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185

  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惊,只有阴谋得逞的日本军队欢呼雀跃,正在国联调查小组和中日谈判小组监督下撤离济南、烟台、威海等地的三个大队日军,竟然不顾任何反对,转道旅顺“登岸休整”。
  元月十日,最后撤离青岛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千五百余官兵,同样在途径旅顺海域时强行靠岸,然后驱赶大连军营的一个旅奉军,堂而皇之地驻扎下来。
  元月十五日,欧美各国驻华公使经过激烈的讨论并报请本国政府同意,正式宣布放弃对远东海参崴等地区的武装干预,英美法意四国同时宣步,将驻扎在海参崴的本国军队撤至天津,保卫各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至此赤色俄国终于摆脱了欧美列强在远东地区的沉重压力,开始与恼羞成怒的日本政府进行秘密接触。
第308章
落井下石
  暗藏在清凉山下的南京行营指挥部,正在与手下文武官员研讨时局的萧益民再也控制不住满腔怒火,将手中刚刚看完的求援急电揉成一团:“老子一颗子弹一个大洋都不会给!鬼迷心窍的北洋军阀,让他们去死好了!”
  脚步匆匆的指挥部里突然安静下来,很快又恢复原有的忙碌,但是每个人的脚步都放轻了许多,通话或交谈的声音尽量压低,只有大功率无线电的电波声和“嘀嗒”声持续回响。
  杨度与王陵基相视一眼,似乎明白对方心里想些什么,也都能理解此刻萧益民的心情。
  两人面对大型地图低声商议片刻,由王陵基去把脸色铁青的萧益民拉到地图前:
  “司令,段芝泉和曹仲珊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应对,天津应该还能支撑十天半个月的,而且陈树元的第五师已经从洛阳紧急调往天津,安庆的第八师也已经行至徐州,三日内即可经铁路抵达平津前线,再加上被奉军击溃后重新组织起来的七个师,奉军一时半会也难以再获得什么辉煌战果,哪怕有日本人的武器弹药支持,短时间内也无法奈何直系各部守军。”
  杨度附和道:“是啊,段芝泉等人之所以一天数电求援,无非是想多要些实惠罢了,既然你已拿定主意,就不要为此太过劳神,不管怎么说,去年一年的税赋我们早已经上缴中央,没有任何违约之处,已经对得起他段芝泉和直系各部了,再加上去年下半年给予段芝泉三个师的武器装备援助,你和我们整个南京行营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无可挑剔。”
  萧益民其实早就平静下来,闻言指着地图上的平津地区叹了口气:“之前我多次秘密去电提醒段芝泉和曹仲珊,要他们防备张大胡子的突然发难,防备日本人的阴谋诡计和险恶手段,可是他们全都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直到从山东撤走的一万八千日军强行登陆旅顺和大连,他们才醒悟过来,在全国民众铺天盖地的愤怒声讨中,整个中央政府也仅仅只是发出几声不痛不痒的抗议。”
  “现在好了,奉军两路大军五万余众压迫到天津城下,他们着急了,终于记得我萧某人了,可明明知道我军北上的三个主力师早已在山东严阵以待,随时都可以北上助战,可他段芝泉和曹仲珊竟然视而不见,反而频频来电要求武器弹药和物资援助,可恨可恼啊!”
  闻声聚集在周边将校听了萧益民的话,无不怒愤填膺,只有杨度和王陵基相视苦笑,心想这不正合你得意吗?找些借口拖延一两个月什么也不给,让直皖和奉系自己折腾去,最好打得尸横遍野两败俱伤,才最符合你的希望。
  萧益民一看杨度和王陵基嘴角的笑意,就知道两个人精早已摸透自己的心思,只是愤怒受伤的姿态已经摆出来了,还得继续摆下去才行:
  “诸位忙自己的去吧,我和先生、王老总要坐下来好好商议,有什么情况随时送到隔壁办公室。秦处长立刻联系北平站,让麻局长和朱子桥省长暂停一切调停工作,静观时局变化,虚与委蛇即可。”
  “是!”
  三人回到隔壁安静宽敞的总司令办公室,侍从官立刻麻利地沏好三杯茶送上,然后轻声离去,顺手带上房门。
  王陵基解开冬装的风纪扣,捧着热茶乐哈哈地望向一脸轻松的萧益民:“你刚才是故意做给那群文官看的吧?”
  萧益民笑道:“为了即将发动的‘反段宣传’,首先得让我们自己的官员酝酿好情绪才行,这样一来他们写的文章才会更犀利,才能更稳更准地抓住段芝泉和北洋政府的致命错误,从而更好地激起全国各界对北洋政府的失望和愤怒。机会难得,稍纵即逝啊!我演几出戏算得了什么?”
  王陵基和杨度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最后笑得连手中的杯子都抓不稳了。
  好不容易收起笑意,杨度伸出修长的食指,潇洒地敲敲面前的黄花梨茶几,伴随轻柔悦耳的节奏,得意地笑道:
  “段芝泉和曹仲珊他们得不到我们的支持,恐怕睡不着觉了,哈哈!要不是海面封冻,恐怕得到日本人支持的张雨亭的奇兵,早就从海路插到天津塘沽侧后,为了弥补防守上的空虚,段芝泉不得不从河南、安徽与绥远调兵,可战力最强的徐树铮两个师受大雪和严寒之困,两个月内根本无法离开库伦南下增援,面对张雨亭咄咄逼人的气势,北洋现在的日子的确难过啊!”
  萧益民喝下口热茶:“段芝泉对我们的顾忌和防备从未消减,看他现在,哪怕天天承受巨大战损,也不向我们提出任何出兵援助的话,明显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啊!其次,北洋内部人心惶惶,近半手握兵权的将领深恐成为光杆司令,明里暗里消极迎战,保存实力,这才让奉军一击而破跃进百里,轻松取得战场主动。”
  “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看,只要段祺瑞和曹仲珊再打几个败仗,北洋一系就会四分五裂了,不过眼下我们还是得帮他一帮,让英美法意等国和国联调停小组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列强与欧洲各国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王陵基点点头:“最关键的还是日本,竟然不顾国联小组和欧美列强的强烈反对,悍然出兵登陆旅顺和大连港,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要制止我们将辽东半岛辟为自由港的计划,同时也是向欧美列强宣示其强硬立场,企图通过武力威慑,制止欧美列强染指东北利益。”
  杨度笑道:“我知道方舟心中的担忧是什么,只要段祺瑞一天坐在总统位置上,我们的系列计划就得推迟一天进行,在没有掌握最高权力之前,很多重大计划根本无法施展,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包括党内高层,也存在这样的疑虑,所有,这一次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把段芝泉赶下台去!”
  “好在山东终于收回来了,吴子玉确实目光高远,能力超群,在我们的鼎力支持下,他定能在开春之前,完成山东全境的总体防御,估计还能训练出五万齐鲁新兵。”王陵基对山东局势终于放下心来。
  萧益民补充道:“英美两国承建的青南铁路(青岛至南通)已经完成勘测设计,新沂至淮安段、南通至淮安段已经同时动工,英美两国为了确保在山东、江苏两省的利益,进而获准进入川、湘、赣、鄂、陕等内陆市场,就必须将日本势力挤出山东,这一点还是可以放心的。”
  杨度颇为感叹:“之前总以为日本非常强大,但现在看来,确实如你所言,日本国土太小了,资源太过贫乏,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农业发展,本身都无法支撑自身的需要,所以才对欧美列强存在严重的依赖。”
  “如果他们无法从我国不断地实施掠夺,根本无法打一场大仗,从这两年我们在纺织和钢铁两大行业取得的对日胜利来看,日本远远没有国人想象中的强大,而且很可能因此而元气大伤,这也许就是日本无奈撤出山东的主要原因吧。”
  “没错!”
  萧益民深有感触:“我国钢铁行业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日本哪怕再有不甘,已经无法阻止我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我们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别的不说,仅是钢铁和纺织两大行业,欧美列强的在华投资就占据近半份额,虽然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逐步获得了关税自主权,但是仅百分之十的平均关税税率仍然很低,说得严重点,我们的内政仍然受制于列强,连最基本的国家尊严都无法保障,唉!任重道远啊!也不知道我所作的一切是对是错。”
  王陵基和杨度立刻正色以对,王陵基劝道:“一鸣千万不能这么想,没有你的殚心竭力,哪有如今半个国家的民生改善?哪有百废俱兴、稳步发展的农工商百业?哪有我们这支总数已达五十万的新型军队?”
  杨度连声附和,随后郑重地说道:“你所做的一切无不是利国利民之举,国家积弱已久,千疮百孔满目苍伤,你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功业了!别的不用多想,按照既定的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务之急不是反思得失对错,而是需要更为坚韧果敢的决心。”
  “你现在代表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四万万国人的命运,来不得半点踌躇犹豫,当务之急,是趁此百年难遇的绝好机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所有手段,推翻所有挡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推倒段芝泉取而代之,否则,历尽蹉跎苦苦反思不是你个人,而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天下苍生啊!”
  萧益民连忙站起,恭恭敬敬地向杨度和王陵基施礼:“益民何德何能,竟得先生和方舟兄如此推心置腹鼎力相助,益民绝不辜负二位的期望,绝不辜负五十万将士和四万万同胞的希望,再难再苦,也会坚定地走下去,哪怕最终落得个千古骂名,也无怨无悔了!”
  杨度和王陵基哈哈一笑,站起来不愿接受萧益民的大礼。
  谦逊一番,王陵基提醒道:“现在是不是可以召集弟兄们作出决策了?”
  “好!立刻通知下去,启动绝密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萧益民果断做出决定。
  杨度笑道:“这是必然的,不过第一个议题,还是得考虑如何对北洋一系发动舆论攻势,不管怎么做,首先要把民心给争取过来,有了民心,干什么都名正言顺。”
第309章
骤然发动
  北洋军直皖和奉系之间进行的战争,并没有因为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恶劣的天气而停止,也没有受到萧益民公开发表的反对内战、和平解决争端呼吁的影响,再进一步即可拿下天津以实现扩张野心和夺取中央政权美梦的张作霖,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大手一挥,从沈阳和长春紧急调往前线的四个师,投入了激烈的进攻之中。
  一九二〇年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法国《远东日报》的特别增刊在全国一片反对内战、抨击段祺瑞和张作霖的舆论浪潮中,突然发表了一系列详细数据:
  直奉战争从开始到二月十日,交战双方四万两千余官兵死亡、七万余官兵受伤,八个县十余万平民房屋毁于战火,多达一百五十余万的无辜平民被迫逃离家园,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死于兵祸、饥饿、寒冷和疾病,北京天津两城挤满逃难的灾民,整个华北地区出现了巨大的移民潮,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在大雪之中拖家带口,艰苦南行。
  《远东时报》的增刊立刻被大江南北所有报纸转载,引发全国民众的强烈义愤,也引起欧美列强的深切担忧。
  在华利益受损最重的英国政府终于看清了南京政府坐山观虎斗的真实面目,再也无法忍受华北局势继续糜烂下去,由驻华公使朱尔典率先对北洋开战双方发出“立刻停战谈判”的警告。
  紧接着,英国驻华机构联合欧美各国以及国联调查小组,在《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等媒体上发出呼吁,要求中国中央军政部长、中央政府副总理萧益民挺身而出,以“更有效、更积极的措施促成和平”,最后决定由英国公使朱尔典率领欧美十二国调停小组赶赴南京,与萧益民举行“涉及中国四万万民众和世界和平的正式会谈”。
  十天后,南京行营与“欧美十二国代表团”以及国联调查小组共同举行的紧急会晤暂告一段落,萧益民以中央军政部长的名义,公开发布命令:
  “调集南京陆军总医院、第六野战医院三百医疗人员,以及驻扎南京的工程兵团三万将士,即日起开赴山东聊城、德州一线,接引赈济百万华北难民,并紧急抢修黄河堤坝损毁地段。”
  命令一出,全国惊诧,民众很快就从各主流报纸上得知,段祺瑞集团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竟然三番五次禁止南京方面干涉华北局势,不但严禁驻扎山东的南京行营军队北上助战,同时也多次拒绝南京行营和南方各慈善机构进入华北赈灾、救护的请求。
  “打倒段祺瑞”、“重组中央政府”的呼声就这样响彻全国,南方各省督军和省长纷纷发表言论,对北京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质疑,对萧益民寄予巨大希望,全国各界纷纷呼吁萧益民挺身而出,力挽狂涛,尽快结束战火拯救万民。
  二月二十五日,春节刚过去十二天,新年首次中央政府会议在北京国会大厦召开,总统段祺瑞刚刚做完自辩报告,紧接着上台发言的国家总理张澜便宣布辞职。
  紧接着,国会议员中占三分之二的民主党员集体宣布辞职,担任中央政府各部部长、副部长和中央军政各机构的八十余名文武官员,也随之宣布辞去现有职务,北京中央政府应声瘫痪。
  二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南京行营总司令办公室。
  “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了!”
  萧益民将手中的《京津泰晤士报》折好,放到一大沓新闻报刊上面,转向在座的包季卿、杨度、王陵基、顾维钧、孙宝琦、林白水、吴佩孚、陈炯明、朱庆澜等人,欢快地笑道:
  “明天下午,辞去中央政府职务的三百余名中央国会议员和各部正副部长就会抵达南京,北洋两派之间打得你死我活,哪里想得到会是这样一种结局?希望能以此来促使两派之间停战。”
  “难说。”
  包季卿对骑虎难下的段祺瑞和张作霖的性格非常了解:“短期内华北战场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虽然直皖和奉系之间打了两个多月,但双方都还没到精疲力竭无以为继的地步,张作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肯定不甘于双手空空地撤回关外,而段祺瑞受此巨大打击之后,唯有获胜才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否则将失去所有军心民心,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数日来一直负责对外谈判的顾维钧笑道:
  “欧美列强基本上都对左右摇摆的段祺瑞失望了,随着我们的军队控制京汉铁路、陇海铁路、津浦铁路三条大动脉的绝大部分,并稳稳占据了整个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所有省份,列强为了保住各国的在华利益,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与我们展开合作,这一点,已经无可置疑了。”
  “少川,经过这几天的谈判,你心里应该有数了,列强和我们之间最大的分歧能不能调和?”萧益民问道。
  顾维钧回答:“从总体上看,分歧还是能够通过反复协商解决的,列强如今最大的疑问是我们是否有能力控制东北?还有就是一直没有表态、游离于南北两大政权之外的山西,再加上河南兵力被段祺瑞抽空之后,我们暗中支持的刘镇华和张钫两位将军的联军突然发难,占领了兵力空虚的豫南和豫西大片地区,把首鼠两端的赵倜赶出了洛阳,所以不明其中关系的欧美各国公使非常担心引发全国性的战争。”
  “只要再过一段时间,等形势明朗下来,我想一切都不是问题。目前谈判僵持的焦点,还是天津和青岛的利益分配问题。”
  吴佩孚连忙表态:“青岛的利益不能让出去,好不容易收回来了,怎么可能再轻易让出去?”
  萧益民点点头:“青岛肯定不能让,天津也不能让,这是我们的底线,倒是厦门和福州可以考虑放宽关贸政策和投资限制,福建对面就是被日本占领的台湾,绝不能让日本势力一家独大。”
  顾维钧眼睛一亮:“可行!”
  “不错,确实是步好棋!福建之所以反反复复,对我们南京的领导阳奉阴违,完全是日本势力从中作祟,既然我们短期内没能力去解决,何不把整个局势搅乱,让它变得更加复杂?只要把福建三面的粤赣浙边境控制好,再有计划地戮力进取,步步为营,终究能稳稳地控制整个福建。为了长远的目标,暂时放弃眼前的利益算不了什么。”杨度说出自己的意见,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陈炯明道:“潮汕地区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建设重点,我警备部队的一个师已经驻扎那里,益帅建议为国家海关进驻提前进行的各项工作已经展开,广东海岸警卫部队筹建完毕,南澳军港的扩建也进入准备阶段,我们有信心控制好整个粤闽交界地区和所属海域。”
  众人频频点头,一个重大的决定得以通过。
  朱庆澜看到萧益民望向自己,微微一笑,说道:“阎百川还没给我回电,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虽然调任蒙古集团军司令的廖震从榆林和九原带走了三个师北上,但留在榆林基地的邓锡侯部两个师,以及九原至榆林一线的两个警备师,仍然对晋西、晋北形成巨大威慑,加上刘镇华和张钫两位将军的四个师控制了豫西和洛阳等大部分地区,山西其实已处于我军的三面压迫之中。以阎百川的精明和算计,不会看不清形势,之所以迟迟不表态,估计也就是个面子问题。”
  包季卿插一句:“拿下河南指日可待,届时心向我们的安徽地方势力定会把督军吴光新轰走,没了河南和安徽,段祺瑞应该死心了,再加上保住自身实力的十余万北洋地方部队已暗中向我们输诚,以及打得精疲力竭损失惨重的段祺瑞和曹锟,只有俯首称臣。”
  众人哈哈一笑,萧益民却满脸郑重:“虽然形式对我们极其有利,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将每一个计划、每一个行动方案都考虑得清清楚楚才行!一旦王键集团军两个主力师北上辽西,就必然牵涉到曾超然集团军三个师的后续策应等问题,沿途虽然有投诚我们的北洋大小武装提供帮助,但决不能放弃对段祺瑞和曹锟的争取。而且,北洋一系也是人才济济,只是二十年来的腐朽僵化制度和统帅的无能,压制了大部分人的发挥,这些人只要不卖国,都值得我们去争取。”
  众人望向越来越稳健的萧益民,均为萧益民的豁达与包容暗自赞叹,同时也对自己的选择庆幸不已。
  会议之后,整个南京行营的行动计划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