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814

  这样他也可以到处走走了。
  等过了二月初二,慎哥儿正式拜了师,开始每天早出晚归地上学。
  太皇太后不干了,总觉得姜宪和李谦对孩子太严格了,盯着休沐的日子接了慎哥儿到宫里玩。
  止哥儿孤零零的,也觉得不好玩了。就吵着也要去吴辅成那里上学。王瓒去拜访了吴辅成几次,吴辅成想着止哥儿和慎哥儿是表兄弟,一匹牛是放,两匹牛也是放,同意给止哥儿启蒙,但要等到止哥儿七岁:“年纪大一些,性子也稳沉一些,更容易学得进去。”
  吴辅成话已到此,王瓒也不好强求。
  止哥儿知道后情绪低落,连着两、三次都没有进宫去见慎哥儿。还是慎哥儿瞧出不对,到亲恩伯府探望止哥儿,止哥儿这才高兴起来。
  姜宪则准备着大妞儿回甘州的事。
  李骥那边得了信,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过完年就派了人来接女儿,正巧百结和情客也都带着孩子准备上京城和姜宪团聚,两拔人就走到了一块儿。
  虽说百结和情客如今已是官太太了,可两人有事没事还是会帮衬着姜宪做些事,这两人的到来,让姜宪松了口气。
  两人也不想离姜宪太远,就暂时借居在了镇国公府的东群房,和长公府隔着一道墙。
  等到三月,大妞儿启程出了京城,姜宪也借着春节和京城中的外命妇应酬了一圈,她和白愫这才彻底地有了空闲。
  两人约了去潭柘寺赏花,坐在潭柘寺的桃树下喝着过年时酿的青梅酒,在明媚的春光里闲聊。
  不知怎地,两人说起韩同心来。
  白愫道:“你不在京城,不知道她的变化。她瘦了很多,每次见到她都眼神阴鸷,让人害怕。”
  姜宪却没有什么同情心,道:“当初嫁到宫里来,也是她自己同意了的。我听太皇太后说,她老人家还曾和东阳郡主说过这件事,但东阳郡主并没有把太皇太后的话放在心上。他们家当时太急着和赵翌联姻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白愫道,“当时韩家的日子不好过,走到哪里都排在最后,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的。”
  说到这里,姜宪就问起简王世子来:“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从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包养戏子,放荡不羁,完全颠覆了姜宪对他的印象。
  “还能怎样?”白愫叹道,“简王爷太惯着这个儿子,加上他不怎么管内宅的事,儿子又一直养在内宅,就这样了呗!”
  之后姜宪又问起京城其他功勋之家的事来。
  两人说了一下午八卦,晚上在潭柘寺留了一宿,第二天才坐着马车慢悠悠地回了京城。
  转眼间就到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
  吴辅成给慎哥儿放了三天的假,慎哥儿先去宫里给太皇太后请了安才回长公主府。
  姜宪、白愫、石氏等人约好了一起去潭柘寺礼佛。
  潭枯寺的主持高兴极了。
  如今朝廷南下,京城身份最高的外命妇就是姜宪了,姜宪浴佛节能来潭柘寺,潭柘寺就有了和很多寺庙一争高下的资格。
  潭柘寺那天清了场,专程接待姜宪等人。
  李谦也陪着姜宪去了潭柘寺。
  等他们从寺庙回来,看到了柳篱。
  李谦讶然:“你怎么会过来?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什么事也没有!”柳篱苦笑,道,“三月初的时候,李大人去了趟泰山,给慎哥儿求了道平安符,非要我赶在今天送过来不可。我只好算着时间进京。”说着,拿出一个紫檀木的匣子递给了李谦,“说是得慎哥儿自己亲手打开,亲手戴上才好。”
  李谦忙让人去请了慎哥儿过来,并在外院招待了柳篱。
  姜宪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良久,慎哥儿回来的时候还特意看了看慎哥儿挂在腰间的装了平安符的小香囊。
  慎哥儿道:“娘,您怎么了?看上去脸色不太好的样子!”
  姜宪闻言就长叹了一口气。
  立场不同,看事情也就不同了。
  站在她的立场,李长青对不起她。可站在李长青的立场,她又何尝对得起李长青?
  赵翌那样羞辱她,她都能释然,为何就不能原谅李长青呢?
  可能因为他是李谦的父亲,对她又一直像女儿般的疼爱。不,甚至比对李冬至更好。事情暴露出来,她更加难以接受吧?
  姜宪轻轻地帮儿子整了整衣襟,笑道:“那小香囊可是你祖父亲自给你去泰山求的,你可不要弄丢了,辜负了你祖父的一片心意。”
  就这样吧!
  前世的事并没有发生,再多的爱仇情仇,都不能因为前世的记忆就去片面的做决定。
  她既然能原谅赵翌,就应该原谅李长青!
第998章
开始
  姜宪抛开前尘往事,心都觉得轻快了不少,看着帮李长青办事的柳篱也顺眼了。
  她让阿吉派几个机敏伶俐的小厮服侍柳篱的起居,还叮嘱厨房按照柳篱的口味做饭。
  柳篱受宠若惊,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得了姜宪的青睐。
  不过,能和姜宪打好关系,他却是求之不得的。
  柳篱在京城停留了几日,照着李长青的吩咐买了京城的特产,就准备回去了。
  李谦亲自设宴款待了他。
  柳篱却非常恭敬地给李谦斟了一杯酒。
  李谦有些意外。
  柳篱虽是他父亲的幕僚,身份被揭穿之后,又与其他的幕僚有些不同。
  其他的幕僚多是依东家的意思行事,可柳篱,却像是要报答李长青的恩情一样,并不在乎得失,甚至不在乎得罪李谦这个李家未来的掌权人,一心一意为李家打算、策划,全心全意地帮着李长青处理不管是来自内宅还是朝廷的事务。
  李谦有时候虽然烦他多管闲事,却又不得不承认他出的主意都是对李家最有利的。
  柳篱大约也看出李谦对他不满,他和李谦也就是个面子情,并不积极主动地靠近李谦。
  像这样恭维李谦,还是第一次。
  柳篱看着不由笑着摇了摇头,自顾自地坐下来喝了口酒,吃了两粒花生米,这才慢慢地道:“我敬你这杯酒,是代天下的黎民百姓敬的,你能这样暂时主持大局,不管能干多久,我都敬你是条汉子!”
  李谦没有说话,轻轻地呷了一口酒,寻思着柳篱这段时间没少打听他的事,不然也不会对他说这样的话了。
  自他进京之后,开始是整顿京卫,之后就是督促着他治下的府衙重新丈量土地,无主之地归公所有,谁开荒就由谁得,若是流民,还可以根据自己开荒的土地在当地府衙入藉,并强行减少了税赋,治惩贪墨。
  这些事去年封印的时候才完成,能不能做好,就看今天的春耕了。
  他这几天也因此格外的忙,天天和布政司的那些文人嚼舌根,茶水都不知道灌了多少。
  “不过是觉得防卫固然重要,可若是人心不齐,再强的卫所都不行。”李谦浅浅地道,“还是尽早恢复生产。百姓安居乐业了,自然就不会想着走了,税赋能收上来,朝廷的日子也就慢慢地能过好了。”
  柳篱却不相信朝廷。
  他犹豫了片刻,道:“你做的这些事汪几道等人都知道吗?”
  “他们不必知道。”李谦抿了抿嘴,目光清冷,透着寒意,“江南富庶,名人辈出,泾阳书院,钱塘书院,杭州书院……都子弟如云。汪几道忙着和赵啸打口角官司还来不及,我们就不要惊动他们了。”
  言下之意,汪几道等人去了江南能不能站得住脚跟还是两码事,现在正是争权夺利定乾坤的时候,他不如先斩后奏,用不着和汪几道等人商量。
  或者是,已经不屑和汪几道等人商量了?
  柳篱在心里暗自琢磨着,却不得不承认,李谦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甚至李谦根本不用他指点,就已经开始做了,而且比他想的做得更好。
  他不禁颔首而笑,道:“之前你爹还很担心你,日日夜夜在家里抓头发,想着怎么能帮你一把好。去泰山求佛,主要还是为了王爷。现在看来,老爷和我都是杞人忧天了。王爷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就好!”
  若是今年的春耕一切都很顺利,等到秋收的时候,李谦的名声就会更上一层楼。再过两三年,北方的百姓就只知道临潼王李谦而不知有皇帝赵玺了。
  这正是他送给李长青的一计。
  柳篱笑道:“我知道回去该怎么跟大人说了。王爷这边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跟大人说就是了。”
  李谦笑道:“这不就是我爹一直以来的盼望吗?你放心,有事肯定会向你们求助的。”
  说到这里,柳篱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他问李谦:“李麟离开京城的时候,可曾跟你说过什么?”
  李麟来京城的事李家诸人都不知道,还是过年的时候给看着李麟一家三口没有过来给李长青等人拜年,他们才知道李麟去了京城。因李谦在京城,李家的人倒也没有多想。谁知道三月初李麟从京城回来,收拾收拾东西,跟李长青说了一声,一家三口就直接去了金陵,就是高伏玉和高妙华,也吓了一大跳。
  高伏玉还专程去拜访了李长青,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李长青也懵懵懂懂的说不清楚,只知道李麟不想继续在太原呆下去,想去金陵做生意,他把李麟教训了一顿。李麟什么都没有说,当时看着像是妥协了,没想到他会突然离开太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