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51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是一句老话。当你代表集体利益,比如冷柄国这样,那么这句话对你来说自然是非常有利的,你可以举着它号令一切。但如果你代表的是个人利益,如崔永峰和徐敏这种,那就悲摧了。为了集体利益,你们小家庭的利益就得靠边站。
  在冷柄国看来,徐敏是林北重机的私有财产,只要林重不乐意,任何人都无权把她“拿走”。在此前,冷柄国还说过电力部向他讨要冯啸辰,而他则坚决不给,在说这话的时候,他同样把冯啸辰定义成了林重的固定资产,不经他这个厂子批准,别人是无权染指的。
  “冷厂长,这次重装办交给秦重的任务非常重,他们要消化吸收从西德引进的1780毫米热轧机技术,形成咱们自己的宽幅热轧机设计和制造能力,崔工是他们那边的骨干,可以说是这项引进工作的核心人员,如果把他调出来,这项工作就要泡汤了。”
  冯啸辰不打算和冷柄国去兜圈子,直接把崔永峰的重要性点了出来。这本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冷柄国也在等着冯啸辰说这句话,冯啸辰又何必隐瞒呢。
  果然,听到冯啸辰这样说,冷柄国的眉毛一下子皱成了一个疙瘩,用手敲着沙发的扶手,说道:“是这样啊?那可难办了。徐工也是我们这边的骨干人才,关系着我们研制25立米挖掘机的项目成败。如果把她调走了,我们厂在探伤这方面可就垮了……”
  “是啊,人才难得啊。”冯啸辰应道,“现在两边都有难处,我们罗主任说过,重装办就是帮着企业搞协调、做服务的,就崔工和徐工两口子这件事,冷厂长有什么好办法没有,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吧。”
  冷柄国装完了叉,这才说道:“秦重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这是大事,我们的确不能为了我们一个林重的利益而耽误国家的大事。徐工在我们林重非常重要,但为了支持重装办的工作,我们再舍不得,也只能放人,总不能让人家小两口总这样分着吧?小冯你还没结婚,不理解这里面的事情,到我们这把子年纪就明白了,让人家小两口两地分居,太不近人情了。”
  “是啊是啊。”冯啸辰连连点头,你说我不懂,那我就不懂吧,不过,你装得再正义,狐狸尾巴总是要露出来的。
  “但是……”冷柄国话锋一转,“1780毫米热轧机是国家重点项目,我们正在搞的25立米挖掘机,也同样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在重装办挂了号的,手心手背都是肉,重装办总不能厚此薄彼,对我们的困难不闻不问吧?”
  “这怎么可能呢?”冯啸辰笑道,“林重有什么困难,我们当然也会尽心尽力去帮助协调解决的。冷厂长有什么要求,就尽管提出来吧,我会回去向罗主任汇报的。”
  “我们也有一个想要的人才,想调过来,办了好几年都没办成,重装办这边能不能帮我们去联系一下。”冷柄国说道。
  冷柄国说的这个人,名叫杨胜利,是一名电机专家,在凌北省的一家企业工作,他的妻子则是林重的职工。林北重机搞大型矿用挖掘机,正好需要这样的电机专家,便希望能够把他调动过来,打的当然也是解决两地分居这样的旗号。而凌北那家企业对杨胜利也非常看重,不愿意放他走,而是希望林重能把杨胜利的妻子调过去。
  杨胜利是北宁省人,从个人意愿上说,是更希望调回北宁省工作的,所以对于把妻子调到凌北省去工作兴趣不大,只是一味地向自己的单位打报告,希望单位放人,让自己能够调到林重去。这样一来,凌北那家单位对杨胜利也产生了怨念,不予重用不说,还在调动的问题上故意刁难,林重发了几次商调函,对方都置之不理,整件事僵在那里已经好几年时间了。
  “对方是什么单位,这么牛?”冯啸辰问道。
  “一家小单位,省属的一家小电机厂,500人都不到。”冷柄国不屑地说道。
  500人不到的省属企业,充其量也就是家处级单位,甚至有可能连处级都不到。如果是北宁省的企业,冷柄国找找省里的关系,稍稍施加点压力,对方就得乖乖放人了。可跨着一个省,冷柄国就没这么大的本事了,人家上面有省厅,遇到这种事情总是要护短的。倒不是说没法谈,而是如果要谈,冷柄国就得拿出东西和对方去交换,正如冷柄国现在就在拿杨胜利的事情和冯啸辰交换徐敏一样。
  你想要我手上的徐敏,可以啊,你帮我把杨胜利弄过来,等价交换,童叟无欺……
  冷柄国找不出什么东西去和凌北省做交易,但他攥着一个徐敏,让重装办出头去帮他协调。重装办管的事情多,没准凌北省也有什么事情要求重装办出面的,届时就会愿意把杨胜利装到点心匣子里当个礼品送出去。
  这不就是后世的“三角债”吗?冯啸辰郁闷地想到。老子这里是重大装备办公室,不是居委会,凭什么管你们这些夫妻两地分居的家务事啊?
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装办变成居委会
  “咱们是重装办,不是居委会,你怎么会揽下一堆这样的事情?”
  在重装办主任办公室里,罗翔飞皱着眉头,对刚刚从林北重机回来的冯啸辰说道。正如冯啸辰想过的那样,罗翔飞也是在第一时间就觉得这种夫妻两地分居的事情与重装办的业务没啥关系,对于冯啸辰揽回这样一桩事颇有些不悦。
  “我倒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我们关心的事情。”冯啸辰道,“我们是组织重大装备技术攻关的,而要完成攻关,必须依靠广大的干部职工。咱们一方面要让别人干活,另一方面却不去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怎么能够让人家死心塌地地为我们工作呢?就说崔永峰吧,他专业水平很高,头脑很清楚,在消化吸收克林兹技术的问题上,他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可这样一个人,因为夫妻两地分居,生活很艰苦,大量的时间都耗在家务事上。最严重的是,有个姑娘因为同情他的境遇,经常去帮他收拾家务,我们都担心天长日久会有一些感情上的变故,到时候就麻烦了。”
  “怎么还会这有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罗翔飞不满地斥道,在那年代,第三者插足这种事情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以罗翔飞的思想,是极其看不惯的。
  冯啸辰淡淡地笑道:“人非草木,这种事情也是难免的。就算崔永峰不出轨,他和爱人长期分居,夫妻感情也会受到影响的。罗主任真的愿意看到这些为国家努力工作的人才家庭不幸福吗?”
  罗翔飞啧了一声,说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当然是希望不要出现这种两地分居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苦衷我们这些人也是体会过的。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林北重机不愿意放徐敏离开,也有他们的道理,总不能为了他们夫妻团圆,就影响到工作吧?”
  “您的意思是说,为了工作,就该牺牲他们的家庭幸福?”冯啸辰反问道。
  “也不能这样说……”罗翔飞也有些纠结了,尽管有“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说法,但这只是口号而已。现在不比战争年代,也不比刚建国的时候。那时候国家一穷二白,要求大家做出一些牺牲是必要的,也是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建国已经30多年,还要让人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既不必要,也无可能,罗翔飞也是有丰富的基础工作经验的,岂能不知道这点。
  “好吧,这个杨胜利的事情,我来给凌北省打个电话……”罗翔飞决定屈服了。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实在不算是很大的事,他反而是因为事情太小,才不愿意去管。堂堂重装办的副主任,专门打个电话给省里,要求帮忙解决一个工程师的调动问题,太小题大做了。现在既然冯啸辰坚持认为这件事该管,那么他去管一管也无妨,何必为这么点小事伤了这个得力手下的积极性呢?
  谁料想,冯啸辰闻听此言,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罗主任,您弄错了,我想说的,不仅仅是崔永峰和杨胜利两个人的事情。”
  “什么意思?”罗翔飞问道。
  冯啸辰道:“我在想,全国的企业里,像崔永峰、杨胜利这样的情况,到底还有多少?即便不说是所有的企业,光是咱们重装办联络的那些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得是数以百计的吧?咱们是不是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些问题都集中地解决掉。”
  “你疯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罗翔飞这回可真没好气了,直接便训斥道。
  你说崔永峰是热轧机技术引进的关键人物,帮他解决一下家庭生活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也就罢了。要让徐敏调动,就需要解决杨胜利调动的问题,罗翔飞卖卖面子,也能办到。可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关你啥事?同情心也不能泛滥成这个样子吧?正如你冯啸辰自己说的,这种情况起码也是数以百计。如果统统都要解决,重装办这一年恐怕都不用干别的事情了。
  冯啸辰认真地说道:“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我认为两地分居这种事情是不人道的,这些职工都是为国家辛勤工作了很多年的,他们有权利要求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嗯。”罗翔飞应了一声,不做评论。
  “其次,重装办刚刚成立,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来让下面的企业对我们产生归属感,这样未来涉及到跨部门协调的时候,我们就有一定的话语权了。为企业职工谋福利,是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如果咱们抓住这样一个问题,切实地帮助一部分职工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未来我们向这些企业提出工作要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积极性来予以配合。”冯啸辰说道。
  “这……”罗翔飞有些犹豫了。
  冯啸辰提出的这个思路,还真有些可取之处。重装办成立之后,罗翔飞给不少企业的领导打过电话,以求联络感情。他能够感觉得到,这些承担重大装备研制任务的企业对重装办的态度,可以用“敬而远之”这样一个词来描述。大家在明面上都说重装办的成立非常及时,自己愿意服从重装办的协调,还有什么齐心协力、实现四化之类的套话。但在私下里,各家企业都是持观望态度的,不知道重装办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又会有什么坏处。
  在很多企业眼里,重装办的成立就是让他们又多了一个“婆婆”。本来有省里、部里管着,三天两头都是检查、考核之类,让人不胜其烦。现在又凭空出来一个重装办,来头还非常不小,大家首先感觉到的就是麻烦。
  如果在这个时候,重装办能够独辟蹊径,帮企业解决一些现实的困难,尤其是惠及到普通的干部职工身上,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这些企业会发现重装办这个机构还是有点用处的,未来重装办要求他们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多一些积极性了。
  至于那些在重装办的帮助下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的职工,必然也会因此而对重装办心存感念,这样就相当于重装办在各家企业里都埋下了一些自己人,这对于开展工作也是很有好处的。
  罗翔飞甚至还想到,届时他可以让手下的干部分别负责自己对口的企业,让那些企业欠下他们的人情,这样等未来这些干部到企业去联系工作时,企业也就不好不给他们面子了。
  要说做这件事的最大毛病,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罗翔飞甚至能够想到,如果自己把这件事情上报到经委去,经委的第一反应肯定也是一头雾水,然后则是狠狠地斥责他一番,说他不务正业,干了一些居委会大妈才关心的事情。
  “名义的问题,其实很好办。”冯啸辰看出了罗翔飞的心思,笑着说道。
  “怎么好办了?”罗翔飞问道。
  冯啸辰道:“咱们先把崔永峰这件事办成,然后写成一个工作简报,发到各家装备企业,要求各企业切实关心职工的生活问题。我估计,各家企业收到这样的工作简报之后,都会主动和咱们联系,要求咱们帮助他们解决同样的困难。届时我们就可以把各企业的要求汇总起来,再提交经委领导讨论。这种自下而上反应过来的意见,经委领导肯定不会无视的。”
  “你确信这些企业会主动和咱们联系,反映情况?”罗翔飞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您觉得呢?”冯啸辰诡秘地一笑,反问道。
  “……”罗翔飞认输了,他看出了冯啸辰的用意,那就是如果下面那些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冯啸辰会安排人去暗示他们,甚至可能是直接向他们授意。只要下面的企业提交了请求,重装办就有理由把这件事当成一项工作来开展了。
  “你这个脑子啊,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成天想些这样的鬼点子。”罗翔飞哭笑不得地说道。
  “这么说,您同意了?”冯啸辰道。
  罗翔飞点点头:“同意了,就这么办吧。你说得对,咱们有义务关心自己的职工生活,不能让他们流了汗还要流泪。杨胜利的事情,我马上给凌北省打电话,请他们帮助解决,等到杨胜利和徐敏两个人调动成功之后,我让小宋写个简报。不过,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分心去管了,我觉得,交给刘燕萍去管更为合适。”
  “罗主任圣明!”冯啸辰向罗翔飞打了个千,说道。
  “尽搞这种名堂!”罗翔飞斥了一句,说道:“这件事情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有些企业能够通过互通有无的办法来解决人员调动的问题,但有些企业就一定正好拥有可以和别人交换的人才,届时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你的才能不应当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重装办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你要担当起来。”
第一百八十九章
面向21世纪前叶
  “敏,真想不到,你的调动会办得这么快!”
  “是啊,真像做梦一样,永峰,你几年你一个人带妞妞,又当爹又当妈,真是苦了你了。”
  “你不也一样?一个人带着壮壮,又当妈又当爹的,也辛苦了。”
  “这件事能办成,真得感谢小冯处长,如果不是他去我们厂找冷厂长,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办成呢。”
  “是啊,小冯处长真是一个热心人。我想好了,这一次无论如何我也得把新轧机的设计搞好,要不就太对不起人了。”
  “爸爸,妈妈,你听,这是弟弟教我说的林北话,好玩不好玩……”
  “妈妈,我要姐姐送我去幼儿园……”
  类似于这样的对话,在许多个家庭里进行着。重装办成立之后推出的第一个大动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他们一没有发布什么十年规划,二没有组织什么会战,而是大张旗鼓地统计各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的职工两地分居问题,然后协调不同地区的政府、企业帮助予以解决。
  对于单独的某个家庭,以及其夫妻双方所在的企业来说,解决一方的调动问题难如登天。因为这其中需要涉及到一方的企业是否愿意放人,而另一方是否愿意接收,此外还有户口迁入方面的障碍,一拖十几年的情况十分普遍。
  重装办采取的是一个协调的方法,他们在充分统计了各家企业存在的职工两地分居情况之后,推动双方或者多方的协商,让甲企业的张三调动到乙企业,乙企业的李四调动到丙企业,丙企业的王五再调动到甲企业,最终实现了一种多赢的结果。
  其实,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也都不是存心要为难自己的职工,下属有生活困难,对于工作以及企业氛围都存在不利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领导们也是愿意帮着职工解决这些困难问题的。此前的障碍,主要是在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存在难度,有重装办这样一个上级单位出手,多方说和,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当然,重装办毕竟不是居委会,罗翔飞也不会越俎代庖地去解决全国所有的两地分居问题,他把自己所关注的范围严格限制在重点装备企业的范围内,只有涉及到装备企业的职工家属在非装备企业工作的,才跨出这个范围去做一些额外的协调。
  粗粗统计下来,全国几百家能排得上号的装备企业里,存在两地分居问题的家庭有上千个之多,几乎每家企业都能找出几个。罗翔飞从电子部挖来的计算机高手吴浦专门做了一个数据库,又设计了一套算法,从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出能够配对调动的人员,然后生成一个交换人员的方案,发送给所涉及到的企业,让他们去相互协调。
  当然,并不是所有这些协调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有时候某些企业想要的人与能够配对成功的人在专业上不匹配,或者某个希望调出的人处于一个重要的岗位,必须等待有人代替才能放走,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撒网。对于这样的情况,那些困难家庭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事情已经得到了上级单位的关注,解决困难的希望又多了几分。
  还要说的一点是,存在两地分居问题的,多半是企业里有一定地位的职工,要么是管理干部,要么是技术人员,要么是高级技术工人,他们或者是因为大学毕业分配到不同单位,或者是为了支援重点建设而调动到外地的单位,这样才出现了两地分居的问题。一个普通工人一般是不太可能在相隔几百、几千公里的异地找到配偶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重装办的这项举措,受益的对象往往都是各企业里的重要人物,在企业里是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一时间,重装办便成了各企业都关注的一家上级单位,重装办的干部到企业里去联系工作的时候,除了企业的接待之外,往往还会受到一些职工的私人宴请,毫无疑问,这些请客的职工都是在重装办解决两地分居举措中受益的那些人。
  这件事办得轰轰烈烈,功德无量,但热闹是属于刘燕萍和薛暮苍他们的,冯啸辰只是一个倡议者,无缘亲自去操刀。他从秦重回来之后,便被吴仕灿生拉硬拽地拖去讨论规划处新拟定的重大装备发展规划去了。
  “咱们重装办目前所主持的11项重大装备,预计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完成,届时我们将形成一个良好的装备制造能力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考虑了面向21世纪前叶的装备发展思路,大致涉及这样6个产业方面:
  第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中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
  第二,能源产业,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