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395

  真纳雷达基地里,叙府研究院雷达研究所副所长荆云杰上校(所长为丁墨兰兼任)向安毅汇报了雷达研发的最新进展。
  随着晶体管及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丁墨兰在安毅启发下的种种奇思妙想,以及天才的科学家特斯拉在一旁进行指导,南华的雷达技术进步明显,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完成了非相参两坐标雷达向全相参三坐标雷达的转换,现在雷达研究所又研发了新型全固态三坐标脉冲雷达,使得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自动录取和自动组网,预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种正在真纳雷达基地进行测试的全固态三坐标脉冲雷达,实现了精确测距,且接收回波是在发射脉冲休止期内,所以接收天线和射天线可用同一副天线,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同时,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当雷达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时,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这样就排除了鱼目混珠的情况。
  这种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雪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再加上此前就大量生产并配置的非相参两坐标雷达和全相参三坐标雷达,这样就形成了一张无比巨大的侦测网络,使得监控中心既能观察到距离国土几百公里内数万米高空的空中目标,也能看到几十米高度的低空目标,做到全方位预警。
  安毅听完汇报,非常高兴:“美国现在正在蔓延的瘟疫和森林大火,我怀疑与日本陆海军航空队偷袭投掷生化武器和燃烧弹有关。恶邻在旁,狼心狗肺,原本我一直担心我们会步美国人的后尘,现在这种新型雷达应运而生,我就放心多了!”
  荆云杰上校自信地说:“现在美国人装备的是由英国人提供技术制造的非相参两坐标雷达,可靠性及抗有源干扰能力低,许多时候会把入侵的战机与飞鸟及云层等干扰源混淆,比起我们落后许多。而我们研发的新型雷达,那些入侵我们领空的战机绝对无法蒙混过关,一旦被我们的雷达锁定,等待它的只能是覆灭的命运!”
  安毅满意地点了点头。雷达对保护南华的领空安全实在太重要了,因此在紫竹市听到这种新型雷达正在安装测试的消息,他甚至不惜改变路程,也要亲自来看一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放心,而现在所了解到的一切,足以让他觉得不虚此行。
  张承柱、顾长风、路程光、叶成、李金龙等弟兄听完讲解也是惊喜连连。安毅此次带着他们参观考察,便是要让他们了解南华现在究竟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一来增强他们作战的信心,二来则有考验的意图在内。
  按照安毅的打算,今后中南半岛和次大陆的防御,将主要交给夏俭统帅的部队负责,中南方面军、印度方面军和中东方面军一部,将作为战略机动力量,投入到收复远东和东北的作战中,今后光复兰印群岛、菲律宾群岛甚至澳大利亚的登陆作战,需要三部协力,现在让大家看到南华潜在的力量,对长期带兵的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见大家兴致很高,海军司令员路程光也为雷达研究所的专家们表功:海军现在装备的警戒雷达、搜索雷达、搜索攻击雷达、鱼雷快艇攻击雷达和鱼雷潜艇攻击雷达都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准,随着三个月前“猎鹰”I式反舰导弹研发成功,导弹制导雷达也开始在新建造的导弹驱逐舰上安装,一旦完成现代化改造,海军的实力将取得长足进步。
  荆云杰笑着道:“主席,各位将军,随着新型雷达的问世,我们的中程导弹、潜地导弹,潜艇水下发射制导和同步卫星导引等研究也将次第展开。尤其是在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方面,我们将研制大型远程跟踪雷达、大型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试验雷达。”
  “与此同时,为武器配套的雷达也将提上议事日程,它们分别是机载火控雷达、导弹制导雷达、轰炸瞄准雷达、多普勒导航雷达、测距雷达、导航雷达等等,一旦研发成功,我们的空军实力将更上一个台阶!”
  荆云杰的话,引发掌声如潮,参观真纳雷达基地的人们群情振奋,在这一瞬间似乎都看到在雷达的引导下安家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景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平添了无穷的信心!
第1893章
从善如流
  美洲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欧洲大陆却迎来了短暂的和平,随着列宁格勒的战事戛然而止,各条战线均偃旗息鼓,就连德国一直没有中断的对英国东南部的空袭也停止了,苏、德、英三国都在舔舐着自己的伤口,酝酿下一波猛烈的攻势。
  九月三十日,德国国会通过议案,列宁格勒正式恢复原来的名字……圣彼得堡,以显示德国对苏作战到底的决心。
  圣彼得堡是苏联仅次于莫斯科的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也是帝俄时代的首都,它坐落在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三角洲,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占领这座城市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一下子解放了出来,五十万德军中,除了留守在拉多加湖和提赫文以东的二十万大军之外,其余的三十万人重新编组,组成了东线总预备队。
  顶替冯·包克元帅出任北方集团军群的屈希勒尔将军在晋升为一级上将的同时,随着该集团军群的撤销,被希特勒任命为预备集团军司令。
  十月一日,希特勒带着他的政治局的同仁,抵达圣彼得堡进行考察。
  德国大佬们访问的第一站是斯大林式建筑的基诺夫工厂。基诺夫是苏联布尔什维克革命者和重要领导人,主抓地方工业建设。七年前,一个上访者进入警卫森严的列宁格勒市委办公地,用手枪将基洛夫打死,从此拉开了苏联肃反的序幕。
  至今依然遥控秘密警察部队的海德里希,这一段时间正在明斯克主持清剿白俄罗斯及乌克兰境内的苏军游击队,此次来到红色帝国的第二大都市,望着矗立的基诺夫塑像,浮想联翩:“这绝对是斯大林的苦肉计,不然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畅通无阻地进入斯莫尔尼宫?”
  主抓纳粹党党务兼管党卫军的希姆莱附和道:“斯大林为了铲除异己,不惜拿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开玩笑。和他相比,我们真是比小绵羊还要善良啊!”
  希姆莱的比喻引来一阵哄笑,希特勒严肃地说道:“若非斯大林丧心病狂,让图哈切夫斯基进行军队正规化建设,苏联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家始终保持政通人和,我们也没有办法染指这里。因此,苏联的肃反对日耳曼民族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现在帝国正在苏联庞大的身躯上吸取足够的养分,待我们再出击时,必然是石破天惊。”
  戈林、戈培尔、里宾特洛甫、鲍曼等人齐声应是,均称这是上天赋予德国的大好时机,若不把握住,必将追悔莫及。
  令希特勒等人无比欣喜的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基诺夫工厂竟然已经恢复了生产,军火大亨克虏伯自豪地带着一群德国党政军最高领导人视察,安装车间里上百辆苏制KV坦克正在组装,除了涂上德国的黑色油漆和大得夸张的铁十字标志外,还加装了侧裙板、安装了防燃烧瓶的铁网、炮口制退器、环形天线等。当然,与其说这是完善,还不如说是为了避免自己人误击而进行的画蛇添足的举动。
  圣彼得堡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和雕塑的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是精心设计建造的,每一幢都是精品,让人赏心悦目。
  不过,才参观的过程中,希特勒一群人并不觉得有多么愉快,因为由始至终,他们都嗅到空气中残留着的硝烟、血腥与死尸的味道。
  希莱姆讲述了情报部门反馈的几天前这里发生的一件惨烈的事件:德国占领当局唆使俄罗斯志愿军中的波罗的海人和乌克兰人,把十多万名奄奄一息者、神经错乱者和失去四肢、注定今后成为包袱的人秘密推入涅瓦河,导致尸体淤积形成了堰塞湖,残存的圣彼得堡市民冷漠而平静地接受了这场惨祸。经历前所未有的饥饿惨剧后,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已经心如铁石,已经没有多少事情能够触动他们了。
  众人听了唏嘘不已,不过希特勒等人一致把责任推到了斯大林身上,称若不是他下令顽抗,就不会出现类似的人间惨剧。
  参观完基诺夫工厂,晋衔一级上将的屈希勒尔,充当起了义务导游,亲自开车,引领希特勒等人的车队驶上涅瓦大街,来到了宫殿滨河街、涅瓦河对岸的冬宫。冬宫面向宫殿广场,中央稍微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神巨像。
  在德军围城期间,整个冬宫与其它艺术建筑一样,覆盖着巨大的伪装网,旁边建有足以乱真的仿制品,因而受到的损失相对较轻。
  为纪念战胜拿破仑,俄国在冬宫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目睹这一切,希特勒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这里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近两个世纪前,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两百多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该馆由此而得名。
  冬宫收藏有世界各国的艺术品,油画、雕像、地毯、家具、工艺品等一应俱全,内有四百多个展厅和陈列室,其中古希腊的瓶绘艺术、古罗马的雕刻艺术和西欧艺术三部分藏品在世界收藏界享誉盛名,当然还有中国的瓷器。这里收藏着从公元十四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油画,有达·芬奇、毕加索、拉斐尔等世界画坛巨匠的作品。
  海德里希建议把从基辅、明斯克、圣彼得堡等地获取的中国文化归还给南华政府,希特勒略一沉吟便同意了,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避免多线作战、与南华保持和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金碧辉煌、令人炫目的冬宫出来,一行人直奔宏伟壮观的伊萨基辅教堂。
  这里又是世界之最,伊萨基辅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教堂前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青铜骑马雕像,马的两前腿腾空,两后腿着地,希特勒久久凝视着雕像,感慨万千: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于二十三年前的七月十七日,在叶卡捷琳堡与其他皇室家族一起被枪决,但尼古拉一世的青铜骑马雕像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一行人行进在条石路面上,彼得·保罗要塞大教堂的金色尖顶,像帆船的桅樯直刺云霄,在冬日照耀下熠熠闪烁,这就是圣彼得堡标志性建筑:彼得·保罗大教堂,那座钟楼也成为的象征。
  由于要游览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希特勒提议到被视为“国家教堂”的圣伊萨克教堂,皆因那里有巨大的壁画,可以满足他业余画家的兴趣爱好。
  这座教堂是法国人费时多年修建的,仅仅中央圆顶、钟楼圆顶以及镀金十字架就花费了整整八年时间。教堂造型雄伟壮观,庄严肃穆,总体结构和装饰反映了上世纪俄国建筑晚期古典主义的特征,同时兼具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印记。能容纳一万五千多人的大教堂内部,因为采用了大量珍惜彩色石料而显得既庄重又华丽。
  希特勒屏气凝神,久久仰望着巨大的圆顶壁画……《圣母在圣徒的陪伴下》,等到脖子实在受不了,才转过头,对戈林等人道:“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我们的燃油及作战物资基本准备就绪,我决定在冬季到来之前,再次发起莫斯科会战……从哪里失败的就从哪里爬起来,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一愣,谁都没想到希特勒的话题转换得如此之快。
  原本大家都沉浸在占领圣彼得堡的喜悦中,现在听到希特勒要重新发起莫斯科战役,忽然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凉意。毕竟年初那场惨败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再加上当年拿破仑失败的阴影,没有谁愿意在这个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冒险。
  戈林想了想,道:
  “元首,在北极严寒的气流下进攻,对军心士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折磨!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实在得不偿失。如今我们拥有巩固的防御阵地,自北向南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抵御着苏军的进攻,若是在冬季匆匆改变部署,整条防线必将变得漏洞百出,一旦前线作战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沉默不语的施佩尔分管全德国与占领区的军工生产,最不愿意看到辛辛苦苦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见戈林发话了,胆气一壮,也道:“元首,相对于拿下莫斯科,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东非战场。自前年利比亚出油后,这一地区对我们轴心国家来说,便变得无比重要!由于石油业的兴起,意大利的船运业、炼油业,以及石化等相关产业得到了发展,有效解决了就业难题,拉动了经济发展,意大利的财政状况迅速转好。”
  “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利比亚的油田向意大利及德意志提供了三百万吨原油,我听说意大利很多工厂订单满满,工人三班倒运行,墨索里尼元首在意大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
  “今年年初,墨索里尼元首趁机发起了剪除黑手党的行动,不仅发动意大利法西斯党的资源,意大利民众也站在了墨索里尼一边。听说这次惩罚非常残酷,被捕的黑手党党徒都遭到了令他们渴望死亡的严刑拷打,在分化拉拢及收买等手段下,黑手党终于在意大利成为历史名词,巩固了墨索里尼元首的统治……”
  “是的!”
  戈培尔接过了话头:“上个月我以总理身份到罗马拜访墨索里尼元首的时候,他向我表示利比亚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意大利的生命线。一旦失去利比亚,意大利也将失去未来,所以利比亚石油的意义被充分宣传,到了现在,如果在意大利随便询问一名路人,如果利比亚被入侵的话,他要怎么做?十有八九,这名意大利人会认为要和入侵者血战到底。”
  约德尔也道:“我一直不认为意大利人不擅于战斗,只是此前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是更加强大的工业国,同时士兵们不知道战斗的意义,才导致战力低下。而现在,这两条他们都在着手弥补!意大利财政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之后,墨索里尼元首加强了军备,非洲军的装备得到了充分强化,意大利在油田区附近构筑了坚固的堡垒群,以确保那里的安全。”
  施佩尔补充道:
  “是的,石油产业带动了意大利的炼油、石化等产业,为意大利的经济血管中输入了营养来源,我们为了积攒石油,也不得不用一些装备和机床来交换利比亚的石油,这就越发促进了意大利的工业发展,而建造油轮又刺激了意大利重工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则要招收更多工人,石油反过来促进了意大利的农药和化肥的生产规模,意大利人已经慢慢不再成为我们的负担……”
  “打住!”
  希特勒没想到大家都反对自己在冬季发起莫斯科战役,皱着眉头问道:“同志们说这么多意大利的事情,有什么用意呢?”
  戈培尔等人相视一眼,最后还是由戈林来代表发言:“元首,莫斯科是要拿下,但不是现在,而应该是在明年夏季的时候,在此之前,我们应该首先确保利比亚和埃及油田的安全!埃及苏伊士湾和西奈半岛西南部的油田区,现在向我们提供近一百五十万吨石油,若是加上利比亚的石油,则这个地区仅仅石油的利益,就使得我们必须将它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
  “因此,我的意见是将装甲第四十一集团军调到北非,配合隆美尔集群,一举拿下东非,把战火向南非推进,确保北非地区的绝对安全,同时呼应我们的盟友日本帝国在美洲大陆的军事行动!”
  希特勒看向施佩尔:“东非地区适宜大规模用兵吗?”
  施佩尔道:“英国人非常慷慨,在统治埃及期间,修通了地中海沿岸铁路及顺着尼罗河的开阿(开罗至阿斯旺)铁路,随后我们又修通了连接苏丹境内的铁路支线,我们的部队可以在圣彼得堡直接坐火车抵达苏丹西南部城市瓦屋,部队调动和物资补给都不成问题!”
  “只要我们能够把盘踞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境内的盟军击退,则可避免战火在北非周边地区爆发,等明年我们进攻莫斯科时,就不会有人在背后给我们添乱!”
  海德里希见大家都反对在寒冬向莫斯科进兵,也不愿意脱离群众,当下道:“元首,我们剿总对游击区的进剿至少得在年底才能完成,若是从我那里抽调兵力进攻莫斯科,我担心会将此前的成果毁之一旦。”
  “另外,我们若是利用这个冬季囤积更多的战略物资,那么未来作战的时候,不是更有把握吗?”
  希特勒终于被说服,点了点头:“好吧,既然我们是讲民主的政党,我也要从善如流,倾听同志们的呼声,就让斯大林再过一个凄惨的圣诞节吧!不过无论如何,明年圣诞节那天我要在莫斯科红场上阅兵,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容更改,大家明白吗?”
  “嗨,希特勒!”
  所有人肃立伸出手行纳粹礼,大声回答!
  希特勒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欣赏文物古迹。
第1894章
拜托!
  “只要我们心中,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朝着东方的眼睛,还注视着锡安山顶,两千年的希望,就不会化为泡影,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
  著名的犹太复国主义歌曲《我们的希望》在宽阔的操场上响起,一万五千个白人大汉用希伯来语齐声歌唱,声势极为不凡。
  离开卡拉奇,安毅一行来到孟买东北部与主城区隔着海湾相望的马胡尔,考察正在这里训练的犹太人兵团。
  根据与以色列方面达成的协议,叙府士官学校除了接纳犹太裔学员外,还利用共济会的援助,建起了一个犹太人师。
  这个师完全按照安家军甲等师编成,下辖五个团,其中一到三团是步兵团,四团是装甲团,五团是炮兵团,再加上师属通讯、侦查、防空、工兵、防化营及师部后勤机关,总编制在一万六千人左右,对于犹太人而言,算得上是一股从未有过的强大武装力量。
  这个师所有的士兵,都是适龄的犹太青年,除了迁居南华的犹太人外,来自巴勒斯坦、南非、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犹太青年,也通过共济会的引荐汇集到了一起,为了实现犹太人复国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