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814

  这个道理姜宪知道,汪几道知道,李瑶、左以明,甚至是苏佩文都是知道的。
  可若是姜镇元去了辽东却没能拿到这个权力,他将处处受掣于朝廷,受掣于汪几道等人,要办的事拖几天,说不定他那里就饿死或是冻死好几个人。与其这样,姜镇元还不如呆在京城。
  那么让姜镇元去辽东之后自给自足这件事什么时候提出来,怎么提出来,都是一个见机行事的事。
  梅城的话,正好给了姜宪一个机会。
  她不由微微地笑了起来,看了汪几道一眼,转移了话题,道:“梅大人是户部尚书,最清楚户问的事了。既然大家都同意镇国公去辽王平乱,那我们正好趁着这机会议一议镇国公去辽东平乱的粮草怎么解决。”她说着,从龙案上拿起一本奏折道,“平乱的诏书已发了下去各地卫所都开始围剿廖修文,但廖修文还是在短短的几天功夫就逃出了山海关。辽东平乱的事已迫在眉睫。我们拖而不决,就是在给廖修文逃跑的机会,给廖修文筑城积粮的机会,是在帮廖修文。”
  姜宪说着,瞪大了一双杏眼,目光如既然离弦的箭,好像谁敢反驳,谁就在帮廖修文,谁就是廖修文的同党,谁就是叛逆,谁就会被等同于谋逆处置,她决不轻饶。
  谁又敢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汪几道不禁在心里大骂。
  谁同意了让姜镇元去辽东?姜宪莫免太会混浠视听了吧?
  他想说几句,可转身却看见看见众人都一副被姜宪牵着思绪走的议论起辽东平乱的粮草来,没有一个对姜镇元去辽东的发出异议。
  汪几道一口气就堵在胸口。
  可他在心里却又不得不承认,姜宪在控制话题的走向、引导朝臣情绪等方面有着自己得天独厚天赋和能力,既然有男子的果断,又有女子的细腻,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
  假以时日,必成一代比肩男子的枭雄。
  他狠狠地甩了甩袖子,第一次对姜宪生出了深深的畏惧之情。
  姜宪,不能留她在京城继续搅乱朝堂,甚至是真主弱之机遂渐成长。
  他和简王的合作,现在看来真是太正确不过了。
  汪几道眯着眼睛看着姜宪。
  左以明却在心里为姜宪喝彩。
  左右逢源,四方借势,以己之长攻他之短,反应迅速,牢记自己的目标不放,纵然前面云山雾海、刀山箭海,可她却始终能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为人所动摇,一般男子都做不到的事,她却轻易就做到了,好像她生而就会似的。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安份守己!
  有个这样不安份联姻,有时候会很麻烦,甚至会受牵连,可同样的,这样的联姻也会给左家带来机会,端看怎样彼此之间的着手。
  之前左家和李家联姻,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左泉是小儿子,读书上又没有什么天份,李家巨富,李家的女儿嫁过来又是高嫁,虽然有个郡主的嫂子,却有名无权,于家族可能没有什么好处,于左泉自己却是门非常好的亲事。
  看在嘉南郡主的面子上,他还特意人修书一封,让大哥好生对待这门亲事,不要怠慢了李家的姑娘。
  没想到这门亲事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嘉南郡主,可真是位猛人啊!
  把汪几道压得死死,把李瑶玩于手掌,就是他,也被姜宪这种暗示下不由自主的入了局。
  如今形势又诡异地向一个不可阻挡的方向奔去。
  姜宪直接跳过了姜镇元任免的最后博奕,当大家都默认了这个结果,直接议起辽东平乱的军草起来。
  左以明瞥了梅城一眼。
  他有点怀疑梅城是不是也投靠了姜宪,或是被姜宪所用。
  这让他更觉觉得姜宪高深莫测,甚至有些怀疑姜宪身边是不是有个非常厉害的谋士。
  所以他略一犹豫,索性撸着胳膊上了阵,道:“臣以为不可让去平息辽乱的将士保家卫国之余却连衣不裹体,食不果腹。而且辽东地域宽广,平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不如让姜镇公自耕自给,既可解辽东之乱,亦可解朝廷之困。梅大人,您看如何?”
  梅诚嘴角翕翕,心中后悔不迭。
  早知道事情会扯到他身上,他就不应该多这个嘴的。再在可好了,逼着他在大殿上站队起来。
  可他谁的队也不想站,他只是怕外行指使内行,嘉南郡主会不管不管,强行让户部拨大量的银子给姜镇元。他全听不出银子,要背锅。
  见没有办法避免站队了,他只好寻思该到哪一边去。
  只是没等他细想,姜宪已出声为他开脱:“这两年九边的军饷是怎么一回来,想必诸位大臣心里都明白。户部的事也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大家议议镇国公去辽东平乱是否由朝廷拨款还是自耕自给吧?”
  “当然是自耕自人!”有自诩忠义之臣的官员站出来道,“辽东极其寒冷,冬天根本不能打仗,从前派去辽东的军队到了冬天就只能安营扎寨,升火取暖,大家都只能等到来年春天再战。镇国公带了将士过去,正好可以趁着冬天的时候开垦些荒地!”
  反正每次打仗,朝廷拨出去的银子都被那所谓的总兵、巡抚给私吞了,还不如让镇国公自己想办法操心军需去。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少,也有想巴结姜宪,觉得辽东的粮草应该则朝廷供人。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吵得像个集市。
  姜宪这下子也不问汪几道他们了,直接道:“那辽东平乱的军需就由镇国公自行解释。我们再议第二项,平乱的将士从哪里来?”
  她的话音刚落,大殿里顿时静悄悄的。
  要兵,就要给饷,给饷就得有银子……他们连九边的饷银都拿不出来,连守护城门的士卒都凑不齐,更何况是支持姜镇元去辽东平乱。
  姜宪这下也不商量谁了,直接道:“两个方法。一个是由京卫中抽调。一个是募兵。大家先一个吧!”
第745章
屈服
  从京卫中抽调,就意味着京中的防卫会被削弱,在场的众臣都生活在京城,也就是说,损失的是在场诸位的利益。
  这些京官当然不干。
  那就只能让镇国公重新招募新兵了。
  立刻有官员表示同意,其他人附和。
  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提出第三种解决方法。
  左以明忍不住在心里给姜宪竖起了大拇指。
  很快,姜宪就把姜镇元去辽东平乱的一些事全都处理好了。在行人司拟旨的时候,她甚至把禁卫军统领高岭叫到了大殿里,叮嘱他以后要好好地和杨俊相处,并道:“宫内的事交给了你,宫外的事交给了杨俊,京城的安危,就看你们两位的了!你们可要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守护好皇上,守护好京城。”
  杨俊得偿所愿,自然是喜出望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高岭护驾有功,被封了太子太保,姜宪还私底下承诺,只要他好好地护卫着小皇帝,太皇太后,等再过几年,肯定想办法给他封个爵位。
  高岭知道自己若是没有功劳,到时候未必真的就能有个爵位落到他的头上。可姜宪在承诺中所透露出来的信任、赞赏却让他非常的激动。当姜宪当着众人的面让他和杨俊好好守卫京城的时候,他还颇为感动。
  两人齐齐应好,特别是杨俊,奉承的话像不花钱似的往外洒,心中却暗暗叹息,不过两年的光景,谁能知道当初那个半夜去给自己报信的李大人,他的老婆会走到这一步。还好他当时没有倚老卖老,而是接过了李家递来的援手,及时和李家搭上了关系。
  这也是他的运气吧!
  散朝的时候,他就等了一会儿,见李瑶出来了,他立刻就凑上前去,高声道:“李大人,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空?我想请您吃个饭。从前是我年轻不懂事,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如今想起来,心中十分的不安。请您务必给我一个负荆请罪的机会!”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就算是看着姜宪的面子,他也得和李瑶和好。
  这样才不辜负姜宪对他的重用。
  自己的那点浮名又算什么!
  朝中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杨俊和李瑶的那点恩怨,见杨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李瑶道歉,也算是把自己的面子扯下来给李瑶踩了,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来看李瑶会怎么应对。
  李瑶实在是瞧不上杨俊,何况杨俊现在这样做,是逼着他原谅杨俊,这样低劣的手段,他看在眼里,心中就更不舒服了。可他考虑到杨俊如今已经是姜宪的人了,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低声下气的,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他也就勉强地应下了:“等哪天有空了我们再聚聚。镇国公要去辽东平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商量。等我忙过这阵子了再说吧!”
  他态度和蔼,一副长者的慈爱模样,颇有些名士风采,让围观他们的人纷纷点头,觉得俩人都有一副开阔的心胸,是有修养、有学识、有内涵的名臣,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名留青史了。
  李瑶看着却是一肚子气。
  他又被杨俊摆了一道。
  杨俊这样,完全是拿他的名声成全自己啊!
  李瑶决定以后就算是不收拾杨俊,也不能和杨俊走得太近!
  那边,汪几道却被姜宪叫住了。
  姜宪面无表情地望着鱼贯而出的大臣,沉声道:“汪大人,我原本是很尊重你的。有什么事都喜欢先和你商量,可没有想到汪大人却不是这么想的。如今看来,以后有什么事我只能先和其他人商量了。不过,汪大人是不是也要反省反省自己,有些事你反对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啊!”说完,她扬长而去。
  汪几道捂着胸口,脸上红一阵子白一阵子的,要不是苏佩文及时上前扶住了他,他恐怕就倒在金銮殿上了。
  “这妖女,我们不能再任她在朝堂上兴风作浪了!一定要把她赶出京城去。”他恨恨地道。
  苏佩文忙“嘘”了一声,警惕地四处看了看,低声道:“有什么话我们回去再说,这是在宫里。”
  汪几道沉默地点了点头,由苏佩文扶着往御书房去。
  大朝会只是定下了大的方向和决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四位顾命大臣和监国的嘉南郡主一起商量着确定下来。
  想到等会儿还要看到姜宪那张死气沉沉的脸,汪几道就心烦意乱。
  谁知道他们一出门就遇到了简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