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451

  “不,这位记者先生,你说错了!”梅普眼也不眨地反驳道,“你光看到上季度的美中贸易逆差增加了40亿美元,你没有看到在这之前,每个季度的逆差都会扩大超过40亿美元。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我们提高了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我们才成功地遏制了逆差扩大的趋势。”
  这也行……
  台下的记者们都寒了一个。我说一阶导数是正的,你告诉我说二阶导数是负的,所以你赢了,这样的逻辑,好像也是很强大的哦。
  “那么,总统先生,政府在下一步会继续维持这种高额的关税吗?”另外一位记者问道。
  梅普断然地说:“不会的!”
  “不会!”在场的记者以及企业高管们都大吃一惊,这可是一个惊天新闻啊。
  孰料想,梅普接下来的话,把他们都给雷翻了:
  “我将会把目前的税率再提高一倍,我们的目标是,让任何中国产品都无法进入美国!”
  他的话音未落,就觉得有一个什么东西飘飘悠悠地从头顶上落下来了。他伸手接住,发现是一面美国国旗。这国旗原本是临时贴在他身后那台巨大的汽车车身冲压机上的,不知道是因为贴得不结实,还是因为被车间里的风扇吹动,这国旗便落了下来。
  “咦!”
  众人的目光顺着国旗落下的轨迹向上看去,意外地发现那贴国旗的地方原来是设备制造厂商的标志。布置现场的人员或许正是为了挡住那个标志,才多此一举地贴上了一面国旗。
  那个标志赫然正是:
  JIER!
第九百一十三章
卡脖子,怕什么!
  “梅普站在济二机床出口美国的车身冲压机下面,大谈拒绝中国制造。结果,盖着济二机床标志的国旗掉了下来,露出了济二机床的标志,大家都说,这真是赤裸裸的打脸啊。”
  京城,冯家的饭桌上,冯姗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内容,乐不可支地向长辈们讲着网上看来的趣事。
  “小姗,先吃饭!”杜晓迪没好气地训斥着女儿,都20多岁的大姑娘了,还成天这样不着调,一家人都在好好地吃饭,她却要支着一台电脑边吃边看,还不时拉着大家一起看网上的消息。
  “啥叫赤果果啊?”太奶奶晏乐琴好奇地问道。老太太前些年就回国来定居了,与冯立一家住在一起。她如今已是百岁高龄,但眼不花、耳不聋,脑子也清楚,有时候甚至还能和冯啸辰、杜晓迪夫妇讨论一些复杂的机械问题。不过,对于当代年轻人的网络俚语,老太太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为此曾孙女冯姗没少给她“科普”。
  “就是赤裸裸的意思嘛,很多网站都屏蔽这个词的,所以大家就改成赤果果了。”冯姗解释道。
  “再这样下去,咱们的语言文字都要退化了!”冯立发着不着边际的感慨。
  “爷爷,重点不是这个好不好?”冯姗撒娇道,“我要说的,是网上好多人都在夸我爸呢。你看,这里有人说,中国的装备工业真是好样的,能够用实力打梅普的脸,这都是冯啸辰的功劳。”
  “瞎吹!”晏乐琴批评道,“这是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成就,怎么能归到你爸一个人头上呢?”
  “可是我爸发挥的作用也很大啊。”冯姗说,“前几年,高磊他们在网上说什么要去工业化,不是我爸出来和他们辩论的吗?现在咱们和美国打贸易战,大家就都理解了,还是我爸说得对。”
  “你爸的观点也不是代表他一个人,你太爷爷和太奶奶他们,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孟爷爷、罗爷爷他们,都是这样的观点。没有他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光凭你爸,哪有中国今天的工业成就?”杜晓迪也加入了讨论。她原本是不让女儿看电脑的,结果长辈们都在支持冯姗,她也没办法了。
  冯姗点头不迭:“嗯嗯,还有你和我爸,也都是有贡献的。不过,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差哦,你看阮守超,不就是一个IT精英吗,我爸不是说了,王伯伯他们的罗冶,就是依靠阮守超他们开发的芯片,打破了兰纳公司的讹诈。”
  “没错,这种工业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冯啸辰评论说,“小姗,你给我说说网上的评论,看看大家都是什么观点。”
  “当然是坚决支持和美国怼下去了!”冯姗说,她用触控板拉动着网页,给众人念了几条网友评论,果然都是为济二机床叫好的,捎带着为中国制造加油。念着念着,她忽然眉头一皱,说道:“咦,什么地方都有这种臭虫,大家都在叫好,偏偏就有人在那装什么高冷,太恶心了!”
  “装什么高冷?”冯啸辰不经意地问道。
  冯姗说:“就是假装高傲冷静呗。爸,我给你念念啊,这个网友名叫袁天方,他是这样说的:厉害了你的国!天天让人卡脖子,还有脸提中国制造?”
  “这是什么话!”晏乐琴先炸了,“怎么就不能提中国制造了?还有,什么叫你的国,他是哪国人啊!”
  “奶奶,你别生气,网上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杜晓迪赶紧安抚晏乐琴,怕老太太气出个好歹来。
  “现在很多报纸上也在说美国卡我们脖子的事情,所以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吧。”何雪珍评论说。
  冯立也不愤地说:“卡脖子算什么?当年苏联卡过我们脖子,美国也卡过我们脖子,我们不都闯过来了吗?现在我们的实力比过去强多了,还怕什么卡脖子?”
  “你们也别生气,很多人都在反驳他呢。”冯姗说道。
  冯啸辰想了想,笑呵呵地说道:“小姗,你把电脑给我,我给他回一条。”
  “哇,我爸要亲自出手了!”冯姗夸张地喊着,把电脑递到了冯啸辰的手上。
  冯啸辰登上了自己的账号,找到冯姗说的那条微博,针对袁天方的话,发表了一条评论:
  “卡脖子?怕个啥?想当初,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核心技术被全面封锁,一样搭建了全产业链的工业格局,一样搞出两弹一星;而现在,仅央企就有153.5万科技人员、233万技师、56万余件有效专利,这些都是我们应对卡脖子的底气!”
  “太棒了,怼得好!”冯姗拍手叫好。
  冯啸辰发完微博,也就不管这事了。他把电脑还给冯姗,便与奶奶和父母聊起了其他事情。
  冯啸辰的微博号,是他自己注册的,但平时很少发言,只是用来关注其他相关单位的消息。他毕竟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发微博是需要很谨慎的。这回,他也是被那位袁天方恶心着了,才发了这样一条评论。他这一发可不要紧,在整个装备圈子里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草,我看到了什么,冯总出声了!”
  “把冯总这样的深潜器都炸出来了,这得是多么大的雷啊!”
  “怼得好,这种人就欠怼!”
  “话说,咱们也得说几句吧?”
  各单位都是关注了冯啸辰的,只是冯啸辰从不出声,大家也就忘了他也有微博号。现在看到冯啸辰发话了,大家岂有不跟风的道理。
  于是乎,微博瞬时就成了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南方电网:“想当初,我们就被超高压卡住了脖子,但那又怎么样?现在,我们不仅突破了超高压,还搞定了特高压,建成了世界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中国铁建:“想当初,进口盾构机,技术专家要人家配,检修都拉警戒线不让我们看。但卡脖子就怕了吗?我们硬是从设计图纸开始,造出了中国的盾构机,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二,顺便拉低外国同类产品价格40%。”
  机械总院:“卡脖子?想当初,我们用的叫洋火洋油洋钉……有了我们,便有了中国第一台摩擦焊机、第一台液压伺服工业机器人、第一条薄板压淬生产线……数字无模铸造技术助推建立亚洲最大柴油发动机市场,我们就是装备制造技术的增高垫,卡不住今天,更卡不住2025和2035……”
  中国核工业集团:“卡脖子?我们何止被卡过脖子,根本就是从零开始。卡了脖子也要挺直腰杆子,只有算盘珠子也要搞定核子。我们的历史就是冲破封锁的例子,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请叫我们国家的底子。”
  中国建筑:“卡脖子?想当初,李鸿章访问美国被20层高楼震撼。我们从80年代自主创新,研发了世界首创两天半一层楼的‘空中造楼机’,拥有千米级摩天大楼的建造技术,包揽全球500米以上一半的超高层!”
  中国石油:“卡脖子?想当年我们原油产量不足,只好在汽车上顶个‘受气包’,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争气包’,勘探、开采、炼化、输送,这些环节我们曾一度落后,但如今正在逐个突破、领先,这就是‘干’出来的!”
  中国石化:“想当初,我们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国芳烃生产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中石化40余年攻坚克难,成功开发出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每年可替代约2.3亿亩土地产出的棉花,省出的田就可解决我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
  国投集团:“想当初,外国专家说罗布泊没法生产硫酸钾,想用就得进口啦。自从有了国投罗钾,任凭缺水风沙大,工艺装备自主研发,硫酸钾生产基地搞成了世界最大!”
  东风汽车:“确实被人卡了脖子,但是东风人硬生生在偏远深山,一根扁担、一盏马灯,没有基础,断绝了援建的情况下自力更生。从自筹续建的坚毅,到进发全球的魄力,从山沟里的芦席棚到如今的大国央企!”
  中国交建:“想当年,中国海底隧道技术相当于小学生水平。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建设时,外国公司高额的咨询费和傲慢的祝祷歌没有让我们却步!最终走出一条让世界惊叹的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制造,我们无惧!”
  兵工集团:“没有封锁哪来自强,不经历烈焰,何以淬火成钢?我的名字,就是历经苦难的缩影,我的现在,就是自强不息的勋章!”
  航天科技:“卡脖子?你可能不知道,想当年别人连卫星都不给我们看,我们依然搞出了东方红一号。如今的嫦娥四号都快代表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了……”
  航天科工:“卡脖子?想当年苏联撤走援华专家,对我国航天事业釜底抽薪,我们不是一样靠自己的力量把东风一号导弹打上了天!而现在,‘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响当当的威名震慑全球,谁还敢小瞧咱们!”
  航空工业:“想当初,核心技术长期受封锁,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我们突破跨越迎难而上,在一张张白纸上放飞新中国第一架战斗机、运输机、预警机……现如今,歼20横空出世,我们步履不停一路追,砥砺向前再出发!”
  袁天方命苦啊!
  先是挨了少林方丈的一招达摩腿,接着被武当掌门来了两招太极拳,又让峨嵋师太连捅了三四剑,还没等落下来,就被开灯大师连点了五六下,全是死穴啊。紧接着又挨了一整套的七伤拳,被崆峒五老打得是满天乱飞,半个时辰以后才掉下来。
  一个人,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同时挨这么多下,而且是最精深最高明的武功,这是何等的荣幸啊。
第九百一十四章
中国人已经撑住了
  “中国超恒公司接连推出了三种工控芯片,能够完美地替代兰纳公司的LNC4028系列和普拉斯特公司的SID377系列和HEL670系列。这意味着我们的总统对中国发起的芯片攻势,已经被他们破解了。总统对于这件事不会在意的,而我们则将面临非常糟糕的情况,中国人已经培育出了一家足以和我们竞争的芯片企业。”
  美国半导体巨头兰纳公司的小洽谈间里,兰纳公司市场总监洛因用无奈的语气对来访的普拉斯特公司市场总监罗夫纳说道。
  他说的那三款芯片,恰好就是梅普政府限制向中国出口的三种关键性工控芯片,梅普原本是希望通过这种禁运,来打击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谁曾想,这恰好给了中国以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机会与动力,由国家牵头成立的集成电路大基金筹集到了几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迅速地砸出了一大批成果。
  阮守超的超恒公司,无疑是这场贸易战中最大的获利者。由于无法从美国厂商获得芯片,罗冶等一干装备企业不得不接受超恒公司开发的芯片。超恒公司开发出的第一代芯片还不够成熟,但随着生产经验和用户反馈的积累,超恒公司生产的第二代、第三代芯片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最新的一款芯片,已经能够与兰纳和普拉斯特的芯片平分秋色了。
  “我已经听到了有关的消息,洛因,你知道他们的芯片品质如何?”罗夫纳问。
  洛因说:“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他们的芯片品质非常好。中国人投入了几千亿美元用于构建他们的半导体产业链,他们的半导体设备甚至比我们的还先进。此外,中国的半导体企业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人才招聘,我们兰纳公司也有不少资深工程师被他们用高薪聘走了。”
  “他们的设备,是欧洲人卖给他们的吧?”
  “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他们自己制造的。你是知道的,当我们的总统在和中国人打贸易战的时候,欧洲人是站在中国人那一边的。他们把最好的设备卖给了中国人,帮助中国人打败我们。”
  “可是,中国人打败了我们,对于欧洲人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欧洲人的习惯了。他们其实只是希望中国人和我们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真是一群混蛋!”罗夫纳骂了一句,然后收回话头,说道:“洛因,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咱们两家公司可不能再内耗了,需要商量一个共同的策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