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451

  洛因说:“我认为,我们必须调动我们所有的力量,敦促总统取消对于中国特定企业的芯片销售禁令。事实上,罗冶一直是我们的忠实用户,如果不是因为总统的禁令,他们是不会采购超恒公司的芯片的。是总统帮助中国人完成了对我们的逆袭。”
  “他总是这样自以为是!”罗夫纳恨恨地评论道,“我会回去向公司汇报的,我们会动员我们所有的力量向总统施压。此外,我们还要请媒体帮忙,抨击总统的荒唐政策。”
  与洛因和罗夫纳有相同想法的,在美国的各大企业里还比比皆是。交易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买方需要获得产品,卖方又何尝不需要市场?梅普以莫须有的理由限制美国半导体企业把芯片销售给中国,这固然导致了中国企业生产上的困难,但美国的半导体企业也同样产生了产品无法售出的问题。
  用禁售的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是美国政府屡试不爽的招术。但这个招术显然并不适用于21世纪的中国。因为此时的中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能够实现自给,买美国货不过是追求更高的性能或者更好的质量,如果买不到美国货,中国人自己造的产品也能应付,而且还能在使用中得到完善,最终摆脱对美国产品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同时也是芯片、机床等产品的最大市场。美国的芯片不卖给中国,就意味着失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这是半导体企业所无法承受的损失。在今天这个世界,敢于说不在乎中国市场,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以及多么低的智商啊。
  “什么,取消芯片的禁令?这怎么可能!”
  听到菲泽尔向自己的汇报,梅普扬起眉毛说道:
  “我答应过雷金的,会把给中国的芯片一直限制下去,直到海菲公司能够从中国人手里把失去的市场抢回来为止。中国人马上就要撑不住了,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取消芯片的禁令呢?”
  “总统先生,事实上,中国人已经撑住了。”菲泽尔面无表情地说,“中国人至少投入了1000亿美元用于开发替代芯片,他们还投入了三倍于此的资金,用于改造他们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不久前,中国的一家公司发布了三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控芯片,能够完美地替代兰纳公司和普拉斯特公司的产品。中国的罗冶、辰宇、林重等公司,已经生产出了搭载这种芯片的新型工程机械,并且收复了被海菲夺走的市场。”
  “中国人太无耻了!”梅普怒道,“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政府补贴行为,这是违反世贸规则的,商务部应当到世贸去起诉他们!”
  菲泽尔耸耸肩膀,说:“这没有用。中国人早就已经在世贸起诉过我们了。他们指控我们无端限制芯片出口,影响了他们的企业竞争力,称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他们声称拥有采取报复行动的自由。如果我们因为中国政府补贴芯片开发而起诉他们,他们可以用这条理由来回击我们,另外,世贸委员会也不一定会站在我们一边。”
  在菲泽尔的心里,对梅普的话充满了鄙夷。梅普上台之后,推出了多少违反世贸规则的政策,他甚至还公开声称世贸已经过时,威胁说美国将要退出世贸。前面撂了这么多狠话,现在又想让世贸给自己撑腰,这是真把世贸当成一块擦桌布了吗?菲泽尔是做商务实践的,他太清楚美国现在在世贸委员会官员心目中的形象了,人家不踩美国几脚已经是不错了,还指望世贸帮美国说话?
  “商务部的意思是什么?”梅普转而问道。
  菲泽尔说:“兰纳公司和普拉斯特公司联名要求商务部取消对中国的芯片禁令,以便他们恢复对老客户的芯片供应。他们提出,推出新型工控芯片的那家中国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如他们,如果他们及时进行补救,再对客户进行必要的补偿,那么将有很大可能把客户抢回来,让这家中国公司因为没有市场而倒闭。”
  “如果是这样,那可以答应他们。”梅普毫不犹豫地说道,似乎当初的芯片禁令根本就不是他发布的。
  菲泽尔点头记下了梅普的指示,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公司提出希望政府把一部分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列入关税豁免名单,这部分产品包括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所制造的产品,以及一些美国自己不能制造,必须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其中有一部分是机器设备的零配件。”
  “我们怎么会有不能自己制造的产品?”梅普不满地问道。
  菲泽尔说:“纽约的圣弗大桥,已经年久失修。纽约市政府决定在近期内更换大桥上的所有钢板,但这种钢板目前只有中国人能够生产。”
  梅普斥道:“真是可笑,我们怎么连钢板都不能生产了?这座大桥难道不是用美国生产的钢板建造的吗?”
  菲泽尔说:“那是40年前的事情了。纽约市政府希望用新型号的钢板来替代老型号的钢板,以增强桥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美国的钢铁企业并不能制造这种新型号的钢板,如果让他们从头开始研发,那么非但需要两年的时间,而是研发后生产的钢板价格会比中国钢板高出2倍以上。你是知道的,中国近年来的基建规模非常大,每年的钢材产量相当于全球的一半,所以他们掌握的钢材品种最为齐全,生产成本也远远低于我们。”
  “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梅普跺着脚骂道,“我要马上签署法令,支持美国企业新建钢铁厂,我们不能让中国钢铁打败我们。”
  菲泽尔没有理会梅普的暴跳,他依然平静地说道:“这也是我要向你汇报的事情。底特律的桑迪钢铁公司准备新建一条1700毫米的热轧钢生产线,全套设备需要从中国引进,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对这条生产线给予税收优惠。”
  “你是说,美国企业不能建造轧钢生产线?”梅普问。
  “确切地说,美国企业不能用最经济的方法来建造轧钢生产线。”菲泽尔说,“早在40年前,美国制造商就已经不建造轧钢生产线了,美国钢铁企业使用的生产线,是德国企业或者日本企业建造的。而现在,德国和日本的轧机技术也已经落后,最先进和最经济的轧机,是中国人制造的。”
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们需要一个重装办(大结局)
  得到政府关于取消芯片禁令的通知,兰纳公司和普拉斯特公司一刻都没有耽搁,立即派出高管前往中国,去与老客户沟通,指天画地地声称此前的制裁与自己无关,自己愿意马上恢复对老客户的供货,而且可以给老客户一个优惠的价格,以弥补此前给对方造成的伤害。
  但罗冶、辰宇等公司的管理人员给了他们一个抱歉的回答:对不起,因为你们此前单方面违约,无端中断对我们的芯片供应,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已经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我们恢复采购也可以,先交50亿美元的罚款来意思一下。
  50亿美元的罚款,当然只是漫天要价,兰纳和普拉斯特都是不可能接受的。洛因和罗夫纳相信,如果自己从美国找几位律师来与中方对簿公堂,十有八九是能够占到上风的,至少可以把罚款的金额降到一个完全无所谓的水平。
  但是,他们非常清楚,中方要的根本就不是罚款,而是因为诉讼而对这两家公司产品的临时销售限制。法院说了,你们还有一个50亿美元的官司背在身上,这个时候在中国市场上开展业务是不适合的。当然,你们有可能是有理的,但在法院判决之前,你们的产品最好还是不要卖了……
  那么,法院什么时候能够做出判决呢?洛因专门找了律师前去询问,法院方面说了一大堆客观理由,最后声称,最多五年之内,这个案子肯定能够审结。
  五年……
  洛因和罗夫纳真是欲哭无泪。IT企业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市场更替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五年时间,足够兰纳和普拉斯特凉上好几回了。
  最终,兰纳公司和普拉斯特公司选择了与几家客户进行庭外和解,在支付了5亿美元的补偿金之后,获得了重返中国市场的资格。然而,此时超恒公司以及其他一批中国的工控芯片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兰纳公司和普拉斯特公司动用了价格战、公关战以及其他能想到的各种办法,才抢回了中国市场1/3的份额,这还是因为有一些中国的国产芯片性能还不过关,无法全面替代进口。
  芯片的限制取消后,海菲公司的最后挣扎也结束了。雷金宣布公司破产,罗冶则提出了全资收购海菲公司的动议,结果遭到了梅普政府的阻挠。事实上,海菲公司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梅普政府保护的资产,梅普所以这样做,不过是羞刀难入鞘,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罗冶把海菲收入囊中。
  海菲公司的破产,只是一个开头。贸易战伤害了美国的元气,加速了许多美国制造业企业衰败的速度。曾经的美国工业中心底特律、匹兹堡等城市,大批企业关门,机器设备停止了轰鸣,静静地躺在车间、仓库里,很快就长满了锈迹,而这些地区也因此而获得了“生锈地带”的称号。
  “祁先生,你是全球公认的产业复兴理论专家,你对‘生锈地带’的出现,有什么看法?”
  这是在底特律市政厅的大报告厅里,来自于中国的经济学家祁瑞仓刚刚结束了一个关于老工业基础复兴问题的演讲,进入了听众提问的环节。一位底特律本地媒体的记者,迫不及待地向祁瑞仓提出了问题。
  祁瑞仓曾经在沈阳担任招商局副局长,亲身参与了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后来,他回到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与同学丁士宽一道,提出了一套关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和产业复兴的理论,提出了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老工业基地治理策略。
  由于祁瑞仓与丁士宽提出的理论中强调了政府在产业复兴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在西方颇受争议,一部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强烈地抨击这一理论,认为唯有完全自由的经济才是产业复兴的保障。
  金融危机的来临,对信奉“斯密教条”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所谓“祁-丁产业振兴理论”也就越来越受到了主流经济学界的认同。“生锈地带”的地方政府原本将本地的产业复兴寄希望于梅普的政策,但随着中美贸易战陷入僵局,美国由咄咄逼人逐渐转向左支右绌,大家开始意识到,或许中国的经验是更为可贵的,毕竟,中国有着北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功案例。
  祁瑞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底特律市政府聘请过来为底特律号脉的。
  “底特律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它的衰败有全球产业转移的原因,也有自身产业更新不及时的原因。一个工业基地,不管它曾经如何辉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新技术潮流,发挥自己优势,弥补劣势,那么它的衰败就是不可避免的。”祁瑞仓说。
  “祁先生,我能不能认为,你的这番评价,其实并不仅限于针对底特律,而是针对整个美国。”另一名记者问道。
  祁瑞仓微微一笑,说道:“你要这样理解也可以。美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世界工业强国,美国的航天、航空、半导体、生物制药等产业,仍然是世界领先的。但是,如果我们往回倒退50年,我们可以看到底特律的钢铁、机械、汽车等产业,也是世界领先的,可现在这种领先优势到哪去了呢?今天的世界,技术进步一日千里,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自恃技术先进,懈怠保守,就会很快被时代抛弃。而如果这个国家不思进取,一味希望通过打压其他国家来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它的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听到祁瑞仓这样说,一位听众举手说道:“祁先生,你说的是梅普总统发起的美中贸易战吧?就在今天上午,由中国政府派出的高级别贸易代表团,已经在冯啸辰先生的带领下,抵达了华盛顿。梅普总统亲自接见了代表团,并表示了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诚意,你认为美中之间有可能达成令双方满意的协议吗?”
  “中美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我本人就曾在美国留学,对美国有很深的感情。我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也同样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不希望看到这两个国家互相争斗。太平洋足够宽阔,完全能够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我们有什么必要开启这种无谓的贸易争端呢?”
  祁瑞仓饱含感情地说: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产业结构是存在互补的,中国需要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美国也同样需要来自于中国的工业品,包括梅普总统声称的复兴美国制造业所需要的工业装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底特律的桑迪公司,上个月刚刚从中国引进了一套1700毫米热轧机,据说这是梅普总统亲自签字同意引进的,这充分说明梅普总统也清楚中美合作的意义,我想,他对冯啸辰先生率领的中国高级别贸易代表团所释放的诚意,是由衷的。”
  “的确如此。”坐在旁边的底特律市长点头说,“我们要复兴底特律,许多工厂都需要更换设备,而相当一部分设备是需要从中国引进的。对了,祁先生,说起桑迪公司刚刚从中国进口的1700毫米热轧机,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据说中国的制造商在发运这套轧机的时候,向桑迪公司免费赠送了20个抽水马桶,这是一种什么象征吗?”
  “呃……”
  祁瑞仓哑了,这件事他还真知道,因为这个主意就是冯啸辰出的。冯啸辰向出口热轧机的秦重机械集团提出这个要求时,竟然得到了秦重一干官员和工程师的附和。至于这其中的缘由,祁瑞仓倒也向冯啸辰求证过,知道了40年前中国从国外引进热轧机时关于马桶的心酸故事。但在这个场合,他是不便透露这一点的。
  幸好,这时候又有人提问了,从而岔开了让祁瑞仓尴尬的问题。那人问道:
  “祁先生,作为著名的‘祁-丁产业振兴曲线’的提出者之一,对于底特律,乃至对整个美国的制造业振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建议嘛?”祁瑞仓思考了一下,说道:“首先一点,美国的精英阶层应当认识到,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一个大国,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而不能听凭金融业侵蚀工业的机体;其次,工业的振兴需要大批熟练的工业人口,政府应当加大工业技术教育的力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向于工业;第三,工业的发展需要有长期规划,美国在此之前曾经有过很好的实践,但近年来这种长远规划越来越少了,政府和投资者都过于短视,这将使美国逐渐丧失在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
  “祁先生,你说得太好了。美国的政客们只关心选票,他们不会为长远的发展考虑,这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那么,你认为应当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刚才那名听众执着地问道。
  改变这种情况吗?当然是有办法的,但是,这似乎不是美国能够接受的方式。或许,只有到美国真正衰败,离开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王座时,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才会去反省这个问题吧?
  想到此,祁瑞仓笑了笑,对全场说道:
  “我想,最重要的是,你们需要一个重装办。”
  (全文完)
完本感言:歉意与感谢
  历时两年半时间,终于把《大国重工》这本书完本了。284万字,其他作者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牛逼的甚至只需要半年时间,而橙子却写了两年半,实在是汗颜。
  有关本书的一些情况,向各位读者汇报一下:
  《大国重工》这本书写作的创意,来自于国家1983年颁布的110号文件《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国家随之而成立了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简称叫“重大办”,文中称为重装办,是为了规避一些历史真实。另外,真正的重大办并没有文中那样的一套体系,小说是把许多故事都集中到一起了。
  有同学问橙子有没有参考文献,简单推荐一套书,叫做《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史话》,大家自己去搜吧。其他技术文档来自于知网,刚看了一下,橙子一共下载了1086个CAJ文件,实在没法一一列出。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的这段历史,恢宏大气,波澜壮阔,橙子写的时候深感自己积累不足,笔力欠佳,只写到了一些边边角角的琐事,很愧对这样一个大题材。当然,客观原因也有,很多重大决策涉及到的层面太高,不是橙子能够去探讨的。
  最后的结局有读者认为太匆忙,其实这也是早就设计好的。装备研发的故事主要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新世纪之后就是收获成果了,并没有太多故事。此外,贸易战很多是高层角力,本身也没法写,所以只能是点到为止,再写多就是水了。
  《大国重工》得到了阅文和各界的大力扶持,2017年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2018年获第二届现实主义题材征文特等奖,纸质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电视剧改编正由某影视公司聘请国内最大牌编剧之一进行编剧,预计今年下半年投拍,明年上半年播出。
  受《大国重工》影视改编的带动,《工业霸主》也于去年落实了电视剧改编,将由另外一家影视公司改编,如果顺利,电视剧可能会在2020年的某个时候与观众见面。
  橙子是个兼职写手,经常有俗事缠身。《大国重工》创作的两年半时间里,橙子做了两个研究课题,写了一本教材和一本学术专著,耽误了不少时间。感谢广大读者能够忍受橙子动辄十几天的断更,不弃不离。本书完本时高订22000,均订9600,不能和其他大神相比,对于橙子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再次叩谢。
  前后写了三本工业书,把橙子的知识积累榨得差不多了。很多时候橙子既要保证逻辑上的合理性,又要避免写出与前书雷同的情节,实在是很艰难。《大国重工》把主角的角色调整为政府官员,就是想换个角度,但政府官员的故事又有太多限制,写得很是不爽。其实像小冯那样做事,在体制内早就变成渣了,小说只是戏言吧……
  关于下一本书,或许会是一本轻松点的都市爽文吧。有人预言橙子写爽文必扑,橙子也知道,但工业文一时实在是写不动了,至少要再沉淀一两年,积累点资料,才有可能。这段时间,就让橙子任性地放飞自己吧。
  感谢阅文,感谢主编胡说老大,感谢责编梧桐老大,感谢广大读者,感谢党,感谢时代……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451   <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