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395

  “众所周知,中东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着辽阔的平原和荒漠,最能发挥德军‘闪电战’的优势,再加上扩军后数量已经多达一百五十万人、擅长山地作战的土耳其军队的配合,可以想象南华触怒德国的后果,就是数百万轴心国军队势如破竹的挺进,届时不仅中东不保,甚至印度和中亚地区也会失守,大家想象过可怕的后果吗?”
  国务卿赫尔和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相顾失色,就连莫洛托夫也是神色大变。对苏联来说,南华现在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物资补给来源,更是一个巩固的可以倚靠的后方。一旦让德军抄后路,对苏联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而对英、美两国来说,南华与德国互不宣战,其实可以有力地支援盟军在东非地区的作战。有着南华的中立,东非地区的盟军完全可以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退过红海,撤到也门地区,依托南华的保护,随时威胁东非的德军战线。
  现在日本海军对西印度洋地区的控制并不完美,至今盟国运输船只依然可以绕过马达加斯加岛,从印度洋中部向北抵达东非,带去急需的粮食和弹药物资,不过由于经常遭遇日军战舰尤其是潜艇的袭击,损失相当大,盟军虽然一直找不到更省力的办法完成对以上地区的补给,但好歹能够咬牙坚持下去,若是南华溃败,其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
  安毅见美国国务卿赫尔和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脸色不对,心知有戏,向让·穆兰感激地点了点头,随即趁热打铁道:“不是我故意夸大其词,以我军现在的情况,一旦我中央政府向德国宣战,届时德军即可通过捷克、乌克兰及高加索铁路,调动大量部队进攻波斯及两河流域,再加上土耳其军队和德军隆美尔方面军配合,中东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必然在未来几个月内沦陷,盟军在东非和也门地区的军队,将遭到德国人的夹击,上百万人的生命安全将遭到严重威胁!”
  “反之,我们则可以利用目前德国人对我们击败日军的忌惮,维持表面上的中立,在中东继续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盟军来说,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盟军的物资补给,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近海运输,由西印度的港口就近补给,这样盟军便可不再理会东非战局,集中所有精神,发起对南非和马达加斯加的反击作战!”
  赫尔眼睛一亮,拍拍额头道:
  “对啊,以前我们怎么没想到呢?物资从遥远的美洲大陆运到东非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是很遥远,但是从印度运过去就很近了!现在南华共和国打通了陆上交通,这也意味着中国西南地区、印度支那半岛的军火和粮食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送到阿拉伯半岛南部及东非地区,我们的补给任务便轻松许多!”
  “这其实怪不了国务卿先生……此前仅仅靠中亚和蒙古地区补给,就连维持我们两个方面军在中东及西印度地区的补给也很困难,更不要说惠及盟军将士了!”
  安毅有意夸大了此前南华的供应难度,见赫尔频频点头,又补充道:“现在情况自然不同了,中南半岛的粮食和弹药物资,已经可以通过铁路,快捷地运抵次大陆西部,通过孟买、卡拉奇等港口起运。我保证,我们将以市场价格,优先满足盟军官兵的需求!”
  “目前,次大陆中南部地区,我们还在与日军激战,预计要彻底平复,至少得在今年年底。明年我们准备光复中国的海南岛和孟加拉湾的锡兰岛,彻底确保我们的近海安全。在这两年间,我们不求别的,只想恢复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地区的经济秩序,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将来的反攻奠定坚实基础!”
  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抗议道:“主席先生,我听到你说贵国将在次大陆和印度支那半岛地区进行政治和经济变革,我认为这是极不妥当的!这些地区历来是大不列颠王国的属地,目前我国王陛下还是印度皇帝,贵国将我们排斥在决策之外,非常不合理,我们将……”
  安毅皱了皱眉头,打断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话:“又是这种论调……外交大臣先生,我想请您弄清楚一件事,不管是西印度还是东印度,还有缅甸和马来亚,我们都不是从贵国手里夺取的,而是通过我们英勇的将士流血流汗,从日军手里夺回。正因为贵国在军事上的连续失利,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了可怕的人道主义灾难!”
  “诚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当初对日军的入侵充满了期待,但这不能成为贵国不作为的理由!试想一下,如果贵国能够防患于未然,提前给予这些国家的民众以独立自主的希望,他们还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吗?”
  “再说了,即便我们把印度、马来亚和缅甸让给贵国又能如何?你们能够保证他们不再被日军占领和奴役吗?现在贵国连东非和南非防线也得依靠美利坚军队参与协同,真的有多余的兵力维持亚太地区的安定吗?与其在贵国手里用来资敌,还不如由我们来主导变革,形成盟国真正的战力!”
  “这两年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想在战后奴役他国民众的思想都是极端错误的,也是与《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相违背的,而我们南华共和国,正在做出努力,以改变当前不利的政治局面。”
  “今年到明年,我们准备在中东地区建立十三个国家,给予各族民众真正的独立!未来等打败德国后,我们会在中东地区再建一个国家,将独立国家数量增加到十四个。在世界性的战事结束前,次大陆、缅甸和马来亚,也将仿效中东地区政策,建立土著民众自己的国家,以彰显我们军事行动的正义性!”
  哈利法克斯勋爵联想到上午在承天门城楼上见到的那些观礼台上的中东人,不由愣住了:难道南华真的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给予土著独立自主的权力?
  英军在亚太地区的惨败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英国虽然依靠数百年的财富积累,依旧维持着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但可以想象,一旦真正失去印度、马来亚等地,其衰落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安毅的反驳却无懈可击,现在英军连非洲大陆能否保住也存在疑问,更不要说重返亚洲了。但如果不据理力争,回国后如何向丘吉尔交代?
  就在哈利法克斯勋爵左右为难之际,赫尔打圆场道:“亲爱的哈利法克斯,在华盛顿《三国宪章》制定之前,丘吉尔首相也曾和安毅先生有过类似的争论,罗斯福总统提议我们之间的分歧留待日后消灭法西斯国家后慢慢解决,此议获得三国首脑一致同意,我想这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关于亚太地区外交的指导思想。”
  “因此,现在我们应该搁置争议,一致对外!刚才主席先生的话提醒了我,南华的重要性不应该仅仅只体现在作战上,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一个可以就近提供各种资源补给的基地,成为民主国家的军火库。”
  “如今,我们通过北极航线补给苏联非常困难,若是由南华补给,想必效果会好许多。回国后我准备向总统先生建议,改由我们向南华订购武器弹药及粮食、钢铁等战略物资,直接由南华与苏联接壤的铁路送往苏联,这样就不用担心运输途中的损耗了!而我们则只需负责盟军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作战的武器装备,这样可谓皆大欢喜!”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此前一直沉默不语,现在突然听到关系苏联切实利益的问题,立即表态:“这个建议很好!我们苏联红军远东集群所拥有的武器装备,大多和南华共和国有着渊源,通过莫斯科战役的实践,表明这些军火对上德国的武器时拥有一定的优势!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以来,虽然我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但由于北极航线损失巨大,实际上获得的武器很少,大多数物资都在寒冷刺骨的北冰洋中沉没!”
  “相反,若是在南华就近补给,则可以通过盟国自己控制的铁路和公路,送到急需的战场上!我敢保证,只要我们有充足的武器装备,我们红军将士有充足的信心把德军驱逐出苏联国境,为世界反法西斯作战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毅大感意外,心中窃喜之余,怎么也没料到赫尔竟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从赫尔的话语里可知,一旦他的提议成为现实,将来的采购必定会通过美国政府,以美元作为支付手段。
  现在美元可是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元都是保值的代名词!既然美国政府出面购买后以租借法案的名义送给苏联,那自然一切都是美国人民买单,南华共和国只管收美元就是了!
  由于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中断,此前南华与盟军的军火交易量逐渐变小,军火交易仅限于飞机及单兵武器装备,坦克、火炮等因不好运输已经中断。一旦由美国采购输送给苏联,依照现在苏军的消耗,对于武器弹药的渴求之大,将会给南华的军工生产创造大量订单,刺激南华工业的整体进步。
  想到这里,安毅笑着道:“赫尔先生的建议是解决当前诸多问题的最好办法,不过我有个疑问,贵国国会能够通过这样的议案吗?要知道贵国租借法案的本质,实际上是为了刺激贵国的工业生产,或许这会引起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
  赫尔有些惊讶地看了安毅一眼,随即解释:“现在我们国内的生产,已经积压到了四三年下半年,对于人力物力的使用已经到了一个极限,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生产指标。反对法西斯是当前的头等目标,国会一定会慎重考虑的!”
  “若是能够通过自然最好!”
  安毅一脸认真地说:“如果议案真的得到通过,我这里可以保证,一定会快速高效地完成订单……”
  让·穆兰没有就“自由法国”运动未获美国援助发表什么异议,现在“自由法国”运动的军队数量太少了,根本不足以影响国际大局,只能默默地充当配角。
  不过让·穆兰相信,只要南华继续支持“自由法国”运动,那么戴高乐将军迟早会率领军队光复对西非和西北非殖民地的统治,到时候美国将不得不正视现实,改变对“自由法国”运动及戴高乐将军的看法。
第1879章
通过议案
  一九四一年二月二十日,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的“援苏物资从南华订购”的议案,因代表军工企业利益的议员一致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要知道,美国“租界法案”的目的,就是刺激美国的军工生产,在许多议员看来,这块大蛋糕根本没必要由外人来分享,美国足以支撑自由世界的军火需求。
  至于苏联最终能否得到作战物资,则不在这些政客的考虑之中,反正物资装船后帐就记挂到了苏联头上,不会损伤美国的利益。盟国人口几乎是轴心国人口的四到五倍以上,两者工业总产值之比也高达五比一,盟国的最终获胜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完全没必要节外生枝,让其他国家来占便宜。
  消息传来,正在印度城乡进行考察的安毅非常失望,在孟买答记者问时称美国未考虑到同盟国家对武器装备的迫切需求,议案未获通过,依照美国现在的生产力,必将延迟对盟国军队的武装,造成可怕的灾难性后果。
  大多数美国议员看到报纸的新闻后,都一笑置之,但随后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在中太平洋海区的激烈大战,改变了这些人的态度。
  美军海军于去年取得对所罗门群岛的控制权后,由于南非战场和澳大利亚战场吃紧,对所罗门群岛并未大规模派驻部队。
  到了今年一月,新一批训练并武装好的部队开往了太平洋战场,尼米兹准备以所罗门半岛为前出基地,进攻布干维尔岛、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取得对太平洋中部的控制权,进而为反攻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创造条件。
  为此,美军开始在瓜岛大规模修建军事基地和机场,特别是数个大型军用机场,美军一旦修建完成,日军占领的中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将全部受到美军陆基战机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东南舰队司令官草鹿任一中将派出拉包尔的日军第二十五航空队,出动五十架飞机空袭瓜岛,但遭到美军新加入海军序列的“埃塞克斯”号上起飞的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全力拦截,未取得什么战果。
  二十三日,日军第二十五航空队又出动了四十一架飞机奔袭瓜岛,炸沉“埃里奥特”号运输船,炸伤“贾维斯”号驱逐舰,但空袭中日机只顾攻击美军的舰船,却没有去轰炸防御极为薄弱、但是却又极其重要的瓜岛海滩上堆积如山的物资,这是日本海军航空兵出现的最致命失误。
  草鹿中将感到事态严重,立即决定发动反击,尽管此时日军海军大多集中到了本岛进行现代化换装,在中南太平洋地区兵力稀薄,但他还是迅速集中附近的军舰,共五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在第八舰队司令三川军一指挥下,于二月二十六日晚驶离拉包尔南下。
  日军要想在光天化日下南下,是无法避开美军侦察的。
  事实上,早在二十五日的白天,负责监视日军动向的一架美军B—17轰炸机就发现了正奉命向拉包尔集结的四艘日舰,但由于距离瓜岛太远,没能引起美军的充分注意。当晚三川的舰队刚出动,美军的侦查潜艇就发现并报告了上级,此时日军舰队距瓜岛还有五百余海里路程,同样没引起美军的注意。
  二月二十七日八时许,一架美军的舰载侦察机第三次发现了三川舰队,但飞行员出于无线电沉默的考虑,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下午返回航母后又不以为然,用过点心后才向上级报告,足足耽误了六小时,使得美军来不及再次派出飞机侦察核实。
  更为要命的是,美军的这名侦察机飞行员,还错误地把这支舰队的编成汇报为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三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使得美国海军登陆编队司令凯利·特纳少将错误地判断为这样的舰队不可能是来实施海战,很可能是在所罗门群岛某处港湾建立水上飞机基地来弥补失去的新乔治亚群岛的水上飞机基地。
  而美军最主要的情报来源……密码破译小组一方面由于日军刚开始使用新的密码,需要一段时间来破译,另一方面三川舰队在航行中采取了严格的无线电静默,所以无法提供准确情报。
  凯利·特纳知道他的登陆编队是日军首要目标,而从拉包尔到瓜岛必经之路是所罗门群岛两串岛链之间的狭窄水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槽海”,在他看来,只要加强对该海域的空中侦查,安全方面应该不会出问题。
  于是,凯利·特纳在二十七日这一天,特别加派了一架侦察机沿“槽海”侦察,但因为天气不好,这架飞机未能按命令飞完全程就返航了,而且飞行员也没有报告发现有特殊情况,因此,特纳对即将到来的海战一无所知。
  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的三川军一是员智勇兼备的海军将领,为做到知己知彼,早在凌晨四点,他就命令五艘重巡洋舰各弹射起飞一架舰载侦察机,对瓜岛进行全面侦察,了解了美军舰队的兵力组成和所在位置,当他知道美军在瓜岛海域有一艘航母,掌握着制空权,而且兵力占优势时,便决定以己之长攻其之短,实施夜战。
  下午四点左右,三川又派两架侦察机进行侦察,以进一步查明情况。
  三川军一的舰队进入瓜岛和图拉吉岛之间后世被称为“铁底湾”的水域,第三次派出两架侦察机,核实美舰的夜间停泊位置,并在夜战时在空中投掷照明弹,以迷惑美国海军。
  正是由于三川进行了反复的侦察,对美军的情况已经完全掌握,使得他对接下来的海战充满了信心。三川决定,从萨沃岛以南进入铁底湾,先消灭美军的巡洋舰,再消灭运输船,最后从萨沃岛以北撤出。做出决策后,他立即通过旗舰“鸟海”号重巡洋舰的灯光信号,将作战计划通知各舰。
  下午六时,日舰将甲板上的所有易燃物扔进海中,对弹药进行最后检查整备。
  晚上十点半,正值夏末的赤道南部地区,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去,日军以“鸟海”号为首的舰队,排成间距一千二百米的单纵列,在桅杆上升起白色识别旗,加速到二十八节,杀气腾腾闯入瓜岛海域。
  与此同时,美军担任海空掩护的航母编队司令杰克·弗莱彻少将,借口舰载机损失和油料不足,报告美军南太平洋舰队司令戈姆利中将,请求撤走,黄昏时分未获批准,就擅自率航母编队撤出瓜岛海域,晚上八点时已远离了瓜岛。
  特纳少将只好紧急召集掩护编队司令克拉奇利少将和陆战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准将开会,通报了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并宣布由于失去了空中掩护,他的舰只将在第二天撤走,尽管此时登陆部队的补给物资卸载量还不到四分之一。
  范德格里夫特准将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但特纳认为他别无选择,只能连夜尽可能多卸下一些物资。
  会议气氛十分紧张,开了数小时仍是不欢而散。
  就在会议结束,克拉奇利少将乘汽艇赶回旗舰的半路上,海战打响了。
  美军在铁底湾部署是:分为三个巡逻区,以瓜岛和图拉吉岛之间的萨沃岛中心点125度延伸线划分南北两个巡逻区,佛罗里达岛西侧子午线以东为东巡逻区。南区由第一大队三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北区由第二大队三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负责警戒,东区由第三大队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另以两艘驱逐舰在萨沃岛以西巡逻,作为雷达警戒哨。
  克拉奇利去开会前,只是指定“芝加哥”号巡洋舰舰长代理指挥南区巡逻,既没有具体指示,也没作战预案。
  二月二十八日凌晨一点,日舰驶抵萨沃岛西北,日军瞭望兵夜战素质较高,先发现了两艘巡逻的美军驱逐舰,而装备新型雷达的美军驱逐舰却未能发现日舰,三川率舰队实施了巧妙的机动,从这两艘美舰之间进入铁底湾,美舰依然毫无察觉。
  三川考虑到自己编队长达八千多米,作战海域狭窄,又是夜间,编队作战多有不便,于是下令各舰按照作战计划,自行战斗。
  凌晨一点三十三分,三川下达了总攻击令。
  直到十分钟后,美军“帕特森”号驱逐舰才发现日舰,刚用无线电发出警报:“注意!不明身份军舰正在进港!”日军的水上飞机就投下了照明弹,将南区的美舰照得清清楚楚,日军的炮弹和鱼雷接踵而来,澳大利亚沦陷后已经划拨给英国海军的“堪培拉”号巡洋舰右舷连中两条鱼雷,又先后被二十四发炮弹击中,不到五分钟就失去了战斗力,天亮后被美军自己击沉。
  “芝加哥”号接到报警,舰长下令发射照明弹,但几发照明弹都没点着火,就在这时,舰长发现有数条鱼雷射来,立即转舵规避,为时已晚,舰首被一条鱼雷击中,桅杆也被一发203毫米炮弹击中,“芝加哥”号连连开炮还击,由于日舰速度很快,只来得及向日军队列最后的“夕风”号驱逐舰发射了二十五发炮弹就失去了目标,便向西退出战斗。
  最先发现日舰的“帕特森”号驱逐舰与日舰展开炮战,舰长下令发射鱼雷,鱼雷长未听到命令而没执行,该舰被日军击中一弹,两门舰炮被毁。“巴格雷”号驱逐舰占领了发射阵位,舰长下令发射鱼雷,但鱼雷射击诸元还没装定,眼睁睁看着日舰离去,等到鱼雷发射,早已追不上远去的日舰了。
  三川仅用六分钟就重创南区美舰,随即全速向北区杀去。
  由于“芝加哥”号未将作战情况通知北区和东区,加上此时泊地上空电闪雷鸣,掩盖了南区的炮声和火光,北区美军全然不知日军已经杀来。
  “文森斯”号巡洋舰的舰长利弗科上校比较警觉,在一点四十五分时,感到舰身在微微震动,还看到南区有炮火闪光,但他误以为是友邻在射击敌机,根本没想到是在进行海战,反而下令做好对空战斗准备。
  日舰接近到八千米距离,先打开探照灯,随后就以所有炮火开始齐射,利弗科以为是南区美舰,用报话机要求对方关掉探照灯,停止射击,还命令升起军旗,以表明自己身份,不想日军则还以更猛烈的炮火。
  直到这时,利弗科这才明白过来,下令开炮还击,但不久舰载水上飞机被击中起火,成为明显的目标,日军关闭了探照灯集中炮火猛轰,“文森斯”号连连中弹,不得不左转撤离,这时日军的鱼雷又蜂拥而来,左舷连中三条鱼雷,机舱爆炸,舰身严重左倾而沉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