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51

  杨海帆的这番表态,让范永康颇为动容。农机厂是县经委的下属企业,厂长也就是一个股级干部而已,非但级别上无法与县委办副主任相比,还有企业干部与机关干部之间的落差,二者的含金量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了。
  杨海帆愿意放弃机关的副科级别,去淌合资企业这趟浑水,这种精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范永康答应杨海帆,县里会把他的级别保留下来,任何时候他如果不想在合资企业呆下去,县里会另外派人接替他,同时给他恢复现有的级别和待遇。对于范永康的这个承诺,杨海帆自然也是说了一大堆感激涕零的恭维话。
  把桐川这边的关系理顺之后,冯啸辰便前往东山市,向东山区委和行署摊牌。他编了一个故事,说冯维仁临去世之前一直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在老家桐川县建一家企业。而晏乐琴与国内的孩子们联系上了之后,决心替冯维仁完成这个心愿,因此才有了合资这件事。既然是冯维仁的遗愿,那自然就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对于东山地区提出的希望把合资企业放在东山市的建议,冯啸辰再三表示了感谢,然后予以了拒绝。
  事情到这一步,谢凯、于长荣也就放弃了努力,表示尊重冯维仁的遗愿,支持在桐川县建立这家合资企业。他们当着冯啸辰的面,向陪同冯啸辰一道去东山市的范永康和熊小青做出指示,要求他们务必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要让外商宾至如归,高高兴兴地投资,欢欢喜喜地赚钱。
  摆平了东山地区和桐川县,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合资企业的事情还有许多道程序要过。首先,冯华要在德国收购一家企业作为外壳,掩护本属于冯啸辰的资金投向中国。其次,合资企业还需要在国家的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获得批准,再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执照,方可落地建设。虽然孟凡泽已经答应会在这些事情上帮忙,但各种手续办下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冯啸辰不可能呆在南江等着这些程序完成,他的探亲假只有两周,而仅仅在桐川和东山,他就花掉了一周的时间。他交代冯立和杨海帆继续做各种前期准备工作,自己则拎着行李,坐上火车返回了京城。
  “回来了,家里怎么样?”
  看到风尘仆仆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冯啸辰,罗翔飞微笑着向他问道。在前一段时间,罗翔飞已经被提拔成了冶金局的正局长,负责全面的工作。
  “都挺好的,我爸妈还让我给您带了些土特产过来呢。”冯啸辰说着,把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年糕、咸鸭蛋之类的东西放到了罗翔飞办公室的墙角。这些东西也值不了多少钱,算是很正常的人情往来,罗翔飞仅仅是客气了一句,也就默然地接受了。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闲话,罗翔飞转入了正题,说道:
  “小冯,你回来得正是时候。1780轧机的引进工作,目前已经移交给冶金设计院去洽谈了,在他们和德方谈出一个结果之前,咱们冶金局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这段时间里,咱们最主要的工作是要抓紧推进12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工业实验,这件事其实早就该去推了,前一段各种事情一耽搁,就给放下了。”
  “电动轮自卸车,是王处长过去搞的那个吗?”冯啸辰问道,他说的王处长,正是王伟龙。而120吨自卸车这件事,他已经听王伟龙说过许多次了。
  大型自卸车是露天矿的重要装备,这种车需要有很大的载重量,同时能够在矿山的恶劣路况下行走自如。自卸车的传动方式有两种,即机械传动和电传动,相比前者,电传动的操纵更加灵活,而且传动力量更大,可靠性更强。在电传动方式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把驱动电机安装在车的后桥壳内,另一种则是直接安装在车轮里,这就是所谓的电动轮自卸车。
  最早的电动轮结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人发明的。这种设计是在车轮的轮毂里融合了电动机、减速机构、制动装置等,省去了传统的离合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等部件,从而简化了整车结构,还能够提高传动效率。
  王伟龙过去所在的安徽省罗丘冶金机械厂,是冶金系统的重点企业之一,从50年代开始生产制造电传动矿山设备。60年代末,罗冶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45吨电动轮自卸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70年代,随着国家矿石需求量的增加,矿山对于大型采矿装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百吨级以上的电动轮自卸车就是其中之一。
  70年代中期,罗冶在机械部等几部委的支持下,开展了12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研制工作。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技术资料,加上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研制这台自卸车所经历的艰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只说一个小小的方面:为了寻找可用于自卸车上的配件,王伟龙这个技术处副处长都不得不亲自去当采购员,脚步踏遍了半个中国。
  经过长达三年的努力,第一台120吨电动轮自卸车终于下线,让罗丘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为之欢欣鼓舞。报纸也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这条喜讯,用了不少诸如“零的突破”或者“翻开新篇章”之类的煽情表述。
  可随之而来的事情,却是大家始料未及的。自卸车造出来了,却找不到一处矿山愿意接受它开展工业实验。整整两年时间,这台长11米,宽6米,高5米的庞然大物,一直都静悄悄地蹲在罗冶的厂区里,无法施展自己的身手。
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
  一台新装备在工厂下线,仅仅是装备研制完成的第一步。接下来,装备要送到工作现场去进行试运行,检验装备是否能够适合实际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工业试验。大型装备的工业试验有完整的试验大纲,有些需要分成若干个阶段,包含数以百计的试验项目和性能指标,只有完成所有的试验项目并达到指标要求,这种新装备才能通过验收,转入正式生产。
  为了保证装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工业试验往往要选择最恶劣的工作场合开展,而且还要设计一些超出正常工作强度要求的试验环节,还要持续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以检验设备的可靠性。
  以罗翔飞刚刚说到的120吨电动轮自卸车来说,工业试验大纲的初稿已经编制完成,在试验开始之后,还要根据试验现场的情况进行逐步完善。按照目前的工业试验大纲,自卸车需要在花岗岩地貌的矿区连续运转3个月,运载超过25万吨以上的矿石,完成1000次以上的载重下坡,并且要求主要部件不得损坏,否则此前的一切的试验结果清零,从头开始。
  这样的试验要求,罗丘冶金机械厂方面是早有思想准备的,以往他们开发过吨位较小的自卸车,工业试验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这种要求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觉得稀罕。让厂长们抓狂的事情是,两年时间过去,居然找不到一个矿山愿意接受这台自卸车去进行工业试验,而工业试验不做完,车辆就无法定型生产,前期付出的心血就完全白费了。
  当初立项研制自卸车,是机械部、冶金部等几个部门联合发起的,全国有十几个矿山都表示了支持,有些矿山的领导还在部里表示过对自卸车的期盼,颇说了一些“望眼欲穿”之类的话。自卸车在罗冶下线的时候,这些矿山也纷纷发来贺电,盛赞罗冶的干部职工为矿山冶金系统又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时候,正值国内的工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由于自卸车主要用于铁矿、铜矿等金属矿区,所以这个项目划到了经委冶金局的管辖范围之内。负责此事的罗翔飞决定趁热打铁,及时推动自卸车的工业试验,以便发现问题,完善设计,使装备早日定型。他以冶金局的名义,向几家矿山发了函,商讨开展自卸车工业试验的事项。
  公函反馈的速度慢得异乎寻常,罗翔飞让手下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反复催了若干次,直到他的耐心快要耗尽了,才陆陆续续地得到了回音。各家矿山的回函相似得几乎像是从后世的网络中拷贝下来的,不外乎先是用好几百字的篇幅陈述电动轮自卸车的重大意义,讴歌罗丘冶金机械厂自力更生造出大型自卸车的丰功伟绩,随后画风突变,开始强调自己的各种困难,或是说生产任务太紧,抽不出时间来开展试验,或是说当地条件过于恶劣,这种粉嫩粉嫩的新产品,是不是先到温暖湿润的地方去锻炼锻炼,别到自己这里来闪了小胳膊小腿。
  罗翔飞按着心里的恼火,开始和各家矿山的领导进行沟通,有时候是趁着他们到京城来开会的时候直接去招待所拜访,有些则只能通过长途电话来联系。断断续续地谈了一年多时间,冶金局的电话费花了无数,得到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有些矿山实在拗不过,答应讨论讨论,结果要么是矿长得了鸡眼无法参加会议,要么是书记去现场慰问矿工尚未回来,总之讨论二字就再能拖上一年半载,让罗翔飞恨不得揪着对方的耳朵问问:你们他妈的就从来没有开过一次囫囵会吗?
  当然,事情一直推不动,也有罗翔飞这边的原因。作为冶金局最懂业务的一名领导,他分管的事情千头万绪,经常要如救火队员一样飞到全国各地去协调重要的事项,没有精力一直盯着这件事往下追。再加上他只是一个副局长,有些事情他自己无权拍板,需要再请示局长,这也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
  时下,原来的老局长到点退休了,罗翔飞当了局长,拥有了把控全局的权力。接替他位置的新任副局长史玉峰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有一些经验,也有一些闯劲,分担了他的不少压力。罗翔飞于是重新提起自卸车工业试验的事情,决定这一回无论如何也不再拖下去了,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
  “这件事,现在安排了矿山处的常处长来负责,担任自卸车工业试验推进工作小组的组长,矿山处的王伟龙、技术处的冀明担任副组长,你到工作小组当个干事,跟着他们一块去跑跑。”罗翔飞对冯啸辰说道。
  矿山处的处长名叫常敏,是一位40多岁的女同志,干练泼辣,素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美称,冯啸辰和她只是认识,没有什么过多的交往。王伟龙和冀明二人倒都是冯啸辰的老朋友,王伟龙自不必说,冀明在这次出访德国期间,与冯啸辰是住同一个房间的,后来在换外汇之类的事情上,也得了冯啸辰不少好处,早把这个有能耐而又懂事的小年轻当成了自己的小兄弟。
  听说自己未来是和这么几个人一起工作,冯啸辰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对罗翔飞问道:“罗局长,那么我的职责是什么呢?”
  罗翔飞道:“常处长有矿山工作经验,擅长于和那些矿长们打交道。王伟龙本身就是从罗冶出来的,是设计自卸车的副总工程师,了解自卸车的技术情况,还有就是便于和罗冶那边的试验团队沟通。你对行业不熟悉,而且人也太年轻,这一次主要就是去锻炼一下,平时帮着整理整理文件,跑跑腿啥的,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
  “我明白了,我会给各位领导做好服务工作的。”冯啸辰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罗翔飞微微一笑,道:“说你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并不是让你去当服务员。当然,你是小字辈,有些出力流汗的事情,你多做一些也是应该的。不过,我更希望的是你能够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我对你的头脑一直是非常看好的,这次派你加入这个工作小组,也是存着一些期待,看看你是不是能够独辟蹊径,在别人觉得走不通的地方,帮我们走出一条路来。”
  冯啸辰假意地苦着脸,道:“呃,罗局长这个评价……恕属下不敢接受。”
  “怎么不敢接受?我明明是夸奖你好不好?”罗翔飞笑着调侃道。他是一个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平常是很少和下属开玩笑的。但在他心里,一直觉得冯啸辰就是自己的子侄一辈,纵然他在其他人面前会显得严肃一些,在冯啸辰这里也就只是像一个慈祥的邻家大叔了。
  冯啸辰道:“我怎么觉得罗局长刚才是批评我不走正道,专走歪门邪道呢?”
  罗翔飞道:“你这样理解也不错,你这个人,有时候的确是喜欢走走歪门邪道。上次孟部长派你去明州,好端端的一件事情,愣是让你弄成了一个阴谋,还把人家一个干了十几年的老厂长给坑了,你说说看,这算不算歪门邪道?”
  “这个嘛……”冯啸辰无语了。帮着徐新坤算计贺永新这件事,他没有向罗翔飞说得太详细,但架不住孟凡泽会向罗翔飞提起来。如果要认真追究,冯啸辰做的事情的确不那么光明正大,在正人君子面前是有些说不出口的。
  罗翔飞见冯啸辰面有尴尬之色,摆了摆手,道:“这不是批评你,当然也不能算是表扬。做人需要光明磊落,这是我们一向提倡的。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在社会上的确有一些不良风气,包括官僚主义作风,还有一些盲目追求金钱的腐朽作风,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工作有时候的确需要借助一些策略,这也是难免的。”
  说到这里,罗翔飞的脸上也显出了几分无奈,其实又何止是冯啸辰,就算罗翔飞自己,哪里又没有对社会风气做出过妥协?有些时候,罗翔飞甚至很佩服冯啸辰,同时也是很羡慕冯啸辰。冯啸辰搞的那些阴谋,罗翔飞一方面是想不出来,另一方面也是不便于去做,毕竟他还是一个需要爱惜羽毛的高级领导。而冯啸辰则没有这样的负担,他是一个年轻人,没有级别,没有资历,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情别人也无话可说。
  罗翔飞这一次把冯啸辰吸引到工作小组里去,心里也是存着用冯啸辰这杆枪去搅搅局的念头。常敏、王伟龙他们都是在体制内混了十几二十年的人,思维上有很多禁忌,行事也不可能无所顾忌。推动矿山接受工业试验这件事,难度很大,不出点阴招损招,恐怕还真没法办成。
  罗翔飞把冯啸辰派去,就是希望发挥他这方面的特长。当然,这句话罗翔飞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
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以冯啸辰的聪明,哪会听不出罗翔飞话里的潜台词。先说社会上有不正之风,然后说允许有一些策略,这不就是鼓动冯啸辰去搞阴谋吗?看来,这位罗大叔也是被那些矿长们给挤兑急了,才不惜放出冯啸辰这么一个大杀器来。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讲究心照不宣,罗翔飞都说到这个程度了,冯啸辰也就不需要多问啥,反正到时候捅出娄子,老罗肯定会负责收拾,自己只管去惹事即可。有了这个底,冯啸辰笑着问道:“罗局长,我能不能先了解一下,依您的看法,这些矿山拒绝接受自卸车的真实原因,会是什么呢?”
  “第一,怕麻烦。矿山担心装备的质量太差,给他们添麻烦。”罗翔飞竖起一个手指头,开始给冯啸辰做科普。圈子里这点事情,谁也瞒不过谁,那些矿山拒绝自卸车的理由千差万别,但罗翔飞是老冶金系统的干部,岂能猜不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工业试验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需要矿山上提供配合。新装备肯定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从前就有这样的情况,工厂生产出来的设备,到矿山之后,干活的时间还没有维修的时候多,有时候还占着工作面,影响到人家的正常生产。矿山都是有自己的任务指标的,因为帮我们做工业试验而影响了指标完成,这个责任算谁的?”罗翔飞说道。
  “这其实应当算是我们的责任吧。”冯啸辰道,“咱们的产品质量不可靠,给别人添了麻烦,怨不得别人。”
  罗翔飞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的确是需要下力气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故障,不能让矿山去承受这些损失。”
  “那么第二呢?”冯啸辰继续问道。
  罗翔飞露出一个苦笑,道:“第二嘛,就是矿山担心装备的质量太好。”
  “呃,这是什么缘故……”冯啸辰懵了,矿山嫌装备质量不好,这还情有可原,装备质量太好,怎么也成一个缺点了?
  罗翔飞道:“矿山担心的是,如果进行工业试验的装备质量太好,上级领导直接大笔一挥,就把装备留下了。等到以后系统内要进口国外同类装备的时候,领导说你这里已经有一台国产装备了,进口装备就分给其他单位吧。这样一来,矿山不就吃亏了吗?”
  “……”
  冯啸辰真是无语了,这么强大的理由,让他想吐个槽都找不着由头。
  进口设备比国产装备的质量好,这是一个共识,你再喊100遍的爱国主义也白搭。对于矿山来说,能够用进口装备,当然不乐意用国产装备,就算是质量“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的国产装备,实际用起来也不如进口装备省心。且不说故障率、万吨公里油耗、备件消耗之类的经济指标,就是人家那车子的舒适性、噪音水平之类,就是国产车绝对无法比拟的,傻瓜才会放弃进口装备而选择国产装备呢。
  国家在力推国产装备,但国产装备即使是定型量产了,产量也是有限的,肯定还需要进口一部分同类装备来补充。矿山担心自己留下了国产装备之后,未来进口装备就轮不到自己了,这种心态还真是无可厚非的……
  且慢,真的是无可厚非吗?冯啸辰在心里嘀咕着,这分明就是崇洋媚外,是为了小集团利益而不顾大局,是自私自利,怎么能叫无可厚非呢?可是,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做的,你现在表现出大公无私,到时候生产指标落在别人后面,领导才不会管你是不是大公无私,各种批评处分那才叫一个铁面无私。
  不是有诗人(1)说过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这个体系内,或许曾经是有过一些大公无私的企业领导,但他们都因为吃亏太多而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擅长于抢装备、抢资源的卑鄙者,你能奈何?
  其实,这也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早在战争年代里,各级领导就是鼓励下属各显神通的。虽然那些来自于总部、野战军的命令都是号召下属部队要发扬风格,但真正受到青睐的都是擅长于在战场上和友军争装备的所谓“两头冒尖”部队。
  建国之后,这种情况同样不少,各省市、各部委哪个不向中央伸手要钱要物?等钱和装备到了地市或者部委之后,下面的市县、企业同样是拼了老命地争抢。你如果不去抢,领导还要琢磨了:这家伙是不是在消极怠工啊,有钱都不抢着要,还想不想干了?
  这个道理,罗翔飞是懂的,冯啸辰也懂。但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矿山不愿意接受工业试验的安排,就让人淡定不能了。
  “这个问题,也算是体制问题吧。”冯啸辰怯生生地说道,“国家是不是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政策,对于积极配合装备行业搞技术研发的,应当有一定的激励措施,最不济也不能鞭打快牛,让老实人吃亏,是不是?”
  罗翔飞道:“是这个道理,我准备在经委的会上提一提,请大主任他们去协调一下。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真的是让有贡献的单位做牺牲了,以后还有谁愿意做事。”
  “这是第二个原因,罗局长,还有没有三呢?”冯啸辰道。
  罗翔飞想了想,说:“第三也是有的,那就是有些矿山是想拿这件事和冶金局谈条件。他们也知道,自卸车这个项目是国家几部委牵头搞的,不可能永远这样搁置下去。把我们给逼得太急了,到时候从经委或者计委那里一纸行政命令压下去,他们最终也得接受。所以,他们是存着接受的心理,想用现在这种办法,换一些条件。”
  “这个也合理吧。”冯啸辰道,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知道要办事就应当有所妥协,不能动不动就唱高调,幻想着手指前方,就有无数的人为你拼命。矿山想用这件事来和上头的部委讨价还价,只要开出来的价钱在上级部门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上级部门一般也都是会接受的,皇上还不差饿兵呢。
  “主要的,就是这三方面的原因吧。”罗翔飞总结道,“现在各家矿山都在观望,知道法不责众,冶金局也拿他们没办法。国家恢复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各行各业都在大干快上(2),对冶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家矿山的任务指标都是不断加码,如果哪家矿山撂了挑子,中央也得头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好吧,我明白了。”冯啸辰也苦笑了。这尼玛算个啥事啊,上下级之间怎么就成了敌我关系了,还有什么强攻智取的,老罗是看小说和样板戏太多了吧?
  见过罗翔飞之后,冯啸辰便安心等着工作组出发了。在这两天时间里,王伟龙向他介绍了春节期间回罗丘去联络退休工人的事情,说已经帮他找到了20多人,主要都是机床工,身体健康,老实巴交,只要冯啸辰能够兑现每月相当于他们退休前工资水平的酬水,他们就愿意远赴南江去给冯啸辰打工,当然,美其名曰叫做支援建设。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方面,王伟龙也找了几个,情况各不相同,就看冯啸辰那边需要什么样的人了。
  关于即将联手去找矿山推动工业试验的事情,王伟龙没有冯啸辰想象的那样激动,而是反复提醒冯啸辰不要操之过急。他在罗冶的时候,就和这些矿山打过交道,知道推动这件事情的难度。当然,对于罗翔飞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王伟龙还是非常支持的,毕竟120吨电动轮自卸车是他的心血,他比任何人都更期待能够早日开始工业试验。
  派出工作小组的事情,很快就在冶金局党组会上得到了通过,按照罗翔飞的提议,常敏被任命为工作小组组长,王伟龙、冀明为副组长,此外还有冶金局的另外几位工作人员以及从罗冶派来的几个人作为小组成员。
  冯啸辰以专业翻译人员的身份被安排在小组里工作,去年他刚到冶金局的时候,因为没事干,罗翔飞曾经让他去资料室做过一段时间的露天矿资料综述,现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国内的几家露天矿,这些资料就被当成前期的成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