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395

  就在国内外关注的目光还停留在汪精卫及其党羽叛逃这一事件的时候,日本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他们的魔爪。
  三月十五日,日本海军航母特混舰队突然出现在北太平洋海域,空袭了加拿大西海岸的鲁珀特王子港,将皇家海军西海岸舰队的一艘驱逐舰及多艘炮艇击沉,随后在驻防温哥华的战机赶来之前,迅速撤离,再次消失于茫茫大海之上。
  美国上下一片风声鹤唳,以为日本会趁势对美国的西海岸发起空袭,迅速提高了警戒级别。到了夜里,美国全国进行了灯火管制,所有的城市一片漆黑。士兵在战略性工厂、港口和造船厂巡逻警戒,甚至东海岸的纽约,市长菲奥雷洛·拉瓜迪亚为了免除曼哈顿“免遭珍珠港式的突然袭击”,进行了民防大动员。
  所有被关进集中营的美裔日人,当天停止供应食物,直到二十四小时后确认日本海军未对美国本土发起进攻,才恢复供应,但提供的却是混合着米糠、番薯和麸皮的混合面,许多美籍日人品尝到了战争的苦难。
  在日本可能入侵的西海岸,高射炮部队匆忙进驻好莱坞山、长滩和西雅图的阵地……波音和达格拉斯这两家大型飞机制造厂,眼下成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偷袭的明显目标。手持铁叉、肩扛猎枪的农民,在荒凉的海滩上巡逻,准备随时击退企图登陆的敌人。
  但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虚惊一场,因为由始至终,日本都没有准备发动登陆作战,他们不过是要引开美国人的注意力,为南太平洋的军事行动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三月十六日凌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集合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共计六艘航空母舰、八艘战列舰、六艘水上飞机母舰、十艘巡洋舰、六十多艘驱逐舰,掩护着庞大的登陆船队,横渡阿拉弗拉海,将新几内亚岛上的兵力,源源不断地送往对面的澳大利亚大陆。
  刚刚抵达墨尔本不久的麦克阿瑟,此时还未理顺战区的关系,麾下陆军各军各师以及海军第七舰队的组织构架还一团糟,仓促之下,根本不敢派出舰队前往阻拦,在日本海陆空军绝对的优势下,仅仅两天时间,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已经沦陷,近七千美澳联军官兵做了俘虏。
  三月十九日,日军一支偏师在约克角半岛登陆,击溃当地守军后,迅速攻占韦帕港,开始修复美澳盟军破坏的军用机场。
  日军的计划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陆海空三军联动的方式,以澳大利亚北部的机场及军港为基地,陆地上采用步步为营的紧逼战术,在辽阔的大海上则采用蛙跳战术,灵活多变地击穿美军的防线,逐渐吞噬美澳联军的生存空间。
  中东方面,轴心国军队的优势正在不断扩大,以德军为主力的东路军,对于夹在地中海海岸与东部苏万平原之间的丘陵和山地,采取了抽调部队扼守战略要点,主力继续向南攻击的策略,至十八日已经抵达外约旦南部的马安城,严重威胁到埃及西奈半岛的安全。
  英军北非部队司令官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元帅,不得不从捉襟见肘的部队中,抽调兵力,防卫奈格卜艾什泰尔关口,同时要求韦维尔赶紧率部南下,及时堵住通往红海亚喀巴港的通道。
  韦维尔有苦难言,他此刻统率的部队,已经不足十万,面对东线三十万轴心国军队以及西线以日军为主体的二十多万日、土联军的威胁,兵力对比太过悬殊。随着十五日黎巴嫩南部海港城市苏尔失守,戈兰高地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但是,如果撤出戈兰高地,耶路撒冷将向轴心国军队敞开怀抱,再向南几乎无险可守,韦维尔陷入痛苦的抉择中。收到史末资的电报后,韦维尔尽管不愿意,也只得分兵救援,不然后路被断,这个仗也维持不下去了。
  北非战场,争夺亚历山大港的战斗,基本停歇,英军攻坚乏力,被迫退守城外的道瓦尔。史末资命令驻守图卜鲁格的英军迅速向东撤退,必须在亚历山大的轴心国军队有能力反击之前撤到道瓦尔,否则将陷入前后合围之中。
  随着图卜鲁格英军的撤退,德意联军收复了这座地中海沿岸坚固的堡垒城市及重要港口,然后尾随撤退的英军追击,盟军在北非的战略已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向南华国家主席安毅致电,邀请其出访美国,届时和美国及英国首脑一起,共同商议对策,以应对轴心国的急速扩张。
  南华,小南海,治政堂抚远楼。
  送走美国大使亚尔弗列德,安毅心中委决不下,这么多年来,除了九一八事变前前往欧洲访问外,他还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故土和军队,现在国际国内局势复杂,若没有他亲自坐镇,无法及时解决问题而生出祸端,那就糟糕了。
  但是,若是不去应会,美国方面会怎么想?而且安毅怀疑,此次聚会,极有可能是历史上罗斯福、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那次聚会,如果自己能够列会,从中分得一杯羹,无疑对提高将来南华的国际地位有极大的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安毅召集劳守道、蒋云山、徐子良、董泽川、马君武、祁圣卿、杨杰等智囊,齐聚新京开会协商。
  “去与不去,完全看你个人的意愿!如果你想出门散散心,也没什么,家里面有我替你看着,我就不信有哪个王八蛋敢出来捣乱!”
  劳守道轻捻胡须,一脸轻松的模样。
  劳守道的信心并非没有根据,要知道安家军中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是从老南昌起步的,当初北伐的时候,便是安毅在前线打仗,劳守道帮忙看顾后方,这些年来虽然安家军的发展极为迅速,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但劳守道依然通过特殊的渠道,影响着安家军的军政决策。
  在南华的党政体系中,劳守道担任着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及国家监察部长职务,这两个纪律监督部门,与国安部及总参情报部是相互协作关系,同时分布在各地的道观,还兼有收集地方风评的作用,官员的好坏,通过信徒的口中,便可一目了然,纪律部门可以根据掌握的情况,随时对贪腐官员进行立案侦查。
  再者,顾长风、夏俭、丁志诚、安晋、路程光等军队大员,几乎都是老道看着成长的,许多更是老道的子侄辈,以劳守道的威望,在安毅不在的情况下调动部队,没有任何问题,当初安毅几次出事,便是劳守道坐镇稳定军心。
  “还是去的好!”
  中央办公厅主任兼政府秘书长蒋云山建议道:“如今国际秩序及规则,在德意日军队席卷千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急需创建新的国际准则来进行规范。与其把规则掌握在别人手里,还不如自己全程参与,以创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新规则!”
  “这次聚会,罗斯福总统显然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我听说珍珠港事变爆发的次日,丘吉尔即向战时内阁宣布他打算马上访问美国,但外交大臣艾登不太赞成这个计划,三军参谋长会议也不赞成,担心在遭受珍珠港惨变后,立即向大西洋彼岸的新盟友施加压力,为时过早。丘吉尔没有听这些劝告,执意想出访美国,结果得到的却是罗斯福总统拒绝的回电。”
  “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在德国没有主动向美国宣战前,美国无法就大西洋重要还是太平洋重要这个问题,在国会辩论中取得一致。与其冒着内部分裂的危险,还不如专心经营太平洋战事,先击败日本再说其他的。当然,美国需要英国在欧洲顶住德国人的攻势,物资援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
  “但是,随着眼下轴心国在北非和中东节节胜利,若是美国再不直接参战,英国非常有可能直接趴下,到时候就不是先欧先亚的问题,而是以美国一家之力,对抗整个欧洲。这种局面显然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介入的契机。我想这次美国发起的这个三国首脑进行的会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安毅有些犹豫地问道:
  “若是美国和英国让我们在中东与德军作战怎么办?根据预定计划,我们必须优先解决东印度和缅甸,把我们的国土连接起来,才能对其他战场进行策应。就目前而言,我们南华尚是割裂开的两块国土,显然不利于兵员和军事物资的补给!而且我们与德国没有深仇大恨,根本没必要跟英美火中取栗。”
  政务院总理徐子良道:“非常简单,我们完全可以告诉英美我们的决定!待收拾完东印度和缅甸后,马来亚、远东甚至东北,都将在我们的攻击范围之内。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压缩日本的生存空间,来策应太平洋战场。英美现在焦头烂额,不会冒着触怒我们的危险,逼迫我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丘吉尔不是向我们来电,表示愿意归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吗?据悉,美国也有这样的意向,这就说明,英美都已经把我们看做了可以左右局势的决定性力量!其实我们什么都不需要改变,按照我们的预计计划,按部就班执行就可以了!对于美国人而言,若是我们能够牵制日军的力量,对他们来说,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安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教育部长马君武有些担忧地问:“万一英美存心不良,扣下主席怎么办?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南华即主席,主席即南华,若是英美以此作为威胁,要求我们听从英美的指挥,那时候该怎么办?”
  “放心吧,罗斯福、丘吉尔一代人杰,不会那么不智的!”
  副总参谋长杨杰不由莞尔,不过他也知道马君武这是关心则乱,于是耐心解释:“主席是应罗斯福的要求出访,这意味着美国将会对主席在美国的安全负全责,哪怕出了一点儿事情,丢面子都是美国人!况且,现在华人深入到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若是真的是鸿门宴,难道张熹他们不会预先示警?”
  “美国人自然不会,但英国呢?”
  最高法院院长祁圣卿依旧不放心:“其实说起来,我们和英国存在诸多的矛盾,比如阿富汗和波斯,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印度更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恨日本人,但对我们也未必怀有善意,毕竟从十七世纪开始,印度便被誉为英国国王皇冠上最灿烂的宝石,现在这颗宝石为我们和日本分享,若说英国人没有其他想法,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不认为主席有出访的必要!大国的地位,是靠将士们英勇奋战打出来的,而不是用嘴皮子磨出来的!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我们都没有必要掺和到英、美的战略中去,闷头发展才是硬道理。”
  “老祁说得也有道理!”
  蒋云山现在算是安毅的准岳父,显然不愿意女婿冒险:“目前国内的情况也不太好,汪精卫的叛逃事件,现在还没有个结果,而且我们与南京政府的矛盾不小,若是小毅前往美国期间,蒋委员长趁机生事,那该怎么办?从名义上来说,我们这些官员,都有南京政府的背景,若是蒋委员长直接以党国的名义,向我们下令,造成一个我们无法回绝的态势,而小毅又不在,那时候就被动了!”
  安毅摇了摇头:“这倒无需顾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国前我会安排好一切,只要不是大兵压境,其他的都不用在意!从名义上讲,咱们已经是独立的国家,英、美、德、意、西、葡等国均与我们建交,南京政府无权命令我们!”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中央军来犯又如何?难道我们现在还没有信心应对面临危局的信心和勇气?如果说刚开始我还犹豫,但现在我反倒希望,可以通过出访美国,把内外的矛盾暴露出来,像割肿瘤一般彻底根治,不要等癌变了才后悔莫及!”
  杨杰安慰道:“现在蒋委员长急着解决汪精卫叛逃一事,根本无暇顾及南华事务,等处置妥当,恐怕几个月就过去了!这也是日本人鼓动汪精卫叛逃的重要原因,现在太平洋战事进入关键时刻,一旦攻占澳大利亚,则日本真正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本钱,若是能够借汪精卫之手延缓蒋委员长在中原及华北反动反攻的时间,则对日本而言,无异于意外之喜!”
  听到这儿,安毅终于打定了主意:
  “好了,不用争论了,我决定出席这次三国首脑会议。此次出访美国,不仅仅是争取大国地位,许多事情我得亲自与罗斯福总统协商,消除隔阂。美国的华人集团,为我们的经济及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于情于理,我也该去慰问一番。再者……”
  安毅老脸一红,硬着头皮说道:“晓冉、晓彤姐妹因我耽误青春已久,林四哥好几次给我来电,要我慎重考虑。我实在不忍心再辜负她们,这次美国之行,正好把婚事办理了。从美国归来后,说不得还要请几回客……”
  安毅说得含蓄,但在座的哪里不知道他的一笔笔风流债,脸上都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风流并不是问题,尤其是在座的,大多是经历过前清的人物,虽然接受了新式教育,但脑中的封建思想可不少,反而认为多娶几个,开枝散叶,有利于事业的传承。
第1803章
一击必杀
  香港,九龙。
  为了逼迫林柏生出面,泽辉开始不断派人,乔装成警察和社团分子,频频骚扰租用了一栋二层小楼的国际编译社印刷厂的工作。
  要知道安毅集团的造假水平,连以假乱真的美元、日元都可以制造,更不要说那些证件了,期间“皇家警察”几次临检,后“社团分子”又纵火、打砸,导致排字房和印刷部工人纷纷离去。
  陶希圣和林柏生又气又急,但又不敢找港英政府寻求公道,因为他们的亲日言论,从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英国的利益,现在在别人的土地上,夹着屁股做人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寻求官方帮助?
  泽辉一见对方不敢求证自己的身份,心头大定。
  三月二十一日,泽辉以香港警察厅政治部的名义,下文通知陶希圣、林柏生于次日九时前往谈话。现在的香港警察厅位于本岛湾仔轩尼诗道,由九龙旺角的蔚兰书店前往,需要乘坐渡轮。一旦林柏生从防守严密的乌龟壳出来,行动队即可伺机对其下手。
  目前风声很紧,收到警方传唤信件的陶希圣、林柏生有些不放心,再次打电话到警察厅复核,得到肯定的答复,这才疑虑尽去,以为是警方想就近期的滋扰事件做个交代。两人并不知道,蔚兰书店与外界的电话联系已经被动手脚,他们的电话直接连到了泽辉安排的接话员那里,能查出问题才有鬼了。
  天色刚亮,戒备森严的院子,房门从里面被轻轻地打开了一条缝。
  一名壮汉探出头,四处打望几眼,这才拉开门走了出来,随后七八名黑衣汉子迅速抢占几个容易出问题的位置,手放在腰间,转头警惕地四处观望。
  一个由四辆轿车组成的车队,从院子一旁的停车场开了出来,停在了大门前。
  过了几分钟,走出两位身穿蓝色西服、脖颈间扎根红色领带,头戴礼帽的中年人,在黑衣人的保护下,分别钻进居中的两辆轿车。
  为了确保不至于被一网打尽,汉奸们出门大都分开坐车,这样即便一辆车出了问题,另外的人也有机会得到保存。
  在距离蔚兰书店两百多米的街道转弯处,一栋六层高的大楼矗在那里。其中三楼的茶色窗户玻璃里面,一名行动组队员,迅速通过电台,用暗语传递信息,特别注明林柏生坐在第三辆车里。
  保镖们分别钻进前后的轿车,车队缓缓启动,向着南方的码头驶去。
  九龙弥敦道,连接旺角与尖沙咀,路长三点六公里,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也是九龙地区最主要的干道。
  油麻地临近道路旁的一栋六层楼房的楼顶,负责此次刺杀行动的狙击手之一方睿中尉正冷静地伏在一块新树立的大型汽车广告牌背后,由于设计巧妙,伸出的枪口及狙击镜与四周的画面融为一体,就算近在咫尺,也不容易发现,更不要说距离数十乃至上百米的楼下及街道上了。
  狙击镜的高倍镜片,将远处的街景拉近,几百米清晰可见。可惜的是,由于角度问题,再远的地方被其他楼房挡住了,因此按照汽车的速度,适宜狙击手动手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几秒。
  方睿心里非常清楚,这条街道两边,至少还有三处狙击地点,而自己将负责开第一枪,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其他的人员就不用再动手了。
  旁边拿着望远镜的狙击副手邓潮低声道:“根据上一个街口传来的消息,以及车队的行进速度,预计再过三十秒,目标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方睿点了点头,刚才他已经测了风力及风向,已经大致测算出子弹的误差率。12.7mm反器材狙击步枪,威力强大,完全可以作为重武器来对付诸如坦克、飞机之类的目标,此刻枪上安装了可以降低射击时声光噪音但是却影响射击精度的灭音器,但是对拥有多年狙击经验的方睿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这时,由四辆轿车组成的车队出现在狙击镜里,方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没有任何迟疑,第一时间扣动了扳机,一发比普通子弹稍微贵一点的12.7mm穿甲燃烧弹离开了枪管,向目标飞去。
  由于算好了提前量,这发12.7mm穿甲燃烧弹,准确无误地击穿第三辆轿车的车头外壳,直接钻入驾驶台方向盘的左下部位,那里是这款产自叙府汽车制造厂的轿车的油箱所在的位置。
  “轰……”
  子弹射入油箱,车队里的第三辆轿车突然爆炸,激射的火焰,迅速把整辆车吞噬。
  紧跟在后面的那辆车,一时间刹不住,一下子撞到前面燃烧轿车的保险杠上,将其撞翻飞出,一团火棺材在空中翻滚,飞出好几米远,落地时再次发生爆炸,飞溅出的火焰把街道两旁的店招给引燃了,顿时引发一阵骚乱。
  方睿一动也没动,仔细观察那辆包围在一团烈火中的轿车,过了足足一分钟,依然没有人冲出来,才从广告牌外缩回狙击枪,悄悄退到水泥护墙下,迅速拆卸枪支,不到一分钟,一柄长枪就肢解成了零件,装进了一口皮箱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