能够完美地进行配合。”
  “承担自己擅长的方面?”随同冯啸辰前来的王伟龙愕了一下,下意识地说:“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何必参加呢?”
  此言一出,中方的众人都哑然失笑了。马茨克听不懂中文,所以一时没有反应,在听过翻译译过去的话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个尴尬的神情,支吾道:“这个……这是我们的惯例。”
  冯啸辰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马茨克的话,其实是有道理的,合作的目的就是取长补短,各自负责自己擅长的方面,凑到一起,就是一种强强的联合。但问题在于,中方参与这个项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世界和平贡献力量,而是希望通过参与这个项目,获得自己缺乏的技术,最终实现完全的独立自主。如果在项目中只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么就如王伟龙所说,我们何必参加呢?
  “马茨克先生,做自己擅长的部分,的确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参与这个项目,并不是作为分包商的身份,而是作为合作者的身份。既然是合作者,那么我们就希望能够在合作中获得进步,这一点,我想马茨克先生应当能够理解吧?”冯啸辰委婉地说。
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当然,我们是合作者。”马茨克讪笑着说,“作为合作者,所有机构都可以获得在这个项目中所取得的技术专利的使用权,只需要交纳一定额度的专利使用费即可。这样一来,贵国并不需要参与其他子系统的工作,同样可以获得这些技术。”
  “主席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无歧视地获得这些技术?”冯啸辰问。
  “当然是无歧视的。”马茨克笃定地说。
  “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它们,只要按规定交纳了专利费即可?”
  “是的,完全自由。”
  “包括在国际招标中使用这些技术吗?”
  “这……”
  “包括对这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具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吗?”
  “我想,这应当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马茨克只能食言而肥了。
  商业合作中所说的引进技术,是有许多层次的。最高的层次自然就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意地使用这项技术,无论是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都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低一些层次则是仅获得有限的使用权,例如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最典型的限制就是只能在本国使用,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使用。更低的层次甚至完全限制了引进方的自主权,引进方在使用技术时必须向技术的所有者提出申请,对方如果不同意,则引进方就不能使用这项技术。
  冯啸辰所希望的,是通过参与库克船长项目,形成对深海石油开发全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这样未来中国就可以自主设计建造海洋石油设备,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如果自己得到的权力仅仅是使用这些专利,在参与国际竞争时还要受到技术原厂商的限制,那么和直接购买国外的设备又有什么区别呢?
  马茨克其实也知道冯啸辰的想法,但他却不能答应冯啸辰的要求。海因茨尔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人获得这项技术之后,在国际上抢他们的市场,因此才想方设法不让中国人参与核心技术的研发。照海因茨尔他们的意见,中国人甚至连使用这些专利都不行,要想获得这些设备,只能向普迈等公司购买。马茨克当然不能这样对冯啸辰说,因为这就太欺负人了,说好的合作开发,结果连使用合作方开发出来的技术都不行,那还叫什么合作?
  马茨克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说服了海因茨尔等人同意在项目完成后向中方授权相关专利,但这种授权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中国人自己造几个平台在自己的海域里采油也就罢了,但凡是跨出国境去销售,欧洲企业就会拒绝发放许可证,绝不让中国人抢走他们的市场。
  果不其然,在听说每家企业只能参与一个方面的研究之后,冯啸辰便问起了专利授权的问题。马茨克想打马虎眼也打不过去了,毕竟双方最终是要签协议的,这些事情不可能不在协议中写清楚,他就算现在能把中国人骗过去,最终人家还是会发现的。
  “我们有意投入5亿美元参与这个项目,按照整个项目的投资来计算,5亿美元相当于25%的股份,我们是不是有权要求参与25%的研究工作?”冯啸辰换了一个角度,对马茨克说。
  果然是5亿美元!
  马茨克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在此前,他只是听传话的人说中方有这样的意向,但他并不能完全相信。现在冯啸辰亲口说出了这个数字,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只要马茨克愿意答应冯啸辰的条件,5亿美元就能够落到他的手上。而一旦有了这5亿美元,他就能够忽悠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项目,那么这个项目差不多就能板上钉钉了。
  以马茨克的本意,他是会不顾一切地答应冯啸辰开出的条件的,哪怕这些条件再苛刻,又能如何?马茨克本人不在企业服务,他才不在乎中国人会不会抢欧洲公司的市场,对他来说,把第六代钻井平台开发出来,才是最重要的,他将因此而获得极大的荣誉,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委员会的事情,并不是他这个主席能够说了算的,海因茨尔、凯尔维等来自于企业的委员才是真正的主人。这些人肯定不会答应中国人的条件,马茨克又能说啥呢?
  “冯先生,你了解到的情况可能有些偏颇。”马茨克硬着头皮说,“库克船长项目计划筹集2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事实。但这个项目的估价并不仅仅是按筹资的金额来算的,还要考虑到各企业的技术入股。你也知道的,包括挪威的AKER公司,瑞典的GVA公司英国的Cardiff公司,德国普迈等,都拥有海洋石油开发方面的大量核心技术,他们会用自己的技术入股,而这些技术是需要折算成股本的。”
  “还有技术入股的说法?”冯啸辰笑了,他问道:“那么,加上这些技术股本之后,整个项目的估价大概是多少呢?我们如果出5亿美元的资金,大概能占多大的比例?”
  “加上技术股本之后,项目估价大约是40亿美元,5亿美元可以占12.5%的比例。”马茨克说。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有些磕巴。说谎实在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但凡有点办法,马茨克也不愿意去干这种昧良心的事。
  黄明、陈默等人的脸都已经有些发青了,冷飞云发出了嘿嘿的冷笑。至于王伟龙和杨海帆,则是互相碰了一个眼神,然后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个释然的表情,那意思是说:既然如此,还跟这个王八蛋扯什么,咱们直接走人就是了。
  冯啸辰是一干人中最淡定的,事到如今,他已经带着一些看笑话的心理了。马茨克以及那些没有露面的委员们,在冯啸辰的眼睛里不过就是一帮可笑的跳梁小丑而已。库克船长项目在冯啸辰前一世的记忆中是并不存在的,这一世为什么会出现,他没有去考证过,没准是他这只穿越蝴蝶煽动的妖风所致吧。
  冯啸辰记得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欧洲是一个什么样子,在欧债危机的打击之下,欧洲的工业和科技几乎是全面溃败,仅仅是靠吃过去的老本才能勉强维持。
  说个最简单的,在2018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美国、韩国和中国三足鼎立,欧洲的手机品牌连销售榜前10名都进不了。
  你当然可以说欧洲人也许不屑于玩手机这样的低端货色,那我们可以再举个例子:1999年11月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上,美国以267台居第一位,日本58台居第三位,欧洲的德国为69台,居第二位,其次还有法国27台、英国24台、瑞典7台,荷兰7台、意大利6台、瑞士6台,加上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共拥有156台。其时中国仅有1台上榜。
  而到了2018年6月的榜单上,中国的上榜数达到206台,居全球首位,美国为124台居第二,日本以36台居第三,欧洲中的德、英、法等12个国家加起来只有96台,不到中国的一半。
  都说21世纪是信息时代,偌大一个欧洲,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在超级计算机领域被一个发展中国家甩出去两条街,还有什么资格在那得瑟?
  冯啸辰找马茨克会谈,希望加入库克船长项目,固然有借鉴欧洲技术积累的想法,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拉欧洲人一把,帮他们多发展出一个优势产业。冯啸辰充分相信,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库克船长项目的结果必然是变成一个烂尾工程,最后大家啥都得不到。而如果有中国的参与,这个项目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取得成功,届时中国自然能够得到好处,欧洲人也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属于一个双赢的结果。
  当然,马茨克和海因茨尔等人都不是穿越者,他们也许感觉到了欧洲的衰退,但却不会想到能够衰退得如此快速与彻底。在他们的心里,还想着有机会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在这项合作中提出了如此荒唐的条件。
  “如果是这样,那么主席先生打算让中国企业承担哪些部分的研制工作呢?”冯啸辰继续问道。虽然已经知道与库克船长项目的合作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但他还是要了解一下对方的打算,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一堆垃圾也是有可利用价值的,既然已经来了,那多问一句也是无妨。
  马茨克说:“我们原先考虑请中国企业负责半潜式平台上层建筑的建设工作,现在了解到中国企业在FPSO的建造上也有一些经验,我们可以考虑请你们也参与FPSO的研制……呃,我是说研制中的建造任务。”
  “我们承诺支付5亿美元的费用,得到的是上层甲板建筑物的建造和FPSO的建造任务,主席先生莫非是说这些工作在整个项目中的比重是12.5%?”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
第七百七十四章
库克船长的祖宗
  “平台上层建筑物和FPSO的建造,当然值不了12.5%。”马茨克说,“不过,你们在参与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有关海洋石油设备设计的整体思路,另外可以获得使用相关专利的权利,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毕竟中国在这方面的积累并不多。”
  “主席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可以花5亿美元买到一张海洋石油俱乐部的入场券?”冯啸辰笑着说道,他的脸上风轻云淡,像是在说一件别人的事情一般。
  “这个……冯先生要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