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451

  “郭市长,情况怎么样?”朱菊兰一见郭明翰,连客套都省了,直接便问起了自己关心的事情。
  郭明翰摇摇头,说:“不太顺利。我今天过去本来是想跟他们打个招呼,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决心。谁想到基地原来那个顾主任居然被停职了,换了一位从京城过来的装备公司副总经理,姓王,态度很强硬。”
  “强硬?”朱菊兰皱着眉头问。
  郭明翰说:“是的,非常强硬。我说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要求基地先暂停生产,他说如果我们敢这样做,他就要组织20个部委派联合工作组来查我们会安。”
  “20个部委?”朱菊兰把嘴撇成一弯新月,“他如果说找具体某个部委来查,我或许还会相信。20个部委,他以为是20个居委会呢?这都是吓唬人的,郭市长,你根本不用在乎他。”
  郭明翰叹了口气,说:“朱总,你不在政府工作,不了解我们的难处啊。如果他真的从上面找人下来过问这件事,别说是20个部委,就算下来一个部委,我们也会很被动的。对了,你们兰苑不是在上头也有一些关系吗,能不能动用一下你们的关系,给我们说说话,这样我们也就有个理由了。”
  朱菊兰不满地说:“郭市长,我现在是在帮你们做事情。如果不是你们坚持要兰苑留在会安,我早就到建陆或者温州去了。你们说需要一个名目,我就帮你们找了记者,还雇了网上的人帮着炒作造势。现在势已经造起来了,你还说没有理由,这不是耍我这个女流之辈玩吗?”
  “我们事先也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强势。”郭明翰努力地解释着,“如果只是那个顾主任,有南导的这篇报道,就足够让他害怕了。但现在来了一个王副总,有点愣头愣脑的。他放了狠话,问我敢不敢和他赌,我又不是一把手,怎么敢跟他赌呢?其实他说的话也有一些道理,光凭一篇文章要扳倒他们,也的确是不够份量。”
  “那还要怎么样?”
  “最好能够有点民意,上头再找人说说话,这样我们会安的压力就比较小了,可以顺水推舟。”
  朱菊兰虎着脸,沉默了好一会,才点点头,说:“那我就再帮你们一次吧。我可说好了,这次如果你们还不能把基地赶走,我就没办法了。建陆那边也一直在催我,我如果总不给他们回话,他们估计就该去找别人了。”
  “是的,是的,朱总对我们会安的帮助,我们会永远记着的。”郭明翰随口说着漂亮话。
  送走朱菊兰,郭明翰狠狠地呸了一口:妈的,不就是有点钱吗,就膨胀成这样,拿我这个副市长都不当干部了。还说什么建陆一直在催你,我早打听过了,建陆也就是想让你去搞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几十亩的小项目,能跟黄金滩项目比?
  再说朱菊兰,别看她在郭明翰面前说得那么勉强,心里却比郭明翰更急。回到项目办公室,她马上找来几名属下,安排他们去联系会安本地的无业游民,准备把声势造大,同时再花钱联系一些记者,无论如何也要把负面报道发出来。下属们各自回去办事之后,朱菊兰关上办公室的门,打了一串长途电话,找到自己在上层的一些“关系户”,让他们帮着吹吹风,至少抗衡一下装备公司可能找到的助力。
  又过了两天,其他一些报纸上的报道终于刊发出来了,各家发的内容程度有所差异,有些如南导一样锋芒毕露,针针见血,有些则云山雾罩,看着像是说了一点什么,认真读下去又什么也没有。没办法,记者爱钱不假,但他们也珍惜自己的饭碗。如果总编对这件事情不积极,记者也不可能发什么重磅文章,只能打个擦边球,算是对南导的精神支持了。
  配合着这些纸面媒体,网络上的炒作又掀起了一轮高潮。各种匪夷所思的传言闹闹哄哄,弄得会安人心惶惶,不少政府官员都跑到郭明翰那里去求证,问极限基地是不是像网络上说的那样可怕,政府是不是应当对基地采取极端措施。
  官员都被忽悠瘸了,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倒也不是没有头脑冷静的人,这些人搬出了有关的证据来证明媒体上的报告是偏颇的,作为一家机械企业,极限基地再怎么污染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程度。但这些人很快就被斥为政府派出的“洗地狗”,偶尔有几个被人肉搜索出来的倒霉蛋,家里还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士的臭鸡蛋攻击,据说是让这些人尝尝环境污染的滋味。
  网络上的喧嚣很自然地便发展到了线下,在一些兰苑地产雇佣的无业混混煽动下,大批市民开始涌向市政府和极限基地,要求基地立即停产,即刻迁出会安。各种段子和漫画在网上开始流行起来,其中往往都少不了“极毒基地”这四个字。基地运输原材料和成品的汽车也遭到了环保人士的拦截,基地打电话报警,警察姗姗来迟,到现场不疼不痒地说几句就走了,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思。
  在这股风潮之中,也有相反的力量。阮福根就是一个力挺极限基地的人。他和其他一些当地民营装备企业的老板一道,对自己的员工以及亲戚朋友进行解释,说明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有人煽动,极限制造基地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他还亲自前往基地去面见了王根基,表示自己愿意做一切事情来帮助基地摆脱目前的麻烦,哪怕是王根基让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嗯嗯,当然,前提是赴汤蹈火的那天不要下雨,不要刮风,没有沙尘暴,太阳比较和煦……
  “这种事情,冯总肯定能够摆平的,哪里需要我们来帮什么忙。”阮福根从基地出来的时候,低声地向自己的接班人梁辰解释道,“咱们是本地企业,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咱们怎么能够和大家对着干呢?再说,市里的态度明显是不利于基地的,咱们如果做得太过头了,得罪了市里,也不好办。”
  王根基根本就没把阮福根的示好放在心上。他从京城出来之前,与冯啸辰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能够从精神上给基地一些支持就不错了,没有借机落井下石的,未来都可以评为优秀合作伙伴。指望他们去对抗市政府,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咱们何必强人所难呢?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装备公司和会安市都保持着沉默,双方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王根基坐镇极限基地,命令保安守住大门,防备“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基地。至于基地的内部生产,该如何还是如何,不受外界影响。但要说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由于运输车辆受阻,有几个部件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中断了,只能暂时搁置下来。还有一台新制造好的压力容器,因为平板车无法出厂,也暂时存放在成品库里。
  顾施健天天着急上火,问王根基打算怎么办。王根基只是笑着,说冯总还没有最新的指示,大家就坐着等好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了,老顾,你在会安是不是天天吃豆腐啊……
  会安市政府方面,其实也是心急如焚。街面上的混乱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作为一级地方政府,这个时候就应当出来稳定秩序了。但如果他们把百姓的示威压下去,极限基地那边不就坐享其成了?他们原本就是打算用百姓来对极限基地施压的,哪能自己出来灭火。
  当然,不灭火并不意味着可以什么都不做,郭明翰还是安排几个部门去做了一些象征性的工作,比如和百姓的代表谈话,增派警力巡街等等。会安市还向省里打了报告,汇报说这边因为极限基地污染的事情,引发了民愤,而极限基地拒绝配合,会安市级别不够,不能采取强制措施,目前事态还在激化,云云。
  事情发酵了几天,终于又有了新的情况。上头一位有点份量的官员,在一次非正式的会议上发言时,似乎是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说产业发展也要兼顾人民生活,某地有个什么制造基地,长期排放污水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在媒体曝光之后依然不予整改。因为是中央企业,所以当地政府也奈何他们不得。最后,这位官员还发出了一个疑问:我们的中央企业什么时候成了不能惹不能碰的皇亲国戚,在如此的舆论汹汹之下,居然还能稳如泰山?
  “啸辰,那个谁的讲话,你听说了吗?这丫终于憋不住了!”
  王根基在得到内部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拨通了冯啸辰的电话,兴高采烈地向他通报。
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
  得到上头终于有人发话的消息,郭明翰的腰杆子硬了起来,他再次来到极限制造基地,约见王根基。一见面,他便冷着脸对王根基说:
  “王总,我这次来,还是来谈有关基地的问题的。上一次我已经向王总通报了有关情况,希望基地方面能够积极对待舆论监督,给会安300万群众一个满意的回答。可惜的是,基地方面对于我们的要求没有做出反应,导致一部分群众对基地的情况产生了一些看法,并直接影响到了会安市的社会稳定。昨天,有关领导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专门指出了会安的问题,让我们的工作非常被动。我想再次请问王总,你们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整改措施,以消除会安广大群众的担忧。”
  “你希望我们整改什么?”王根基问道,他脸上带着一种很欠揍的笑容,似乎郭明翰说的事情与他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当然是关于废气、废水排放的问题。”郭明翰说。
  王根基把手一摊:“我们根本就不存在废气、废水的排放问题,你让我们怎么整改?”
  “媒体上说的难道是假的?”
  “当然是假的。”
  “……那网上传的那些内容呢?”
  “也是假的。”
  “领导在讲话里专门指出了这个问题,难道领导的话也是假的?”
  “很简单,领导被人蒙蔽了呗。你想想看,我天天呆在基地,是我更了解基地的情况,还是那位从来没有到过基地的领导更了解情况?”
  “你敢说领导被人蒙蔽了?”郭明翰把眼睛瞪起来了,极好地诠释了啥叫狐假虎威。
  “这有什么不敢?”王根基的眼睛瞪得比郭明翰还大,他冷笑着说:“领导也是人,为什么不能被人蒙蔽?现在有很多地方的官员就喜欢欺上瞒下,找几个托儿演场戏,然后就说是什么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不是说你哈,你可别介意。”
  郭明翰气得七窍生烟,他也顾不上装什么矜持了,大声地说道:“王总,我不是来和你吵架的,我是来通知你们的。鉴于极限制造基地的生产活动对会安市的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并直接影响到会安市的社会稳定。经过集体讨论,会安市特做出如下决定:第一,极限制造基地必须立即停止一切生产活动,等候检查;第二,为避免极限基地未来的生产活动再次引发群体事件,要求极限制造基地于三个月内迁出现址。会安市将另外提供8000亩土地用于转换极限制造基地目前的土地。第三,考虑到极限制造基地搬迁的成本,会安市将以财政担保,通过银行向极限制造基地提供2亿元五年期低息贷款,用于支持极限基地的搬迁。”
  “如果我们不搬呢?”王根基问道。
  郭明翰道:“我今天只是来向王总做一个口头通知,明天将会有正式通知下发到基地。如果基地不能按照通知要求停止生产并开始准备搬迁,会安市有权采取必要的手段维护政府行为的权威性。”
  “有种!”王根基向他翘起一个大拇指,由衷地夸奖了一句,接着又问道:“郭市长,我能不能问一下,你有多少年工龄?”
  郭明翰一愣,不知道王根基问这个是什么意思,迟疑了片刻,才回答道:“22年。”
  “不容易啊,22年工龄就当上副市长了。”王根基感慨了一声,然后说道:“恭喜你,你的工龄到此就结束了。”
  “……”郭明翰好悬把一口老血喷到王根基的脸上,尼玛,你能不要这样嚣张吗?
  这天是没法再聊下去了,郭明翰气呼呼地离开了极限基地。回到市政府,他马上通知办公室起草给极限基地的函,内容正是他向王根基说过的那些。各种铺垫都已经够了,会安市顶着一个民意的旗号,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可以向极限基地摊牌了。
  郭明翰当然也不会天真到认为这一纸通知下去就能够让基地屈服,后续肯定还要有一些周折。不过,只要会安方面态度坚决,想必装备公司那边也不会和会安斗下去吧。到时候会安再做一些让步,比如从财政里补贴个几千万,让装备公司有个台阶,这件事估计也就结束了。
  郭明翰并没有等太久,在会安市把通知送到极限基地之后的第三天,秘书便来向他汇报,说基地的那位王总来了,而且还带了一位什么冯总,指名道姓要见郭明翰。
  “我是郭明翰,会安市副市长。”郭明翰在与对方见面的时候,不卑不亢地做着自我介绍。
  “我叫冯啸辰,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会安极限制造基地是由我们集团公司牵头建立的,我们对其有隶属关系。”那位冯总回应道。
  “原来是冯总,幸会,幸会。”郭明翰赶紧与对方握手,同时心中微微一凛。
  居然是装备公司的正职,看来装备公司对于这件事的重视超出了自己此前的估计,要让装备公司低头,估计会安需要付出更大的一些代价了。
  在此前,得知王根基是装备公司的副总经理时,郭明翰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王根基的作派让人很怀疑这个副总经理的含金量,装备公司派出这么一位不靠谱的单位领导来处理此事,想必是不太把极限基地搬迁的问题放在心上的。
  可在看到冯啸辰之后,郭明翰有点担心了。冯啸辰是正局级干部,比他这个副市长还高半级,这让郭明翰在冯啸辰面前有些怯意。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没法退了,只能是先听听冯啸辰有什么要求再说。
  宾主在会客室坐下,装备公司这边除了冯啸辰和王根基二人之外,还有顾施健和冯啸辰的秘书蒙洋。至于会安市这边,负责的是郭明翰,此外还有几位其他的政府官员。双方隔着会议桌坐好,俨然就是一副谈判的架式了。
  “郭市长,我今天刚到,对情况还不太了解。我看到了会安市给我们极限制造基地的搬迁通知,我能不能问一句,会安市让我们搬迁的理由是什么。”冯啸辰没有绕什么弯子,直接就发问了。
  “有媒体披露,极限制造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剧毒材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会安当地的人民群众对此意见极大。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为了会安的社会稳定,我们希望极限制造基地能够迁址重建,会安市政府将为迁址工作提供全面的帮助。”郭明翰字斟句酌地说。
  “你刚才说,是媒体披露,那么极限制造基地到底有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郭市长能跟我说说吗?”冯啸辰继续问道。
  郭明翰摇摇头:“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媒体上的报道已经引起了很大的社会混乱,我们必须马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过去一星期的时间里,会安市政府有没有采取什么手段了解极限基地的污染情况?”
  “这个还没来得及。”
  “那么,能不能请会安市政府在了解了具体的污染情况之后,再下搬迁通知呢?”
  “冯总,你要体谅我们的工作难度。现在整个会安都在谈论基地污染的问题,不管这种污染是不是存在,或者是不是很严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都已经出现了,我们当然要尽可能的消除这种不稳定因素了。”郭明翰打着官腔。
  冯啸辰微微一笑:“也就是说,会安市凭着一个谣言,就能够做出让一个大型制造基地搬迁的决定?”
  “这怎么是谣言呢?媒体上已经披露了,这是证据确凿的嘛。”郭明翰争辩道。
  “媒体披露的事情就是证据确凿的?”冯啸辰逼问道。
  郭明翰有些语滞,他讷讷地说:“污染这种事情,我们也不是特别了解。记者进行了采访,而且能够发表出来,肯定是有些依据的,是不是?”
  “你说你们不了解污染这种事情?”
  “不是特别了解。”
  “哦,原来是这样。”冯啸辰转过头,对蒙洋说道:“小蒙,你记下这一条,会安市政府声称本级政府对工业污染缺乏了解。”
  “冯总,你这是什么意思?”郭明翰敏感地问道。
  冯啸辰说:“很简单,装备工业公司准备就会安市政府向极限制造基地下发搬迁函一事,向国家纪律部门进行举报。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对于本地企业是否涉嫌环境污染一无所知,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进行调查,仅凭一家媒体的不实之词,就做出决策。这样的一级政府,说一句尸位素餐,不算过分吧?”
  “冯总,你这是在威胁会安市吗?”郭明翰冷峻地问道。
  “你猜错了。”王根基在旁边接过了话头,“我们并不是在威胁,而是一定会向纪律部门进行举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