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451

  冯林涛把自己买来的报纸递给邓景明看,又把刚才冯啸辰的分析也说了。邓景明看罢这地报纸,脸上泛起了几分愠色:
  “冯总,日本人太嚣张了,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用舆论干预竞标吗?”
  “他们这样做,也不犯法啊。”冯啸辰淡淡地说。
  邓景明说:“可是,这些报道都是夸大其词。有些事情根本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严重,还有一些事情,明显是责任事故,我们也已经严肃处理了,怎么能说是中国制造的常态呢?”
  冯啸辰说:“你别管它是不是夸大其词,我只问你一句,如果你不是做装备工业的,而且也不是中国人,你看了这样的文章,会有什么感受?”
  “那肯定是拒绝使用中国产品啊。”邓景明说。
  “这不就对了吗?”冯啸辰说,“内田悠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只要民众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他们就会对政府施加压力,届时政府就不敢和我们合作了。这样一来,辛克角核电站不就落到三立手上了吗?”
  “我们应当马上写文章反驳他们!”冯林涛献计道。
  邓景明却是比他更懂人情世故,他说道:“写文章反驳是没用的,大家只关心负面新闻,不会关心你的解释的。更何况,这种事情,有时候是越描越黑,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而更让人怀疑了。”
  “是这样吗?”冯林涛向冯啸辰问道。
  冯啸辰点点头:“景明说得很对,这种事是没法解释的。更何况,文章里说的咱们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也是真实存在的,咱们能怎么解释?”
  “那咱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吗?”冯林涛问。
  冯啸辰笑道:“那倒不至于。如果几篇文章就把我们给整倒了,那我们也未免太脆弱了。你们别急,还是按部就班地和鲁伊斯他们会谈。鲁伊斯是个懂行的人,他是不会随便被媒体所左右的。媒体这边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就好了。”
  冯林涛和邓景明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邓景明笑着说:“冯总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领导让我有事就请冯总帮忙。果然是冯总出马,一个顶俩。我和林涛两个人加一块,也没冯总这么睿智呢。”
  冯啸辰被邓景明逗乐了,他在邓景明背上拍了一掌,说道:“赶紧干活去吧!介绍核电设备的事情,我可不灵,我也就是给你们挡挡风雨而已。”
  邓景明和冯林涛离开了,冯啸辰把他们送走,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了起来。
  内田悠,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了。我原本是不打算在这个时候挑起事端的,但既然你先动手了,我就顺手给你,也给整个日本制造钉几个钉子好了。
  心里这样想着,冯啸辰掏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国内的号码。
  “哦,老包吗,我是啸辰啊。”冯啸辰对着手机听筒里说道。
  “是冯总啊,你从欧洲回来了吗?”电话那头,正是辰宇信息公司的总经理包成明,他热情地对冯啸辰问道。辰宇信息公司担负着产业情报搜集的工作,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信息员。这些信息员偶尔也能帮着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霍特比就曾经是信息公司在欧洲聘的信息员之一,只是后来改行当了掮客。
  冯啸辰说:“我还在欧洲呢,估计还得过个把月才能回去。老包,我这次给你打电话,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办,而且越快越好。”
  “冯总,你就放心吧,什么事情交给我老包,我啥时候给你出过岔子?”包成明自信地回答道。
  冯啸辰详细地把自己的计划向包成明说了一遍。包成明一开始只是听着,听了一会,就赶紧开始找纸笔记录了,因为冯啸辰提到的事情是那样复杂,包成明如果不用纸记录下来,估计回头就得忘记了。
  两天后,东京街头,一位年轻男子走进了一家居酒屋。他四下看了看,然后径直来到一张桌子旁边,对坐在桌子一端的一位60岁上下的男子问道:
  “请问,你就是刚才给我打电话说要曝料的元先生吗?”
  “是的,请问,你就是朝日新闻的记者香川秀男先生吗?”那男子对年轻人反问道。
  这位自称元先生的男子,真名叫做郭培元,没错,正是曾经给日本人当过很长时间掮客的那位郭培元。如今的郭培元,已经过了60岁,干的依然是老本行,在京城经营着一家公关公司,业务不好不坏,维持生活是不在话下的。
  早在十几年前,郭培元就意识到中国的实力正在上升,而日本实力正在下降。作为一名掮客,审时度势是基本素质,他从那时候开始,就在寻求与装备公司合作,也得到了冯啸辰的谅解,还曾帮助装备公司完成了对一批日本企业的并购。
  这一次,郭培元是受包成明的委托,专程到日本来完成冯啸辰交付的一项任务。包成明与郭培元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的,因为郭培元与许多日本企业走动比较勤,包成明便将他发展成了编外的线人,不时会从郭培元那里购买一些有关日本企业的消息。对于郭培元来说,只要有人愿意给钱,让他干什么事情是无所谓的。他向包成明提供的那些信息,也算不上是商业秘密,只是包成明要想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付出的成本恐怕会更大。提供一些自己知道的信息,就能够换到钱,这样的事情,郭培元怎么会拒绝呢?
  一来二去,郭培元和包成明也就混熟了,所以包成明才会把冯啸辰交代的任务交给郭培元去办。在包成明看来,郭培元具有一名资深掮客的职业素养,干这种事情是游刃有余的。
  “我是香川秀男。”那位年轻人回答道,“我是专门报道产经新闻的,你如果有好的新闻线索可以提供给我,我会按照规矩给你付费。如果你的线索很有价值,我想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格。”
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
  香川秀男是一名具有忧患意识的年轻记者,出生于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亲身经历了日本“失去的十年”,然后是二十年。在他还很小的时候,日本制造是一个很牛的概念,日本社会也流传着关于大和民族如何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传说,他从小就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
  但是,随着他的年龄逐渐增大,他发现自己周围那些热血的东西越来越少,朋友们关注的只是工资条和动漫的新番,日本人与生俱来的脑洞天赋曾经创造出了无数美轮美奂的家电和日用品,而现在,这些想象力完全被应用于设计Tokyo
Hot里的鬼畜剧情。
  日本人的意志也随着经济的停滞而消散殆尽了。香川秀男看到,在面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表现出来的是可怕的冷静,异或说是冷漠,罕有敢于慷慨赴死的英雄。他曾看过一部科幻电影,在那里面,当地球即将撞上木星而毁灭的时候,中国人在齐心协力地为一个成功概率为零的救援方案拼搏,而日本人的选择是抢在地球毁灭之前拔枪自杀。
  这个社会肿么啦!
  这是香川秀男从内心发出的质问与呐喊。
  作为一名专门报道产经新闻的记者,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揭露日本的衰落,用这样的报道去唤醒国人。在过去几年中,他采访了不少破产的企业家和失业工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不少抨击社会的文章。可惜的是,日本社会是那样的颓废,大家都在装睡,他的这些呐喊,像是对着黑洞唱歌,连一点回音都无法激起。
  昨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元先生”,说自己是一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国人,手里搜集了不少关于日本大企业的黑幕,想出售给香川秀男。香川秀男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揭开日本经济伤疤的好机会,他过去所报道的都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不太受人关注,如果能够找到几家日本的大企业狠狠地曝曝光,或许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反响吧。
  “我手里掌握着仙户制钢所篡改钢材检验记录,以次充好的资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仙户制钢所生产的钢铁也被用在日本的多处核电站,这意味着福岛的事情不会是最后一起,一旦这些核电站因为钢材质量问题而酿成事故,整个日本都会沉没到太平洋里去。”
  看到香川秀男在自己面前坐下来之后,郭培元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地抛出了猛料。
  “什么?仙户制钢所!”饶是香川秀男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一刻也被吓着了。仙户制钢所,那简直就是日本品质的象征,这样一家企业,怎么可能发生篡改钢材检验记录的事情?
  日本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但所有被披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厂方的失误所造成的,并非有意为之。而郭培元向香川秀男说的,却是仙户制钢所故意篡改检验记录,这就是一种主观上的造假行为了,其性质比其他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一万倍。
  “元先生,你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严重吗?如果你不能提供出确凿的证据,那么这就属于诬陷伤害企业信誉,是犯罪行为。”香川秀男郑重地向郭培元说道。
  郭培元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档案袋,推到香川秀男的面前,说道:“我这里有一些证据,但因为我并不是记者,也没有调查权,所以我的证据或许不太确切。不过,我想你看过之后,应当会相信我的话,因为我提供的这些证据是能够互相佐证的。”
  香川秀男打开档案袋,里面有几页打印纸,上面是郭培元整理出来的线索,余下的资料,都是一些报纸、期刊的复印件,还有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弄来的订货单、检验记录之类的复印件。香川秀男简单地看了看那些复印件,知道这些东西应当都是真实的,如果是郭培元造的假证据,那么这个造假的工程量未免太大了。
  接着,他便开始阅读那几张打印纸上的内容,这些内容向他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仙户制钢所出于获取更高利润的需要,人为降低了合金钢材中贵重合金的比例,并通过修改检验记录的方法,骗过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使这些合金比例不太标的伪劣合金钢被应用于各种场合。这件事并非今天才开始,而是延续了近20年的时间,最早的造假记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
  郭培元提供的证据,包括媒体上和学术期刊上披露的一些质量事故,在这些事故中,都出现了仙户钢材的身影。事故的分析报告并没有提及钢材质量问题,而是将事故原因归因于焊接缺陷、操作失误、设计不当等等。如果孤立地看待某一次质量事故,分析报告中的解释或许是可以令人信服的。但如果把这些事故都放到一起,再加上一点提示,稍有一些头脑的人就会联想到钢材是否存在缺陷,因为如果把这些事故的原因都归于钢材缺陷,无疑是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香川秀男还看到了几张检测报告,当然也是复印件。出具这些报告的,是日本的一些权威检测机构,上面有他们的印盖,由不得香川秀男不相信。检测报告中的检测样品都是钢材,但没有说明钢材的来历。在复印件上,有手写的注释,声称这些钢材恰是来自于几次质量事故的现场,把这些钢材提交给检测机构的,并不是日本官方的调查机构,而是某个匿名的社会团体。
  “这些检测,是你送去做的?”香川秀男看着郭培元问道。
  郭培元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我的团体做的。”
  “这些结果,为什么没有公之于众?”
  “我们为什么要公之于众呢?”
  “可是,如果不公之于众,你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检测?”
  郭培元呵呵笑了起来:“年轻人,我们不是慈善家,公众利益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做这项检测的目的,只是为了从仙户制钢所弄到一点钱而已。你懂的,大企业为了隐瞒一些事情,是比较慷慨的。”
  “原来如此……”香川秀男真的懂了。很明显,郭培元所在的团体,已经掌握了仙户制钢所造假的情况,于是在事故现场采集钢材样品,匿名送到权威机构去检测,再用这些检测报告去敲诈仙户,索取封口费。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就意味着仙户制钢所是有意造假,而且在伪劣产品酿成事故之后,依然采取封口的方法,欺骗社会公众。这样一个故事,黑暗得简直让香川秀男窒息,而恰恰是这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告诉香川秀男,这是一个大新闻,是一个足以让日本社会发生一场大地震的大新闻。
  “这些资料,我要了!”香川秀男在一刹那间就做出了决定。
  “我们的要价可不低哦。”郭培元阴恻恻地说。实践表明,包成明请郭培元来做这件事情,是极具慧眼的。换成其他人,恐怕很难把一个唯利是图的暗黑团体代理人演得如此本色。
  郭培元其实也不完全是在演戏,包成明在把这些资料提交给他的时候,告诉他尽管向记者狮子大开口,他索取的报酬越高,记者就会越相信这些材料的真实性。而他无论要到了多少钱,统统都归他所有,包成明一分钱也不要。
  “你说吧,多少钱?”香川秀男问。
  郭培元伸出一个手指头,说:“1亿日元。”
  “1亿!”香川秀男瞪圆了眼睛,“元先生,这个价格也未免太高了吧?”
  郭培元耸耸肩,说道:“香川先生,你知道我们团体为了搜集这些资料,花费了多少钱吗?这些资料一旦交给你,它对于我们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而且我们未来也无法再做这样的生意。如果不是我们团体已经厌倦了这门生意,我们是不会把这些资料拿出来销售的。”
  香川秀男无语了,他当然能看出这叠资料的价值。如果郭培元的团体真的是靠敲诈企业为生的,那么这件事一旦捅出来,他们的生意就到尽头了,没准仙户还会疯狂地追杀他们。从这个角度来说,郭培元要求1亿日元的报酬,真不算是黑心。
  “我个人拿不出这些钱。”香川秀男说。
  “你们报社呢?”郭培元问。
  香川秀男摇摇头:“报社不会愿意出这样的钱。而且,如果我把这件事报告给报社,最终就不是我来报道这条新闻了。元先生,我也要提醒你一点,你不要寄希望于把这样的新闻线索卖给报社,报社完全可能会把这件事泄露给企业,以便从企业获得更多的好处。整个日本,能够仗义执言报道这条新闻的,只有我香川秀男。因为……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挺了挺他那瘦弱的胸脯,并感觉到无数昭和前辈的灵魂都附着到了他的身上。
第八百八十一章
特大新闻
  郭培元被香川秀男的精神感动了,然而并没有因为感动而同意给香川秀男降价。他认定香川秀男是不会放弃这条新闻的,至于说没钱,这是郭培元需要考虑的问题吗?
  香川秀男从郭培元的脸上得到了答案,他咬了咬牙,说道:“元先生,我答应你提出的价格,但我目前拿不出这些钱来,我需要一点时间去筹集这笔资金。”
  “我不会等待太长的时间。”郭培元冷冷地说。
  “一天时间,可以吗?明天的这个时候,我把1亿日元交给你。”香川秀男说。
  郭培元点点头:“这是我能够接受的最长期限,如果明天这个时候我没有看到1亿日元,我就不得不把这些资料交给其他的记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