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7/1395

  “你啊,满脑子的封建思想,艺术是不分国界和层次的……当然,你的担心也有道理,但如果是小孩子来表演,不就没事了吗?”叶青展颜一笑,接着解释道:“这个表演的小女孩,才十一岁,纯真可爱,此前已经在多场联谊晚会上表演节目,深受好评,没有听到谁那样说。”
  “十一岁?”
  安毅顿时回味过来,笑着说道:“表演的女孩是奥黛丽·赫本吧?当初她和紫微在陆军总医院的特护病房,小丫头就跳了一曲《天鹅湖》,然后紫微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你从睡梦中唤醒过来,真的像是驱逐邪恶巫师的魔法一般……说起来,我还答应要帮小丫头做一些事情呢!不想一晃两年就过去了,我都没有时间见她,恐怕在她心里都要被当成长鼻子的匹诺曹了!”
  “是啊,小姑娘很可爱!”
  叶青一脸的怜惜:“你不记着她,我可不敢忘记救命恩人,奥黛丽的愿望是加入文工团,于是我找展到和韩玉通过了。韩玉很喜欢这个悟性奇高的小女孩,特别照顾她,别看现在才十一岁,她已经在多次大型表演中出彩,因功晋衔少尉了呢!”
  “十一岁的少尉?”安毅一听,不由笑了起来,随即有些担忧地问道:“她的学业不会耽误吧?”
  “放心,误不了!”
  叶青笑着道:“现在文工团的小演员大概有四百多名,我们专门请了白俄、法裔和犹太裔的老师,教她们文化课和专业课,此外,我们还设有选修课,奥黛丽就选修了电影表演这一专业,目前已经在电影里出演了几个配角了。”
  安毅大为惊奇,连忙追问究竟,这才明白南华境内随着法裔和犹太裔的白人公民日益增多,国家民主党中央宣传部的法裔委员提议组建一个专门针对欧美市场的电影公司,用以宣传南华社会的方方面面,加强意识形态的渗透。
  宣传部部长徐子良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于是便以南华政府、法裔和犹太裔资本家合资的形式,组建了“福克斯电影公司”,专门拍摄一些以白人为主角,发生在南华的故事。
  到现在为止,“福克斯电影公司”已经拍摄了十多部电影,包括破案推理片、歌舞片、喜剧片和反映社会大变革中安南法国裔家庭变迁的电影,在南华放映时因为犹太人、白俄和法裔的捧场,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安毅非常高兴,对叶青道:
  “说起电影,我倒有些构思,比如尼罗河……不,湄公河上的一艘游轮发生了一段惨案,一位侦探对船上十多位乘客进行侦查,最后从中找出凶手的故事……嗯,类似的创意我还有许多,看来哪怕以后不做这个主席了,我还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电影编剧……”
  叶青白了他一眼:“得了吧,就算你不想当老大,你的那些弟兄们也不会让你空闲下来的……快看,奥黛丽上台了……”
  舞台上《天鹅湖》第四幕那轻松欢快的音乐声响起,一个可爱的女孩,穿着白色的蕾丝短裙,头戴精致的头冠,脚尖跳动着,两脚不停地互击,轻步行进,这些动作以及头部的转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小天鹅的形象,即便是不懂芭蕾舞的人,也一下子被这个小姑娘给迷住了。
  安毅也看得目瞪口呆。
  两年不见,小妮子又长高了一节,白人女孩就是早熟,虽然还不到十二岁,但胸前已经有了小蓓蕾,腰肢纤细,看起来亭亭玉立。尤其是那近乎完美的容颜,配合着美轮美奂的舞姿,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安毅一向对芭蕾舞不太感冒,但此刻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综合了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通过脚尖起舞,还有一系列肢体语言,将故事内容或情节展示出来。
  奥黛丽·赫本的舞姿很优美,让人心旷神怡,五分钟的表演,一会儿就过去了,待奥黛丽·赫本踮起脚尖行礼的时候,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晚会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安毅亲自上台,与演员们握手致意。
  看到安毅上台,奥黛丽一路小跑过来,一下子扑进安毅的怀里:“哥哥,好久不见了,你都不来见赫本!”奥黛丽抬起头,有些委屈地看向安毅。小妮子肯定很用心,一口普通话极为标准。
  安毅老脸一红,对一个小孩子爽约到底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只能笑着说道:“哥哥真的很忙啊,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十六小时……不过哥哥答应你,等空闲下来,一定会来看赫本,好不好?”
  “好啊!”
  赫本高兴地说道,然后依依不舍地从安毅怀里挣脱出来,巧笑嫣然地站在他的身边。
  安毅看了一眼,小妮子一米五五左右,已经长到了自己的肩膀位置。由于安定的生活环境,面容神情显得稚嫩,真诚,不过这正是安毅希望看到的情况。
  韩玉和周旋微笑着,举止落落大方,看向安毅的眼神带着些责备。安毅自知愧对佳人,在握手的时候陪着笑脸,两女在他掌心掐了一下,随后便恢复如初,眉眼间带着的浓浓情意,几乎要把安毅给融化了。
  随着观众在执勤官兵的引导下,有序退席,演职员也回到台后,更衣卸妆。
  安毅和叶青走下舞台,刚想回到座位上耐心等待,沈凤道匆匆走到安毅身边,向叶青点了点头,然后凑近安毅耳边一阵低语。
  安毅听完后,大惑不解,站起来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问道:“现在可是一月份,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及西伯利亚地区最冷的时候,苏俄选择在这个时候对远东共和国发起全面进攻,有何用意?”
  “目的暂时不明,但消息已经得到我中亚军区及远东共和国方面证实了!”
  沈凤道轻声道:“刚开始的时候,远东方面认为只是苏俄的小股部队骚扰,所以没有当一回事,反倒是我们派驻前线的观察员觉得不对劲,把情况反馈到了中亚军区,胡家林司令和黄智参谋长建议继续观察,但吩咐驻乌拉尔的军队进行了紧急动员,同时后方各机场也提高了警戒级别。”
  “到了中午时分,苏军出动了大量坦克,其中甚至包括许多与远东军装备的T34性能相近的中型坦克,进行集团冲锋。目前在上千公里的辽阔战线上,苏俄军队与远东军打成了一团,许多地区已经被苏军突破,情况极为危险。”
  “西伯利亚时间下午四点,远东共和国已经发布了总动员令,大量部队正在调往西线和南线地区,以堵住缺口。恪于与苏联签订的条约,我们无法直接出兵帮助,只能提供物资及情报援助。”
  安毅眉头紧锁,自言自语地分析:“一方准备充足,一方仓促应战,在这种情况下,还想调兵堵住缺口,显然是不明智。最理想的做法是积蓄重兵,在后方布个口袋阵,以逸待劳,只要伺机消灭苏军几支主力部队,危险自解,苏军反而会担心远东军趁着东欧平原兵力空虚,直捣莫斯科!”
  “远东军现在步步设防、步步挨打的作战部署很不可取,难道身为兵法大家的叶戈罗夫看不到这一点?”
  就在安毅冷静分析的时候,刘卿走进了歌剧院,四处看了一眼,快步走到安毅面前,禀告道:“总参谋部接到德国党卫军司令部发来的密电,德国方面目前已经掌握法国政府藏匿的三万余件巴黎罗浮宫及吉美博物馆中掠夺自中国文物的下落,德国人表示愿意将这批文物归还给我们,询问我们的意见。”
  “若是免费归还给我们,自然会接受,但若是有什么附加的条件,那就不必提了,我们不能拿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开玩笑!”
  安毅毫不犹豫地回答。
  刘卿摇摇头:“电报中德国方面没有提任何要求,他们希望我们派人前往法国巴黎进行磋商,估计会有一些不能对外公开的条件。”
  安毅觉得这件事透着一股诡异气息,不过人家已经说明要归还你的国宝了,如果自己吓自己拒之门外,实在说不过去,当下立即做出决定:“去,一定要派人去,而且我们要派一位重量级的代表!”
  就在安毅思考希特勒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的时候,国务秘书许少白也走进了剧院,通知说菲律宾总统奎松于下午四点抵达新京,得到了总理徐子良和外交部长吴庭艳的热情接待。不过,奎松还是希望能和安毅见上一面,就双边关系和撤入南华境内的军队的给养等问题,展开磋商。
  安毅一听,头大入斗,几件事情又凑在一块儿了,原本想放松一个夜晚也无法做到,不由苦笑着看向叶青。
  叶青也满是无奈,脸上却露出安慰的笑容:“去忙你的正事吧,玉儿、旋儿和赫本那里,我会去说明情况。不过我先说好,这次事情完结后,一定要抽个时间陪陪她们,否则我可不答应!”
  安毅歉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便和沈凤道等人一起离开了剧院。
  等到韩玉、周旋带着奥黛丽从后台卸完妆出来,已经看不到安毅的人影子了,气得齐齐跺脚。
第1785章
天时地利
  比起南华时间晚五个时区的马斯喀特港,此时还是下午四点,在炎炎烈日的照耀下,战斗进入了僵持阶段。
  日军纠集兵力,固守港口以西的高地。
  为了确保战线的稳定,伊藤信次不仅将作为预备队的兰印师剩下的那个团调往西线,甚至把守卫锡达卜海滩的部队也调了大半过去。日军充分利用英国人在此构筑的防御工事和构筑在山间的壁垒,再加上缴获自英国的大炮小炮,以及从港口区移来的高射机枪和防空炮,构筑起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日军据守的高地下面,一条宽约二十多米、水深起码在两米以上的小河,蜿蜒向北,汇入大海。由于工兵部队装备的舟桥车正在转运中,步兵没有浮桥无法过河,“豚I”坦克虽然能涉水而过,但孤军深入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索性停在了河对面,对山上进行炮击。
  这条小河上唯一的一座钢架桥梁,已经被日军爆破,并在桥梁后方设置了雷区,陆战队的进攻暂时被压制住了。
  “火箭炮组装好了吗?”
  陆战队指挥官公孙荣上校站在防波堤下利用几块礁石间隙搭建而成的指挥部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四公里外的日军阵地。对于日军的顽抗,他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毕竟鬼子深受武士道熏陶,尤其是经历了前年的西伯利亚惨败后,日军加强了对新兵的教育,并频频用军人家书、集体宣誓等形式,让士兵对天皇尽忠。
  因此,在部队各级建制完整的情况下,哪怕战况再不利,这些离开日本本土即叫嚣着“靖国神社见”的杂种,是不会轻易屈服的。
  作战科长段争明中校汇报道:“火箭炮营的107火箭炮还在组装,与之配套的弹药也在运送途中。舰队司令部来电,半小时后,海军航空兵将配合我们发起攻击。三团长来电,他们将在总攻发起后半小时,从东线的锡达卜海滩登陆,直插马斯喀特港,力争在天黑前将敌人一网成擒。”
  公孙荣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点点头道:“让前线各部暂时摆脱与日军的接触,喝点水休息一下,以恢复体力。命令工兵营做好准备,舟桥车这会儿差不多该到位了,等总攻发起后,他们必须尽快把浮桥搭建好。”
  “是!”
  段争明敬礼离去,很快前线寂静下来。
  日军司令官伊藤信次少将见安家军停止了进攻,自以为得计,再次通过电话调整兵力,弥补防线的缺失。伊藤信次的打算是坚持到晚上,然后利用夜色向西撤退,撤到连绵起伏的哈吉尔山,利用那里复杂的地形,与安家军周旋。
  四点半,太阳慢慢向西倾斜,随着日照的减弱,气温也开始缓慢下降。
  不过,很快温度就恢复如初,甚至比起中午最热的时候还要炎热,随着大地上响起107mm十二管火箭炮发射时传出的尖啸声,数以百计的火龙离开发射管,向着日军阵地上尽情地挥洒死亡的弹雨!大批大批的流星火雨,划破天际,争先恐后地向日军阵地上飞去,天空中到处都是撕破空气发出尖啸声的流星,一个个屁股上还拖着条长长的尾巴。
  最先遭殃的是日军的炮兵阵地。
  大团大团的火球,从一门门老古董一般的火炮中间腾起,聚集在大炮周围、时刻准备的日军炮兵,来不及发出惨叫,便被密密麻麻爆炸开的弹片,击倒在地,许多运气不好直接被火箭弹命中的,则被撕裂成碎片。炮筒、炮身、轮子等部件,被炸得支离破碎,四处飞射。在火箭弹掀起的猛烈气浪中,大量堆砌的炮弹箱受到波及,那些榴弹竞相爆炸,发出惊天动地的殉爆声。
  火箭弹雨在日军的炮兵阵地上耕耘两分钟后,迅速前移。
  随着流星火雨源源不断坠下,一座座修建在山间的壕沟及防御工事,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轰然坍塌,躲避在战壕和工事内的鬼子与兰印兵,在爆裂开的火球中,化为一团团血雨肉末。
  伊藤信次见势不妙,立即拨打电话,命令赶紧撤回部署在一线阵地上的部队,但一波波火箭弹呼啸而来,“轰隆隆”一连串巨响接踵响起,那些被弹雨困住的鬼子及土著兵,寸步难移。
  每一枚火箭弹,都仿佛带来灾难的扫帚星,尚未燃尽的燃料被炸药四处抛洒,往往一枚火箭弹触地,周围就瞬间烧成一片火龙,滚滚热浪在强大气浪的作用下,席卷向日军阵地,人员、枪支弹药、战壕和掩体工事,在冲天而起的火焰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一时间,鬼子阵脚大乱,四处奔逃,但由于火箭弹太过密集,根本无法逃脱打击,而许多看起来极为坚固的掩体工事,就好像是由腐朽的木板做成的一样,被狂暴的气浪掀起了顶盖,摧垮了墙壁,在爆炸声中纷纷横空飞了出去。
  整个日军所在的山地上,翻腾着大团大团的烈火,蹿起的浓烟,几乎把天空中悬着的太阳给遮掩了。
  日军的防线在大量火箭弹的攻击下,濒临崩溃,马斯喀特地区原本三个大队的日军、一个师团的兰印军,在接连遭受空袭、登陆战和此番火箭弹雨的攻击下,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人枪。
  炮声逐渐稀疏,被炸得晕头转向的小日本及仆从军兰印土著兵,勉强从残破不堪的战壕及掩体工事中爬起来,待看清楚周围的情况后,都大吃一惊……有近半的碉堡被火箭弹给掀去了顶盖,许多战壕被炮火夷为平地,几条战壕间被炸得松软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残破的残肢断臂、血肉粉末和枪支零件。
  部署在前沿阵地间的防空炮及高射机枪,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下,也几乎被摧毁得干干净净。
  守在电话机旁的伊藤信次听到前线反馈的情况,脸色苍白,他脑子里满是疑问:安家军的登陆部队的炮火竟然如此凶猛,按照常识,登陆部队不是应该缺乏重火力支援的吗?这么强大的炮火,是多少门大炮发射出来的?敌人是如何拖动这么多大炮的?
  “巴嘎!敌机又来了!”
  站在瞭望口前,用望远镜观察前线战事的参谋长酒井和夫中佐突然大叫一声,指挥部里的官佐一起涌到了瞭望口前,只见上百架战机,呼啸着从远处阿曼湾而来,扑向了西侧的山头。
  首先发起攻击的是战斗机,两翼悬挂的火箭弹不要钱似的向下发射,让日军阵地上正在观望的鬼子兵及兰印土著兵,再次享受到铺天盖地的火箭弹攻击。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航空机枪的密集弹雨已经笼罩而下,把整个战线全部覆盖,收割着幸存者的生命。
  轰炸机不甘示弱,低空从日军的阵地上掠过,弹仓打开,一串串炸弹如同冰雹一般,从天而降,随后剧烈的爆炸声接踵传来,一团团几米到十数米不等的爆炸气浪,腾空而起,炮弹的碎片夹杂着人体肢体、枪支的零件,向四面八方激射。
  这一回鱼雷轰炸机没有携带鱼雷,但却外挂了1000公斤级的航弹,随着这些重型鱼雷轰炸机从天空俯冲而下,飞机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几乎突破音速,这些重磅航弹离开挂架后,向地面那些没有被火箭弹炸塌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坚固要塞扑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