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51

第一百八十五章
师徒和解
  还是师生之间心意相通,胥文良声称崔永峰是他最好的学生,而崔永峰则准确地把住了胥文良的脉,向冯啸辰献上巧计,果然让胥文良就范了。
  第二天一上班,胥文良便向宋洪生和贡振兴报告了有关阿瓦雷项目的事情,果然引起了宋洪生他们的关注。如果冯啸辰、王根基所说的阿瓦雷项目是真的,而这个项目又能够落到秦重的头上,那么其对于秦重的意义,又远大于南钢的轧机。
  天下之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胥文良求的是青史留名,宋洪生和贡振兴想要的就更多,既想要秦重的利润,也想要承接海外大型项目的政绩,阿瓦雷项目恰恰能够满足大家所有的愿望。
  秦州重型机械厂党委扩大会议开了一整天,形成了一系列的决议:
  首先,由贡振兴、胥文良负责,成立克林兹分包业务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全厂的精兵强将,消化吸收克林兹转让的技术,保质、保量、按时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在此之前,秦重已经向重装办的工作小组做出过同样的一个承诺,并提交了工作方案,其中也同样说到了组织精兵强将这样的话。但这一回,秦重列出来的名单与上回有了明显的不同,那些比金子还贵的七级车工、八级钳工之类的宝贝,都赫然出现在了名单上面。技术负责人也由差强人意的副总工程师李建和、董金喜变成了总工程师胥文良。
  其次,就是针对阿瓦雷的轧机项目,组成了前期工作团队,同样由贡振兴、胥文良负责。这个前期团队的任务就是根据阿瓦雷的需要,完成1700毫米轧机的总体设计,以便在未来的竞标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阿瓦雷的订单。
  冯啸辰向贡振兴做了保证,即便是阿瓦雷这个项目未能成功,重装办也会继续推进国产热轧机的出口工作,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都有较为发达的钢铁工业,存在着新建或者更新热轧机的可能性。只要秦重的设计能够独树一帜,而且价格上具有足够的优势,拿到一个进口订单是迟早的事情。
  胥文良的热情已经被全面调动起来了,他承诺将会全心全意地学习克林兹的技术,并将其融合在新轧机的设计上。他还表示,不管阿瓦雷轧机项目是否能够谈成,他都会努力地完成这条新轧机生产线的设计,给自己的技术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冯啸辰在一个合适的机会向胥文良透露了事情的真相,告诉他其实是崔永峰提出了在国外寻找市场的建议,并说崔永峰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就在于希望让老师有一个实现夙愿的机会。
  胥文良懊悔之余,买了一大堆零食和几件价格不菲的玩具,亲自前往崔永峰住的筒子楼,以看望崔永峰的女儿妞妞为名,向昔日的学生道歉,并正式邀请崔永峰担任自己的助手,帮助自己完成阿瓦雷轧机的设计工作。师徒俩在经过了短暂的尴尬之后,便恢复了往日的和睦与默契,畅谈起了新轧机的设计思路。
  那一天,为了打击胥文良的自信心,冯啸辰把自己记得的后世的轧机设计理念和盘托出,着着实实地给胥文良来了一次头脑风暴。胥文良缓过劲来之后,可没打算放过冯啸辰,他与崔永峰一道,把冯啸辰按在技术处的制图室里,把冯啸辰肚子里那些超前十几年的知识问了个底儿掉。
  冯啸辰前一世负责过冶金装备的研制工作,参加过不少技术论证会。要说到每一项具体的技术细节,他当然不可能都弄清楚,也不可能都记得,但那些新颖的设计思想,他是可以信口说出的。有个别特殊的设计,他甚至还能够画出一个简图,而这样的简图交到冶金专家手里,人家一眼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奥妙,并迅速地将其变成设计图纸。
  前一段时间,为了给辰宇公司做原始积累,冯啸辰把自己记得的一些小发明画成图纸,卖给了西德的厂商。但涉及到大创新的内容,他并没有拿去变现,一是出于大义的考虑,觉得自己好不容易穿越一次,有点好东西总得留在自己的国家里,发挥点利国利民的作用;二则是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一旦披露出来,会非常惹眼,如果让人发现他把这样的技术卖到了国外,按当时的政治氛围,他是要承受极大风险的。
  这一回,在胥文良和崔永峰面前,冯啸辰没有再保留,而是把能够讲的技术都讲出来了。有些后世的技术先进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支撑的程度,他如果说出来,恐怕会被胥文良他们看成疯子,冯啸辰自然不会提起。他说出来的,都是基于国内的技术水平所能够做到的,有一些技术目前正在诸如西门子、日立之类的国际巨头的实验室里酝酿,冯啸辰可没打算对他们留情。
  “这几项技术,我估计国外也还没有搞出来,咱们必须要先申请专利,否则一旦我们的设计方案提出来,国外这些企业肯定会抢注专利,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冯啸辰在讲解完毕之后,郑重其事地对胥文良和崔永峰说道。
  在前一世,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西方,鲜有需要担心别人抢注专利的技术,所以从中央部委到下面的企业,对于专利申请的事情都不太关心。当时国内还没有出台专利法,要申请专利只能是到国外去。而在国外申请专利的程序又是大多数企业都不了解的,这也导致了许多技术很难得到专利的保护。
  当然,平心而论,当年国内企业不在乎保护自己的专利,也同样不在乎保护别人的专利。购买国外的设备回来仿造是当年非常普遍的做法,从中央到地方都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一些人认为,既然我们在肆无忌惮地仿造国外拥有专利的设备,那我们再去国外申请专利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家会愿意保护我们的专利吗?
  冯啸辰却是能够看得更远的。他知道,国家迟早是要融入国际社会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会日益增强。现在我们不太重视别人的专利,也不在乎别人剽窃我们的专利。但等到有朝一日我们打算尊重别人专利的时候,如果自己手上没有专利,那么非但无法保护自己的技术,甚至还得为自己发明的技术去向国外交专利费,这将是极其窝囊的事情。
  胥文良和崔永峰都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一听冯啸辰的话,他们便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崔永峰郑重地点点头道:“冯处长提醒得对,这些思想,对于轧机设计将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其价值无法估量。如果国外那些大型冶金企业了解到这些思想,哪怕只是听到只言片语,他们都会抢先把这种设计注册成专利,到时候我们就没法使用了。”
  “永峰,你要千万注意,冯处长说的这些思想,一个字都不能泄露出去。”胥文良叮嘱道。
  崔永峰道:“我明白,胥总工,您放心吧。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要尽快把冯处长说的这些想法进行验证,然后按照专利申请的规范要求,写成申请文件,请外贸部门帮助我们在国外申请专利,然后我们才可以拿出来使用。”
  “这些专利,如果公布出去,整个全球的冶金领域都要轰动了!”胥文良感慨万千地说道。
  崔永峰道:“岂止是轰动啊,我觉得简直就是一场地震了。我预感到,西门子、日立,还有克林兹、三立制钢所等等,都要疯了,他们将不得不来向我们购买这些专利,否则他们新设计的轧机就将是过时的。”
  说到这里,崔永峰把目光投向了冯啸辰,讷讷地问道:“冯处长……我能不能问一下,你说的这些想法,都是从哪来的?有一些想法,和我在学术杂志上看到的有些相似,但那些杂志上说的绝对没有你那么透彻。还有另外一些想法,干脆就是全新的,别说我,就连胥总工这样的老冶金专家,都不曾想到过,你是怎么会想到的?”
  “是啊,小冯处长,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你提出的这些思想,任何人只要能够提出一项,就能够在冶金行业中称为权威或者泰斗了,而你却是一口气就讲了十几项,这么丰富的思想,完全不可能出自于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像你这样年轻的一个干部。”胥文良也说道。他的技术痴又犯了,也不顾这话说得有些唐突。
  “这个……说起来可能算是一点点家学渊源吧。”冯啸辰无奈地说道。他当然知道自己说的东西太逆天了,但要让他把这些先知先觉的思想都束之高阁,他又觉得可惜,这毕竟都是穿越者的福利啊。
  “怎么,冯处长的父母也是搞冶金的?”胥文良随口问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我父母不是搞冶金的,不过我爷爷是搞冶金的,他叫冯维仁。”
第一百八十六章
欢迎回娘家
  “冯老!”胥文良一下子就被惊倒了,“冯老是我的老师啊,原来……原来你就是冯老的孙子!”
  “难怪,难怪……”崔永峰也喃喃地说道。他虽然不曾见过冯维仁,但也是听胥文良念叨过很多次这个名字的。
  冯维仁当然并不是胥文良的老师,但在秦重初建的时候,冯维仁到秦重来做过技术顾问,那时候胥文良就如十几年前的崔永峰一样,还是一个青涩的小技术员,在冯维仁这种技术大牛面前是执弟子礼的。说得更难听一些,他当年如果自称是冯维仁的学生,人家都会觉得他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当然,今天的胥文良已经有称冯维仁为老师的资格了,他好歹也是国内顶尖的轧机设计专家,而冯维仁因为在运动期间受了些冲击,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名气反倒不如胥文良更大了。
  冯啸辰亮出的这个身份,彻底打消了胥文良、崔永峰师徒对他的疑虑。他们甚至觉得,冯啸辰说的这些轧机设计思想,或许是冯维仁留下的,只是假冯啸辰之口说出来而已。不过,冯啸辰并没有承认这一点,他含糊地表示这些思想都是在他在继承冯维仁一些原始想法的基础上,自己琢磨出来的,他本人拥有这些思想的知识产权。
  冯啸辰不得不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冯维仁有三个儿子,以及三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如果这些思想是冯维仁留下的,那么冯啸辰就没有权利独自占有。他在德国卖技术获得了收入,现在把一些技术思想教给胥文良和崔永峰,未来在名和利方面都会有所收获,如果知识产权不清晰,后面的隐患是非常大的。
  至此,冯啸辰一行的秦重之行算是取得了圆满成功。罗翔飞原来担心的就是秦重对于引进克林兹技术没有积极性,而现在秦重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如果未来真的能够拿下阿瓦雷的轧机项目,还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在未来,秦重还要派出人员前往西德去接受培训,另外还要接待克林兹派来的培训专员,消化克林兹的图纸等等,这些工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事情,届时可能还需要重装办派人来协调,这就是后话了。周梦诗、费树理都已经与秦重方面混得很熟,一些小事情派他们过来也就足够了。
  到了离开那天,秦重派了一辆中巴车,由邬三林、万克俭陪同,把冯啸辰一行送到了秦州火车站。冯啸辰他们下了中巴车之后,就看到万克俭指挥着几个陪同来的工作人员从车上卸下一堆大包小包的礼品,直接帮他们送进了车厢里。这其中有西北省特产的农副产品,也有一些烟酒之类的高档消费品。
  中央部委的干部下到地方去检查工作,临走的时候地方上的企业肯定是要奉上一些礼品的。但礼品的数量多少、规格档次之类,则另有讲究。这一次冯啸辰他们给秦重送来了一个大好的机会,未来如果阿瓦雷项目能够成功,秦重还需要继续得到重装办的支持,所以秦重给冯啸辰一行的礼物自然就更加丰厚了。
  王根基、周梦诗都是家境不错的人,对于这些礼品并不特别在意。冯啸辰现在身家过百万,是个低调的富翁,自然也不在乎这些外快。一行人中只有费树理是满心欢喜的。他的家庭背景一般,现在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出一趟差能够捞到一些外快,自然是十分高兴。冯啸辰见状,索性以单身汉用不上这些土特产为名,把自己那份也送给了他,弄得费树理对冯啸辰又是一番感谢和恭维,心里打定主意以后就跟定这个又有本事又慷慨的小处长了。
  火车离开秦州,冯啸辰交代王根基负责把周梦诗和费树理二人带回重装办去交令,自己则在中途的北宁省下了车,换车前往林北市。他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办完,那就是他承诺的帮崔永峰联系爱人调动的问题。
  与胥文良把事情说开之后,冯啸辰专门打听了有关崔永峰的爱人徐敏调动的事情。一问才知道,吴丹丹在这个问题上有些误会厂里了。虽然崔永峰反对厂里关于南钢轧机的事情惹恼了贡振兴和胥文良,但胥文良并没有拿这个徒弟的家事来为难,反而在宋洪生、贡振兴他们面前说了不少好话,希望厂里能够花点力气,帮崔永峰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关于这个情况,崔永峰也是知道的。
  徐敏调回秦州工作的事情,其实是卡在林北重机那边了。冯啸辰自以为自己有孟凡泽撑腰,冷柄国对他看法也不错,只要他打一个电话给林北重机,就能把这事摆平。谁曾想,他在秦州给冷柄国打通电话之后,冷柄国却没有马上答应给徐敏办调动的事情,只是表示这其中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再研究研究。在电话里,冷柄国还请冯啸辰在方便的时候到林北去走走,名义上说是请他吃饭,其潜台词却是要谈一谈的意思了。
  冷柄国说到这个程度,冯啸辰当然也只能专程去跑一趟了。林北重机也承担着国家的重大装备研制工作,属于重装办联络的企业之一,冯啸辰去看一看,沟通一下感情,也是有必要的。冯啸辰此前打着人家的旗号干了不少事情,有些事也已经传到冷柄国耳朵里去了,他如果不上门去向冷柄国做个解释,也不太合适。
  “冯处长,一路辛苦了。”
  在林北市火车站,冷柄国的秘书孙民热情地迎向从火车上走下来的冯啸辰,与他热烈握手,然后给他介绍一同前来接他的厂办主任江国良,又陪着他一同坐进了厂里派来的小轿车的后排。江国良坐在前面的副座上,指挥着驾驶员开动了车辆。
  冯啸辰在京城的时候曾经见过孙民,也聊过天,算是比较熟悉的。与江国良他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江国良对他却并不陌生,见面握手的时候显得非常热情的样子。
  “辛苦江主任和孙秘书了,其实厂里派个车过来就行了,用不着二位亲自跑一趟的。”冯啸辰坐在车里客气地说道。
  “冯处长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孙民替江国良回答道,“冷厂长对冯处长非常欣赏,听说冯处长过来,专门安排了厂里最好的小车来接,还交代我一定要和江主任一起来,要保证冯处长的安全,磕掉一根毫毛都要唯我是问。”
  冯啸辰寒了一个:“不至于吧,冷厂长这是把我当成出土文物了,像我这皮糙肉厚的,还能磕掉什么毫毛吗?”
  他当然也知道,这是冷柄国向他做的一个热情表示。按照常理,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到林北重机来视察工作,厂里派出一名办公室副主任到车站迎接就足够了,稍微热情一点的话,由主任亲自来也不是不可以。但孙民跟着过来,就显得过于隆重了,孙民的级别不及江国良高,但他是冷柄国的秘书,代表的是冷柄国的面子。
  冯啸辰是由于受到孟凡泽的青睐,才进入了冷柄国的视野。出于对孟凡泽的尊重,冷柄国给冯啸辰授了一个生产处副处长的虚衔。经过在新民液压工具厂的事情,冷柄国对冯啸辰的确产生了几分欣赏,但也仅仅是欣赏而已,他的级别比冯啸辰高得多,谈不上需要对冯啸辰如何恭维。
  但冯啸辰进了重装办,而且被正式任命为副处长,这在冷柄国的眼里就不一样了。重装办管着全国的重大装备研制工作,手里掌握着不少权力,随便松松指缝,或者紧紧指缝,对林北重机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冷柄国必须要把与冯啸辰的关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升一步,让冯啸辰成为林北重机在重装办的一个靠山。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派孙民去火车站接冯啸辰,就是应有之义了。
  “哈哈,欢迎小冯处长回娘家来!”
  在厂长办公室里,冷柄国亲自从办公桌后面绕出来,拉着冯啸辰的手,用夸张的口气致着欢迎辞。他用上了“娘家”这样一个说法,坐实了冯啸辰与林北重机之间的关系,让冯啸辰只能傻笑着认了。
  “你个小冯,很给我们林北重机涨脸啊。”
  招呼着冯啸辰在沙发上坐下之后,冷柄国坐在另一张沙发上,笑呵呵地对冯啸辰说道:“你在平河电厂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当时你打的旗号就是林北重机的副处长,电力部的一位司长专门给我打电话了,说让我把你转送给他们。我当时就明确拒绝了,我说现在到处都在争人才,像小冯这样优秀的人才,我们才舍不得送出去呢!”
  “呵呵,不好意思啊,冷厂长,没经过您的允许,我就冒用了咱们厂的名义。当时的情况下,我如果不这样说,他们恐怕不相信我。”冯啸辰摆出一副检讨的样子说道。
  冷柄国义正辞严地说道:“什么叫冒用,你本来就是咱们林北重机的人嘛!你现在去了重装办,但林北重机永远都是你的娘家。我在厂务会上都已经说过了,这个生产处副处长的位子,就是你小冯的。不管什么时候,你小冯都是咱们厂的优秀干部。”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地分居的三角债
  这是讹上我了!
  冯啸辰在心里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但他嘴里还没法反驳,因为他当初的确扯过人家林北重机的虎皮,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哈哈,听冷厂长这样说,我心里暖洋洋的啊。虽然我这也是第一次到林重来,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上一辈子就来过很多次一样。”冯啸辰半真半假地说道。如果把他的上一辈子理解成穿越之前,他这话还真没说错。当然,后世的林北重机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办公楼、车间什么的都已经翻建了,包括冷柄国、孙民这些人也都已经退休的退休、升迁的升迁,没几个是现在存在的。
  冷柄国想不到穿越这样的事情,他把冯啸辰的话当成了一种客套,笑着说道:“小冯可真会说话。既然把林重当成娘家,以后就经常过来走动走动吧。京城过来也不算太麻烦,请一两天假,到这里来休息休息,还是可以的。”
  说过一些没营养的口水话,冷柄国终于把话题引到了冯啸辰关心的事情上,他说道:“小冯,上次你说的徐工调动的事情,我问过技术处了,技术处那边觉得有点难度啊。”
  他说的徐工,也就是崔永峰的夫人徐敏了。当年这两口子大学毕业,一个分到了秦重,一个分到了林北重机,这么多年过来,都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冯啸辰听崔永峰说起过,徐敏是搞探伤的工程师,在林重算是探伤这方面的头号专家,林重一直不肯放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冷厂长,我知道咱们有难度,徐工这样的人才,搁在哪个厂肯定都是舍不得放的。可她和秦重的崔工两地分居都十几年了,孩子都已经上学了,一个没爹,一个没娘,实在是太可怜了。”冯啸辰打着感情牌。
  两地分居这种事情,对于今天的人已经有些陌生了,在当年则是很常见的。现在的人即便是两地分居,一年下来起码也能见上十几次,坐上飞机、高铁,几个小时就能见上面,所以也不会觉得有多苦。而在当年,交通条件不行,交通费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两口子一年也就能见上一面,在一起呆个十天半月的,感情上不说,生理上的需求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了。不过,在申请解决两地分居问题的时候,谁也不方便把生理需求之类的话写上去,只能拿孩子来打感情牌。
  冷柄国点点头道:“这个情况我也知道,其实我们也向秦重提出过,希望能够把徐工的爱人调到我们这里来,同样可以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但他们那边也不同意啊。”
  “这个……”冯啸辰被噎住了。冷柄国这个道理,明明是歪理,还真让人没法反驳。要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徐敏调到秦重去是一种选择,崔永峰调到林重来同样是一种选择。秦州和林北这两个城市,也差不了多少,甚至林北还比秦州要发达一些,为什么不能让崔永峰调过来呢?
  当然,其中的原因冯啸辰是知道的,冷柄国也知道。崔永峰是搞冶金设备的,到林重来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换一个专业,以他现在的年龄,半路出家去搞矿山机械,基本上就是废了。徐敏搞的是探伤,在林重能发挥作用,去了秦重也同样有用,所以让徐敏调动,更为合理。
  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徐敏的发展前途不如崔永峰大,这一点他们两口子是有共识的。离开自己工作了十几年的岗位,换一个新单位重新发展,肯定是会有损失的。与其牺牲掉崔永峰的前途,不如牺牲徐敏的前途,这就是这两口子做出的选择。
  冷柄国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但他却要装傻,自然就是为了和冯啸辰谈谈价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