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814

  姜宪接到李谦的信,这才打起了精神。
  白愫知道了康氏的用意之后,非常的高兴。
  她想着那康氏毕竟是姜宪的妯娌,姜宪又和她亲同姐妹,她怎么着也得先和姜宪商量商量。遂去了长公主府。
  姜宪早知道这件事,笑着问白愫:“只要你们愿意,我当然希望亲上加亲。不过你想让大妞儿做长媳还是次媳?”
  白愫想到平时念慈对大妞儿的照顾,而怀慈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混小子,笑道:“我回去问问两个孩子的意思,总不能委屈了大妞儿。”
  言下之意,是不管做长媳还是次媳,她都是愿意的。
  要知道,承恩公府的长媳可就是未来的承恩公夫人,曹家的宗妇,不是人人都能担当的。
  姜宪抿了嘴笑,道:“我看天底下就没有谁比你还合适做承恩公夫人的,不管是长媳还是次媳,你自己决定好了。我只愁我们家慎哥儿不知道能娶了谁家的姑娘。能像你这样就好了!”
  “又说胡话!”白愫笑着拧了拧姜宪的面颊,换来姜宪一阵痛呼。
  没几天,白愫就正式给康氏回话,说想娶了大妞儿做长媳。
  康氏没想到承恩公府会这样决定,顿时喜出望外,匆匆给李骥写了封信就往姜宪屋里跑。谁知道姜宪正和白愫在说话。康氏红着脸忙叫住了要去通禀的人,让她不要说自己来过,并道:“我等会儿再来拜见郡主。”
  和白愫成了亲家,她反而有点不好意思见白愫。
  姜宪和白愫两人还不知道康氏来了又走。
  白愫正打趣着自己长子:“……我说女大三抱金砖。你们家驹三奶奶和驹三爷就很是恩爱。所以他们兄弟俩个谁娶了大妞儿都成。念慈顿时就急了,磕磕巴巴了半天,才说清楚想娶大妞儿。怀慈呢,还真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以为念慈在和他抢什么东西,转着对念慈直道:大哥若是喜欢,我就让了大哥。不过大哥要把屋里那把父亲送给大哥的轻霜剑送给我。我最喜欢那把剑了!”
  姜宪哈哈地笑弯了腰,道:“还是你们家念慈懂事些,都知道要媳妇了。我们家那个,我跟他说,大妞儿要订亲了,他却跟我说,是谁要娶大妞儿?那他岂不是成了舅老爷?别人家新姑爷上门舅老爷都要和新姑爷打一架,续哥儿是不成的了,承哥儿倒是个硬骨头,就是年纪太小,看来只能他出面帮大妞儿撑腰了!”
  白愫想想,两个孩子要是真的打起来,那场面也够混乱的了,也不由的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第1074章
桃色
  念慈和大妞儿的婚事基本上定下来了。
  不过,婚姻是大事,真正定下来需要三书六礼,礼节繁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女儿家为了表明重视未嫁的闺女,还会有意留几年,这样下来,从订亲到出阁,最少也要两、三年。
  康氏除了要告知李长青,还要告知外家康祥云。
  像姜宪那样的没两个月就嫁了的,非常少。
  姜宪想起来就不平衡,写了信去李谦那里抱怨。
  李谦知道姜宪这是要撒娇,每天一封信,好言好语地哄着姜宪,不管姜宪说什么都立刻认错。几个回合,姜宪也觉得自己有点无理取闹了。当年若不是她许嫁,他怎么可能娶得了她!
  她不过是想他哄着她罢了!
  姜宪心情放晴,也就懒得去追究这些事了,反而和白愫、康氏两个商量起两个孩子的婚事,看黄历,问钦天监,对八字,写契书,今天跑这里,明天跑那里,既当娘家人,又当婆家人,比白愫和康氏还要忙。
  郭氏也是个有趣之人。
  把三个孩子都丢给慎哥儿带着,整天和姜宪结伴进进出出的。
  就在这个时候,金陵突然传来消息,说是赵玺新纳了一位贵人,进宫就封了贤妃,还怀了身孕。
  姜宪眨了眨眼睛,半晌才把这消化掉这消息。
  她问来报信的人:“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要我们上表恭贺吗?”
  来报信的是赵玺身边服侍的一位少监,是从京城跟着赵玺去金陵的,姓李,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看上去平平淡淡,看人的时候却目光明亮,一看就是个精明人,虽然还没有修炼到家。可也很是难得了。
  他恭敬地给姜宪行礼,含蓄地笑道:“皇上这是高兴!之前汪阁老不是一直说皇上还是太年轻,应该过几上亲政吗?左阁老虽然引经据典,上了好几次折子,佐证从前也有像皇上这样的,年纪轻轻就亲政了的。可汪阁老不依不侥,就是不松口。因为这件事,左阁老和汪阁老已经对峙好几个月了,就是过年,皇上也没能过个安生年。还好贤妃现如今有了身孕,左又人又是一番上书,汪阁老终于同意过了端午节就让皇上亲政了。皇上心里高兴,就想跟郡主和太皇太后说说。让你们两位老人家也跟着高兴高兴!”
  姜宪觉得没什么好高兴的。
  或者她从前是做皇后的,因而特别能理解那些皇后的凄苦。
  刘皇后受江南世家的期许进宫,这还没有两年功夫,赵玺就纳了新妃,刘皇后的日子只怕不太好过。而且以后就算是生下皇子,庶长子比嫡长子年纪大,也是个非常麻烦的事。
  姜宪不由道:“那位贤妃是什么出生?”
  李少监恭敬地道:“是皇后娘娘世交之家的闺中密友。两人算是一起长大,从前还曾姐姐妹妹的叫过,不曾想居然真的有缘分做姐妹。这也算是一大幸事了!”
  既然是熟人,在姜宪看来,也就是蛇鼠一窝的要固宠,没了兴趣再问,承诺会写表恭贺,就端茶送客,让人把李少监送去了慈宁宫,给太皇太后道贺云。
  这件事很快就在北京传开来。
  可有一天郭氏却幸灾乐祸地把姜宪拉到一旁八卦:“嫂嫂可听说皇上新了新妃?”
  姜宪懵然地点头,道:“不要说京城了,恐怕辽东的人都知道了吧?”
  “是啊,是啊!”郭氏掩了嘴笑,把姜宪随身服侍的丫鬟内侍打发去了花园亭子里等着,自己和姜宪在一旁香樟树下的石椅上坐下说着悄悄话,“前几天我接到了我嫂子的来信,原本是问我在京城过得怎样的,谁知道后面话题一偏,说起了皇上新纳的这位贤妃,进宫不过三个月,可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了。这且不说,据说这位贤妃父母都是世代耕读之家出身,外祖母却生养过五个儿子,母亲生养过六个儿子,姨母也生养过四个儿子,有个出阁的姐姐,也有三男二女,如今正怀着身孕……”
  “宜男之像?!”姜宪道。
  这种事情很正常啊!
  汪几道不是说赵玺年纪轻,没有子嗣,不够稳沉,所以不同意赵玺亲政。
  赵玺就找个宜男之像的女子宠幸。若是那女子生下了长子,汪几道的话也就不攻而破,汪几道等人也就没办法拿这个借口阻止赵玺亲政了。
  这是很好的破解之法!
  郭氏笑着更暧昧了,声音又低了几分,和她耳语道:“可在这之前,刘皇后要把这位贤妃嫁给靖海侯,据说靖海侯也同意了,还见了那女子一面,两家就差正式交换庚贴了。也不知道是谁,在皇上面前说了一句,皇上就惦记上了。去年的年夜宴,把那女子就留在了宫里,等那女子一怀上身,就封了贤妃。
  “从大年三十进宫就没有出来过。
  “靖海侯那边还在为靖海侯要娶江南士族的女子为妻而纷争不断,这边皇上却已封了那女子为贤妃。
  “靖海侯这次丢脸可算是丢到了西南去了。
  “就连我爹都知道了。
  “京城这边怕是王爷有意封锁了消息,别有让人胡言非语,所以嫂嫂一直不知道!”
  “可这也太……不成体统了!”姜宪目瞪口呆,半晌才道,“皇上在江南依靠靖海侯良多,他怎么在这个时候做这种糊涂事!这岂不是让靖海侯心生罅隙?”
  郭氏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道:“怕是病急乱投药吧!皇上这大半年不就一直在为亲政的事忙活吗?”
  赵玺这样做,恰恰就印证了汪几道那句“年轻还太小,行事不够稳重”的评语吗?
  可见赵玺的确不符合亲政!
  姜宪皱着眉道:“这么隐秘的事,是怎么传出来的?”
  郭氏嘻嘻地笑,道:“自然是靖海侯府的人传出来的?您是不知道啊,原来靖海侯府是不满意这门亲事的,可现在却被皇上截了胡去,之前又是刘皇后做的媒,据说靖海侯府的人知道那女子封了贤妃之后都气坏了。还有比这传得更难听的呢!”她说着,看了看见四周没人,这才又和姜宪耳语,“还有谣传说,若不是皇上没有儿子,说不定靖海侯要给别人养儿子了!”
  这话就说得十分恶毒了!
  姜宪不太相信这样的话是靖海府传出来的。
  郭氏也不相信。
  她幽幽地道:“不管怎么样,反正那些黎民百姓相信,那些市井之徒相信。这就够靖海侯膈应的了!”
  吱吱说
  关于白愫家的两个孩子,之前取了乳名也取了大名,结果发现这样一来名字太多,容易混淆视听,就只用了乳名不用大名了。但因为之前写大纲的时候把名字都已经取出来了,特别容易出错,在这正更正一下。长子念慈,次子念恩。以后再写错了……大家就无视吧!
第1075章
憋着
  这倒也是!
  不过,让那些百姓知道,让那些市井之徒知道,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吧?
  这其中要是没有人从中推波助澜,姜宪可不相信。
  她不由看了郭氏一眼。
  郭氏则对着她笑眯了眼睛。
  也就是说,郭家至少是其中的推手之一。不然郭氏的嫂子也不会在信里特意提到这件事事了!
  姜宪觉得自己应该矜持一点,非礼毋视,非礼毋听,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似的,可郭氏一走,她却无论如何也压抑不住自己怦怦乱跳的心,跳下临窗的大炕就给李谦写信,质问他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告诉她。
  李谦自从知道赵啸曾经悄悄地给姜宪送礼之后,就恨不得姜宪从此听不到赵啸的一点点消息,又怎么会把这件事告诉姜宪?
  万一姜宪对赵啸生出同情之心来怎么办?
  他可不是那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