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814

  “至于云侍卫,是将军留下来保护我的,我要是不带了他去,只怕将军知道以后会责怪云护卫,我会心中不安的。”
  李长青微微颔道,觉得姜宪考虑的很周到。但他还是道:“人太少了,我再给你拨二十人,让他们护送你进京。”
  姜宪笑道:“我这次可是悄然进京。”
  她怕赵翌知道她回了京城,让她去给他请安。
  姜宪现在看都不愿意多看赵翌一眼,更不要说对着他三跪九拜了。
  “那也不能就带这两个人!”李长青瞪大了眼睛,“这万一路上要是有个什么事,我就是后悔都来不及。这二十个人你必须带着。这都是我训练出来的死士。就算是路上遇到了悍匪,也能把你平安地护送到京城。再就是亲家舅爷那里,也得招呼一声,最好是能在半路上迎迎你们。反正亲家舅亲常在宣府和京城之间走动,要藏个把人根本不在话下。”
  通知姜律?
  姜宪犹豫了片刻就同意了。
  反正她回京城的事谁都有可能被她瞒住,唯有大伯父一家不可能瞒得住。除了她会在镇国公府落脚之外,她也想见见大伯父一家,感谢他们为她所做的一切。
  而且她自幼在宫中长大,觉得天下除了内宫,就是在李谦身边最安全了。如今李谦和内宫都隔她千里之遥,她感觉不安全,需要姜律给她保驾护航。
  她和李谦的日子还长着呢,她可不想这个时候出了什么意外!
  姜宪就向李长青讨主意:“家里的人怎么交待呢?”
  李长青想也没想地道:“就说宗权去了校场,你怕开战,要去庙里为宗权吃斋静修两个月……两个月可能以吧?你到时候能不能赶回来?”
  “能!”姜宪不敢在京城多逗留。
  随着赵翌的掌权,他遂步掌控京城的防卫,谁知道她在京城里溜达会不会被赵翌发现或是被人无意间发现告诉赵翌呢?
  李长青不再说什么。第二天早上趁着几个孩子都来给何夫人问安的机会把大家都叫到了一起,说了姜宪要去庙里静修的事。
第396章
召回
  众人一阵愕然。
  特别是李冬至,她大着胆子问李长青:“阿爹,为什么让嫂嫂去庙里静修?在家里静修不行吗?”
  在她看来,被送去庙里静修的女子都是犯了错的女子,被送进去之后,几乎没有人能回来。
  现在哥哥不在家里,嫂嫂却要被送去庙里……
  她一双乌溜溜地大眼睛眨也眨地望着李长青,仿佛在无声地求着父亲。
  李长青不由皱眉,觉得李冬至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尖锐,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他不由皱眉道:“这是阿爹的意思,你难道是在诘问阿爹不成?”
  “女儿不敢!”她咬了咬牙,道,“可大哥不在家,嫂嫂若是要去静修,怎么也得跟哥哥说一声吧?这样不声不响地把嫂嫂送去庙里,别人要是知道了,还以为嫂嫂犯了什么错呢?阿爹向来最疼爱大哥的,您也不希望大哥受此非议吧?”
  姜宪听着差点忍不住为李冬至喝彩。
  这孩子,最最像李谦了!
  不枉她最疼爱她。
  关键的时候总是为她说话。
  她立刻上前揽了李冬至的胳臂,笑着轻声道:“小姑,是我自己想去庙里住些日子。你大哥不在家里,我心里有些慌。想去庙里吃几天斋菜,为你大哥求个福,祈个平安。正因为是怕外人误会,所以我昨天才求了公公,让他老人家帮帮我,若干有外人问起来,大家只说我身体不适,不方便见客。”
  李冬至狐疑地望着姜宪。
  姜宪微笑着向她点头,目含诚意。
  李冬至这才信了。
  李长青却被气个半死。
  他是李冬至的爹,李冬至竟然宁愿相信姜宪也不相信他。
  李长青觉得他真是白养了李冬至。
  姜宪看出了李长青的不悦,私底让七姑给李长青带话,说若是在京城里遇到了合适的女先生,想请到家里来给李冬至启蒙:“……家里没有学腹五车的女性长辈,不如正正经经地在外面请一个,好生地跟着女先生学着怎样读书写字,琴棋书画。以后小姑没有出嫁之前可以给侄女启蒙,出嫁之后,可以给自家的姑娘启蒙。一个家族的传承始于此,夫家因此也会高看她一眼。”
  真正诗书传世之家的女孩子,不是跟着自己的母亲启蒙就是跟自家的姑母启蒙,就是要请女先生,也请的是世交家的大归的姑奶奶,像这样请外面的人来教习的,都是新贵之家,那些出身高门大族的女先生通常都不屑任教的。而请了男子教书,多是年过六旬的落第秀才,这样的人最多能告诉李冬至断文识字,更多的就无能为力了。李家也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加之高妙容是女孩子,从前和李冬至感情很好,李家也就不急,这件事因此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如果姜宪真的能从京城给李冬至找个女先生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这种事也要碰机会。
  李长青不想让姜宪为难,让七姑回话:“万一请不到女先生也没有关系,给冬至找个宫里出来的、老成的嬷嬷让她跟着学学规矩也行。”
  姜宪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给李冬至找一个合适的女先生,带个宫里出去的嬷嬷让李冬至学规矩对她来说却是小事一桩——就算找不到离宫的嬷嬷,从宫里带一个回来,报到宗人府说太皇太后或是太皇太妃开恩,要放出去就行了。
  她笑着应了,让人带信给刘冬月和李骥立刻回来,叮嘱七姑和情客简单地收拾行李,把百结和香儿、坠儿等人留在屋里。
  七姑等女仆以为她是去庙里静修,显得很平静,很快就收拾好箱笼,等着刘冬月和李骥回来。
  刘冬月和李骥在大同。
  太皇太后给了姜宪一大块种着杂树的荒地,说是她老人家从前的陪嫁,却浅浅地埋着一层煤,扒开不到一尺的地就是是。
  姜宪压根不相信这是太皇太后的陪嫁。
  可前世她也没有这块地的印象。
  今生因为她的缘故,很多事都发生了变化,她也无从追根溯源,悄悄地叮嘱刘冬月,借着这次去给她收租的机会到那山头看看,如果有可能,想办法开始采煤,毕竟煤是朝廷管控之物,把事情闹到明面上了,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刘冬月想着姜宪既然要抬举李骥,也就没有瞒着李骥。
  李骥当时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李家始于微末,他虽是官宦子弟,却不入等级。偶尔和那些门阀贵胄在一起,听说谁谁谁家圈了块黑户开出来的地,有多少多少亩,把那些黑户全都上了奴籍,家里发了一大笔财,谁谁谁家管做了船坞的管事,扣了那些供货给船坞的商家货款不给,那些商家送了一斛莲子米大小的南海珍珠和一根根匣子金条……他那个时候以为那就是最大的不公了,没想到还有更不公的事在这里,而且还是他们家得了利。
  李骥整个人都不好了几天。
  刘冬月只好告诉他:“这些可能是户部孝敬孝宗皇帝或是先帝的私产。”
  李骥听得稀奇不已,道:“皇上还有私产?”
  刘冬月翻了个白眼,道:“皇上也是人好不好?如果没有私产,他要是荒唐起来,把国库里的钱子都拿去用了,大员们的俸禄怎么办?卫所的军饷怎么办?各地赈灾的银粮从哪里来?”
  李骥闻言嘀咕道:“可现在卫所也一样发不出军饷,涝旱的时候也没有看到朝廷赈灾啊!”
  刘冬月嘴角翕翕,想为朝廷争辩几句,可几次都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轻轻地叹了口气,拉了李骥道:“二少爷,我们快点回太原吧!也不知道郡主那边出了什么事?”
  李骥也急了起来。
  两人紧赶慢赶,只花了两天的功夫就赶回了太原。
  正好李长青亲自给姜宪看的黄道吉日就在第二天,两人只来得疲极而寐地睡了一觉,就急急跟着姜宪出了太原城,连箱笼都没有来得及打开。
  李骥困惑地望着他们身边那些相貌普通,沉默寡言的护卫,不禁策马小跑到了云林的身边,朝着那些护卫呶了呶嘴,低声道:“这都是哪里来的?我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
  云林也不认识。
  他隐隐觉查到这些李长青安排的护卫都很不简单,却不知道李长青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心中颇为不安。
第397章
瞒着
  云林推开李骥的脑袋,低声道:“我也不知道!是大人的安排。”
  李骥又道:“那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不知道!”说起这个,云林更郁闷了,“大人只说让我跟着郡主。”
  他是李谦的人,是李谦留下来保护姜宪的,结果却被李长青安排跟着姜宪出门,好像让他去护着郡主是李长青的主意似的。
  等他们穿过树林上了驿道,那些护卫都不见了,只留下云林和李骥、刘冬月三个护着坐了姜宪、情客和七姑的马车,看上去孤零零的,像哪户的小家碧玉出了门进香似的。
  云林心中一动。
  难道那些护卫是大人养的死士不成?
  之后他仔细观察了四周的动静,却始终没有发现那些护卫的踪迹。
  倒是他们,途中遇到一群鲜衣怒马的少年喧嚣而过,七姑居然吩咐车夫将马车停在了一旁,避开了那群少年这才重新上路。
  这可不是姜宪的风格。
  云林皱了皱眉,这才发现赶车的车夫居然是李长青身边一个叫丁二的随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