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185

  郑长泽说出自己的看法,立刻获得大家的赞同。
  萧益民非常高兴:“长泽,长进了,很好!诸位,正像长泽所说的一样,日本人对我们发起全方位反击了。不知大家是否留意最近的新闻,日本政府的民间代表、也是日本最大的黑帮头子头山满前天来到上海,他与老朋友孙中山派去的代表连续举行两天的会谈,并于昨天下午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日本的三井商社与广东的东华矿业公司达成贷款协议,贷款额高达两百五十万日元。”
  “诸位,这个东华矿业此前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我昨晚特意让人查了一下,发现这个矿业公司是广州一个刚刚注册的公司,名下连一座矿山都没有,也从来没做过矿产生意,这意味着什么?嗯!?”
  “这么说起来,日本人是在给革命党贷款啊!”
  徐孝刚无比懊悔地说道:“小日本果然是亡我之心不死,北边由日本政府以我们的汉冶萍为抵押,向段芝泉贷款一千万日元用于战争,在南边又以日本民间的名义,向南方革命党贷款两百五十万元,用来北伐。”
  “由此看来,这小日本和司令历来所说的完全一样,最终目的便是搅乱我国政局,使得我们无法和平统一,在时机成熟时直接对我们发起侵略战争,为此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啧啧……我在日本那几年,怎么就不多了解点这方面的事情呢?”
  萧益民笑道:“就算了解也没用,我们中国太乱了,满清一倒,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接过领导权,使得全国瞬间回到战乱和割据状态,诸位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四川几年来走过的路程,就会知道怎么回事了。”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应对日本人的挑战?如何利用南北之间的战争获取最大的利益?只有我们迅速壮大起来,成为能够决定中国前途的一个强大势力,才能抵制所有的卖国行为。”
  包季卿笑道:“你花了七八百万收购汉冶萍近半股份,不就是想对付日本人吗?如今日本人和南北两方都拉上来关系,下一步肯定会在政治舆论上对付你,说不定你很快也成为卖国贼的。”
  萧益民一愣,随即痛苦地摇摇头,众人哄然大笑,萧益民却从大家的笑声中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查看片刻,最后指着大冶地区提出自己的一个独特想法。
第209章
裂痕
  广州,大总统府。
  革命军东路军被闽军击溃的消息传来,孙中山本就忐忑的心情忽然变得格外沉重,此刻,他望着争论不休的十余名麾下文武,心中感到从未有过的失望。
  胡汉民、陈炯明、廖仲恺、汪精卫等人仍在激辩,一个个面红耳赤,情绪激动,与会的其他十余名党内精英不时对某一方的观点予以附和或者是反对,整个会场熙熙攘攘显得混乱不堪。
  争论的双方气急败坏,整个会议出现失控的迹象,争论的内容却与最为关键的革命军东路军的溃败无关,焦点是同盟会元老、刚被北京政府撤职的湖南督军谭延闿拒绝出席孙中山主持的广州中央特别会议,离开斗争激烈形势复杂的湖南长沙,不顾湖南护法革命军总指挥程潜的劝阻,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回访四川”。
  这一消息引起中外各大政治势力的极高重视,英国人的《字林西报》、已经成为法国政府在中国的喉舌的《远东新闻报》均在头版显要位置发表评论,惊呼中国南方阵营中的主要革命力量面临重新选择的危机,中国的政治势力正在走向极其复杂的分裂与联合,中国的政治版图很可能因为谭延闿的四川之行而改变。
  随着谭延闿访问四川的消息传出,正在加强备战准备相互征伐的湖南三大势力随即偃旗息鼓,无论是代表北洋政府的傅良佐部和赵恒惕部,还是代表南方政府的程潜部,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面前都显得惊慌失措。
  夹杂在两大势力之间的陈宦部,则是迅速收缩稳守岳阳,深恐被北方政府赶下台的谭延闿引来强大的川军,如果川军真的干预湖南局势,首先被灭掉的恐怕就是陈宦所部。
  混乱的争论仍在继续,谁也说服不了谁,疲惫不堪的孙中山刚要行使权力,下令停止这个无益的会议,秘书长马君武已经悄悄走到他身后,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介石和子承回来了。”
  孙中山精神一振,抓起桌上的木槌连敲三下,会场立即安静下来,面红耳赤的争论双方缓缓坐下。
  孙中山没有立即宣布散会,而是对刚才的激烈争论做出总结:
  “诸君刚才的争论很危险,特别是诸君的心态令人担忧,湖南的局势虽然有走向复杂的趋势,但是仍然维持原有的秩序,没有发生军事冲突和政治争论,我们的革命力量仍然控制着湘南和湘东大部分地区,敌人不但没有因为湖南政治局势的突变而发起攻击,反而相继收缩防线,脱离冲突区域,因此,我们没有任何必要担心湖南局势就此失控,更不能悲观失望,在没有任何完善的计划之前,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湖南局势的发展。”
  众人不管是否服气,听完孙中山的话都没有提出异议,反而是孙中山的沉着镇定,让不少人也冷静下来。
  孙中山继续说道:“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我们内部的问题,特别是革命军各部之间的领导权和相互协调问题。到目前为止,归附我们中央政府的桂军刘震寰部、滇军方声涛部,还有湘军、赣军两个旅,都没有很好地服从中央调遣,不但不积极北上助战,反而盘踞广东各主要城市,以护法战争的名义向广东各界强行征税,获得的巨额税款竟然没有一文钱交给政府,使得我们的西路军在粤赣战场迟迟打不开局面,东路军在粤闽战场也得不到有力支援,这才导致了北伐护法的失败,这要比谭延闿率团访川重要得多!现在我宣布散会,诸君回去好好想想,怎么解决我们内部的团结问题。”
  在一片愧疚而又沮丧的目光注视下,孙中山缓缓站起离开会场,留给与会者一个疲惫的身影。
  书房里,等候多时的蒋介石和刘秉先听到脚步声便站起来,孙中山进门时略微挥手,坐下后抬头细细端详两位铩羽而归的爱将,良久,才发出一声无奈地感叹:
  “战败之责不在你们,在粤军第五旅,要不是第五旅率先后撤,整个战场就不会瞬间糜烂,你们在敌军两个师的包围之下仍能顽强作战,最后虽然失败但却成功突出重围,把近半革命军队安全带回粤北,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先生……”蒋介石和刘秉先感动不已。
  越来越瘦的蒋介石气愤地说道:“粤军太无耻了,他们不是打不过对面的敌人,之所以撤退,我看完全是个阴谋,他们是在借刀杀人,是要借敌人的力量,消灭我们这支威胁到整个粤军的革命军队,他们害怕我军的政治宣传,害怕我们唤醒广东民众,害怕我们占据广州,控制广州,所以才在东线战场上设下这个巨大的圈套……”
  “先生,因为粤军第五旅的悄然撤退,致使闽军三个旅对我军实施包围,导致我们牺牲了两千余名优秀的官兵,剩下三千余人无一不带伤,两千余人啊!有多少革命力量可以经受这样无谓的消耗?”
  刘秉先红着眼说道:“先生,这是秉先从军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我们不是被两倍于己的敌人打败,而是被自己人暗算!这个仇一定要报,否则对不起死去的两千英灵……”
  孙中山痛苦地抬起手,制止两人再说下去:
  “介石、子承,不要再说了,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我的错,是我没有领导好,是我没有教育好家乡的军队,是我的影响力和威望还不足以让粤军将领们敬服,这才是东线战场失败的根本原因!”
  “你们坐下……坐下吧,休息几天,然后把剩下的弟兄从粤北带回来,继续驻扎广州,然后大力扩军,全力训练,钱的问题我来解决,这回再也不看别人的脸色了,我总算看清楚了,只有控制好广州,对心怀异志的所有军队产生强大的威慑,才能保住我们的革命大局,才能保住我们的中央政权。”
  蒋介石与刘秉先对视一眼,搬来椅子坐下后,仍然按捺不住心中的震惊,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老师孙中山如此悲观而坚定的表态。
  孙中山喝下半杯茶,放下杯子,挺起胸膛,眼中再次露出和蔼坚毅的神色:“湖南谭祖庵访问四川的消息你们知道了吧?”
  蒋介石和刘秉先大吃一惊:“什么时候的事?”
  “前天,前天谭祖庵就离开长沙,跟随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五十多人的军政代表团,乘坐客轮,经湘水入长江,开往四川。”孙中山担忧地回答。
  刘秉先着急不已:“这么说来,谭祖庵与四川的萧益民和张澜之间早就达成了共识?”
  孙中山摇摇头:“现在还不能这么说,湖南方面支持谭祖庵的报纸说这只是一次早就定下的回访,目的还是为了商讨川湘两省在工商业和民生发展方面的合作可能,但是,程颂云将军昨晚从岳阳给中央发来一份电报,他说忠于谭祖庵的两个守备旅和湖南各地挑选出的两百名年轻军人和青年学生,已经在一周之前分批入川,前往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就读,由此看来,恐怕谭祖庵早就与张澜和萧益民私下达成了协议,加上川军占领了宜昌,川军副帅王陵基以协助组建宜昌地区守备部队和各级政府警察队伍的名义,正在指挥川军第一军一步步地逼向鄂西,恐怕川军很快就会出现在湘鄂边境地区,并悄悄向湘北和湘西渗透……唉!如果让川军进入湖南,那就麻烦了!”
  马君武大步进来禀报:“先生,汪兆铭求见。”
  “请他进来,我正想听听他的意见。”孙中山欣然下令。
  不一会儿,身穿洁白丝麻衬衣、打着根深蓝色暗花领带的汪精卫大步入内,向孙中山问好之后,搬张椅子坐在蒋介石身边,向蒋介石和刘秉先含笑点头,这才转向孙中山,低声禀报:
  “先生,上海最新消息,四川萧益民以保护大冶铁矿正常生产的名义,派遣一个团的川军,占领大冶铁矿主矿区和码头,率队的川军总司令部政治处长万连峰少将,正在与罢工各方举行谈判。”
  孙中山霍然站起:“这怎么行?怎么可以这样乱来?”
  汪精卫站起来,绕过桌子,恭敬地搀扶孙中山坐下:
  “请先生不要担心,日本方面已经公开发表抗议声明,但暂时还没有派遣军舰和海军陆战队前往大冶,估计北京的段祺瑞等人也没想到萧益民会来这一手,汉冶萍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了。请先生不要太担心,我们慢慢商议对策。”
  孙中山失神地坐下,望向同样震惊不已的蒋介石和刘秉先,转向神情自若的汪精卫,问道:“兆铭对此有何看法?”
  汪精卫长叹一声:“学生的看法是,萧益民要出川了。”
  “这怎么可能?兆铭兄,四川虽然获得了多年的发展机会,可是一直没有干预省外政局的举动……一直以来,萧益民和张澜不止一次表明四川的战略主张,他们的精力几乎全部放在四川工商业的发展和农业、交通、水利建设的扶持方面,而且康藏地区已经成为英国和四川争执对抗的焦点,为了实行西康百万移民计划,萧益民几乎把所有收入连同自己的身家财产都投了进去,这个时候怎么会染指全国政局?最大的可能估计还是为了宜昌这个利益点吧?”刘秉先提出自己的看法。
  汪精卫微笑点头,不予评论,反而询问身边的蒋介石:“子承兄的意见也有道理,介石兄,你又是怎么个看法?”
  刘秉先紧张地望着蒋介石,孙中山也将关切的目光投到蒋介石脸上,蒋介石略作沉吟,说出了一番令所有人都无比动容的话语。
第210章
艰难的改变
  “川军的一系列异常举动令人担忧,如果我们把川军占领宜昌和出兵大冶看成是单纯的利益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说到这儿,蒋介石有些激动地站起来,他的表述方式非常平实,身形挺直,两手毫无动作,让人感觉有点儿僵硬拙笨,没有像汪精卫那么辅以手势自然而然生出极大的感染力,但是奉化口音的官话说得字字清晰,从容不迫:
  “本人认为,川军半年来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势力扩张,而且必然获得了四川各级政府和迅速发展的民主党的支持。诸位不妨回想一下,这一年来四川督军萧益民和省长张澜都干了些什么?”
  “在西面,他们做得最彻底也最成功,连续五年有条不紊地坚持西康建设和西康移民计划,而且取得了巨大成绩,川军不但成功占领整个西康和大半个西藏,而且仍在不断抢修道路,同化康藏土人,三万久经沙场、装备精良的四川边军,如今正在步步为营向南挺进。”
  “由此可见,四川军政两界已经形成共识,他们不惜冒着欧美列强的反击和国际政治的孤立,不惜顶着列强的贸易制裁压力,以极为罕见的强硬手段,逼迫英国人做出让步,从目前英国驻华公使和众多领事官员公开发表的言论来看,萧益民和张澜他们成功了……”
  “可是,在三个月之前,有谁不骂四川方面的幼稚无知和异想天开?有谁不取笑萧益民的飞扬跋扈和不知量力?”
  孙中山缓缓靠在椅背上,沉思起来。
  汪精卫惊愕地望着他印象中木讷多于机敏、行动多于言语的蒋介石,眼神极为复杂,脸上温和迷人的微笑缓缓消失了。
  唯有与蒋介石朝夕相处的刘秉先不住点头,深以为然。
  恐怕在广州整个革命大本营中,只有刘秉先才知道蒋介石的深沉与睿智,才了解蒋介石拥有的非凡思考能力和高远眼光。
  蒋介石下意识地抬起手,擦了擦被短胡子刺痒的嘴角,继续说道:“从目前康藏地区的安定和英国人的反应来看,四川已经完全解决了来自西面的威胁和土人叛乱等问题,否则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突然掉头东进,先是借响应北京政府的号召为借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出兵宜昌并占而据之,随即由萧益民高调出面,与北京政府特派官员、湖北省政府官员和日本方面举行会谈。”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川军一个师和六艘炮艇组成的江防团,名正言顺安安稳稳地占领了宜昌,占领了这个扼守长江咽喉、连接五省商道的战略要地,根本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同志和全国各大势力所预测的混乱与战争,这不得不令我们好好反思,毕竟我们的看法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是啊!当初连我都认为萧益民会在湖北本地势力、北洋政府和日本的强大压力下骑虎难下,唯有撤回四川消弭战祸一途,就连北洋军中智勇双全的少壮派将领吴佩孚都做出同样的预测,但是结果……实在是出人意料啊!”孙中山感慨不已,颇为自责。
  汪精卫是当初最不看好萧益民的人,他对川军出兵宜昌发表的所有言论,都是对川军和萧益民的抨击和讥讽,他从来没有料到事情会远远超出他的理解范围,因此听到蒋介石暗含怒愤的话,看到孙中山脸上的自责与失落,汪精卫也跟着长长叹息,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再开口找不自在。
  “介石,坐下说,继续。”
  孙中山似乎受到很大触动,神色变得严峻起来。
  蒋介石应承一声坐下,颇为艰难地整理一下因激动而散乱的思绪:“从甲午战争以后,恐怕全中国再也没有一支军事力量,敢于与强横的日本军舰对峙,可是萧益民他就敢干,所以他得到了我们谁也不敢想的回报,尽管仍然面临日本人从方方面面展开的报复和压制,但起码他堂而皇之地占领了宜昌,占领了这个对四川来说无比重要的桥头堡和交通咽喉,从而为川军出川奠定了最为有利的基础。”
  “其次,萧益民在所有人还看不清楚他的目的之前,立即抛出了拥有汉冶萍四成多股份并要完全收购汉冶萍的消息,引发全国巨大震动,同时也引发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对刚刚放弃干涉宜昌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危机。”
  “已经连续十几年每年都从汉冶萍运走上百万吨铁矿砂的日本人,哪里还有精力去和萧益民纠缠已经失去的宜昌利益?事情的发展,正如我名所看到的一样,日本人不得不抛开与英国人之间的协定,由政府官员和日本企业家代表出面,单方面与已经成为汉冶萍最大股东的萧益民展开谈判。”
  “先生,诸位,这几件事情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策划和长时间准备的结果,每一招都令人惊叹和钦佩,可之前我们党内普遍对萧益民和四川政府报以鄙视,甚至认为四川军政两界无比的幼稚和鲁莽,不知道大家现在是否还持有这样的看法?”
  说到这里,蒋介石加重了语音:“那么,萧益民为何在与日本人谈判的关键时候,以平息大冶铁矿工人罢工为名,突然派遣一个团的重兵,占领大冶矿区和码头?难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日本人的利益,就不怕日本方面的报复吗?他这么做,是否还有别的我们无法看到的政治利益?”
  “目前,湖南的谭延闿率领的代表团还在四川访问,妄图复辟的张勋刚刚被北洋两派和我们国民党联手赶下台,沿海各省均处在巨大的动乱之中,但仍然盖不住萧益民和川军带给全国的一次次巨大震动。”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萧益民到底想干什么?他下一步又会怎么做?而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与四川的关系?要是再次对萧益民发起舆论抨击,萧益民会不会从此断绝与我们之间的联系?会不会连一颗子弹都不卖给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