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刑警(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685

  嗯……闵学打量了一眼,并不都是陌生人。
  起码位于主席台上,主持会议的就是个熟人,也许不算熟?只是一面之缘。
  是当日在魔都培训时,去给他们上过课的北连,连泰。
  仍旧是那张严肃的国字脸,衣衫一丝不苟,整个人没半分变化。
  有了连泰,在下方人群中再看到彭继同,闵学当然不会惊讶。
  不过闵学没惊讶,不代表彭继同不惊讶。
  这厮现在满脸的讶然,显然完全没料到会在这里见到闵学,看来是提前没得到半点儿消息。
  上方的连泰只是朝闵学微微点头,没开口招呼。
  闵学带着满脑袋问号,看彭继同旁边还有个空位,就顺势坐了过去。
  “你怎么也来了?”彭继同凑过来小声问道。
  看来有连泰坐镇,彭继同这厮也不敢放肆。
  闵学微一耸肩,“我还想问你呢!”
  这趟行程实在是有够莫名其妙,闵学颇有些摸不清头脑。
  就在这时,主席台上的连泰开口了,“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的会议马上开始。”
  嗬!合着就等他呢?不少人听到这里,都意味深长的打量了闵学一眼。
  “各位桌上都有一份档案,想必很多人刚才已经看过了,没看过的现在可以看看,看过的不妨再来仔细看一遍。”连泰指了指众人桌前的一沓复印文件道。
  既来之则安之。
  闵学闻言,暂时将思绪收回,专注到面前的档案文件上来。
  打开档案,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具女尸照片。
  从照片上看,女尸全身赤果,双手背缚,嘴用布塞着,脖颈间勒痕明显,没有其他明显外伤,八成是死于窒息。
  闵学再度往下看去,是关于女尸的身份以及案发过程的介绍,但,没有凶手信息,显然这案子并没破。
  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完结,闵学继续向后翻,又发现了六张女尸照片,这也就意味着,还有六个人死了。
  从档案信息来看,这七起事件都发生在西陕林榆一带,而且七个死者被杀死的作案手法基本相同。
  都是女性,背缚双手,窒息而亡。
  从系绳结的方法来看,再结合具体杀人手法,应该是同一人所为。
  也即,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七个人死亡的时间段是在三年内,但即便最近的那个,离现在也已经有十八年了!
  几近二十年前的陈年旧案!为什么现在又拿了出来?难道又出了什么新证据?
  这不是没可能的。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以前毫无头绪的陈年旧案,又因发现新的证据而重新被提出。
  一些逃亡了半辈子的逃犯,被抓的新闻更是屡见报端,彰显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这就是被叫来的理由吗?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味啊。
  就在闵学纳闷儿间,连泰又开口了。
  “案子大家都看过了,性质之恶劣不需我再提,继同,放片子。”
  彭继同立马操作了起来,片刻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张尸体照片,特写部位是尸体背缚双手手腕上的绳结。
  这绳结的打法,赫然与前七个相同!
  又是同一个人做的?那为什么要分开放?不一起记录在档案中呢?
  答案很快揭晓,接下来幻灯片显示的案发时间,竟然就在几天前!地点,则是京城!
  这说明什么?说明并非新证据被发现,而是一个隐藏十八年的连环杀手,竟他么又犯案了!
  看众人都明白了事件始末,连泰再度开口。
  “这次专案组,由部里牵头,我来主持具体工作。”
  “在座的诸位,有一直在跟着这个案件的西陕同仁,也有来自各地的刑侦精英。”
  “有对该嫌犯行为模式了如指掌的老刑警,也有对案件侦破有独特角度的新鲜血液。”
  “相信这一次精诚合作,我们一定能将罪犯,绳之以法!”
  掌声热烈响起……
  只有闵学懵逼中,这咋回事?怎么突然就进了部里的专案组?
  专案组倒也没啥,我那晚会可咋整?
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重的壳
  随着连泰的话落下,这个暂定名为“9·22”京陕系列杀人案的专案组,正式开始运行了。
  然而闵学对于自己为何出现在这里一无所知,只能暂时接受连泰关于抽调各地刑侦精英的说辞。
  而且看在座各位同行们的长相,明显天南海北的都有,有些地域特色极为鲜明,所以连泰倒也不是在胡说。
  即便事情如此的顺理成章,闵学终究是闵学,他瞬间想到了来之前关弘济异于平常的表现,再结合到京城之后吕正平的拉拢,若有所思……
  掌声稍歇,连泰再次开口,“下面请西陕的胡德水同志,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详细案情,以及当年的一些侦查细节。”
  说着,连泰朝坐在前排的一个老同志点了点头,很明显,以这位的年纪,八成是参加过当年的侦查,当然有发言权。
  闵学的思绪被打断,回归到当前的正题上来。
  说是老同志,胡德水其实比连泰大不了多少,说话声音十分洪亮,通俗点讲,就是大嗓门。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十八年前查到的,都在各位面前的档案里写着咧。”
  话是这么说,胡德水还是把十八年前的案子又详细叙述了一遍,从第一起到第七起,时间、地点、杀人手法、现场状况、被害人情况等等,这位老同志都能如数家珍。
  这样的表现绝不是临时抱佛脚,看得出胡德水这十八年来,从没有真正的放下过这起系列案件。
  洋洋洒洒一个多小时后,胡德水终于做了个总结陈词。
  “这七起案件,杀人时间地点毫无规律,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里,有时在户内,有时又在野外。”
  “死者除了都是二十出头的女性外,其它诸如身份、社会关系等都毫无交集……”
  “凶手的杀人手法也相当的一致,先控制被害人,缚住被害人双手,在实施女干yin行为后,将被害人勒死。”
  “而且嫌犯具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每次杀人后,都会十分缜密的清理现场,比如用漂白水清理被害人下,阴,擦拭指纹,收集毛发等。”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我们在案发现场几乎一无所获,所以当时专案组的人私下给他起了个称呼,‘幽灵’。”
  “起代号这行为当然不妥,但我们真的不知该如何称呼他。”
  “这个代号在现在看来有点儿土,当时我们却觉得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幽灵来无影去无踪,一消失就是十八年。”
  “说实话,前两天接到电话说那厮又出手杀人了的时候,我都以为谁是在和我开玩笑呢。”
  胡德水说到这里,摇头苦笑着坐了下去。
  他是少有的现存去过所有案发现场的警察之一,亲眼看到过七个年轻女性死后的惨状,和看现场照片及视频的感觉绝不相同。
  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这感觉搁谁身上都不好受,何况一搁就是十八年。
  也许每位刑警身上,都背负着这么一个或数个重重的壳,想卸掉,却又被一种名为正义的东西束缚着。
  没有人出声安慰,因为不需要!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将案子破了,就是最好的安慰!
  连泰表情未变,只是那两道浓重的眉凑的更近了,“大家都来说说吧,各抒己见。”
  操着一口东广味儿普通话的小年轻首先站了起来,“从胡警官的描述中,我认为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推论。”
  “一是嫌犯有一定的刑侦或相关背景,十几二十年前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一般来说,普通人很难学到如此完善的反侦察技巧。”
  众人点头,胡德水也不例外,这点并不难推测,他们当年也往这个方向查过,然而并没什么收获。
  因为二十年前电脑都不普及,更不用提网络了,所有档案基本都是纸质化保持,想找个出人来,太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6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