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185

  半小时后,刘秉先和蒋介石在自己带来的一个排卫兵的保护下,骑上战马,离开梅县城南,到达五里亭时,一面火红的旗帜在向南驰骋的马队中展开。
  自北向南的梅江两岸山丘上、草丛中,一双双锐利的目光,紧盯着顺着江岸向南奔驰的马队,一支支枪口对准了马队前方策马疾驰的两位军官,但是没有一个狙击手忍心对准星锁定下的两名军官开枪。
  三个半小时之后,浑身尘土的数十人骑队在水口镇北禅林寺前被拦下,守卫在禅林寺周围的川军警卫营官兵看清来者,无不默默地低下头,一个个背起手中的钢枪,肃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刘秉先和蒋介石跳下马背,整整军装,四面环视,看到没人上前来搭理,不由得相视苦笑。
  就在这时,一声豪爽的大笑从寺院大门里传来,刘秉先和蒋介石循声望去,惊讶地看到率领一群将校大步迎来的人,竟然是久别多年的陆传芳。
  “子承兄、介石兄,没想到再次见面会在这个地方,哈哈!一路辛苦了!”
  陆传芳远远就大声招呼,边走边敬了个军礼,来到刘子承和蒋介石面前时已经伸出热情的双手。
  刘秉先和蒋介石彻底明白过来,面对笑容满面的陆传芳,只能摇头苦笑,不情不愿地伸出手与陆传芳见礼。
  刘秉先气急之下冷冷一笑:“我说呢,谁能指挥得动八千弟兄,而且还在转眼之间干出出其不意、突袭饶平的壮举来,啧啧!香亭兄果然不愧为萧总司令的心腹大将,出手不凡啊!”
  陆传芳自嘲地摇了摇头:
  “子承兄这是埋怨兄弟鸠占鹊巢吗?不过我可以明确地回答,此乃大势所趋,由不得兄弟自作主张!来来来,里面请……介石兄请!司令时常惦记着介石兄,此次小弟前来,司令特别交代过,如果遇到介石兄,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介石兄请到南京去。”
  蒋介石心中巨震,但脸上没有任何痕迹,客气地与陆传芳应付几句,一同进入大殿便不再说话。
  刘秉先对金碧辉煌的大殿毫不感兴趣,看都不看一眼坐在陆传芳下手、面带羞愧的二旅长徐彤耀,“咕嘟嘟”喝下一大杯茶,把茶杯递给身后的侍卫,要求再来一杯,这才擦擦嘴,斜眼望向笑容可掬的陆传芳:
  “香亭兄,你现在是‘南昌行营直属第二独立师’的师长了吧?”
  陆传芳摆摆手,客气地回答:“只是暂时的、暂时的……等萧飞从饶平回来之后,这个师长就得让给他了!对了,徐旅长将会担任副师长兼参谋长,等王瓒绪将军的第十一师到来接防之后,这支部队就要调到南京去,直属总司令统辖!”
  刘秉先和蒋介石再次大吃一惊,突然发现萧益民的胃口之大,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认识,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王瓒绪的第四军要盘踞潮梅地区,如此一来,无异于在粤闽之间钉下一颗大大的钉子,对未来两广和福建的局势将产生巨大影响。
  震惊过后,刘秉先来不及感叹萧益民的大手笔,也不愿再细想未来的东南大势,只是定定地看着陆传芳的眼睛:“萧益民想怎么处置我刘某人?”
  陆传芳一愣,随即莞尔一笑:“司令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处置子承兄,看我只顾高兴了,差点儿忘记大事……”
  陆传芳站起来,从口袋里拿出本笔记本,取出夹在其中的一张照片,双手递给刘秉先。
  刘秉先疑惑地接过,顿时心潮起伏,双目湿润,照片上,自己的妹妹靠在抱着孩子的萧益民身边,脸上全是幸福满足的笑容,照片上的萧益民脸带微笑,直视前方,怀中可爱的孩子伸出圆嘟嘟的小手,极为稚淳可爱,照片右上方是萧益民那熟悉的字体:舅舅留念!左下方的落款是:宝贝外甥、东征!
  刘秉先突然昂起头遥望大殿天花板,强忍心中奔腾的复杂情感,深深吸进口空气,缓缓低下脑袋,把照片还给陆传芳:
  “香亭兄如果不强留刘某的话,刘某这就要赶赴广州。”
  陆传芳大吃一惊,犹豫片刻,低声问道:“子承兄,你真的要这么做?”
  刘秉先哈哈一笑,解下腰带,看了一眼当年从日本留学归来时萧益民赠送的名贵配枪,最后连同腰带一起往椅子上一扔,一脸惨然却又无比决绝地走出大殿。
  蒋介石见状,连忙站起,向陆传芳苦笑一下便追上刘秉先,很快翻身上马,带着自己的几名亲卫并肩向西面的广州方向前进,沿途所有官兵远远看到刘秉先和蒋介石,赶忙肃立两旁,不少军官情不自禁地向两人庄重敬礼。
第269章
半壁江山
  南京城内的三大工程,经过六万军民近半年日夜奋战,终于接近尾声。
  加上之前竣工的太平门和长达六公里的古城墙修复,整个南京城为之焕然一新,处处展现出盎然的生命力。
  以鼓楼为中心、向西面辐射的四条城中大道,不愧为三大工程之首,这四条宽十八米的十字形交通要道,北至玄武门、西接草场门、南连汉中路、东至太平门,全部为连带人行道的高质量柏油马路,总长度达十一公里。
  城中四条大道的竣工,大大缓解了南京城的交通压力,先进的排水系统彻底解决了内涝隐患,连带沿路两边的旧城改造,也在南京当地政府、各大商会和市民们自发的努力下陆续展开。
  令民众无比感佩而又自豪的是,萧益民和他的南京行营并没有借机给自己树碑立传,而是通过《中国时报》和《金陵晚报》,向所有南京民众征集四条新建大道的名字,不但让南京民众深受感动进而踊跃参与,因此而引起的热烈反响很快波及全国,获得社会各界的极高赞誉,甚至很多名流将萧益民和南京行营的这一善举,上升到发扬民主精神的高度。
  这一令全国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持续两个多月,仍然不减热度。
  九月一日工程竣工剪彩,从金陵道尹转任而来的南京第一任市长朱文劭站在鼓楼广场观礼台上,向汇聚而来十余万民众激动地宣布结果,四条大街平凡而又顺口的名字才在万众欢呼声中隆重推出:鼓楼北大街、鼓楼南大街、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
  正在进行最后装修和道路绿化的第二大工程,是北靠玄武湖、东连太平门、南临鼓楼东大街、西接鸡鸣寺的公立南京大学,占地八百五十亩的南京大学原址是江苏新军标营,拥有布局整齐、颇具规模的营房和宽阔的校场。
  南京大学的成立完全是萧益民一手发起的,根据江苏省文化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南京行营和江苏省政府在此基础上斥资一百万进行扩建,使得崭新的南京大学拥有五栋巍峨雄伟的三层教学大楼、五个学生宿舍区、三个教职工住宅区、十二块水泥篮球场、一座能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大礼堂、一座附带四百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其建设规模和完善的设施,仅次于全国首屈一指的四川大学,成为南京民众和江苏民众心目中的新骄傲。
  南京大学尚未开始招生,就已成为全国各界瞩目的焦点,京津地区和上海、广州等地数以百计的教育界知名人士愉快地接受了南京大学的聘请,在萧益民和南京各教会积极努力下,巴黎第二大学、美国加州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相继与南京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南京城的第三大工程,无疑是位于城中五台山与石头城之间的南京国立体育场,这个为迎接全国首届秋季运动会而日夜建设的庞大体育场,由留美归来的年轻建筑师涂经纬设计,三层阶梯式的新颖看台能容纳五万观众,不但拥有一个标准跑道环绕的足球场,而且还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将大部分田径比赛项目场地巧妙合理地分布其中,北面主看台下方还建起了十二个宽阔的更衣室、洗浴间、会议室和休息室,其先进前卫的设计和浑厚雄伟的整体外形,赢得了各界的一致赞扬,被中外舆论一致誉为中国最好的体育场。
  以上三大工程不但大大增强了军政部南京行营的政治地位和权威,还给南京行营和萧益民带来巨大的政绩和声誉,各界名流因此而发出这样的感叹:
  “相比全国各地政府乃至北京和广州两地政府,萧益民将军领衔的军政部南京行营不但在军事上取得巨大优势,而且在民政建设和经济建设领域远远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从开始的四川腾飞,到南京行营成立后实施的盐税新政,再到南京的文教卫生和工商业的大规模建设,萧益民将军和他的南京行营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带给国民深切的思考和巨大的希望!”
  与以上三大工程相比,萧益民投入精力和心血最多的,还是默默进行、不为外界所知的“三大军事工程”,这三个足以改变半个中国、总投入超千万元的军事工程分别是:与清凉山和石头城一墙之隔的“国有南京机械设备公司”、位于南京体育场南面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南京陆军军官学校”、以及与新军校隔着一条崭新大道的“南京行营新区”。
  南京行营新区占地两千余亩,分为办公区、住宅区、卫戌司令部营区三大部分,得益于设计初期的完善考虑,即将竣工的三个区域处处绿树掩映,外表朴实无华,除了屹立在清凉山东麓、正对着新建的虎踞路的五层高办公大楼之外,其余建筑均在三层以下。
  其中坐落在石头城原址上的卫戌司令部营区占地最广,面积达九百余亩,不但拥有新建完善的营房和训练场所,而且还是南京行营军事检察院、军事法院和军事监狱的所在地。
  因此,萧益民几乎每天都要到行营建筑工地走走看看,兴致来了还会到隐藏在地下的靶场过过枪瘾,但更多的是查看已经秘密挖空、再浇灌钢筋混凝土的二百米城墙内的秘密设施,以及隐藏在清凉山山体内外的无线电通讯指挥中心。
  这两个秘密工程建成后,将与设立在全国各地的无线电通讯基站联网,不但肩负起南京行营联系和指挥旗下所有军队的重任,而且还是覆盖大半个中国的无线电广播中心,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将在未来得到有力的体现。
  九月四日下午,萧益民再次登上清凉山下绿树丛中的通讯中心大楼时,一个重要的消息从广州飞来:
  桂军第一军和第四军第七师击溃广州三层防线,于中午一点十分占领广州城,桂军后续五万大军陆续开来,预计此战双方伤亡总数不低于一万五千人,城南两个街区在大火中燃烧,广州政府数百官员避难于沙面租界,南方海军十二艘战舰的舰长通电全国归附中央,另有四艘开进白鹅潭,继续与占领广州城的桂军进行炮战。
  萧益民匆匆回到督军府,与众将和杨度等智囊闭门商议。
  广州局势的彻底改变,意味着萧益民集团最大的心腹之患随之解除,半壁江山很快就会落入萧益民集团的手中,作为整个南中国的最高军政领导机构,南京行营终于可以放开膀子,开始实施酝酿已久的系列振兴计划了。
  一直到深夜十一点,萧益民才返回家中,看到妻子易真颖和刘瑜呆呆地坐在客厅里,萧益民的心情忽然变得格外沉重,想起结义二哥刘秉先,再想起前一段情报部门送回来的那支配枪,萧益民心中的那点儿喜悦瞬间被无奈和伤感所淹没。
  喝完杯茶,萧益民拉着易真颖的手让她坐下,转向双眼蓄泪的刘瑜低声通报:
  “估计你们已经知道广州被桂军攻占的消息了,广东革命军彻底失败,多达四百余名将校在广州保卫战中战死,但是广州大本营的那些大官们早在昨天晚上之前已经逃离广州,不是逃往南洋,就是登上日本人的船逃向日本,其中包括你哥哥和蒋介石两人,所以,他们没有任何危险。”
  刘瑜惊喜地抬起头,突然扑进萧益民怀里哭泣起来:“小哥,谢谢你!谢谢……”
  “谢什么啊?自家人说这话干嘛?”萧益民爱怜地搂住全身发软的妻子。
  易真颖长叹一声,似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这就好、这就好了!否则我真不知道怎么向家里老人交代啊!”
  家里老人指的是刘秉先的父母亲,两老如今已经从重庆搬到成都,住在北校场萧家大院里,为萧益民调教一儿一女和一群从全国各地领回来来抚养的孤儿,刘秉先的一妻一妾和三位儿女也跟随老人住进萧家大院,过着安宁富足的生活,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萧益民扶起已经擦干眼泪的妻子:“不要太担心你哥了,虽然广州那帮人不待见他,但孙先生依然很器重他,就让他到日本去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吧……前几天我已经和段祺瑞将军打过招呼了,新发布的最高通缉令上面没有你哥的名字。”
  清醒过来的刘瑜脑袋极为敏锐:“如此一来,岂不是令他更为难?要是他身边的那些人名字都在通缉令上,而他却什么事也没有,他的处境会不会更加艰难?”
  萧益民嘿嘿一笑:“再艰难也没人敢动他,革命党里面中谁不知道我萧益民是个道貌岸然、睚眦必报的伪君子?谁敢动我大舅子,难道就不怕我灭他九族?”
  刘瑜轻轻打了一下萧益民:“尽胡说,你才不是伪君子,要是你是伪君子,全天下就没有君子了。”
  萧益民哈哈大笑,再次怀孕的易真颖大度地借机离去,给丈夫和小妹留下独处的机会,这几个月来,萧益民实在太忙了,每天早出晚归,回来累得疲惫不堪,很少有机会和精力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每次只要有空,也大都在易真颖房里安歇,易真颖心里对刘瑜颇有歉意。
  易真颖一走,刘瑜便把萧益民按在自己的腿上,熟练地替萧益民按摩头部:“小哥,听说军校边上的荣军小学堂已经建成,开始招聘老师了。”
  “怎么?在家闲不住了?你这个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儿科大夫,不会想转行当小学老师吧?”
  “嗯……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有点可惜啊!不过人这辈子难得干些自己喜欢的事,行,只要你高兴,尽管去吧。”
  “小哥,你答应了?”
  “答应了。”
  “小哥你真好……别别、回房去,不能在这啊……”
第270章
秋后算账
  桂军攻占广州城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计,中国的政治版图因此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刹那间便牵动南北势力及中外各国的敏感神经和利益纠葛。
  没等各方对革命党的彻底失败做出反应,段祺瑞领导的中央政府立即对潜逃的一百四十余名革命党人发出特别通缉令,其中捉拿党魁孙文的赏金竟然提升到十万大洋,而且前所未有、堂而皇之地注明不计生死。
  特别通缉令一出,全国上下顿时鸡飞狗跳。
  没等同情孙文一党的中外势力发出“尊重人权”等等呼吁,广州就传来了一个个充满血腥的消息:
  攻入广州的桂军统帅、原广东督军莫荣新在通电全国重新履职之后,宣布进占广州的七万桂军立即展开大搜捕,定将乱党余孽连根拔除,并对乱党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丧心病狂地纵火焚烧广州十余条街道借以逃命的罪行表示强烈的愤慨。
  莫荣新说到做到,七万桂军硝烟未洗便投入这一声势浩大的大搜捕行动中,仅仅三天时间,被桂军各部以“负隅顽抗”为借口“就地正法”的革命党人多达五千余人,一千多家“收容乱党余孽或为乱党经营”的大小商铺和钱庄被抄没,数以十万计的广州市民被搜捕的桂军官兵洗劫一空,城南十几条大街的烈火整整燃烧了三天时间,枪声、哀嚎声、女人的惨叫声也随之持续了三天三夜,整个广州内外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尽管段祺瑞、萧益民紧急致电桂系统帅陆荣廷和莫荣新,严令立即停止在广州城的大搜捕行动,约束进驻广东各地的桂军各部以减轻负面影响,但是在欧美各国特别是日本人的强烈抗议和大肆宣传下,桂军一夜之间成为中外各界一致谴责的对象。
  早就对两面三刀、背叛直系的陆荣廷深感不满的段祺瑞,与萧益民通过密电反复商议之后,顺应民意,撤销了莫荣新的广东督军职务,重新启用被国民党赶出广东、目前暂居上海的前广东省长岑春煊,广东督军一职暂时由广西督军陆荣廷兼任,广东军务会办一职却给了公开脱离革命党、龟缩于东莞及惠州老巢的陈炯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