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814

  但李谦当着姜宪的面可不能这么说。
  不仅不能这么说,还要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尽量地把这件事给简化了。
  他前前后后拟了三次书信,这才能用轻描淡写的口吻对姜宪说这又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涉及到赵啸的私密,还是不要议论的好。
  姜宪收到信气得半天都没有说话,写信给李谦,问:我们是不是夫妻?你不是说夫妻是这世上最体己的人吗?若夫妻之间说话还要有所顾忌,那又算是什么体己人?若是夫妻之说话还要思商一番,那和寻常人还有什么区别?那还不如不做夫妻?
  李谦被她的话吓到了。忙申辩他也只是听到了些许的传言,因之前忙着和庆格尔泰和谈的事,没有让人去打听,不知道是真是假。他总不能传递个假消息吧?
  而此时姜宪已经派人去证实过了。
  赵玺那小崽子的确是抢了赵啸的准新娘!
  赵啸居然被人截了胡!
  而且还是赵玺那样人!
  姜宪想着想就要笑得打滚,忍不住又写了信去和李谦八卦。
  李谦见姜宪全是幸灾乐祸的口气,胸中的堵着的大石头才被搬开了,并且决定抹黑赵啸没商量。在书信中写道:赵啸做臣子做出奴性来了。这种事居然当作没有发生的样子忍了。可见赵啸这个人没什么担当。之前蔡氏和他的长子赵建童死得胡里胡涂,也没有看见赵啸去追究什么,为了权势利益,也太过凉薄了。
  姜宪奇道:谁也说不清楚蔡氏之死与赵啸有什么关系?难道你又得了什么消息没有告诉我?
  李谦忙道:我也只是猜测。若有了实证,肯定会告诉你的。我只是觉得赵啸的这样的不作为颇有些让人费解,怀疑蔡氏和赵建童之死都与赵啸有关系。
  姜宪看了信心情顿时有些低落。
  赵啸是个有谋略的人,否则当初太皇太后为她选婿,赵啸不可能从这么多人里面脱颖而出了!
  没有谋略的通常都难以把小日子经营好,姜宪喜欢有谋略的人,可因为有谋略而变得凉薄的人,她又不喜欢了。
  李谦反她的心思把握得很准。
  姜宪过了段时间就只是觉得赵啸这人太没有性格了,虽然也打听赵啸的事,但没有从前那样关注,看到赵啸倒霉,也没有从前那样好奇了。
  至于远在金陵的赵啸,气得恨不得抓掉几根头发。
  原来赵玺立妃的事他只要否认与贤妃的关系就可以了,如果有流言传出来,他大不了娶了贤妃的妹妹就是,把他和贤妃的事说成别人的误会就成了。谁知道里有人把这件事捅了出去,这下子不仅是他了,就连皇上和贤妃也都很尴尬了——他被说是被人夺妻,赵玺被人说是强娶臣妻。
  大家全成了笑柄!
  偏偏把话说出去的人不仅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反而觉得他拯救了靖海侯府。既让赵啸摆脱了那个不忠不贞的女子,还给靖海侯府叫了冤,让赵玺心生愧疚,以后对靖海侯府好一点。
  赵啸想想就想骂街。
  要不是那小子是他四祖公家的独苗,他早就把人丢到军营里去了。
  如今只能想着怎么收尾了。
  他叫了家中的幕僚过来,让他去宫里递请见的帖子。
  赵玺像所有流言蜚语的主角一样,通常都会是最后一个知道这消息的。
  他这段时间还挺快活的。
  强行留下了贤妃,然后贤妃很快就怀了身孕,他向刘氏求情,刘氏贤良大度,当即什么也没有说,不仅同意他纳了贤妃,还建议他直接封了贤妃超品的内命妇,还派了细心的宫人和内侍照顾贤妃,贤妻美妾,天下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了。
  至于赵啸,他觉得当时两家又没有正式议亲,他这也不算是强抢臣妻吧?
  但赵啸掌着江南大军的权柄,有些事还是要和他缓和缓和。
  赵玺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请赵啸进宫吃饭,席间还特意提及了贤妃。
  赵啸十分上道,立马摆出一副“我和贤妃没关系”的样子。
  可惜这事只让赵啸高兴了几息的功夫。
  谁家的未来老婆被人抢了心里会没有疙瘩?
  赵啸这是装的吧?
  能忍常人不能忍的,通常都是意志坚韧之人,赵啸这只是暂时忍耐吧?
  可他也是没有办法了。
  左以明说不过汪几道,而且他没有孩子的事的确容易让人说嘴,而太皇太后和姜宪又都远在京城,一没有办法帮他选妃,二没有办法为他说话,他只能靠自己。没有子嗣就后继无人,一个后继无人的皇帝,怎么可能坐得稳江山!
  他只好想了这主意。
  只是没有想到贤妃还真是宜男相,这才多久,就怀了孩子。据太医院的新任医正说,这次怀的还是男孩子。
  这下子汪几道等人都没话可说了。
  汪几道向他上了致仕的折子,还推荐了李瑶为内阁首辅大臣。
  他以为这样左以明和李瑶会心有芥蒂。不曾想李瑶也上了书,说自己身体不好,想回老家养老了。
  作为一个皇帝,他当然不能就这样放两位“肱臣”走了。
  他驳了两人的折子。
  按道理,若是真的想走,汪几道和李瑶就应该继续请辞,他继续不准,这样来来回回两、三次,君主之情也就表达完了,他们就可以致仕了。
  李瑶的折子倒是很快就上了,汪几道的却没有影子。
  赵玺不禁要怀疑汪几道是不是在装模作样,以退为进。
  要是这样,可就麻烦了!
第1076章
愚蠢
  赵玺苦恼着,心里不由暗暗地骂着汪几道,对李瑶却分外的有了好感,打定主意李瑶的致仕折子他无论如何也不准,但只要汪几道敢再上一道致仕的折子,他就立刻准了汪几道辞官回乡。
  汪几道也的确是呆不下去了。
  这次左以明有赵啸、李瑶和赵玺的支持,他辞官是迟迟早早的事,只是他辞官之后该何去何从,这却是个大问题。
  他在位期间,可是得罪了不少的官宦。如今他要回乡了,还不知道那些人会怎样的对待他呢!?
  要不,他移居别处?远离江南?
  这念头一起,他就再也没有办法抑制。
  可这天下之大,他应该往哪里去才好呢?
  西南,郭永固早已和他翻脸,何况郭永固并不是个心胸宽广之人,他若真的进蜀,郭永固虽不会伤他性命,却也不会礼遇于他。
  李谦,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不暗下毒手都算是好的。
  当初逼迫姜宪离京,李谦始终把这锅盖在他的头上。
  镇国公那里,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不可能去那等苦寒之地。
  汪几道愁白了头。
  赵啸却勃然大怒。
  李谦派了手下到福建销售船只,他原想着靖海侯府在福建经营多年,又是当地豪族,世代镇守闽南,那些能买得起船的大商贾多多少少要仰仗靖海侯府生存,就算李谦的船卖得实惠实用,那些人也未必敢向李谦订船。
  他想的的确没错。
  闵南没有谁敢买李谦的船。
  可跟着姜宪嫁去了李家的那个刘冬月,却像投入福建船运的一块大石头,弄得水花四溅——那些海运商贾纷纷派人委婉的表示,天津卫船坞那边的船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问靖海侯府能不能也生产出一些像天津卫船坞那样的船来。弄得靖海侯府的管事不停地写信来问他该怎么办?
  他虽然得了一份从工部那里弄来的造船图,却觉得家里的船销得很好,暂时不需要,并没有去仔细地看那图纸。
  可见这图纸还是该拿给老师傅研究研究。
  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势暂时压制住这些商贾的小心眼,可商人逐利,时间长了,总会有人铤而走险。一旦闽南市场出现了天津卫的船,就会像星星之火有如燎原一样地烧起来。
  赵啸气得面色通红,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教训教训家中的族老,免得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择手段,像他和贤妃曾经议过亲的事也能随随便便地当成筹码传出去。
  想到这里,赵啸心中不由地一阵烦躁。
  怎么李谦就没有这样的苦恼?
  他在前面杀敌立功,旁边有美眷相伴,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始终在一旁帮他……
  赵啸决定派个人去吓唬吓唬刘冬月,让刘冬月赶紧回京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