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814

  李长青这两天太认真了,卯足了劲儿要快点找到曹太后的尸首,像是急着要交差似的,反而让曹宣不太满意,做了好事没人感激。李长青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了。他问柳篱:“是不是承恩公说了些什么?”
  “那倒没有。”柳篱想着才几天的功夫就瘦得脱了形的曹宣,轻声道,“只是觉得你也应该安慰安慰承恩公,他的日子太不好过了。”
  而这只是开始。
  曹宣年纪轻轻的,又有能力。曹太后和赵翌先后宾天,他虽然没有了帝王的猜忌,可同样也没有了能给他撑腰的人。况且曹太后坏了规矩,垂帘听政,韩同心当了太后之后,韩家肯定要有样学样的,就更没有人肯重用曹宣了。
  柳篱道:“总兵大人,您可知道郡主什么时候出宫?能不能想办法让我和郡主见上一面?”
  李长青对柳篱还是有些顾忌。
  他不像高伏玉,有什么事喜欢摆在脸上,两人相处起来虽然总有些小摩擦,却也简单。柳篱却是什么事都喜欢放在心里,谋划好了再告诉他。这让他有种对身边的事情失去了掌控的感觉,不是太舒服。
  “你找她什么事?就不能提前和我说说。”李长青的话里已透着些许的不满。
  柳篱忙道:“我听说简王要求立皇后为皇太后,被郡主四两拨千斤地怼了回去,就想问问郡主的意思。我们这边也好有个准备。”
  “我们有什么好准备的?”李长青不以为意地道,“你刚才说的事我仔细考虑过了,就依你说的,现在别生事,好生生地把曹太后送走。以后再和他们这些人一争长短。”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忍不住抓了抓头发。
  有个像姜宪这样的媳妇,再有个像柳篱这样的幕僚,他的日子也蛮艰难的。
  两个人说了半天的话,来来去去也不过是那回事,正要散了,有小厮进来说嘉南郡主派人给李长青送锦袍过来了,那小厮还与有荣焉地道:“郡主身边的情客姐姐还说,天气越来越冷,郡主请您保重身体!”
  李长青不以为然地咂了咂嘴,神色间的欢喜却是瞒不过人的。
  他让人把情客请了进来,收下了锦袍,问了问姜宪的身体。
  情客笑道:“郡主一切安好,就是惦记着老爷的衣食嚼用,吩咐奴婢过来看看,然后顺便让奴婢给老爷带几句话。”
  柳篱识相地把李长青身边服侍的人都带了下去。
  情客这才道:“郡主说,京城这些日子还有变化。请老爷养精蓄锐,不要管外面的事,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有话语权才能位极人臣。”
  李长青听得心砰砰乱跳,好不容易才在情客面前没有露怯,高冷地点了点头,让人送了情客回宫,把柳篱叫进书房嘀嘀咕咕了半晌。
  情客回到宫里,立刻去给姜宪复命。
  此时姜宪已回了慈宁宫,卸了妆,换了日常的打扮,坐在太皇太后的偏殿里看着赵玺逗太皇太后高兴。
  “……我就这样跟汪阁老说,”赵玺做出一副倨傲的样子挺着小胸脯,满脸高傲地道,“皇曾祖母和皇祖母都让我听姑母的。他们就什么话也不说了。”
  太皇太后听着高兴,一把就将赵玺搂在了怀里,“儿啊肉啊”地亲昵了一番。
  赵玺高兴极了,他问姜宪:“姑母,我答得好不好?”
  之前汪几道觉得赵玺既然已经继了位,不管是赵玺还是韩同心都不适合继续在慈宁宫住着了。姜宪因为另有打算,所以坚持赵玺年纪还小,韩同心刚刚孀居,并把韩同心听到赵翌去世时昏了过去的情形说了出来,说韩同心和赵翌帝后情深,但太皇太后是长辈,不宜见到伤心事,要求韩同心尽快搬出来好为赵翌守孝,把赵玺留在慈宁宫给太皇太后照顾一段时间。
  御书房里的几个人因为有私心,除了左以明之外,都赞同汪几道的说法。
  姜宪口若张仪,把汪几道等人说得哑口无言。汪几道没有办法,拉了不懂事的赵玺出来,谁知道赵玺却张口就说曹太后和太皇太后都曾经告诉他,要他听姜宪的。
  太皇太后还好说,曹太后已经失踪多日,赵玺这么说,不免给人曹太后也托孤给了姜宪的错觉。
  汪几道当时就眼神复杂地看了姜宪一眼,败下阵来。
第737章
对付
  赵玺表功似的讲给太皇太后听,太皇太后听了果然高兴。
  姜宪却只是微笑地坐在那里听着,骨子里透露出些许的冷淡与疏离,心里却有些苦涩。
  赵玺天生就会讨人喜欢吧?
  瞧这话说的,比大人来得还快。
  可赵玺越是这样,就越让姜宪不喜欢。
  就好像看到了一朵花,开得越漂亮就越有毒。
  太皇太后却有些困惑。
  保宁不是那种冥顽不化的人,怎么就对赵玺这样的冷淡,连做做样子都不愿意?难道还膈应着这孩子的出身不成?
  这就麻烦了。
  太皇太后决定找个机会劝劝姜宪。
  赵玺毕竟是未来的皇帝,他如今还小,以后长大了懂事了,有了自己的心思可怎么办?像赵翌,自己的亲生母亲,说囚禁就囚禁了,何况姜宪还是个表姑母!
  太皇太后望着姜宪的目光不由带了几分哀求,笑着要把姜宪拖到这话题里去,笑盈盈地对姜宪道:“我们皇上可真是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帮你姑母。保宁,你说,我们后上是不是特别能干?”
  赵玺回过头来,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
  可姜宪却难以动心,但为了照顾太皇太后的心情,她还是矜持地笑道:“是的!皇上不仅聪明,还很能干。”
  赵玺笑了。
  得到姜宪这样的评介,他非常的开心。
  孩子的直觉都非常的灵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知道,整个宫里,姜宪最厉害,就像从前在万寿山,大家都怕曹太后一样。但也和从前有些不一样。在万寿山,曹太后谁都不怕,在宫里,姜宪在太皇太后面前就显得气势很弱,甚至是听从太皇太后的吩咐,这让他有一种感觉,宫里除了姜宪,就是太皇太后厉害了。而太皇太后待他又十分的和善,他从心里喜欢和太皇太后呆在一起。
  为了保全自己,他本能地讨好着太皇太后。
  情客的到来让姜宪从这种虚情假意中脱离出来。
  她快步走到了大殿,低声问情客:“话可曾带到了。”
  “带到了!”情客看了看四周服侍的人,快声道,“我从老爷那里出来正巧遇到了柳先生——老爷叫了柳先生说话,我给他行礼的时候,他跟我说,老爷那里有他帮着看着,你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定不会拉您的后腿的。”
  也就是说,柳篱看穿了她的打算。
  那汪几道和简王呢?
  姜宪皱了皱眉。
  被姜宪惦记的简王此时却暴跳如雷。他指着东阳郡主就骂了起来:“你看你生的是个什么东西?我让她想办法稳住皇上,她倒好,姜宪站在龙椅前挥斥方遒,她却瘫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姜宪在那里和汪几道等人唇枪舌战,她在那里呆若木鸡。不会说话,难道不能趁机哄哄皇上吗?让那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太监一直抱着皇上。她还要做太后!我就算是主她做了太后,她能干什么啊?她敢在大殿上说话吗?她敢驳了汪几道的折子吗?”
  东阳郡主毕竟是做母亲,女儿被她捧在手心养了十几年,再不好,那也是她的心肝宝贝。就算是被自己的父亲这样的责骂,她心里也不高兴。
  她忍不住道:“父王,我知道皇后不争气,让您受委屈了。可她毕竟年幼,您说什么她都听您的。就像这样,您让她想办法跟着去乾清殿,她不就去了!她不是不想做好,只是没有姜宪的胆子大罢了。那姜宪,连太皇太后选中的女婿都能一脚蹬了,脾气性情可见有多刚烈了。您要是真的摊上了这样一个外孙女,也够头痛的。您看现在镇国公,一把年纪了,还被推出去平乱,姜宪也不怕镇国公就此殉国了!”
  简王听着就头痛,怒目喝斥道:“真是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镇国公这个时候能殉国还好了,姜家一个双爵位是跑不了的。怕就怕姜镇元贪生怕死,宁愿赖活着也不愿意好死!”
  东阳郡主何况不知,她只是想劝劝父亲火气小点。
  简王已不耐烦地推开了她,道:“你明天再进宫去,跟皇后说说,让她想办法一定要和小皇帝打好关系。今天在御书房,要不是汪几道多嘴问了小皇帝一声,我就让小皇帝搬去和皇后一起住了。可她要是不用心,就算是我想办法让小皇帝和她一起住,她能和管得住小皇帝吗?能做个慈母吗?别儿子没养成养出个仇家来了,连累着我们都跟着不得安宁。”
  东阳郡主大吃一惊,道:“这话怎么说?”
  简王也懒得和她多说了,只道:“你自己去问皇后去。”然后站起身来喊了小厮进来给他更衣,对东阳郡主道,“姜宪这小丫头片子有点狠,我看今天汪几道被她怼得也满肚子的火。皇后的事她借着有大行皇帝的遗嘱我们不能和她硬来,可也不能就这样让她拿捏着我们,我得去汪几道家里看看。想办法让汪几道出面把小皇帝寝宫和皇后升太后的事定下来。不然始终是麻烦……”
  他说着,丢下东阳郡主大步去了宴息室。
  陈阳郡主不由叹气。
  在东城的一间普通民宅里,汪几道和苏佩文正和几个平时和他们交好的官员坐在昏暗的油灯前小声地议着今天发生的事。
  “嘉南郡主太霸气了,杀了辽王不说,还干预朝政,难道真的想监国不成?我只听说过垂帘听政的太后,可没有听说过摄政郡主。首辅,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
  还有的道:“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让小皇帝住到乾清宫去。如今的内宫只有太皇太后和皇后,太皇太后是怎样的人,大家都是知道的。小皇帝要是住在太皇太后那里,肯定会亲近嘉南郡主,嘉南郡主想干点什么可就太方便了。就像今天派杨俊去帮镇国公平乱……这明着就是让杨俊去立功,还问杨俊愿不愿留在京城。杨俊高兴傻了好不好?可杨俊若是留在京里,给他给个什么职位好?把谁的位置挪出来?”
  鞑子围城的时候,京城死了不少官员,但大多数是四品或是四品以下的官员,二品官员只死了熊正佩一个人。京官虽然有很多的空缺,可四品以上的官衔却没有两个。熊正佩死后汪几道就许诺给了别人。
  以杨俊的功勋,最少也要封个二品。
  他插进来,就得有人给他挪位置。
  伤害的,是他们的利益。
  谁又心甘情愿地愿意让出来!
第738章
忌惮
  因为这个问题,书房里顿时沉默下来。
  汪几道挠了挠头,半晌没有吭声。倒是苏佩文,低声道:“这些都可以放一放。我倒是担心镇国公,若是他这次平乱成功,嘉南郡主准备给个什么位置给他?”
  之前因为赵翌对姜镇元的猜忌,姜镇元一直在五军都督府担任都督。这个职位听起来很威风,可实际上没有皇上的圣旨,这些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就没事可做,整个一养老的地方。如今嘉南郡主这样维护姜家,还给姜镇元制造了一个戴罪立功,洗脱罪名的机会,自然不会让姜镇元继续留在五军都督府了。姜镇元就比杨俊更不好安排了。
  汪几道闻言冷哼,道:“难道她还想让姜镇元入阁不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