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8/1395

  白辉看到白芳华坐立不安,站起来看向这边,却又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卖唱的父亲被一个打手扯烂了裤子,那张被他小心收入裤兜中的纸条落了出来,正好飘到白辉脚下。白辉不动声色,俯身捡起纸条,看到白芳华惊恐地看向自己,向她点了点头,转身面对那个纨绔及跟班。
  “你们这些混蛋,闹够没有?”他将那张纸条放入自己的口袋,声色俱厉地喝道。那个卖唱的女孩,见有人出头,迅速躲到了白辉身后。
  那个恶少看到白辉衣冠楚楚的样子,没敢撒野,皱眉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多管闲事?”
  白辉“啪”的一声,将证件扔到了茶桌上。
  纨绔瞟了一眼,顿时陪着笑脸说道:“长官,您老没穿制服,我也不知您在这儿,否则多给我几个胆,也不敢在您面前撒野啊!”
  原来,白辉的公开身份是九龙塘警署的警长,名义上这部分街区都归他管理。
  “还不快滚,难道要我把你们全部抓起来,让你的父母来警署取人?”白辉斥骂道。
  纨绔缩着头,带着跟班灰溜溜地下楼去了。白辉走过去把那个被打倒的卖唱父亲扶了起来,父女俩一个劲儿地道谢。白辉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条,放入这个父亲手里,叮嘱道:“我是九龙塘的警长,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到警署找我。还有,以后重要的东西一定看好了,别再弄丢了!”
  卖唱的父女如释重负,惊讶地看向白辉,又回头疑惑地看了白芳华一眼,互相搀扶着下楼去了。
  白芳华皱了皱眉头,显然她想不通白辉为何会出手帮忙,但显然她心里十分不安,有些惊慌地叫过茶博士付了钱,下楼离开了。在下楼时,她回头仔细看了白辉一眼,依然没有印象,满腹疑虑地离开了茶楼。
  这时,一名身着黑色中山服的青年人,“噔噔噔”上了楼,在楼梯口四处看了一眼,迅速走到白辉对面,径直坐下。
  茶博士赶紧上茶,待其离开后,青年向四周望了几眼,发现没人注意,这才向白辉低声道:“白区长,属下是‘锄奸行动’特别行动队队长泽辉,奉命向你报到。”
  白辉脑中一转,有些惊讶地问道:“你就是那个从特警转到新二军特种大队,在淞沪会战中立下奇功的泽辉?为了你和其他特种大队的弟兄转到咱们第四厅的事情,咱们赵厅长不少求人。我听说你枪法很好,没想到局里会派你来……”
  泽辉有些惭愧地摇了摇头:“比起其他弟兄,我还差得远。至少就我所知,当初在上海的时候,二十四军特种大队分队长高初少校可是接连击毙日军一名将军、一名大佐还有几名佐尉军官的牛人,据说仅仅那一晚,死于他枪下的鬼子就有上百人……好了,好汉不提当年勇,我现在想知道我们的任务!”
  白辉看了看茶楼内外,问道:“其他人呢?安置好了吗?”
  “由于这次目标较多,我这次带来了四个行动组,分散住在九龙塘的各个旅馆。”泽辉回答完,再次询问:“请告诉我目标的情况,他们几个人?身边的防护力量如何?”
  “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白辉左右看了一眼,由于时值中午,茶楼上除了自己两人外别无他人,就连侍候的茶博士也到楼下吃午饭去了。白辉放心地从西装的兜里拿出厚达十多页的白纸,交到泽辉手里:“你应该学过简体字,这里面的情报全部是用南华推广的简体字写成,草图则是几名汉奸所居住的地方的房屋结构和各个防御火力点的布置情况。你们最好谋定后动,现在风声很紧,那些汉奸都不敢露头,全部在日本特务机关的严密保护下,若是强攻,伤亡大误伤无辜不说,还会惊动港英政府,到时候若是港英政府把事情交由警方和洪兴社办理,咱们的人不好交差。”
  泽辉点点头,小心地把情报放入上衣内兜中,道:“我住在庙街的金源饭店,有什么新情况,你可以随时来找我。你是香港皇家警察,我想这应该难不倒你。告辞!”
  说罢,泽辉起身,快步下楼,很快消失在街角转弯处。
第1801章
蛛丝马迹
  九龙,油麻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窝打道南的钵兰街,一片热闹。这里是九龙塘地区的小吃街,各种南北美味汇聚,其中一家叫做四季酒家的饭店,客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可惜,二楼的所有贵宾间,均有人包下,因此许多乘兴而来的客人,只能失望地离去。
  二楼由一个典雅的小厅及“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个包厢组成,不过,这会儿四个包厢门户洞开,空空如也,唯一的小厅中也没有意料中的酒菜满桌、觥箸交错的景象。
  这个四周由一圈沙发围绕,墙壁上点缀书法和绘画,中间有着一张大圆桌的封闭空间里,特别行动队队长泽辉正在向几名正副组长研讨任务。楼梯口及饭店的屋顶,均布置有人手,没有人能够靠近。
  “这次我们暗杀的目标,共为四人,分别是陈公博、周佛海、陶希圣和林柏生。其中,陈公博和周佛海,居住于香港岛半山区罗便臣道的一栋别墅里。这栋别墅是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的产业,戒备森严。同时,港英政府也对日本人在自己防御腹心地区的产业,进行了严密的监控,不好下手。”
  “陶希圣和林柏生二人由于要负责艺文研究会及国际编译社的工作,滞留于九龙旺角的蔚兰书店。汪精卫的《艳电》发布后,蔚兰书店暂时关门停业,并且日本竹机关专门从华北派来了一支由其收买的武林败类组成的汉奸队伍出面保护,防守极为严密。我们必须得多动动脑子,才能杀掉这四个人。”
  泽辉话音一落,房间里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这家四季酒家,是中央情报局众多的产业之一,为了保密,就连本地“特别区”的情报人员也不知道。
  一般派出到某地执行任务的行动组后,总部会给出几个绝对安全的聚会地点,任务完成,这些产业都会尽快出手,等下次再到此地执行任务,旧的场所已经物是人非,新地点在任务结束后,又将更换主人。
  当然,若是某地长期没有任务下达,这些产业就将继续经营下去,或许数十年也不会动用。
  此次行动的一组长张禹道:“必须想办法把他们给引出来……这次我们带来了12.7mm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有效射程高达1800米,在开阔地实施狙杀,可以有效避免近身刺杀引发的慌乱,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
  “问题是……根据情报,两地的生活物资,皆有专人出面购买,四名汉奸的出入时间也不固定,我们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其行踪,预先埋伏,将其一网打尽?”二组长黎锦皱起了眉头。
  三组长胡奇突发奇想:“若是有一个有威望的人,约见这四人,又如何?”
  泽辉摇了摇头:“陈公博、周佛海等人在国民党内的声望很高,能够以身份压制他们去觐见的,除非是蒋介石本人亲自光临,否则很难做到。”
  “我看未必!”
  四组长钱多峰提示道:“请不要忘记,此地是香港,若是香港总督召见四人,他们会如何?”
  泽辉心中一动,但细细一想,连连摇头:“不妥!不妥!除非是香江集团和洪兴社的高层出面,否则要请动港督,谈何容易?此次上面派我们来,就是为了避免本地的情报机构被人发现端倪,绝对不会冒这个险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咱们的任务怎么办?这几个狗汉奸明显做了缩头乌龟,难道我们要把他们的乌龟壳生生地砸开吗?”钱多峰有些泄气地说道。
  “别急,上面给我们的任务并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多留意,总会找到机会的!”
  说到这儿,泽辉脸上露出一丝凶戾之色:“若是实在不行,咱们就兵分两路,进行强攻!我就不信了,当初咱们能够在上海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杀进杀出,难道还害怕这些虾兵蟹将不成?大不了杀身成仁,也算是报答义父他老人家的恩情了!”
  行动组的人,童子军校出身的不在少数,对于安毅有着特殊的情感。其他人也大多受过安家军的恩惠,因此泽辉这番话,不仅未使士气减弱,反而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杀气。
  在场的基本是特种兵出身,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对于死亡并不看得那么严重,而且从野战军抽调到情报部门,远离战场,许多人都憋坏了,能够再体验一把血与火的滋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随后几日,特别行动队的人马,开始对两地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可惜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流逝。
  ……
  南华,新京。
  清晨,一大早杜易就兴冲冲地走进小南海东篱园安宅的大门,看到安毅正在和欧楚儿一起吃早饭,一脸兴奋地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汪精卫及其家人藏身的地方了,他们果然在澳门!”
  安毅一听,豁然站起,突然想起什么,凑到欧楚儿耳边低语一番,欧楚儿笑着摆了摆手,安毅才和杜易一起走进书房。
  这段时间,担任中央监察委员的冯洁云,调研南华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到河东和山南省考察去了。几个儿女全部留在叙府,年龄较大的在童子军校住校,小的则交给马大嫂及专门的保姆照顾,新京这边家里比较清静。
  一进书房,安毅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消息证实了吗?”
  杜易点点头:“虽然未找到汪精卫和陈璧君本人,但他们身边的人都陆续浮面了,应该错不了……是洪兴社澳门分堂的那些地头蛇发现蛛丝马迹的。汪精卫及其家人,躲在澳门松山下的培正街。这条街道背靠松山,闹中取静,街道宽阔,周边皆属高级住宅区。汪精卫及家人所住寓所,是一栋西式洋楼,高三层,正面临街,后面有个小院落,围有矮墙,且有后门,还有角门,如由后门进出,要经过两道门。”
  “刚开始的时候,洪兴社的人并未发现此地便是汪精卫避居的所在,只是知道该地有陌生人居住,同时常有生面孔的人出入。后来和我们提供的照片仔细对照,才确定经常出入的人中间,有汪精卫的心腹曾仲鸣。再后来,又发现了高宗武、梅思平等人,基本上可以确定,此地是汪精卫夫妇的寓所。”
  “目前,国安部的澳门站已经正式接手对该栋房屋进行监控,相关的人员也在调动中……对汪精卫及其家人、党羽是个什么章程,还请主席拿个主意!”
  “照理说应除之而后快!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毕竟现在汪精卫只是发了一份电报,而且还没有办法证明这份电报的真伪,若是被人倒打一耙,反倒不美!”
  安毅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站起来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问道:“知道南京方面对汪精卫有什么处理意见吗?我不要那些公开对外的东西,我想知道蒋委员长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这……”
  杜易微微一愣,随即回答:“这可能只有赵局长才知道,毕竟南京的情况,他远比我们熟悉。”
  说曹操曹操就到,杜易话音未落,赵瑞和陈瑜已经联袂而来。
  两人向安毅敬礼后,又向杜易点了点头,在书房里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赵瑞没有废话,直接禀报:“我刚刚收到戴雨农的急报,他要求我们暂缓对陈公博、周佛海和陶希圣等人进行暗杀……军统在香港的暗桩,发现了咱们派去的特别行动队的踪迹,立即上报,戴笠怕出问题,只好告诉咱们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安毅和杜易都竖起了耳朵,赵瑞道:“原来,汪精卫外逃,果然是军统一手策划……前后两次前往日本的高宗武,实际上是军统安插在汪精卫身边的内奸,全面主持此事的周佛海,根本就是直接受蒋介石指派,与汪精卫虚与委蛇,主要是给汪精卫和陈璧君耳边吹风,挑起其政治野心。”
  “其实委员长已经知道汪精卫躲在澳门,不过他却嘱咐军统按兵不动,只等汪精卫与日本进一步接洽,等谈妥条件公开露面后,再让全程参与此事的陶希圣和高宗武‘幡然醒悟’,及时从汪精卫身边叛逃,将汪精卫与日本人达成的协议条款公诸于众,彻底置汪精卫于死地。早在西安事变后委员长平安归来,周佛海即发现自己投错了庙门,赶忙将自己前往逢迎汪精卫时的情况告之,请求谅解。委员长嘱咐其不动声色,主动迎合汪精卫的政治主张,巧做周旋,暗中将汪精卫的一举一动告之。”
  “根据军统的计划,未来周佛海将长期在汪精卫身边潜伏,待抗战胜利,再给其平反。至于陈公博,此人虽对中日战争前景不看好,但并未参与汪、周等人的投降活动,当汪精卫告诉其准备离南京,直接与日议和,陈公博还大吃一惊,与汪争论很久。目前陈公博恶名未彰,若此时对其展开暗杀,达不到震慑宵小的目的,因此戴笠建议,待陈公博公开叛逃后,再予以惩戒也不迟!”
  安毅哭笑不得,问道:“怎么听起来,汪精卫完全就是一个杯具,一举一动皆在别人掌控中,这个世间真有这么愚蠢的人吗?”
  陈瑜摇了摇头:“我分析过汪精卫这个人……汪精卫在国民党内,一直是类似于‘圣人’般的偶像,是人们非常尊重的前辈元勋,但为什么在国民党内,从来没有形成所谓的‘汪精卫派’呢?”
  “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精卫过于清廉,愿意跟随他的人很少。善于经营权力的人,总是以‘升官发财’等物质刺激的方式,来召集自己的跟随者,但汪精卫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身边的人要求很严,由于跟汪精卫干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
  “此外,汪精卫也不善于人情交往,蒋委员长曾两次给汪精卫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卫婉言谢绝。而且,其为人过于自负,‘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在临时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说‘我是革命政府和党的代表,这件事的发生我有责任,我只责己不责人,一切均由我不能尽职所造成,我将引咎辞职。此事一切善后工作,均由蒋同志去办’。随后他就从国民政府主席、军委会主席任上离任,离开广州前往马赛,蒋委员长也因此荣登北伐军总司令兼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等到汪精卫从法国归来,情况已经无法收拾,自此在与蒋委员长的交锋中,落于下风。”
  “多年的宦海沉浮,导致汪精卫的人格逐渐扭曲,不过究其根源看,其识人不明占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蒋委员长为了打击党内这个唯一的对手,不遗余力,由始至终,汪精卫都被其操纵于股掌之上。”
  安毅心情沉重。想到一直以来,自己的政治对手竟然是这么样一个人,就如何也愉快不起来。想起蒋介石的手段,他又暗暗惊心,不过想想身边的人都是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弟兄,绝对不是那些磨几句嘴皮就凑到一起的乌合之众,又稍感放心。
  赵瑞见气氛有些沉重,有意转开话题,笑着道:“其实关注汪精卫动向的人,不止是咱们,中共方面估计也查到了些眉目。我们局驻香港‘特别区’的情报人员,便看到中共香港情报科的负责人白芳华在传递情报。”
  “目前,广东和香港地区的中共特工,并未针对汪精卫及其党羽展开行动,估计接下去他们会推波助澜,掀起一波反对汪精卫的舆论高潮,借以减轻南京方面给延安施加的压力。南京方面鸡飞狗跳,汪精卫及党羽这么一逃,空出好多位置,钻营的人不在少数,据悉蒋、宋、孔、陈四大家近期都宾客盈门,少不得又是一番折腾。”
  安毅冷笑道:“花钱买官,最后还不是要从百姓身上搜刮回来?如今汪精卫一去,谁来监督四大家族滥用权力?不过这也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民主监督绝不可少,否则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
  陈瑜问道:“既然军统主动找咱们协调,是否改变一下策略,先暂时放缓对那些汉奸的刺杀行动?”
  安毅摆了摆手,反问道:“不是还有个林柏生吗?此人这段时间很活跃嘛,汪精卫的《艳电》一发表,他就先后在几分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撰文呼应,高呼‘战难和也不易’,说什么‘历史上无不和之战,否则双方须有一方灭亡’。尤为可耻的是,他竟然对《艳电》进行诠释,要人们认识《艳电》的重要意义,说什么汪精卫此举,是‘对党对国尽其责任之所当尽’,因此,‘绝非徒唱高调所能为力’,‘凡我同胞,当解此旨,求其贯彻’。此人不诛杀,天理难容!”
  赵瑞和陈瑜对视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1802章
去与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