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6/1395

  “阿斯托里亚”号巡洋舰遭到攻击后,枪炮长下令还击,舰长认为是在打自己人,命令停止射击,日军却毫不客气弹如雨下,经枪炮长一再恳求,舰长才命令恢复射击,但日军已经校准了目标,炮弹一发接一发命中,“阿斯托里亚”号燃起大火,上层建筑几乎全毁,只得向萨沃岛东南撤退,于中午时分沉没。
  日军接着又用探照灯照住“昆西”号巡洋舰,此时“昆西”号的大炮还没转过来,日舰发射的炮弹已经在旁边掀起高高的水柱,“昆西”号用主炮向亮着探照灯的“鸟海”号猛轰,命中二发,其中一发炮弹正中舰桥,可惜偏了五米没击中三川所在的指挥室,击中了旁边的海图室,里面三十四名参谋军官全被炸死。
  可惜才进行了两次齐射,舰长就以为是误击友舰,下令停止射击,错过了大好战机。
  而日舰乘机分为两列,对其进行两面夹击,“昆西”号中弹多发,二点左右,日舰发射的一条鱼雷命中左舷,机舱爆炸,燃起熊熊大火,不久沉没。由于日舰集中攻击美军的巡洋舰,美军两艘驱逐舰幸运躲过一劫。
  此时,如果三川掉头攻击海滩附近的运输船只,是垂手可得,但他不知道美军的航母编队已经离开瓜岛,担心天亮后遭到美军舰载机的攻击,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于凌晨二点二十分下令返航。
  撤至萨沃岛附近,日本海军又与担任雷达哨戒的美军“塔尔波特”号驱逐舰遭遇,美舰寡不敌众,被击伤起火,勉强驶往图拉吉岛,三川舰队随后沿“槽海”返回拉包尔。
  这次海战,美军称为萨沃岛海战,日军则称为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美军被击沉巡洋舰四艘,击伤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两艘,伤亡两千余人。日军仅“鸟海”号海图室被毁,“青叶”号鱼雷发射管被击破,亡三十人,伤五十人。
  这是日美两军为争夺瓜岛而进行的第一次海战,日军凭借其夜战素养以及临战侦察,再次以准确的舰炮及鱼雷攻击,取得了一边倒的全胜,但三川没有把美军的运输船只看作主要攻击目标,未予攻击,给瓜岛破坏战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为此遭到了大本营及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点名批评。
  美军在此次海战中可以说漏洞百出,首先作战部署非常成问题,将实力颇强的掩护编队分为三部分,划区巡逻,既无全盘考虑,又无完善的联络协同,被敌所乘各个击破。其次对敌情判断失误,因而没有临战准备,加上广大官兵缺乏警惕性,战斗意志薄弱,友邻协同不够积极主动,通讯联络迟缓,侦察不力等原因导致了战斗失利。
  萨沃岛海战的失利,在美国国内造成很大的轰动。
  美国的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造舰需要耗费大量物资,这必将压缩陆军武器装备的生产。
  为此,美国政府再次向国会递交“援苏物资从南华订购”的议案,陆军总司令乔治·马歇尔将军还到国会山亲自予以说明,最后终于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议案,南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订单,苏联也得到了急需的资源,战争向着未知的轨道前进。
第1880章
千秋伟业
  四月五日清明节这天,在中东地区进行考察的安毅,来到科威特湾口三元市西南方向一百二十公里的穆桑纳赫山,向建在这里的“己卯夏死事纪念碑”、“波斯湾烈士陵园”及年初新建的“光复三省纪念塔”鞠躬致礼,并敬献花圈。
  三元市位于后世科威特城所在的位置,战前是一个中型渔港城市,人口约两万,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后世将在这里发展起人口两百多万的科威特国,当然现在这里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华人城市。
  穆桑纳赫山位于后世沙特境内,距离建安城(今哈夫阿巴廷)为九十余公里。这座山最高海拔九十八米,周边都是热带荒漠地形,降水稀少,但由于几条常常断流的河流经过,空气中还算是有一定湿度,方圆一百多公里内地表都布满了茂密的野草,在这炎热的阿拉伯半岛来说也算是难得的景观。
  前年七月底,日军在波斯湾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沿岸地区民众惨招屠戮,特鲁西尔、卡塔尔半岛、巴林群岛、科威特湾等地村镇悉数被毁,遗弃的尸骸遍地都是。
  安家军于去年一月光复波斯湾沿岸地区后,便开始收集已经在烈日暴晒下成为干尸的数十万具遗骸,统一焚化后安葬在了穆桑纳赫山,并于去年五月建造纪念碑,供后人哀思追悼。
  去年九月,安家军光复半岛全境,中东战事彻底结束,总政治部下令修建烈士陵园,埋葬没有亲人认领的烈士的骨灰,并将英烈们的英雄故事,铭刻于墓碑之上,让后人缅怀祭奠。
  今年年初,南华中央政府通过在波斯湾沿岸建立三省的决议后,又在这里新建了纪念塔,正式确认中华民族对湾北、湾西、湾东三省的占有及主权。
  安毅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拜祭逝去的各族民众,通过中东地区数十家媒体的大力渲染,迅速赢得各部族及宗教团体的好感和支持。
  四月二十日上午十点,安毅一行考察完海湾三省的情况后,乘坐火车,抵达波斯首都德黑兰。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九世纪初期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当时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区,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丝绸之路”往来的歇脚之处,后因受到蒙古入侵,雷伊城遭到破坏,德黑兰兴而代之。
  由于这是波斯北部东西向大道与通往南部大道的交汇点,在短时期内便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和贸易中心,房前屋后,马路两侧,带有喷泉的街心花园,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种植的鲜花,闻到芬芳的花香。德黑兰的居民酷爱种花、养花、赏花,许多生活较为富裕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门前辟出一块园地,种上花,形成一个小花园,因此,又有人风趣地把德黑兰称为“鲜花城市”。
  十七世纪初,德黑兰成为萨非王朝的首都,仅仅过了十多年就失去首都地位,后来又多次反复,终于在十九世纪初最终确定了其在波斯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万居民。
  随着三九年春夏之交,安家军击败苏军,进驻德黑兰,南华军队便取代已经被苏军全歼的波斯国防军,履行守卫波斯国土的职责。根据两国签订的协议,南华负有在战争结束前保卫波斯国土不受侵犯的重任,战后会逐步撤军,把一切权力交给波斯政府。
  去年一月五日,经波斯议会批准,南华政府向波斯派出了以金融专家唐景天为守的专家使团,以整顿波斯的财政经济,这批专家共六十名,有的负责会计和行政管理,有的负责物价稳定,有的负责全境岁入,有的负责海关和工业监督,有的负责交通运输,有的负责商品供应和分配,有的负责对外贸易管制,有的负责人事和全面检查。
  这种管制一直要持续到战争结束才会终结,以便确保驻中东地区安家军的粮食和军需品的供应。
  同时,应波斯国王巴列维的邀请,中东方面军将负责帮助波斯重建军队,目前已经编成了五个国防师,又帮助波斯组建宪兵和警察部队,以便战后让波斯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南华除了支付波斯王室数目极大的赎买土地资金,给予每年一千万华元的石油补助外,还以贷款的形式援助波斯战后重建,并无偿向波斯提供价值约一亿华元的食品和军火武器。这批食品大大缓解了波斯的饥荒,帮助波斯新政府渡过了最困难的时间,赠送的缴获自日军的武器弹药,则大大增强了波斯军队的实力,帮助波斯维持了治安,镇压了部落叛乱。
  在高原地区清新山风的吹拂下,德黑兰弥漫在一片芬芳的花香中,刚下火车的安毅、劳守道、蒋云山、叶成等人,神清气爽,很快忘记了身上的疲倦。
  叶成作为方面军司令员,曾多次造访德黑兰,对于这座城市非常熟悉。
  在乘车前往王宫的路上,叶成介绍说波斯王宫又名“玫瑰宫”,因宫殿内外遍植玫瑰而著名,是礼萨·汗和巴列维父子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王宫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堪称波斯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镜殿、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
  明镜殿是波斯建筑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
  由于事前没有提前通知,毫无准备的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首相福鲁吉和副首相哈基米、宫廷事务大臣阿什拉芙公主等人直到庞大的车队进入王宫才知道安毅来了,慌忙出来迎接。
  巴列维神色间恭敬,看到安毅走出车门,连忙迎上前,用蹩脚的普通话道:“主席,您好,两月不见,越发神采飞扬了!”
  安毅笑着与巴列维握手:“陛下倒是清减了些,小心身体,美女可是泡不完的!”
  “我可不敢跟主席比,不仅事业顺心,爱情也如意,而我……唉!”
  巴列维摇头苦笑,他的王后是埃及国王法鲁克的妹妹法乌齐雅,可惜那位埃及姑娘显然更喜欢开罗的宫廷生活,婚后经常回国省亲,一年里倒有十一个月不在德黑兰,青春火旺的巴列维,不得不在王宫外金屋藏娇,根据情报部门反馈,此时巴列维与十多位波斯美女保持着交往。
  “如果陛下想法乌齐雅王后多陪陪你,我倒是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安毅这话非无的放矢,现在埃及实际上已经沦为德国的仆从国,法鲁克的埃及国王位置虽然保住了,但是却不得不仰德国人的鼻息,一旦安毅打声招呼,法乌齐雅想留在埃及过那种奢侈糜烂的生活,根本就不可能。
  “人各有志,算了吧!”
  巴列维摇了摇头,恭敬地向劳守道、蒋云山、叶成等人见礼,这才陪着安毅等人,与首相福鲁吉、副首相哈基米和阿什拉芙公主见面。
  安毅在巴列维的陪伴下,参观了玫瑰宫,然后一行人在宴会厅,享受丰盛的波斯大餐。下午,安毅、劳守道、蒋云山与巴列维闭门密商,交流对中东时局的看法。
  巴列维在新京国庆庆典上见识到了南华的鼎盛军威,对南华中央政府早已死心塌地,此刻见安毅如此尊重自己,立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二天,安毅一行又来到位于德黑兰城西梅赫拉巴德高地的军营,在这里检阅了驻德黑兰的两个守备师。
  这个阅兵仪式规模并不大,根本就无法与国庆阅兵式的盛况相比,但还是吸引了许多波斯人前来观看。对于装备精良、气势逼人的安家军士兵,许多波斯人眼中都充满了敬畏,琢磨着今后的处世之道。
  四月二十二日,安毅在波斯北部的安扎利港,检阅了安家军里海舰队的庞大舰群,随后登上位于霍去病市海军第一基地造船厂生产的排水量为4000吨的“白起”号轻巡洋舰,启程前往中亚地区巡视,接下来的第一站,将是中亚著名的港口城市华庭港市,即前克拉斯诺夫斯克。
  不过,安毅虽然离开了中东地区,但数量庞大的政改小组已经进驻,局势仍在按照他的设想发展。
  六月十九日,独立的科威特王国正式成立,今年三十五岁的阿卜杜拉·萨巴赫成为首任国王。
  此前的科威特,所处之地皆为不毛之地,仅仅靠渔业维持生计,生活极其艰难。现在国土所在的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下游哈尼耶山西北部的穆萨纳地区,拥有北部适于耕种的大片良田,幼发拉底河南部的数个湖泊也可以进行淡水渔业养殖,再加上南部地区遍布拥有自流井的沙漠绿洲,比起以前的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因此对南华政府和安毅本人,科威特王室感恩戴德。
  在中东地区拥有一定声望的萨巴赫家族,四处吆喝,很快便召集了十多万穆斯林迁居该地。
  科威特王国的成立,为这一地区的建国运动开了个好头,此后十多个月时间里,巴林王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国、阿曼苏丹国、内志王国、鲁布哈利王国、西贾兹王国先后成立,而情况最为复杂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三个国家,直到四二年底才陆续成立,最先成立的是库尔德人王国,随后是美索不达米亚王国,最后才是巴格达王国。
  在这些国家成立的同时,南华政府均与其签订《友好条约》,条约声称南华与各国“世代友好、互助共存”,并且“慷慨”地向每一个国家提供五百万华元的启动资金。
  在这样的《友好条约》背后,这些国家暂时失去外交、军事和经济自主权,政治自由也是相对的。
  按照《友好条约》规定,南华将在各国建立军事基地,占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铁路沿线城市,并在一些扶持建立的工厂企业及矿山机构派驻监督员;各国经济腾飞后,每月将向南华政府支付部分军费开支,而这些费用几乎都将被南华政府用来低价购买各国的工农业产品,起到双赢的作用。
  此外,在南华政府的计划中,华资将逐步渗透到各国的各个行业中,最终达到完全控制各国经济,影响各国政治走向的作用。
  阿拉伯人自己的国家先后建立,对于各个部族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此后南华三省地界便出现了大量的迁移潮,阿拉伯人纷纷迁到那些新成立的国家,而华人则从中国内地,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聚集。
  截至去年四三年年底的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海湾三省华人人口突破两千万,而部族人口不到一百万,正式形成了华人占人口总比率95.5%的格局,再加上安家军最为精锐的机械化方面军共八个集团军部署在这里,中东局势基本上稳定下来。
第1881章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随着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苏德战场再次战火弥漫。
  德国急于消化占领区,并未在北线发动攻势,而是继续依托冬季修筑的工事,构筑更为庞大的防御体系。
  南线德军攻占克里米亚半岛后,集中两个作战集群之力,把防线推进到顿河中游至伏尔加河河口一线,威逼斯大林格勒,便按兵不动。
  在此期间,希特勒走访前线,深入基层,与官兵广泛交流意见,返回柏林后,频频与海德里希密商,再次决定对政治军事体制做出变革。
  三月份举行的军工会议上,希特勒调整了钢铁生产计划,以美国未追赶目标,把原定生产二千六百万吨钢的计划,一举提高到四千万吨。
  同时,原先宣传部门制定的“战争让日耳曼妇女走开”、“日耳曼妇女只需在家带孩子”等口号,改变为“妇女、老人齐心协力支援前线”、“为了前线奉献青春和热血”,德国妇女开始有计划地进入工厂、企业、军队,老人们则恢复上班,主要从事一些生产线上的简单工作,工厂实行三班倒,同时大力推行苏联人的预修制度,以确保产能全开。
  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主动检讨自己的错误,取消劳民伤财的超级多拉大炮计划,认为一千五百公斤级的航弹威力足以媲美这种800mm口径的大炮。
  要操弄华而不实的多拉大炮,需要四千人,并配备专门的列车,而发射600mm的卡尔炮,却只要十六个人,就算多拉大炮能在两千米距离上击穿三十米厚的混凝土,但卡尔炮也不含糊,平时使用一到九号药,如果需要的话,可把一至九号药全部一起装填,一炮轰出去也能贯穿二十五米厚的混凝土或者三十五厘米的均质钢板。
  最为重要的是,做成全履带自走火炮样式的卡尔炮,移动时不用拆卸,可以用自身的动力行驶,那怕时速每公里只有十公里,也比几千人的蚂蚁搬家不知强多少倍。卡尔臼炮从进入阵地到发射只要十分钟,完成战备只有多拉重炮的三百分之一的时间,等到进入战斗时每小时可以射击六到十二次,也等于是多拉重炮射率的三到六倍,如此一分析,高下立判。
  在四月上旬举行的纳粹党中央全会上,希特勒再次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提出效仿苏联的政治局,建立国家的领导核心,明确责权,抓大放小,取消兼职,大事研究,小事分管,这也就是说,纳粹党高层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同时也是国家领导集体成员,但不再具体担任部级职务,把权力下放。
  这个提议遭到纳粹党高层除海德里希外的一致反对,但希特勒依然力排众议,强行通过了改革方案,决定成立德国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党和国家重大事项和大政方针。
  今后德国的事务将实行三级负责,一般事项由各主管领导决定,重要事项经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在政治局全体会讨论后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人事任免,由政治局常委们讨论通过,最终由国会批准。
  会议决定:
  希特勒担任德国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总书记、德意志帝国元首、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在战时情况下,主要职责是指挥战争。
  戈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德意志帝国副元首、德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职责为协助希特勒,做好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军队中主要分管空军日常事务。
  海德里希为政治局常委、德意志帝国第二副元首、德国党卫军总司令,职责是分管德国海军,配合希特勒和戈林的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