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451

  梁辰早在80年代初就是阮福根的小跟班,这些年为全福公司鞍前马后干了许多事情,再加上对公司忠心耿耿,因此被阮福根一路提拔起来,如今是全福公司名义上的二把手。说“名义上”,是因为阮福根的太太王美娟在公司里管行政后勤,儿子阮守超在车间里管生产,职务都比梁辰低,但谁又敢说梁辰的权力比他们大呢?
  家族企业里的员工都是有眼力价的,知道谁是老板,谁只是职业经理人,遇到阮守超与梁辰有什么观点上的冲突时,下面的员工肯定不会照着梁辰的吩咐去办,而是会偷偷去向阮福根请示,让阮福根来确定听谁的。梁辰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没什么不满的,他作为一个外姓员工,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位置,已经是非常满足了。阮福根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过,等自己退休之后,希望梁辰能够成为阮守超的得力助手,也就是相当于古装戏里的那种托孤老臣了。
  梁辰与王瑞东的情况不同。王瑞东是阮福根的小舅子,是阮守超的亲舅舅。如果王瑞东留在公司,而且手握权柄,阮守超是完全可能被他架空的。纵然王瑞东没有这样的想法,也难免别人会这样想,并且从中做一些文章。梁辰并不是阮家的亲戚,在完全以亲属纽带连接起来的民营企业里,他天然具有血缘上的缺陷,所以无论位置多高,都不会威胁到阮守超的地位。阮守超要回企业接班,王瑞东不得不远走他乡,而梁辰却可以留下来身居高位,血缘上的劣势,其实反过来就是优势了。
  “嫂夫人,你好啊!和我上次来相比,嫂子你显得又年轻了好几岁,和晓迪站在一起,人家都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冯啸辰与王美娟握手的时候,笑呵呵地恭维了她一番,惹得王美娟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一根一根地舒展开了,看起来还真像不到60岁的样子。好吧,其实她也就是刚过50岁而已。
第七百七十九章
你是来当说客的吧
  “守超,你好啊!”
  冯啸辰又走到阮守超的面前,伸手与他握手,并打着招呼。
  “冯叔叔好!”阮守超规规矩矩地应道。
  他虽然是个富二代,但自幼家教不错,再加上老阮对他耳提面命,让他对冯啸辰必须恭敬有加,所以他在冯啸辰面前丝毫没有富二代的嚣张,像极了一个乖乖孩子的样子。
  冯啸辰说:“听说你改进了30万吨合成氨换热器的焊接工艺,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你杜阿姨一直夸你在这方面有天赋呢。”
  阮守超道:“其实也主要是杜阿姨指导的结果,我只是在车间里做了一下实验而已。”
  “杜阿姨可不是这样说的,他说主要思路都是你提出来的,她只是派了几个学生过来帮你完善。她说你对电焊的理解,比她这个焊接学教授还要敏锐呢。”
  “那是杜阿姨过奖了。”阮守超略带腼腆地说。
  他们俩说的事情,其实是阮守超回公司之后搞的一项小革新。阮守超是学机械的,焊接也是专业课之一。他回公司后,阮福根让他在车间里管生产,主要也是想让他从基层做起,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行情况。阮守超很聪明,也有几分阮福根当年的务实劲头,在车间里发现换热器的焊接工艺不太规范,就找到杜晓迪帮忙,做了一些改进。这样的小革新,对于杜晓迪这个级别的教授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难题了,她派了几个学生过来与阮守超合作,重编了一套焊接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就是富二代的优势了,父辈积累下了不少人脉资源,而且也能拿出资金来支持,所以有点什么想法就能够找到国内顶尖的专家来帮忙,一点小想法就能够变成大成就。
  阮福根知道这件事情后,极为欣慰,几乎是逢人必讲,把自己的儿子说成了古往今来第一聪明孩子。在冯啸辰面前,阮福根倒是不好意思吹得太狠,毕竟这件事还是杜晓迪帮忙做成的,冯啸辰肯定是知道底细的。不过,冯啸辰知道老阮的这点虚荣心,偶尔会主动提起此事,算是一种恭维。
  此时,他在阮守超面前说到这件事,就不是为了恭维对方了,而是想留个由头,以便稍后与阮守超谈谈接班的事情。
  与众人打过招呼,按照事先说好的议程,阮福根把冯啸辰请到会议室,向他汇报了公司承接的几项装备工业公司业务的完成情况,随后众人又一起到了几个车间,察看了生产现场。中午时分,阮福根在公司的食堂宴请了冯啸辰,让老婆和儿子作陪。这桌饭虽然是在食堂吃的,桌上各种山珍海味琳琅满目,自然也不必细说了。席间大家聊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倒也其乐融融。
  吃过饭,阮福根装作无意地向冯啸辰问道:“冯总,下午你有什么安排?”
  冯啸辰说:“我这趟到海东,是来躲清静。前一段太忙了,想休息几天。不知道会安这边有什么好玩的,我想去放松放松。”
  “放松放松?那好啊,我给冯总安排怎么样,吃喝玩乐一条龙,我老阮全包了。”阮福根豪迈地说。
  冯啸辰笑道:“吃喝玩乐一条龙就算了,我可是国家干部,吃喝玩乐是会犯错误的。你能够给我派个向导,带我去几个景点转转,就足够了。”
  “向导有的是。”阮福根说,接着,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对阮守超说:“对了,还要找什么向导啊,守超,你这几天就负责陪着你冯叔叔,给他当向导兼司机,冯叔叔想去哪,你就带他去哪,听见没有。”
  阮守超点头应允:“好的,没问题!”
  阮福根以为得计,他向冯啸辰挑了一下眉毛,笑着说:“那就这样定了,我让守超开车带你去转。他刚买的法拉利跑车,小小一辆,就要300多万,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好的。”
  “哈哈,这证明老阮你已经老了。”冯啸辰笑着揶揄道。他知道阮福根这样说其实是变相地炫耀,当然,这种炫耀在冯啸辰面前是不起作用的。冯啸辰是国家干部,不可能开个法拉利跑车去上班,但冯凌宇是有跑车的,而且也正是法拉利。冯啸辰曾借来开过几回,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众人出了食堂,阮守超开来他的法拉利跑车,冯啸辰上了副驾,阮守超一踩油门,车子轻盈地驶出了全福公司的大门,开上了通往会安海滨的道路。
  “冯叔叔,你想去哪玩?”阮守超一边驾驶着跑车,一边向冯啸辰问道。
  “我对会安不熟,你给推荐点好玩的地方吧。”冯啸辰说。
  “你是想看风景,还是想玩点我们年轻人爱玩的东西?”阮守超笑呵呵地问。
  冯啸辰也笑着说:“那就是玩点你们年轻人爱玩的东西,我在京城的时候,那些年轻人都不愿意带着我玩,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玩什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喝喝啤酒,聊聊天,玩玩桌游啥的。我们有时候会去郊外赛车,估计冯叔叔不会感兴趣的。”
  “嗯嗯,赛车就免了,我晕车。”
  “那我们就去喝啤酒吧,我约几个人一起去。他们也是听说过冯叔叔你的大名的,还一直说想见见你呢。”
  “是吗?那我就不胜荣幸了。”
  开车不能打手机这样的规定,在2003年还没那么严格,在浙江省这种富豪遍地的地方,就更不为人所接受了。再至于对阮守超他们这些富二代而言,简直就是耳旁风,谁会在意?阮守超从兜里掏出手机,开始给自己的狐朋狗友们拨电话,语气里颇有一些拉风。冯啸辰听不懂他那满嘴的海东方言,不过大致知道他是叫人到某某地方去聚会,还专门提到了冯啸辰的名字。
  “我们去青茅尖,那里是海边上,可以买渔民刚捞上来的海鲜吃。我让人带了德国的啤酒,边吃海鲜边喝啤酒,爽得一笔!”
  阮守超放下电话,对冯啸辰说。
  “一切听你的安排,我今天也玩一玩你们年轻人的玩法。”冯啸辰说。
  阮守超说的青茅尖,离着会安市区还有好几十公里。阮守超开的虽然是跑车,但以时下的路况,也只能当普通轿车来开。因为底盘太低,遇到路上有个坑坑洼洼之类,阮守超还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绕开,反不如普通轿车开得顺畅。
  “你说你这跑车,在这种路上连辆桑塔纳都不如呢。”冯啸辰舒舒服服地坐在副驾位置上,笑着调侃阮守超道。
  “是啊,海东的这些破路,真是烦人。”阮守超无奈地说,“还是人家外国好,走到哪里都是高速公路,跑起来真是太爽了。”
  “我们也会有的。”冯啸辰说。
  “我知道,现在会安到建陆正在修高速公路,估计明年就能通车了。到时候冯叔叔你再到海东来,我开车去建陆机场接你。”
  “那我就先谢过了。”
  “从会安到温州,听说也要修高速,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如果这条高速修起来,我们去青茅尖就容易了,20分钟就够。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工,等到修好,我估计我也老了,没兴趣去青茅尖吃海鲜了。”阮守超有些感慨地说。
  冯啸辰摇摇头:“不会的,最多五年时间,这条路就能修成。十年时间,海东各个地级市之间的高速公路都会修通。中国现在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是非常大的,连接着我们装备制造业也会有一个大发展,搞装备工业正是好时候呢。”
  阮守超呵呵一笑,说:“冯叔叔,你这趟到会安来,就是来给我爸爸当说客的吧?”
  “嗯?”冯啸辰一愕,扭头看着阮守超,不知道说啥好了。
  他刚才把话往装备工业上引,就是想拐弯抹角地引出全福公司的事情,再说服阮守超接阮福根的班,在装备制造业这个平台上发展。谁曾想,他还刚刚开了个头,阮守超就直接把话给挑破了,这让他怎么往下说呢。
  “上次我和我爸拌了一下嘴,我爸第二天就到京城去了。接着冯叔叔你就到会安来了,我猜也能猜出是我爸把你请来的。我听我妈说过,这么多年,但凡公司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爸就要去求冯叔叔帮忙,这已经是惯例了。”阮守超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说。
  代沟啊!
  冯啸辰忍不住在心里感叹道。
  亏他和阮福根精心设了一个套,想不动声色地把阮守超套进去,在潜移默化中给他洗脑。可人家小孩子根本就没上当,你们这些大人撅撅臀部,人家就知道你们要释放一些什么颜色的排泄物了,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看来,真是不能低估这些小孩子了。其实,冯啸辰和阮福根唱的这出双簧,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被阮守超看破也在情理之中。冯啸辰和阮福根的错误,在于把已经年满23岁的阮守超看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想想看,他们自己在23岁的时候,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凭什么认为下一代人在23岁的时候就会是一群傻白甜呢?
第七百八十章
阮守超的小伙伴们
  想明白了这些,冯啸辰也就不再掩饰了,他对阮守超说:“你说的没错,你爸的确是到京城去找我了,我这趟到会安来,其实也有自己的工作,另外就是顺便来给你爸当当说客。你爸希望你能够留在全福公司,未来接他的班,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不愿意。”阮守超回答得非常干脆。
  “为什么呢?”冯啸辰问。
  “全福公司又不是我开的。我爸喜欢搞机械,还让我读大学也学机械。可是我对机械并不感兴趣,听他的话学了机械专业也就罢了,让我一辈子搞机械,我可不愿意。”阮守超说。
  没有阮福根在场,阮守超说话就放肆多了。阮福根对冯啸辰毕恭毕敬,同时也要求手下人包括小舅子以及儿子对冯啸辰毕恭毕敬。王瑞东曾被冯啸辰收拾过,所以在冯啸辰面前是非常老实的,阮守超作为下一代人,没有吃过冯啸辰的亏,能够对冯啸辰有一些尊重已经是不错了,指望他对冯啸辰唯唯诺诺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于冯啸辰,阮守超是有一些了解的,甚至比阮福根了解得更透彻。冯啸辰身上带着一些21世纪穿越者的禀性,在罗翔飞、阮福根这些上世纪的人眼里,觉得是思想前卫,但在阮守超这种80后看来,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阮守超与父亲阮福根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说不到一块去的,但他觉得与冯啸辰应当有共同语言,这也是他在冯啸辰面前说话无遮无拦的重要原因。
  冯啸辰想了想,说:“你父亲为了办这个全福公司,吃了不少苦。他现在满心的想法就是把这个公司传到你的手上,让你继承他的事业。他跟我说,他奋斗这么多年,都是为了你。如果只是考虑他自己的吃喝,他早就可以关门不干了。”
  阮守超点点头,说:“我知道我爸爸吃过不少苦,我妈妈和我舅舅也都跟我讲起过这些事情。他攒些这些家业,是为了我,我也知道。我两个姐姐出嫁的时候,我爸爸各给了她们一家厂子当嫁妆,说以后家里的财产和她们就没关系了,剩下的都是我的,这些事情我也是知道的。”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让他伤心呢?”冯啸辰问。
  “正因为如此,他才没必要伤心啊。”阮守超不愤地回答道。
  “此话乍讲?”冯啸辰不解地问。
  阮守超说:“我爸爸辛苦了一辈子,攒下这份家业,是希望我不用再这么辛苦,而不是希望我像他这样再辛苦一辈子,攒下再大的家业传给我的儿子。如果真是这样,一代一代就是为了给下一代攒家业,而下一代又必须守着这些家业,那么赚钱有什么意思呢?”
  “这……”冯啸辰被雷住了,细细一想,似乎阮守超说的也没错。上一代是穷怕了,所以拼命赚钱,希望孩子不用再像自己那样穷。可如果赚钱的结果就是逼着孩子走自己相同的道路,那么意义何在呢?
  “我看过一个段子,说家族兴衰的。大致是这样:第一代人吃了很多苦,终于洗净了泥腿子,能够攒下钱供第二代读书了;第二代刻苦学习理工科,当了工程师,能够赚大钱了;第三代家境很好,从小学音乐学美术,上名校学金融法律,混进高等圈子;第四代从小衣食无忧,又没有了奋斗目标,于是开始叛逆,搞非主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冯啸辰笑着把后世网上的一个段子说了出来。
  “哈,冯叔叔你真幽默!”阮守超直接就笑喷了。2018年的网络段子,放到2003年还是挺有杀伤力的。他细细琢磨了一下,说:“冯叔叔,你说的这个,也有一些道理。我想,我爸爸应当是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其实我已经可以属于你说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了。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已经很有钱了,当时我舅舅在会安就是一个很出色的浪荡公子哥呢。”
  “呵呵,的确如此。”冯啸辰笑着评论道。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见王瑞东的场景,那时候的王瑞东岂止是个浪荡公子哥,简直就是一个欠收拾的熊孩子。当时会安的乡镇企业家们都说,老阮对这个小舅子太宠了,宠得他都无法无天了。
  阮守超接着说:“我的同龄人里面,真的有些人是去学金融法律了,还有一些人干脆就不读书,成天只知道奢侈享受,就是你说的那种非主流。”
  “那你呢?”冯啸辰问。
  阮守超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有一些玩得好的朋友,和他们也不一样。我们不想继承父母的企业,但不是因为我们非主流,而是因为我们有我们想做的事情。我父亲做的事情已经是上一代的产业了,我们想做的是未来的产业。”
  “未来的产业?”冯啸辰一怔,下意识地问:“是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