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451

  “你们以为自己是中央部门,就能够一手遮天吗?你们就这么有把握,以为纪律部门就一定会偏向你们?”郭明翰怒道。
  冯啸辰正色道:“郭市长,请注意你的措辞。我们都是组织的人,应当充分相信组织是不会偏向任何人的。会安市到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你心里有数,你认为组织没有能力发现你们做的这些手脚吗?”
第八百一十二章
开始收网
  南方某市,南部经济导刊的总部所在地。
  记者石菲菲把车停在路边划出的停车位上,优雅地拎着小包下了车,轻轻一按遥控器,锁上了车门。她正待向前走,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两条汉子,其中一人拦在她的面前,低声问道:“你是石菲菲?”
  “是啊,你是谁?”石菲菲下意识地回答道。她倒没什么紧张的,光天化日之下,在南导门口,还有人敢对她造次不成?
  “京城警察。”对方亮出一个证件,然后用手一指旁边的一辆轿车,说道:“我们接到举报,你涉嫌造谣诬陷国家重点企业,并因此而引发了某地级市的群体事件,现对你进行刑事拘留,有关事项会在24小时之内通知你的家人,现在,请你跟我们走吧。”
  “什么?造谣诬陷,你们凭什么这样说?”石菲菲像被踩着尾巴一样尖叫起来。
  “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请你配合。”对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攥住了石菲菲的一只胳膊。紧接着,石菲菲就感觉到手腕子上被套上了一个冰冷的物件。
  “救命啊!”石菲菲大声地喊了起来。两名警察却是训练有素,二话不说便把她拽进了旁边的轿车里。然后一个人去开车,另一个人则坐到石菲菲的身边,控制住了她的行动。
  汽车发动起来了,旁边听到动静的几名南导职工也向这边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喊着停车。开车的那名警察从座位旁边拿过一个警笛,按在车顶上,警笛便咿哇咿哇地响了起来。他开着车从那几名南导职工身边驶过,同时向他们扬了一下手里的证件。
  “是警察!”
  几个人原打算上前拦住那轿车,但看到证件便停住了。等到轿车从他们身边开过来,他们才回过味来,但哪里还追得上。
  “快,快去向总编汇报,石菲菲被抓走了!”
  众人没命地往报社里面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不一会就让全报社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可怕的消息。
  “太嚣张了!”
  主编许国唯狠狠地在桌上拍了一掌,震得桌上的物件稀里哗啦地乱响。在得到石菲菲被警察带走的消息之后,他便第一时间打了电话询问当地警方。当地警方称这个案子并不是他们接的,而是来自于京城的同行直接抓了人,而且迅速离开了本地。由于对方带着协查公函,当地警方也不便拦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扬长而去。
  “他们为什么抓人?”许国唯在电话里问道。
  “应当是会安那边的事情。”警方的人显然知道得更多,对许国唯说:“据说是一个国家机关报了案,还提供了完整的证据。省厅那边的领导已经看过证据了,指示我们全力配合京城警方的工作,不得阻挠,所以……”
  “完整的证据?这能有什么证据?”许国唯有些懵。记者写稿子,不就是三分事实加七分脑补,脑补的那些都是无法查证的。比如说现场有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说了什么,你上哪查去?人家都说了不愿意透露姓名,所以记者也没有记录他的姓名。人海茫茫,我再也找不到这位村民了,你说怎么办?
  这种没有实锤的事情,对方当然是可以质疑的,但自己这边也有道理可说。双方掰扯的结果,一定是越描越黑,最后对方往往会因为扛不住舆论压力而自动放弃。
  与被曝光对象上门掰扯不同,警察办案是要讲究证据的,尤其是据说对方还向省厅领导出示了这些证据,这就有些奇怪了。
  打完电话之后,许国唯召集了报社的其他高管和中层干部,商议石菲菲被抓一事。有几名中层干部当即表示必须要坚决地进行反击,作为报纸,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话语权,他们建议空出一个整版,只印上三个字:请放人,再加上一个巨大感叹号。只要把受众的情绪煽动起来,对方就要投鼠忌器了。
  “许总,快看!”
  小秘书在旁边喊了起来,许国唯探头看去,只见在小秘书的笔记本电脑上已经打开了一个网页,赫然正是对石菲菲造谣诬陷一案的全面介绍。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长文,其中截取了石菲菲采写的那篇报道《极限基地还是极毒基地》中的段落,并逐行逐句地进行了批驳。石菲菲在报道中用了许多带有悬念的说法,比如“面对记者的质问,基地负责人顾左右而言他”,还有她灵机一动写的那句“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基地官员对记者们做出了恐怖的威胁”。这篇辟谣长文指出,所有这些说法都是石菲菲编出来的,因为那天记者考察极限基地生产区的全过程,基地方面都进行了录像,而这录像的视频资料,就附在这篇辟谣文的最后。
  “哥把2个多小时的视频都看完了,那个姓石的完全就是在撒谎!”
  “什么讳莫如深,人家明明正面回答了你的问题好不好,你当时还表示认可了,转身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早就知道记者没节操,可我还是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没节操!”
  “拉倒吧,南导这份报纸还有什么节操!”
  在文章的后面,众人看到了一长串的网友评论,几乎是清一色地谴责石菲菲造谣的恶行,捎带着把南导也拎出来损了一通。更有会安的网民上来介绍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会安引起的骚乱,结果收获了一堆鄙夷和幸灾乐祸。
  “这是一段完整的视频,一秒钟都没有剪裁掉。”
  一名中层干部把视频下载下来,快速地拉了一遍,轻声地向许国唯报告道。
  “石菲菲被人阴了!”许国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
  没听说过接待记者采访还会全程录像的,从大家快速浏览的几个片断来看,基地方面的解说人员说话非常严谨,每一句话都要询问记者们是否听懂了,是否认同,这其实就是在保留证据了,可笑石菲菲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
  从整个采访过程来看,极限基地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破绽,这是记者们当面承认了的。石菲菲出来之后颠倒黑白,说了很多并不存在的事情,人家现在把视频全部公布出来,再附上石菲菲的报道,两相对比,说石菲菲造谣诬陷,的确是证据确凿的。
  照理来说,基地方面既然掌握了这样有力的证据,在南导的报道出来的第一时间,他们就可以上门来理论的。但他们却按兵不动,等着会安那边因为这篇文章而闹出了群体事件。这样一来,石菲菲的罪行就坐实了,人家怎么判都有理。要知道,媒体造谣本身是无所谓的,大不了罚酒三杯,还能偷偷把白酒换成啤酒。但造谣导致群体事件,这就是别的性质了,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都不为过,搁在几十年前,这都够枪毙十分钟的了。
  看到这么严谨的证据,大家的气焰立马就消了,原来主张在报纸上示威的那几位,也赶紧装成了鹌鹑,缩着头不敢吭声了。记者的确是无冕之王,但无冕之王也是受法律管辖的,人家精心设了套,搜集到了证据,又有国家机关作为靠山,南导想用舆论压力把石菲菲救出来,纯粹就是妄想了,弄不好连许国唯自己都要惹上麻烦。
  网上的证据披露还只是开始,第二天中视的一款新闻节目里,便出现了石菲菲身穿看守所囚服,对着镜头梨花带雨的场景。
  “我错了,我违背了新闻人的职业良知,炮制了假新闻,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石菲菲哭哭啼啼地说。
  “你承认你所发表的是假新闻了?”记者一脸严肃地问道。
  “是的,我写的全部都是假新闻。其实极限制造基地的环保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我们很多记者都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整洁的厂区,我完全是昧着良心在造谣。”
  “那么,你是出于什么动机去炮制这篇假新闻的呢?”
  “我是受人指使的。是兰苑地产公司的公关部经理高巍和我联系,说兰苑地产看中了极限制造基地的那片土地,想用社会舆论把基地逼走。他还给了我2000块钱的车马费,说事成之后还会给我更多的好处。”石菲菲撂得干净利落。
  “那么,只有你一个人接受了兰苑地产公司的贿赂吗?”
  “不是的,和我一起去采访的那些媒体都是兰苑地产公司邀请的,每一家都收了车马费。还有,一开始他们不敢报道,后来看到南导发出了报道之后,高经理又找了他们一次,给他们都加了钱,然后这些媒体就跟进报道了……”
  “咣当!”
  “扑通!”
  不知多少家媒体的办公室里响起了桌椅板凳倒地的声音,那些收了钱发稿子的记者全都口吐白沫一头栽倒了。
  姐姐,你好歹有点骨气行不行?这老虎凳、辣椒水都没给你用上,你就把我们都给揭发出来了,以后还让不让人愉快地收车马费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
雷霆万钧
  “说说看吧,你是怎么收买网络水军造谣的,又是怎么组织无业人员在会安制造骚乱的。”
  石菲菲落网的同时,兰苑地产的公关部经理高巍也被请到了会安的一处招待所,面前放着一杯水,里面飘着几片劣质茶叶,好歹也算是享受喝茶待遇了。
  在他对面几步远的地方,摆着几张桌子,坐在桌子正当中的是一位精壮汉子,目光像带着钩子一样,每次从高巍身上扫过时,高巍都有一种想颤抖的感觉。
  “我叫张和平。”那汉子自我介绍道,“我的工作单位,想必你也能猜得出来吧?你在过去两周内的所作所为,我这里都有完整的档案,你是打算先看看你收买的那些人写的笔录,还是看看你和他们碰面时候的视频资料?”
  “张同志,我想知道,我犯了什么法?”高巍怯怯地问道。他的确是猜出了对方的工作单位,那绝对不是寻常的警察,而是传说中的国安。原因也很简单,对方居然声称掌握了他与别人碰面时候的视频资料,这完全就是国安的作派啊。
  “造谣生事,策划群体事件,危害社会治安,破坏国家安全……”张和平淡淡地说道。
  “破坏国家安全?”高巍哭丧着脸,“我就是让几个小混混去极限制造基地闹闹事,想逼着他们搬迁,这和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
  “极限制造基地正在制造的一个特大型部件,是海军装备上使用的。因为你所挑动的那些无业人员的干扰,运输这个部件的车辆无法离开基地,耽误了海军装备的生产进度,你认为这是不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张和平问。
  “可是……”高巍欲哭无泪。他只是受朱菊兰的指派,想给极限制造基地制造一些麻烦,谁知道这个基地居然有这么大的来头,连海军都扯上了。他可不是什么菜鸟,知道凡事一旦涉及到军方,性质无论如何界定都不为过。
  “你的问题如何定性,取决于你是否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从你们策划这件事开始,我们就已经盯上你们了,你想抵赖是完全没用的。现在可以给你一个坦白从宽的机会,希望你好好把握。”张和平用平静的口气说道。
  高巍这个时候还能说啥,他如果真是那种硬气的人,也不会去干这种下三滥的勾当了。面对着国家强力机关的威胁,他点头如啄米一般,连声说道:“我一定配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你说说,你们是怎么策划这个事件的,会安市的官员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兰苑地产公司是什么态度……”张和平抛出了一串问题,同时向旁边的助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开始记录,一个字都不能遗漏。
  会安街头的那些示威者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各个网络论坛都是辟谣帖,先前言之凿凿说什么极限制造基地有剧毒的那些人,脸被打得啪啪响。其中也不乏肉烂嘴不烂的,梗着脖子说所谓的辟谣都是官方的掩饰,又说中视新闻里那个石记者的忏悔是被逼无奈的。不过,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耻笑声中,没有人会理会这些死鸭子的狡辩。
  郭明翰在得知石菲菲被抓的消息时,就知道大势已去。会安对极限基地施加的压力,都是建立在南导那篇报道的基础之上的,一旦那篇报道被证明是失实的,会安市政府的一切决定都成了一个笑话。人家把官司打到任何地方去都能占着理,连记者自己都承认是虚假报道,会安市政府居然就信了,而且逼着一家重点企业搬家,且不问你们的觉悟何在,你们有没有一点最起码的智商呢?
  郭明翰还想到了自己授意办公室给基地下发的那份搬迁通知,当他让人去联系基地,试图把通知收回来的时候,对方告诉他,这份通知被冯总带回京城去了,据说是要留作纪念。郭明翰当然知道自己与冯总之间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冯总还要留一张通知做个念想,结果冯啸辰此前的威胁,或者照王根基的话说,并不是威胁,而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郭明翰可以想象得到,这份通知目前应当就放在“有关部门”领导的案头上吧。
  或许可以找找关系,把这件事压下去。毕竟极限基地并没有搬走,生产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自己未来帮基地谋点福利,是不是可以将功折罪呢?
  带着这种想法,郭明翰来到了兰苑地产黄金滩项目部。走进项目部所在的小楼时,他发现满楼道里都是忙碌着搬家的员工,各种废纸扔了一地,就像电影里敌人溃败逃走之前的模样一般。郭明翰知道这是兰苑地产要撤了,他们也不敢再觊觎极限基地的那块地皮了。他照着记忆走进朱菊兰的办公室,发现这位地产界女强人正坐在茶几边上,木木讷讷地看着电视。
  “朱总,你们这是打算撤了?”郭明翰明知故问道。
  朱菊兰抬眼看了他一眼,用手指了指电视,苦涩地说:“能撤就是万幸了,你看电视上正在说什么……”
  郭明翰扭头看去,只见电视上播放的正是中视的焦点节目,这是一档著名的舆论监督节目。节目已经开始了一会,从屏幕下方可以看到节目的标题:会安闹剧的背后。
  “这事居然上了焦点?”郭明翰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在朱菊兰旁边的一张沙发上坐下,聚精会神地开始听主持人的讲述:
  “据兰苑地产公司的公关部经理高巍交代,他受公司某高层的委派,分别联络部分媒体记者以及网络水军,大肆编造谣言。同时,他还收买了一批会安本地的无业人员,指使他们围堵极限制造基地的大门,拦截基地运输车辆……”
  “被兰苑地产逼着必须搬迁的这个极限制造基地,是一个什么所在呢?记者来到了基地,采访了基地主任顾施健,据他介绍,极限制造基地的职能是为国内重点装备企业制造各种超大、超重的工业部件,这些部件将被使用在千万吨级炼油设备、百万吨级乙烯设备、百万吨级煤制油装置及若干国防重点项目上,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工业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依托,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之重器,却因为挡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发财路,就遭到了如此凶猛的攻击。我们不禁要问,支撑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是房地产,还是装备制造业?老一代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打下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工业人筚路蓝缕积累下来的工业成就,居然要为一个地产项目而让路。13亿人的工业梦想,难道还不及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赚钱大计吗?是谁给了这些房地产商如此的勇气,让他们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绑架整个民族振兴的基石!”
  我太阳啊!
  郭明翰以头抢地,不带这样上纲上线的好不好!我们只是想增加一点地方上的GDP而已,怎么就成了绑架整个民族振兴的基石了,就我这小身子板,有这个能耐吗?你早说你这个基地有这么金贵,打死我也不敢朝它多看一眼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