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451

  朱菊兰更是面如死灰,电视里一口一个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商,说的不都是兰苑地产和她朱菊兰吗?其实,她还得感谢电视台发了善心,只点了高巍的名字,到她这里就变成了“公司某高层”,看起来是打算放过她这个人了。她没事了,但公司能逃得过去吗?被中视的焦点节目点过名的公司,还有几个能够不凉的,兰苑地产看起来是凶多吉少了。悔不该啊,谁知道这个什么基地居然是这样一块铁板。
  “朱总,你不是还认识上面的领导吗?要不,你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周旋周旋吧……”郭明翰好心好意地建议道。
  朱菊兰木然地点点头,拿出了自己的小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接通的瞬间,她强打起一个笑容,对着听筒甜甜地说:“李叔啊,我是菊兰……”
  “菊兰啊……”电话里传来一个苍老而疲惫的声音,“中视的节目看到了吧?是我给他们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直接提到你的名字,毕竟你也是一个商界名人,这样直接点名不合适。不过,你们公司的招牌,在节目里是不可避免要出现的,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李叔,谢谢你一直这么关心我这个晚辈。这件事情,我们是有些做得不对了,我们愿意改正,出点钱也可以。我想能不能请李叔帮我们说一说,让有关部门高抬贵手……”朱菊兰央求着。
  “这件事,我恐怕已经无能为力了。刚才领导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打报告申请退休。我这一退下去,你们的事情,我就管不上了……”
  “什么,退休?喂喂,李叔,您听我说……”
  朱菊兰对着听筒大声地喊着,回答她的,只是一阵又一阵的忙音。
  完了,彻底凉了,这是朱菊兰晕倒之前最后的一个念头。
第八百一十四章
冯总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
  几天后,国家某领导的内部讲话开始在各级部门传达,这次讲话正是针对会安的这场闹剧而来的。领导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制造业是重中之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只能是经济发展的辅助,绝不允许用房地产绑架地方经济,绝不允许要求制造业为房地产业让路。
  在讲话中,领导还特地批驳了前一段时间某位官员的讲话,指出重型装备制造业就是皇亲国戚,是全中国13亿百姓的皇亲国戚,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业,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稳如泰山。
  这番话,算是对会安事件进行了定性,也给当前国内正在蓬勃兴起的房地产业划定了范围,让各地的房地产热稍稍降低了一些温度。有些地方也有类似于要求极限制造基地搬迁这样的事情,在领导的讲话传达之后,当地官员悄悄地收回了成命,不敢再做这种尝试了。
  焦点节目播出之后,兰苑地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各地的银行纷纷上门催讨欠款,一言不合就直接封账。想借贷新的资金已经毫无可能,原来与朱菊兰关系甚密的那些银行领导现在一个个都对她避之不及,实在躲不过去了也要苦着脸解释,说对于这样一家被焦点点过名的企业,总行是绝对不允许发放贷款的,自己只有这点权限,实在是没办法了。
  土地方面也是同样。原来说好要批给兰苑的地,现在都没有下文了。有些地块已经开工建设了,当地政府也找上门来,劝说兰苑最好及时退出,不要再在当地呆下去了。如果兰苑敢于拒绝这些要求,那么什么工商、劳动、卫生之类的部门就会一拨接一拨地上门来找麻烦,把朱菊兰当初建议对极限基地使的那些招都使在她的头上。
  还有几个楼盘,已经进入了销售阶段,却出现了业主要求退房退款的热潮。大家都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传言,说兰苑地产犯事了,这些楼盘没准会烂尾,如果不赶紧把钱要回来,可就全被套上了。谁家买房都是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谁敢让这些积蓄遭遇风险?一时间,各个售楼处都被要求退房的业主挤爆了,兰苑地产的资金链咔嚓一声就断成了两截。
  公司凉了,朱菊兰会有什么下场,大家不得而知。受到此事连累最多的,还有会安市政府,首当其冲的就是郭明翰。高巍供出了郭明翰与朱菊兰商议制造舆论压力的事情,除此之外,郭明翰坐视当地群体事件发生而无所作为,缺乏大局观,缺乏政治意识,都是非常恶劣的错误。
  还好,经过调查,发现郭明翰在这件事情里并没有经济上的问题,他的确纯粹是为了地方GDP而出此下策的。这样一来,他也就免了牢狱之灾,但撤职处分是躲不过去的。他被贬到一个下属单位去当普通职工,昔日里在他面前唯唯诺诺的下属,现在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让他情何以堪。最终,他选择了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去了。这就印证了王根基此前对他的威胁,他的工龄的确是到此为止了。
  “明明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却让你闹得这么大,这是何苦来呢?”
  在孟凡泽的家里,老领导用手指着冯啸辰,用半开玩笑半带埋怨的口吻批评道。
  这一次的事情,从一开始冯啸辰就向孟凡泽和罗翔飞做了汇报,请求他们向中央领导报告此事,并请领导在关键的时候给自己撑腰。听说有房地产公司要打极限制造基地的主意,孟凡泽和罗翔飞都红了眼,当即就表示要出手教训教训这帮不知轻重的家伙。以他们的威望,即便是已经退休在家,要收拾一家房地产公司和一个地级市的官员还是非常容易的。
  但冯啸辰拦住了二老,说这件事先不急,要等等再说。他表示,自己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住一个极限制造基地,而是要利用这次事件,在国内进行一次制造业地位的国民教育。当然,教育的重点是各地方官员,要让他们知道制造业才是国之重器,你们想发展房地产,增加GDP,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房地产的发展要以牺牲制造业作为代价,那么我就杀一只鸡让你们看看,给你们长长记性。
  就这样,一干人手里握着大杀器,却迟迟不出手,只等着事情愈演愈烈,直到各方面都无法退缩回去的时候,才突然收网,把一群大鱼小虾都给兜上来了。张和平那边的关系是由王根基去联系的,国家安全部门也有保障经济安全的职责,更何况极限制造基地承接着不少军工装备的制造任务,是有重大国防意义的,安全部门介入就更是顺理成章了。
  郭明翰和朱菊兰他们策划给极限基地施压的事情,早就在张和平的团队监控之下。高巍与那些记者、混混们的联系,在安全部门面前更是毫无秘密可言。看到时机成熟,冯啸辰通知各方同时行动,这才有了这样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打击。
  “装备工业发展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不少财富。我们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如果仅仅是把会安市的那几个臭虫打下去,日后还会有张安、李安的跑出来生事,我们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和他们纠缠。现在这样多好,从上到下收拾了一大批人,估计地方官员们都吓破胆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怕是没人敢向我们装备制造业伸手了。”冯啸辰笑呵呵地解释说。
  孟凡泽也笑道:“我听一些同志说,你冯啸辰的名字,现在已经有止小儿夜啼的效果了。那个叫郭明翰的,也的确是有些消息不够灵通,居然敢触你冯总经理的霉头,这算不算是咎由自取呢。”
  冯啸辰连连摆手,说:“孟老,您可别这样说我,好像我挺能惹事似的。其实,自从罗总退休之后,我接替了他的职务,就变得非常老实了。”
  “你再老实,也是名声在外的。”孟凡泽说,随后,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对冯啸辰说:“不过,小冯,这一次的事情,还是给你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老同志说你太张扬了,明明就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事情,你却闹得一个副市长被撤了职,上面还有一些人受了牵连。要知道,谁都有几个朋友的,你可算是得罪了不少人呢。”
  冯啸辰也收起了调笑的表情,淡淡地应道:“做事情哪有不惹人说的。我们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要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哪有工夫去瞻前顾后。他们想说什么就说吧,我冯啸辰个人的声誉算个什么。”
  孟凡泽轻轻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我和翔飞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看中你的。不过,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够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像你这样的年轻干部,应当为国家多做几年贡献,不要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而影响了自己的发展。”
  “谢谢孟部长。”冯啸辰应道。
  这个话题也没法深入地讨论下去,冯啸辰也是40出头的人了,有足够的阅历和主见,孟凡泽也不想过多地去左右他的选择,于是便另起了一个话头,问道:“对了,小冯,说到房地产业,你对于这些年国内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是一件好事。”冯啸辰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好事?”孟凡泽对这个答案有些觉得意外,他问道:“你不是一直说不能让房地产业绑架了中国经济吗,我还以为你会反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为什么你会觉得它的高速发展是一件好事呢?”
  冯啸辰说:“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现在绝大多数百姓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过去说的老三大件、新三大件,对于普通居民家庭来说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瓶颈,就是住房问题。我了解过,许多单位里还有大批的筒子楼,有些结婚好几年,甚至已经有孩子的职工,也依然住在筒子楼里。还有一些家庭,虽然分配了单元房,但户型很小,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根本谈不上舒适,只能说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而已。”
  “你说得很对,现在全国的情况都差不多如此。”孟凡泽点评道。
  冯啸辰道:“我认为,我们国家未来20年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居者有其屋。我们不一定要达到美国那种水平,但人均40平米的居住面积,应当不算过分吧?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至少要新建200亿平方米的住宅,平均每年应当达到10亿平方米。照这样算,我们国家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太慢了,而不是太快了。”
  “每年建设10亿平方米的住宅。”孟凡泽咂舌道,“这得消耗多少钢材、水泥、玻璃,咱们能支撑得起吗?”
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旧业
  “这其实是我支持房地产业大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冯啸辰笑呵呵地说,“房地产业要大发展,离不开钢材、水泥,还有工程机械,而这将给我们装备制造业带来机会。当初,我们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把这些技术消化吸收,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技术,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拿出来用的。这几年,因为国内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基建规模不断扩大,钢材需求猛增,各地都在建钢铁厂,秦重、浦重的冶金设备订单多得都忙不过来了。”
  “是吗,有这样的事情?”孟凡泽来了情绪。他刚退休那几年,还经常过问一些工业领域里的事情,能够掌握不少信息。这几年,他年纪越来越大,精力大不如前,有些事情就不太清楚了。听冯啸辰说秦重、浦重的订单多得忙不过来,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兴奋,这说明国家的工业欣欣向荣,这也是他们这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冯啸辰说:“的确如此。过去三年中,国内新建了12条1700毫米以上的热轧和冷轧生产线,新增轧钢能力超过4000万吨。这12条线中间,有6条是咱们自己生产的,而且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此外,国内目前在建的火电站有40多座,总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80%的设备是国产的。”
  “就是龙山电机厂他们引进的技术?”孟凡泽问。
  “是的,是龙电、东电几家引进的技术,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化完了,有些设备的设计水平甚至超过了美国西易公司,能够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了。”冯啸辰自豪地说。
  “干得好啊!”孟凡泽拍案赞道,“这充分表明,咱们国家当年做出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另外,你们装备公司的工作也是非常得力的,没有你们牵头组织全国装备企业积极攻关,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形成自己的设计制造能力。”
  “我们做的工作非常有限。”冯啸辰谦虚了一句,接着说:“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是一个大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我们引进的技术能够迅速地在市场上得到应用和检验,又通过市场的反馈加以改进。有些小国家就算获得了技术,也很难找到用武之地,想发展也没有空间。”
  “的确,这就是大国的优势啊。”孟凡泽感慨道。
  冯啸辰向孟凡泽汇报的,绝非虚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住宅、道路、桥梁、港口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原材料和工程机械市场,而原材料生产与工程机械制造又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强劲的需求。在这个时候,就充分体现出20年前国家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政策的远见,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业,这么大的装备市场全部依赖于外国,那种被人割韭菜的感觉将是生不如死的。
  这里不妨对比几组真实世界中的数据:
  2000年,全中国公路通车里程1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万公里;2016年,公路通车里程4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1万公里。
  200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6.87万公里;2016年12.40万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更是从无到有,2016年营业里程达到2.3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200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2亿千瓦,2016年达到16.5亿千瓦,相当于2000年的5倍。
  住宅建设方面,2000年之后,全国每年竣工的住宅面积平均达到15亿平方米,相当于每年人均增加1平米的面积。可别小看这个数字,1978年的时候,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农村为8.1平方米。
  2016年,中国全年钢材产量11.35亿吨,是2000年的8.7倍,是1978年的52倍;化肥产量6600万吨,是1978年的7.6倍;乙烯产量1781万吨,是1978年的47倍。还有金属切削机床67万台、矿山专用设备795万吨、大中型拖拉机62万台,汽车2800万辆,发电设备1.3亿千瓦、水泥24亿吨,平板玻璃8亿重量箱……
  所有这些产能井喷般增长的背后,是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在作为支撑。几代人的努力,正在收获硕果。
  就在冯啸辰与孟凡泽畅谈中国产业发展的时候,辽宁省依川市默阳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默和总经理赵阳二人走进了印度中央邦克拉克钢铁公司的大门,陪同他们的,是一位30岁上下、皮肤黝黑、五官颇为帅气的印度男子。
  “老多,你有把握拿下这家企业吗?我和老赵陪你跑这么远,吃咖喱饭吃得我都便秘了。你如果拿不下这家企业,我可跟你没完,以后你到中国去,我见你一回就打你一回,你知道吗?”
  宁默笑呵呵地警告着身边的印度帅哥。这位印度人姓多布尔,前面还有一长串的本名、父名、村名之类,宁默从来就没有记住过。最后,为了方便起见,他给多布尔起了个外号,叫做老多。多布尔倒也不计较,便欣然接受了。
  多布尔在印度算是一个“中国通”,因为他曾在中国留学四年,专业课学了多少只有帮他办过数百次补考手续的教务秘书知道,但他却利用这四年时间游览了中国的许多处风景名胜,还学了十几个地方的方言,甚至可以用川味普通话和人聊上半小时而不穿帮。
  凭着补丁撂补丁的成绩单,多布尔拿到了毕业证。回到印度之后,多布尔曾在几家公司就职,负责与中国的贸易事务。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嫌公司里的工作太枯燥,收入太菲薄,便离职出来自己开了个只有一个人的公司,当上了一名职业掮客,专门把中国的东西倒腾到印度来卖,生意居然十分红火。
  多布尔与宁默的交情,是在他从宁默那里购买装饰石材的时候开始的。宁默是个挺随和的人,尤其喜欢与各种具有另类属性的人交朋友。多布尔是个会说中国话的印度人,性格也非常活泼,宁默和他吃了一次饭之后便成了朋友。这一次,宁默和赵阳就是受多布尔的邀请,到印度来推销炼钢设备的。
  宁默原是辽宁省冷水铁矿的子弟,冯啸辰到冷水矿联系自卸车工业实验的时候,给冷水矿支了一个招,让他们利用露天矿表面剥离的花岗岩制造装饰石材,当时还是矿山待业青年的宁默便进入石材厂当了工人。几年后,不甘寂寞的宁默和赵阳自告奋勇出来推销石材厂的残次品石材,又受冯啸辰的点拨,把残次品包装成了“外贸尾单”,一炮打响,此后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销售石材。
  再往后,宁默邂逅了韩江月,在帮助韩江月承包新民液压工具厂的过程中感动了美人,与韩江月喜结连理,成就了一段佳话。
  这些年,新民液压工具厂在韩江月的领导下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是国内排名前几位的液压件制造企业,在国际液压设备舞台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宁默在新液压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待到新液压发展告一段落,各项管理都进入正轨之后,他便发现自己在这家公司里再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韩江月是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公司里陆续招聘进来的管理人员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远非宁默这个半文盲可比。宁默不愿意在公司里当个摆设,同时也怀念与赵阳一起到处忽悠客户的那种精彩生活,于是重操旧业,又干起了贸易。
  宁默当年与赵阳合开的公司取名叫默阳贸易公司,这些年主要由赵阳一个人支撑着,生意不算差,也不算太好,有点小富即安的感觉。宁默回到默阳公司之后,赵阳也抖擞起精神,准备与老朋友一起大干一场。
  此时,冷水铁矿已经接近资源枯竭期,反而是当年作为副业发展起来的石材加工业越来越红火,冷水铁矿几乎转型成了冷水石材矿。由于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石材需求剧增,各地涌现出了数以百计的石材制造和销售企业,把这个市场做成了竞争激烈的“红海”。
  宁默和赵阳的业务虽然也还过得去,但毕竟不再是过去那种几乎躺着赚钱的状态。再加上二人都已经有了一些积蓄,宁默更是有一个身家数十亿的总裁老婆,再没有过去那种签个三五万的单子就兴奋不已的感觉了。市场上倒也不是没有暴富的机会,甚至这种机会比十几年前要多得多,但宁默和赵阳都已经是人到中年,思维不够活跃,干劲也比不上年轻人,所以很多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抢不到手上。
  正在感慨于赚钱不易之际,多布尔给他们带来了这样一条信息,说印度有家钢铁企业想从中国引进炼钢设备,问他们俩有没有渠道。宁默和赵阳一商量,觉得这没准是个机会,既然国内的钱不好赚了,出去赚赚外国人的钱也是不错的。这二人从来也没到过印度,也有想去猎猎奇的想法,这才有了他们这一次的印度之行。
第八百一十六章
我们的设备便宜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印度经济也在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发展。2001年,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提出了金砖国家的概念,把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拼起来,称为BRIC,与英语中的砖头一词相近,这就是金砖概念的来历。再往后,又有人把南非也加进这个概念,形成了简称为BRICS的金砖五国。
  印度能够跻身金砖之列,当然也是有其原因的。印度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后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人的大国,其GDP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至2017年已经达到2.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位,高于巴西、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与英法之间也只相差几个百分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印度开始实施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改革,市场逐渐活跃,原材料需求骤增,钢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印度钢铁产能从1990年至2000年间增长了1200万吨,进入了世界钢铁产量前10位的行列。至2017年,印度粗钢产量突破了1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比排名第一的中国仅相差7.3亿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