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395

  在东印度的大多数煤矿里,日军根本不顾土著人的死活,矿井里没有添加任何安全设施,野蛮开采,“以人换煤”,造成煤矿冒顶、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接连不断,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
  尤其让人觉得耸人听闻的是,日军为了让医院保持足够的血浆,每过几个月就会组织土著劳工抽血,血浆送入冻库冷藏,又或者直接输给伤兵,还在劳工身上进行细菌实验,对在实验中发病的劳工均被列入“瘟疫”之列,统统被活活烧死,有许多劳工只是身体衰弱,劳动时精神不济,就被当做疫病患者直接活埋。
  随着关于日军大屠杀的报道甚嚣尘上,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和英国政府,以及两国民众的情绪。他们发现原来自己是在和这么邪恶的敌人作战,民众的愤怒与恐惧,演变为坚持到底的决心,报纸上共和党和民主党要员,纷纷发誓要与日本作战到底。
  十月底,流亡美国的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把今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发现大屠杀真相的南华《解放日报》记者梁丽,以表彰她在揭露日本法西斯残酷屠杀这一真相上的巨大贡献。
  可惜澳大利亚战事已经尘埃落定,否则真难预料麦克阿瑟会不会在国内外巨大的压力下,冒险出战。
  ……
  印度东北部战事,于十二月初尘埃落定。
  十一月上旬,缅北方面军第三山地集群,由印度东西铁路干线城市迪马希尔出击,向那加丘陵地区进发。
  十一月六日,经过连续两昼夜激战,我军顺利占领缅印铁路重要城市科希马,并于次日顺着铁路高速南下,于十一日攻破因帕尔城,十五日占领缅印边境城市吉灵庙,与同一方面军的第五集团军十四坦克师会师,彻底打通了中亚、西亚与南华本土的陆上交通线路。
  在占领朗布尔城后,印度方面军北方集群抽调两个集团军,在洪泛区上游,渡过已经正式更名为雅鲁藏布江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利用英国人修建的公路,快速占领梅加拉亚、特里普拉、米佐拉姆等山地地区,于十二月四日进逼并占领缅甸实兑港,并于十二月九日与缅北方面军会师于卑谬,再次打通另一条大陆铁路运输线路。
  不过,整个印度战事,直到一年后的四一年底才算全部结束。
  日军对恒河上的两座大坝、雅鲁藏布江下游一座大坝的爆破,导致东印度最精华的地区,全部被洪水淹没,对工业和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几乎全部的铁路和公路,都被泥沙掩埋到了地下,仅仅疏通修复,便花费了半年时间。
  在恢复洪泛区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安家军与日军在印度中部和南部的山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一支日军的覆灭,是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印度南部纳蒂克海拔2695米的阿奈穆迪蜂激战过后,但那时距离安家军发起的强渡锡兰岛的作战,已经为期不远。
第1872章
韬光养晦
  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日,诺贝尔奖于去年停办一年后,首次在挪威以外地区颁奖。
  来自南华的科学家,出人意料地连夺五项大奖中的四项,引发全世界的关注。由于南华政府承认双重国籍,因此几乎大多数南华公民其实也是中国公民,故这项荣誉,同时也为中华民国政府所共有。
  在这四项大奖中,南华《解放日报》战地记者梁丽少尉因其在寻找日军屠杀证明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中国西南药物研究所以杜鹤鸣教授为首的科学家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在战场上挽救了无数伤兵的生命,捧回了诺贝尔医学奖;中国叙府研究所研究的饲料青储法,以及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沼液,有助于抵抗疫病侵袭等发现,对于战争年代如何确保战马、牛羊等牲畜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已经加入南华国籍的著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以其在无线电遥控技术中的伟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五项大奖中唯一旁落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项被芬兰作家西伦佩获得,他于六年前创作的《夏日的人们》,描绘了典型的芬兰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吸引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因此被授予此项奖励。
  南华科学家在诺贝尔奖评奖中的大获全胜,被认为是英、美拉拢南华的一种重要外交手段,相对于南华科技上的成就,盟国现在最需要的,便是南华的军事力量。
  由于是战争年代,同时盟国丧失了对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制海权,来往南华与美国之间只能通过航空运输,在轴心国控制北非及中东地区制空权的情况下非常危险,因此所有获奖者都没有前往美国领奖,由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代为领取。
  国际上,太平洋战场雷声大雨点小,占领澳大利亚全境的日本,急需稳定地区形势,肃清大陆内部的盟军残余武装,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态势,一方面在维多利亚州南部奥特韦角及威尔逊半岛调兵遣将,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发起渡海战役、收复弗洛群岛和塔斯马尼亚岛的架势,一方面积极从日本国内向澳大利亚移民,在澳洲大陆铁路和公路沿线构筑一个个城镇,节节向大陆中心推进,以巩固统治。
  而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麦克阿瑟上将忌惮日军真有可能孤注一掷发起登陆作战,不得不让部队提高警惕,拼尽全力防守巴斯海峡。同时,麦克阿瑟还调动人马,一再加强新西兰南北岛的防御。
  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美国通过修复的巴拿马运河,向西南太平洋地区再次输送了六个师的部队,极大地增强了麦克阿瑟手里的武装力量,但仅仅依靠这么多部队,显然无法达到反攻澳洲大陆的要求,因此继续隐忍是必须的战略。
  中太平洋地区,接连通过鱼雷战赢得胜利、被海军视为异类的田中赖三海军少将,得到了陆军参谋总长石原莞尔的器重。在与永野修身交涉后,日军大本营下达了嘉奖令,田中赖三晋衔海军中将。
  但是,随着美军在中太平洋上的航空兵力日益增长,仅仅依赖水面舰队的雷击作战,已经不足以打败强敌,日本海军正在全力以赴研究空投氧气鱼雷和空投声自导鱼雷的技术,还努力开发夜间飞行作战装置,以期用航空作战来延续水雷战队的传奇。
  在这种情况下,石原莞尔大将以大本营名义,调回田中赖三,送他到海军学校进修航空兵战术,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两点。
  南华,海防港,海军司令部小会议室。
  在此前的几天里,安毅视察了海军第一舰队及北部湾地方舰队的日常训练,今天上午看完潜艇部队的实战演练,感觉心中稍微有了底,便准备返回新京,中午吃饭时收到情报部门转来的一份电报,发现和海军建设有关,便交给了路程光。
  路程光看完电报,非常惊讶,问道:“这个田中赖三是何方神圣,竟然在日本海军中掀起了如此轩然大波?”
  站在会议室落地窗前欣赏港湾风景的安毅,返回到路程光对面的沙发上坐下,道:“近期情报部门频频提到这个人,我专门让人调查了一下。此人二十四年前毕业于日本海军雷击学校,并先后在驱逐舰‘汐风’号、轻巡洋舰‘由良’号任鱼雷长,这些经历使得他对鱼雷攻击情有独钟,并成为联合舰队鱼雷攻击方面的专家。”
  “前年开始,他晋衔海军上校,担任‘金刚’号战列舰舰长和第六潜水艇舰队司令官,去年珍珠港事变后,转任联合舰队第二雷击舰队司令官,并于今年年初晋升海军少将军衔,没想到才到年底,他又晋衔海军中将,可见此人确实有些才华。程光,你谈谈对这种雷击战法的看法吧!”路程光再次回味了电报内容,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电报来自日本,田中赖三进入海军学校进修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写成《如何正确进行雷击战》一书,总结了他在中太平洋战区,如何以驱逐舰为主力,在实力明显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以弱胜强的经验教训。
  在书的开篇,田中赖三便阐明:美国工业能力远超日本,军舰数量比日本多是正常的,与美军交战,必须时时刻刻做好以弱克强的准备,而日本海军的特长,便是夜战能力和氧气鱼雷,一定要充分发挥这项优势。
  在田中赖三看来,美国海军凭借其得自英国的雷达技术,抢先发现日本军舰极为正常,但是其夜战能力明显不如日本海军。美军火炮闪光极为明显,为日本海军以高速著称的驱逐舰展开的鱼雷攻击,提供了明显目标。与之对应,日本舰队若是在没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开炮,更不能主动开灯,以免被敌人集中射击。
  田中赖三强调,日军舰队执行任务的时候,警戒舰应不能少于三艘,前置的先导舰,必须进行防御强化,宁可把攻击力削弱,也要确保防弹能力和损管能力的提升。根据实战效果看,先导舰被集中射击的概率最大,基本没有还手的机会,如果可能,应该选择最坚固的军舰来担任,以增加生存的概率。那些会诱爆的弹药,尽量削减,甚至只留下防空武器的弹药就可以了。先导舰的轮机室要尽全力加固,确保军舰战后还能维持一定速度。在美国飞机活跃的地区,失去航速是极端危险的。
  雷击战的时候,首次雷击完成,应迅速撤离,重新装填鱼雷,对巡洋舰甚至更大规模的目标,有可能需要二次、三次甚至四次雷击才能将起彻底消灭。日本海军的驱逐舰在雷击战中,应该做好最多四次雷击的准备。至于说更多的雷击次数,一是很少用到,二是装载太多鱼雷,也会增加诱爆风险,一般不予以考虑。
  在田中赖三看来,雷击战大多是遭遇战,日本水雷战队没有机会排成标准队形,因此无需按照经典模式来作战,全部军舰都应该在第一时间瞄准能够雷击的敌舰进行鱼雷攻击,然后立即撤退,进行鱼雷装填,以备第二次攻击。即使第一次攻击无法击沉敌舰,也足以破坏敌舰队形,为第二次雷击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舰队分为几个编队时,不需要先集中再交战,而是在遭遇后立即根据环境,占据有利的战位,迅速投入作战,前队撤退时,应该记住为后队进行雷击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由于雷击发生时往往为混战,分辨敌我极其重要,在难以弄清敌我的状态下,应取确保本国舰队不先开炮,只要保证了这一点,即可对开炮的目标舰船实施雷击。
  田中赖三认为,借助海岸地形隐蔽迂回敌后,可以充分发挥驱逐舰速度快的优势,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绝佳效果,甚至有机会截杀落单的敌舰,这是多编队海战时一定要注意的。
  田中赖三还认为,在遭遇战中若是能够提前发现敌人,这非常重要,因此,陆基航空兵要多加努力,尽可能提供早期预警,还可以派遣特别侦察队,在一些关键地点侦察敌人舰队的动向,目前各个舰队都注意到这一点,应该继续保持。
  田中赖三在书的最后表示,战斗结束后营救本国落水者与消灭敌国海军官兵同样重要。在战斗中,如果难以组织营救本国落水官兵,可以暂时撤退,等战斗平息后,再返回战场组织营救。
  舰船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合格的水兵养成,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因此在拯救自己一方水兵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杀伤敌人的落水官兵,这样可以有效削弱对方的实力。如果在战场上,能够尽可能多地杀伤对方的海军官兵,那么战事不利时,即便暂时退却也是值得的!多几场这样的大战下来,到最后敌人将出现没有合适的海军士兵驾驭新战舰的窘迫情况。同时,帝国应该加大提前招募水兵进行训练的力度,最好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尽快促成水手成长。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对海军战术的摸索,已经远远地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就连简单的鱼雷作战,也弄出这么多花样来……”
  路程光说完这番话,再次细细品味,结合此前从美国方面提供的中太平洋地区的海战情报,越想越觉得田中赖三这人不简单。虽然这份电报中只是概括地叙述了田中赖三对雷击战的看法,但已经足以显示日本海军在这方面的探索,远在当前各国之上。
  至于南华海军,虽然几乎把法国海军给完整地继承了下来,但法国海军在国际上充其量也就是二流水准,海战思想因循守旧,南华海军更加不堪,大多数海军官兵都是新丁,根本没有什么海战经验可言,完全可以想象,若是将来与日本海军对上,骤然碰上神出鬼没的日本海军雷击舰队,绝对会是一个可怕的噩梦。
  安毅与路程光交谈了许久,在他离开海军基地时,路程光问了一个问题:“老大,为什么您会做出决定,放任日军撤离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地区呢?那么多的机床、生产线和机械设备,全便宜小鬼子了!如果我们海军能够在空军掩护下主动出击,完全可以掩护陆军在星洲、仰光等地实施登陆,封堵住日军的退路!”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这个疑问,但没有谁主动问我……”
  安毅拍了拍路程光的肩膀,边走边说:“这么做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继续保守我们海军的秘密,一旦让日本人察觉我们有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肯定不会退得这么爽快,让我们消耗巨大的物资和官兵的生命,为英美吸引火力,划不来;你想想看,若是我们的海军力量过早暴露,英美等盟国肯定会督促我们使用这股力量,这样这些舰船我们都还没有捂热就要开上战场,能放心吗?你是海军司令,我们海军的真实情况你比我清楚,由于海军扩充太快,到现在为止仅仅算是成型了,各舰种的配合看起来似乎不错,但一天没有经过实战检验,都不保险。那种以为有了航母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非常错误。不说别的,若是我们的舰队在夜晚碰到日军驱逐舰队和潜艇实施的雷击战术,如何应对?”
  “二是不管日本人把这些设备搬到哪里,未来我都有把握把它们原原本本地夺回来,现在只不过让日本人多保留一两年罢了,而代价却是赢得几年的和平发展时间,由得日本人和英美拼个鱼死网破,何乐而不为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我们就要做那个渔人!”
  “三是现在我们南华的重要性,还无法得到体现,根据美国方面反馈的消息,英国人甚至还希望重返印度、缅甸和马来亚。只有日本把美国、英国彻底打痛,英国人才知道好歹,他们也才知道,这几年我们的苦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因此,从这一点讲,日本不能过于削弱,我们还需要它来搅局。想必你也清楚,日军正在修建远东铁路,准备从陆上进攻美国,到时候想必又会有一场好戏看。”
  “眼下德军已在莫斯科城下陷入泥潭,失败在即,苏联在上月底正式宣布解散共产国际,加入盟国,他们的胜利也就是盟国的胜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两大国际势力的夹缝中求存,借着这次大战拼命发展自己,若是能够在战争结束前彻底巩固已占有地区,赢得土著归心,确保华人的多数地位,在工农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军事上继续保持对欧美国家的一定优势,对我们而言,就是胜利!”
  路程光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路程光对于自己统率的海军还信心十足,但看过这份关于田中赖三编写的军事专著的电报后,已经彻底打消了对日本海军的轻视,明白了两国海军的真实差距恐怕比想象中还要大,因此也存下继续卧薪尝胆的念头,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赶上一流海军的水准,并在航空母舰、核潜艇和导弹驱逐舰等新式战舰的帮助下,成就强国海军的根基。
第1873章
国计民生
  十一月下旬,随着连续一周的瓢泼大雨下来,马来亚半岛由日军制造的森林大火戛然而止,留下一条长一百六十多公里、宽四十余公里的黑色焦土地带。
  在这片区域内,生命迹象完全消失,原本茂密的热带雨林,以及翠绿雨林间的珍禽异兽、各种昆虫及鱼类等等,全都消失殆尽,留下的是黑漆漆的灰烬,随处可见烧得光秃秃的树木,刚开始时,连流淌在这片大地上的河水,也是黑色的。
  好在热带雨林气候地区,生命复苏也快,仅仅过了半个多月时间,大地已经嫩绿一片,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一个劲儿地疯长。横溢的河水,从其他地方带来了鱼类,原本干涸的大地和河床,迅速恢复了勃勃生机。
  而且这场由日军蓄意挑起的灾难有个好处,由于起火的地点位于半岛中南部地区,几座大山之间,是大片的平原,以前这里全部都是原始丛林,人们只能通过雨林间的铁路和公路沟通南北,或者乘坐轮船绕过林区,如今一把大火下来,大多数地区都成了旷野,草木灰的肥力渗透到地下,数千万年积累下来的土地肥力,非同一般,今后这些地方只需稍加整治,便是上等的良田。
  随着雨势减弱,顾长风迅速调派部队,再次向南发起进攻。
  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日军像样的抵抗,十二月十二日,安家军三路大军会师于柔佛海峡北岸的新山市。
  次日,在空军的掩护下,安家军三个集团军强渡海峡,分别在星洲岛的左中右三个地方登陆,短短的两天时间内,长驱直入的大军便占领星洲全境,这座素有马六甲海峡咽喉堡垒之称的要塞城市,竟然完好无损地落到了安家军手里。
  至此,安家军完全占领了马来亚半岛,此后需要进行的便是战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马来亚的工农业及矿产生产,在新成立的各级军管会的领导下,正式走上发展的高速通道,为南华的全面崛起贡献力量。
  缅甸战事的恢复,是在十二月上旬。
  随着停火协议规定结束期限的到来,向来喜欢背信弃义的日军,竟然果真将其捋掠的十余万华人华侨,尽数释放。
  安家军没了顾忌,再次快速南下。
  西路集群,李振汉第二十一集团军与方面军直属第一、第二坦克旅,独立第一重型坦克旅,在这为期一个月的休整期内,已经得到了充足的燃料和弹药供应,随着方面军司令部一声令下,大军顺着伊洛瓦底江沿岸铁路,快速向南发起攻击,十二月十一日,攻占铁路枢纽城市礼勃坦,十六日便进逼仰光城下。
  此时,仰光日军已经人去楼空,留下个偌大的城市给安家军,次日,第二十一集团军派出大约两个团的维持治安的部队,在十余万华人华侨的欢呼下,进驻仰光城。
  缅甸东路集群,第六集团军和第四山地集团军,自十二月六日恢复攻势以来,连下东吁、良礼彬、勃固等城,于十九日顺利进至仰光城郊外,与西路集群及旬月来已经拿下缅南德林达依全境、自东而来的中南方面军第三集团军顺利会师。
  三大主力于二十日等到了方面军司令部,随后由夏俭上将统筹,于二十二日冬至节这天,从各部抽调了三个精锐师,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市。
  在此之前,罗磊第四集团军自礼勃坦,顺着铁路向西进攻,于十八日攻占勃生河重要海港城市勃生城,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意味着缅甸全境的解放。
  缅甸是南华国土向西拓展的关键一环,其顺利拿下,对安家军而言,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虽然印度战事直到次年年底才真正终结,但不妨碍印度北部平原地区的平定及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
  至此,南华广袤的国土,由东边的太平洋西海岸,一直到西边的波斯湾沿岸地区,领土最西处为与叙利亚、外约旦接壤的伊拉克及沙特边境地区,最北部为贝加尔湖北岸勒拿河流域,领地人口高达四亿。
  当然,这四亿人口中,最终要分离出一亿多,分别在马来亚半岛中部、缅甸南部、次大陆北部高原和南部山地丘陵地区、中东沙漠绿洲地区组建二十多个国家,以稀释南华控制区的非华人人口比率,尤其是要兑现承诺,帮助犹太人在地中海沿岸的耶路撒冷组建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家。
  十二月下旬,南华国家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府委员会举行联席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新拓地区的民生、建设、防务等展开,要求彻底废除宗教在政治和经济中的特权地位,打破次大陆种姓制度强加于人的枷锁和桎梏。
  对于经济建设,建设部部长何京提到了两点:一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二是建设和开发,要科学有序地进行,新拓地区的工业建设,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根据本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情况,合理布局,有序地开发,必须坚决杜绝乱建设和重复建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