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4/1395

  夏俭集群及安晋率领的山地集群,合编为缅北方面军,由夏俭上将出任方面军司令员,颜耀寰中将担任方面军政委,孙竹铭中将出任副司令员,焦广绪中将担任参谋长,主要作战方向为缅甸及东印度。
  根据总参调令,前山地集群司令安晋中将转任由特种精锐及各方面军精英组建的首都卫戍区司令员,参谋长梁振宇调任卫戍区政委。卫戍区下辖三个近卫集团军,全部由特种部队官兵、受伤痊愈老兵或功勋官兵组成。
  卫戍区将着力打造最精锐的机动作战部队,尽快形成全天候快速反应能力,以策应各方面军作战。
  印度方面军由李金龙集群及调往西印度的张承柱集群组成,安毅的两位义兄在该方面军出任主要职务,其中张承柱上将担任方面军司令员,李金龙上将为政委,巫宪伟中将出任副司令,主要作战方向为东印度地区,同时承担俾路支斯坦及次大陆海岸各城市的防守安全重任。
  叶成集群及杨九霄集群,组成中东方面军,由前坦克集群司令官叶成上将担任该方面军司令,由杨九霄上将出任政委,马远江中将担任副司令员,黄汉乾中将任参谋长。
  该方面军为加强编制,下辖十二个坦克师、八个装甲步兵师、十二个摩步师,另配属有若干独立重坦克旅、坦克驱逐旅、榴弹炮旅及陆航部队,主要用于警戒德军及防备未来美、英、法、苏等国对波斯湾地区的觊觎。
  中亚方面军为新编成的方面军,由萧无坦克集群及乌拉尔守备部队组成,副总参谋长赵瑞上将担任该方面军司令,前中亚军区政委黄应武中将出任方面军政委,前坦克集群司令官萧无担任方面军副司令,前总参作战部部长沈子凌中将担任参谋长。
  根据规划,该方面军满编为四个坦克集团军(目前仅两个机械化军及集群直属部队),四个摩步集团军(目前仅两个摩步集团军),主要用于警戒与远东共和国及苏联接壤的地区,同时承担支援蒙古及远东方向作战的重任。
  蒙古方面,由于同时应对东西伯利亚、远东、东北及热河、察哈尔等地的日军威胁,基本编制未变,军区司令员尹继南上将继续统筹对远东及东北日军作战事宜。按照规划,未来三个月内,原独立于安家军整体编制的北方军编制,将重新纳入安家军总体编制,新的战斗序列将由总参制定,由尹继南及蒙古军区军事委员会予以执行。
  最后,为避免南京方面过度反应,国内部分各方面军、集团军、师等编制暂不做改变,等未来统一规划后再进行改制。
  ……
  贝加尔湖,中国古代称之为“北海”,汉、唐、元、明等朝及清朝初期,该地皆为中国之领土,康熙及雍正年间被俄罗斯帝国巧取豪夺而去。
  有了这样好的地方落脚,该湖周边的伊尔库茨克、乌兰乌达、彼得罗夫斯克等城镇,很快便演变为俄罗斯帝国侵吞中国远东、东北及蒙古等地的前沿基地,沿湖地区的工业及经济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苏联成立后,贝加尔湖事实上已经成为苏联的内陆地区,除非中国收回蒙古,才有可能威胁到贝加尔湖的安全及归属。这也是苏联执意扶持蒙古,使得其脱离中国版图的最主要用意,确保贝加尔湖地区及西伯利亚铁路的绝对安全。
  三八年秋,日军侵入西西伯利亚的军队被安家军逐回贝加尔加湖东岸,胡继秧受命统率大军,把战线维持在贝加尔湖南岸的哈马尔达班山脉一线,炎黄子孙收回贝加尔湖的主权才露出曙光。根据三九年南华政府与苏联签订的《和平密约》,包括克米罗沃、贝加尔湖、远东等地,都划入了南华版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贝加尔湖,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只等把日本人驱逐出去就行了。
  伊尔库茨克城,位于贝加尔湖西南方向的安加拉河与伊尔库茨克河的交汇处,这里属于大陆性气候,严寒期长,享有“西伯利亚的心脏”、“东方巴黎”、“西伯利亚的明珠”等美誉,市中心与居民区间以天然白桦林连接着。由于受贝加尔湖调节,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十五摄氏度,夏天七月平均气温为十九摄氏,为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今天的伊尔库茨克,已经成为安家军反攻远东及东北的前沿基地,随着连接额尔登特至戈罗多克、斯柳甸卡铁路的通车,蒙古首府库伦已经与伊尔库茨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前沿部队及时运去粮草、弹药、油料、重炮、补充兵等。
  从清晨开始,城北军用机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早上九点,陆续有车队开进机场,似乎有大人物光临。
  一架大型AN6客机从天而降,在机场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后缓缓停下,尹继南正在闭目考虑日军前几天突然在边境线发起的零星枪击事件有何用意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已然在耳边响起。
  “司令官,该下机了。”
  副官朱子语中校的提醒,打断了尹继南的思绪,他转头看了看舷窗外的景象,微微点头,缓缓站起来,披上侍从递来的风衣,一马当先,大步走向已经打开的机舱口。
  走下舷梯,迎面就是一列机械般“唰唰”敬礼的将领。
  尹继南回过礼,目光逡巡一遍,看到领头的三位中将,正是贝加尔湖集群司令官胡继秧、政委何毅飞及蒙古中央方面军政委唐红雷,再过去就是贝加尔湖集群及增援的蒙古中央方面军各集团军军长、师长,他们一个个穿戴整齐,皮靴擦得锃亮,显得精神抖擞。
  “司令,辛苦了。”胡继秧率先向尹继南伸出了手。
  “弟兄们都辛苦了……”
  尹继南说完,突然感觉气温有些低,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的太阳,发现艳阳高照,这才醒悟这里是伊尔库茨克,是有名的避暑胜地,当下摘下手套,与众将一一握手。
  “走吧,去集群司令部。对了,让刘宇少将陪我一起,他已经被主席钦点为总参作战部部长,此行我顺便带他回库伦,然后派专机送他去新京。”
  尹继南说完,四处看了一眼,只见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大步走到尹继南面前,恭敬地敬礼。
  “好一个少年俊杰!”
  尹继南忍不住赞了一声,道:“所谓时势造英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官至少将,不过那是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想到在我军制定了严格的升迁制度下,你依然能够这么快升到方面军参谋长,足见你的能力!来吧,我们好好聊聊。”
  说完,尹继南拉着刘宇的手,走向其中一辆轿车,待副官打开车门后,低头钻了进去。胡继秧等人已经得到总参的调令,因此对于尹继南的话并不感到惊讶,相互看了一眼,自觉地走向其他轿车,很快车队便启动,驶出了机场。
  车上,在尹继南的询问下,刘宇讲了自己华北抗战及淞沪会战期间,分配到总参谋部后跟在安毅身边时的情况,尹继南听了连连点头:“看得出来,兄长很器重你,这次调你回去,应该是有大用。一般按照我军的升迁习惯,你回去后干个一两年,再出来起码就是中将参谋长了,到战争结束或许能够晋衔上将,前途无量啊!希望你能好好干,不要给我们蒙古军区丢脸!”
  见刘宇还有些腼腆,尹继南又问:“你对日寇犯边,每天打冷枪,却不发起正规的进攻,有何看法?”
  “应该是试探我们的反应!”
  刘宇自信地回答:“现在,日军不断从其国内抽调部队前往澳大利亚作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担心我们会主动发起作战,所以就用这种方式,来试探我们的忍耐底线。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只要我们不理会他们,过一两天他们就会主动停止骚扰,然后从远东调动部队前往澳大利亚增援!”
  “哦?!”
  尹继南眼睛一亮:“你是说,日本人就连远东的部队也敢调动……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
  刘宇耐心地解释道:“对于现在的日本来说,由于我们安家军优势的陆军及空军的出现,其军政两界上上下下都有一种危机意识。相对于东北及华北处于我军兵锋威胁之下,日本本土也有我军战机轰炸的先例,孤悬海外的澳大利亚,四面皆是茫茫大海,而且面积足够大,资源也很丰富,是一块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这些年来,日军对我们还无胜绩,或许连日本人自己也没意识到,他们对我们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莫名恐惧,所以急于找一条退路,而澳大利亚,则被认为是天赐予大和民族的宝地。我现在甚至怀疑,两年前澳大利亚那场空前的大瘟疫,便是日本人一手发起,为的便是军事征服澳大利亚时少些阻碍!”
  尹继南见刘宇的某些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赞赏地说道:“我现在突然明白,为什么大哥会如此器重你了,你确实很有天分。”
  说到这里,尹继南抚着下巴,若有所思:“这么说起来,至少今年不会打大仗……这样的话,还有近一年的发展时间,期间除了大力修建道路外,还可以尽量囤积弹药和粮草,这样明年春季发起反击的话,就更有把握了!”
  刘宇知道尹继南和安毅的亲密关系,略带敬畏地看着眼前这位军中三号人物。马上就要离开蒙古军区了,不管尹继南想没有想到,他决定还是给尹继南提一个醒:“司令官,不知道对盘踞在东西伯利亚、远东及东北的日军的反击,你打算从何着手?”
  尹继南一愣:“总参不是让我们从伊尔库茨克为起点,经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逐步把日军逼下大海吗?难道有什么问题?”
  “这个战略费时费力,而且兵员的损耗会非常大!”
  刘宇直言不讳地说道:“贝加尔湖以东的乌兰乌达、彼得罗夫斯克、赤塔等地,早年为俄罗盘踞,构筑了极为坚固的堡垒,后来苏联又多次予以加固,若是选择强攻,损失会很大!既然这一路如此困难,为何不转变下思维呢?”
  说到这里,刘宇提高了声音:“司令官,据我所知,现在东北的工业发展,几乎比得上日本的本土了。日俄战争后,日本即在东北投资建厂,九一八事变之后,这种趋向更为明显,随着东北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资源得到开发,加上日本人构筑了完善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更是被誉为‘东方鲁尔’。”
  “若是开战后,这些地区完好无损地落入我们的控制,那么我们的工业水平,会有一个急速的提升,对于日后我们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大有好处!因此,放弃由西伯利亚铁路发起反攻,而是在蒙古东南部地区寻找一条快速前往辽南的道路,果断地选择出击。只要能够顺利拿下辽宁全境,我们即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随后慢慢由南向北,收复吉林、黑龙江和远东,日军怕后路被断,不管其在乌兰乌达、赤塔、海兰泡等地构筑的堡垒有多坚固,也必须得选择后撤,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由选择决战的时间和地点,给予日军致命一击!”
  尹继南有些惊讶地看了刘宇一眼,随即陷入沉思中。
第1823章
果然如此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小南海宴会厅里,悠扬的音乐声从环绕宴会厅四周的音箱里响起。
  安毅在沈凤道和林耀东的陪伴下,端着酒杯,行走在各个酒桌边。
  李桃、刘源、胡嘉龙、李稚鹤、刘无忌、闫培等弟兄先后站了起来,在安毅带着微笑的敬酒中,含着热泪,一饮而尽。
  这次人事调动,不仅三总部的各部部长、处长、干事及参谋人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补充到一线部队,安毅身边的秘书、参谋及侍卫也进行了大轮换,全部派往一线部队担任军事主官、政工干部及参谋长。
  敬完酒,安毅与老沈、小九回到自己的席位上。吃了几筷子菜,压住胸口翻腾的酒气,安毅站起来,动情地说道:“弟兄们,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跟随我安毅多年的老弟兄,有的甚至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些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一同浴血奋战,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说实话,我真舍不得你们离开!可是,你们现在还年轻,有满腔忧国忧民报效国家民族的信念,要实现你们的抱负,施展个人的才华,就不能总是待在我身边……”
  “主席……”
  “主席,我们不想做大事,只想跟在您的身边……”
  “主席,属下不愿离开您啊……”
  听着宴会厅里传来的七嘴八舌的回答声,安毅目光变得凌厉起来,他左右看了一眼,大声啐了一口,厉声道:“你们这点儿出息?这些话可不像是我安毅带的兵说出口的!不经历风雨,哪里见彩虹,你们不出去闯一闯,仅仅会纸上谈兵,是无法真正成长起来的!你们看看新任卫戍区政委梁子晏中将,当年他离开我的时候,也是依依不舍,以为天要塌了,可是现在的情况如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相信我安毅身边,没有不带把的孬种!走吧,勇敢地走出去,去面对新的挑战,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这里,我只希望弟兄们不管到哪儿,都要拿出跟在我身边时的精神风貌来,戒骄戒躁,严格要求自己,在抓紧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强化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善待你们麾下的官兵,要把所有弟兄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时时刻刻牢记‘模范营精神’,那你们就算是真正出师了!”
  “一直以来,我安毅统率的军队,不管到哪儿,都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真心把咱们弟兄当做亲人看待,那是因为他们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时刻刻牢记‘模范营精神’,不忘子弟兵本质。你们必须高度警惕,若是你们抛弃了‘模范营精神’,不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你们麾下的军队就会失去目标和信仰,也就没有了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凝聚力,就会变得平庸,甚至会蜕变成千夫所指的军阀,希望弟兄们随时都牢记我的这些话……”
  说到这里,安毅再次举起杯:“来,我再敬大家一杯!宴会结束你们就将离开我身边,前往新的工作岗位,我希望再见面时,你们已经是合格的军事指挥员,最好肩上能够佩戴颗将星给我看,那才能够证明,这几年在我身边没有白待!大家有信心吗?”
  “有!”
  所有弟兄们撕心裂肺地喊着,眼中泪水“汩汩”而下,他们举着酒杯,一直指向安毅的方向,在安毅先干为敬后,也仰头将酒倒入喉咙中,不少人因为情绪激动,呼吸不畅酒液咽入气管,剧烈地咳嗽起来。
  “好,有信心就好!”
  安毅放下酒杯,欣慰地说道:“弟兄们,你们知道吗?这些年从我身边离开的人,都做得非常的出色,远的有你们的前辈马致远,他二八年离开我身边去美国,现在已经是华青社的副总裁,为我掌握上亿美元的资产,近的有新近调回总参谋部担任作战部长的刘宇,三七年他在我身边时还是个小小的少尉参谋,现在他已经是少将参谋长。”
  “只要你们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把在我身边学习到的东西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我相信你们都能有很好的前途。等你们取得成绩后,我再在小南海,亲自为你们庆祝!”
  听到安毅带有鼓动性的讲话,宴会厅里的气氛开始变得活泼起来。
  安毅身边的人,出去后通常都会有一个较好的前程,这几乎是公认的。毕竟他们的上司,都会顾忌一下安毅的面子,只要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色,没有谁会在他们仕途升迁上做阻碍。因此,尽管许多人心中不好受,但还是开始期待新的工作岗位了。
  吃过午饭,安毅亲自把所有弟兄一一送上前来迎接的大客车,目送车队驶离视线,这才对站在身边的沈凤道及林耀东说:“每一次送弟兄们离开,我这心里都不好受……不过,轮换是必须的,我实在不忍心他们在我身边,耽误青春和岁月,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老沈,小九,这次侍卫的变化尤其大,包括组长李桃在内,几乎都走光了,得麻烦你们手把手地教导,尽快熟悉业务!”
  林耀东摆摆手,道:“没问题,反正我那儿专业人士很多,随便抽调几个过来就行了!我有时间的话,也会过来亲自传授几手,误不了事情!”
  沈凤道微微一笑:“我闲得慌,调教一下新人也不错!小毅,这次送来的好苗子可不少,基本上都是国内各武林世家出身,拥有一身不传之秘,又经过政治部门考核合格,在士官学校学习了两年,比起李桃他们的基本素质还要高得多。放心吧,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适应现在的工作。”
  见两位心腹这么说,安毅满意地点了点头,转头看到新任机要秘书安卓快步走了过来,知道有要务,于是问道:“什么事情?”
  一身中校军装的安卓,走到安毅身边,恭敬地敬了个礼,才道:“义父,杨飞长官打来电话,经过连续对照卫星拍摄的照片,以及从德、日方面传来的情报,对于苏德战场及澳大利亚战场的战事有了基本的了解。”
  “待会儿总参谋部将举行一场战情通报会,国防部胡部长、国防大学邓校长都会参加,杨飞长官来电询问您是否出席!”
  安卓今年二十四岁,是当年中原大战期间,安毅在河南收养的孤儿,三六年从叙府士官学校毕业,参加了三七年的华北抗战、淞沪会战,三八年初进入西南政法大学学习一年,后调到总参作战部担任作战参谋,去年十月进入国防大学深造,毕业后留任教官,直到这次调到安毅身边担任机要秘书。
  “不要叫我义父,工作期间,以职务称呼为主,私下怎么都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