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5/1395

  曾经担任安毅侍卫的马致远,虽然离开军队很久,但他到美国后,在华青社扩张期间多次带领退伍兵在大规模的黑帮火拼中获得胜利,美国西部的爱尔兰、意大利等黑帮几乎被他带人杀绝,有着丰富的指挥经验。
  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后,已经发展壮大的华青社已经不用担任副总的马致远操心具体的争夺地盘的事务,马致远在主持并参与华人财团重大决策外,并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他通过学习安家军军校和政治部不断编撰完善的军事、政治教科书来充实自己,并亲自担任三五年由叙府士官学校特派教员开办的旧金山军事夜校的校长,并从中受益颇多。
  这些年来,马致远还通过提供赞助等手段,多次到西点军校旁听,并参加学校组织的沙盘推演,不管是眼界还是战略战术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听到林旭东的疑问,马致远用肯定的语气回答:“官兵们的基本功和战斗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尤其让人惊喜的是,按照我们平时训练的要求,在这种处于敌人火力封锁的开阔地带,基层的指挥官要尽量散开队形,以避免重大的伤亡,这一点他们贯彻得很好!”
  “还有就是我们的基层指挥员目光很开阔,知道利用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标准的进攻动作向前方突击,表现得很出色!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较大的纰漏。”
  在马致远看来,由于全盘接受了安家军的军事思想,美华师的战术运用,比起美军更加灵活多变,而以班为基本单位的小组进攻方式,更加有效,尤其是在为班配备机枪手和火箭筒手的前提下。
  那些营连的指挥官们,大多由特派军官和历年来移民至美国的安家军退伍兵担任,他们找到适宜隐蔽的地形后,立即指挥部队采用分组跃进、互相掩护和交替冲锋等方式,战术运用上非常合理,虽然现在表现尚显生疏,但只要再磨合两三个月,相信就足以与美军中的精锐对抗。
  “轰轰……”
  就在林旭东和马致远交谈的时候,林晓彤和林晓冉姐妹看到已经接近“敌人”防御阵地的进攻官兵,一边冲锋,一边向“敌人”的战壕投掷手榴弹,而设在战壕内上百个起爆点也随之被连续起爆,冲起一片黑色的硝烟。
  用手榴弹大量杀伤躲在战壕内的“敌人”后,随之而来的是如波浪般响起的喊杀声,声嘶力竭的吼叫响彻大地。
  “杀啊!”
  冲进“敌人”的战壕后,这些官兵便举起刺刀,撕扯着喉咙,冲着外面披着土黄色军装的“鬼子兵”猛烈地捅去。
  随着官兵们的刺刀进出,大量激射而出的鲜血,将稻草人表面的土黄色军装染成了血红色,这些稻草人的体内特意填充了装满红墨水的袋子,并且还塞入了一些猪大肠以增加腥味和真实感,尽量达到逼真的战场效果。
  之所以会安排这个看起来似乎没用的拼刺项目,在于美洲战场上,日军总喜欢在夜色中展开突袭,一旦靠近后就在专门的冲锋枪和手枪小组的掩护下,进行拼刺作战,美国人虽然拥有火力上的优势,但血腥刺激的场面总是让人不那么适应,因此一旦双方纠缠在一起,要不了多久美国士兵的士气就会土崩瓦解,导致溃败局面的发生。
  正是因为如此,马致远才沿用了安家军新兵的训练方式,认为只有敢拼刺刀的士兵才是好士兵,在训练中严格进行要求。
  在这两个半月的训练中,新兵们共损毁了五千多把老式刺刀,前后有九百多名新兵受伤住进医院,但是官兵们的刺杀技术却是突飞猛进,每一次拼刺时都习惯拿出玩命的架势来,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被捅上一刀。
  之所以训练时采用老式刺刀而不是三菱刺,在于三菱刺的伤口不规则,很难缝合,同时血液流失很快,抢救起来非常艰难。老式刺刀虽然威力没那么大,但功能多,许多时候可以当做匕首和开罐器使用。
  马致远最喜欢的就是看到美华师的官兵拉着玩命的架势在训练场上拼刺刀,他觉得这样的兵才有血性,能够承受更重大的责任和压力。
  林旭东再次赞叹道:“有着安家军的百战老兵帮带,咱们的部队总算是成型了……不容易啊!快看,战斗开始向两翼扩展了!”
  马致远连连点头,一直以来,他都命令各级军官必须严格按照安家军军校编撰的战术教材进行训练,要求部队在发起冲锋时,必须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集中兵力和火力猛烈攻击敌人一点,坚决突破敌人的阵地,并迅速向两翼及纵深方向进攻,以扩大和巩固突破口,进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林晓彤也被千军万马的气氛感染了:“美华第一师用他们的表现证明,他们已经成为合格的军人了。”
  马致远看到进攻部队突破敌阵地后,随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投入突破口,逐步向两侧扩大战果,最后把代表胜利的红旗插到了演习场最北方的“敌军”指挥部,整个演习场到处都是欢庆胜利的呐喊声,这才高兴地对林旭东和林氏姐妹道:“走吧,我们下去看望将士们……第一师师长林志宣算是你们的后辈,自从来到美国后一直在抓军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此前还未专门拜访过你们,这次正好叙叙旧。”
  林晓冉微笑着说:“当年离开林村时,志宣还在读中学,现在已经是堂堂的一师之长了,时光荏苒啊!”
  林旭东提醒道:“等下大家最好严肃点,有什么话私下叙旧时再谈也不迟。这里是军事重地,不要影响将士们的士气。”
  林氏姐妹相视一眼,点头道:“明白!”
  马致远一行走下高台,坐上越野车,向前方三公里处正在欢庆胜利的官兵驶去。
  在北面的“敌军”指挥部外面的空地上,美华第一师师长林志宣正在与下面的团长、营长开会,他们围坐在空弹药箱上,总结此次演习的得失。越野车在他们面前戛然停下,军官们好奇地望了过去,当看到从车上跳下来的马致远、林旭东和林氏姐妹时,全都站了起来,庄重敬礼。
  马致远等人依次向军官们握手祝贺,等轮到林氏姐妹时,所有的军官都非常激动,他们都知道面前站着的是安毅明媒正娶的妻子,按照现在通俗的说法那就是“国母”,相当于以前封建王朝的贵妃,看到林氏姐妹伸出的纤手,忙不迭地迎上。
  马致远招过林志宣,面授机宜,很快各团营长便散去,组织各自的部队集合。
  一刻钟后,林志宣陪伴着马致远等人登上一座高出地面三米左右的小丘,一万多名官兵整齐列队,在基层士官的口令声中,上万双脚后跟相撞的声音几乎如同一人发出,让林旭东和林氏姐妹赞赏不已。
  看着演习场迅速变得鸦雀无声,马致远的嘴角不禁露出笑意,美华第一师用自己整齐划一的表现,证明了他们已经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转化。
  马致远手拿话筒,大声道:
  “弟兄们,我要祝贺你们中的许多人,拿下了人生中攻克的第一个敌军阵地,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支部队随时都可能开上战场,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可以少流血……”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亚洲发生了两次决定性的会战,我们华人的保护神安家军,首先在东北亚战场,把不可一世的日军赶出了大陆,随后又在西亚地区,击败了不可战胜的德军,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战争的进程。”
  “在此,我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准备充足后再踏上战场,这样我们这支脱胎于安家军、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才能延续安家军不可战胜的辉煌,在美洲大陆重铸军魂,大家有信心吗?”
  “有!”
  “有!”
  “有!”
  整齐的回答声气壮山河,回荡在天地之间,这预示着一支精锐之旅在北美大陆的诞生,日军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第2072章
一揽子协议
  三月八日,顺化市北二十公里处的长山山脚下,一座围墙高达四五米,占地约为二三十亩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群落,被绿树环绕其中。
  一根被埋藏于地下的一千五百米管道,将水温六十八度的“清新温泉”的泉水从长山山腰源头处悄悄地引了进来,这样足不出户,主人就可以享受到温泉的滋润。
  这个警卫森严、得天独厚的庞大建筑群落,就是顺化国宾馆所在,原本是法国人于十五年前修建的度假村,顺化直辖市政府接手后保持了建筑的外观,又在内部修建了大量中式建筑,庭院里景色优美,百花争艳,古朴雅致的亭台楼阁与欧式别墅错落有致,置身其中,清幽安逸,令人心旷神怡。
  园林西侧、烟雾缭绕的六角水亭里,安毅一面优雅地展示自己的精湛茶艺,一面与土耳其流亡政府总统伊斯麦特·伊诺努和外交部长努曼·梅内门吉奥卢说着话。
  头戴红色的高筒毡帽、穿着一身宽松袍子与灯笼裤的伊诺努,悠闲地斜倚在竹椅上,专注地看着安毅轻柔优美的沏茶动作。
  作为土耳其民族英雄凯末尔的参谋长,今年五十九岁的伊诺努长期作为土耳其共和国的二号人物存在,两次担任政府总理,大力推行各项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建设现代国家的道路,三八年凯末尔逝世后,伊诺努当选为总统和执政的共和人民党终身主席。
  德国侵入波兰后,在伊诺努的机警圆通的领导下,土耳其一直奉行中立政策,避开战祸,但是由于这个时空德国势力远比曾经的历史来得强大,德军不仅在北非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且在巴尔干也拥有强大的机动兵力,土耳其政府首鼠两端的中立政策再也实行不下去,最后以伊诺努的政府被军方推翻、土耳其加入轴心国阵营告终。
  这几年来,伊诺努和他的阁僚先是在中东的大马士革重组流亡政府,随后迁往南非的开普敦,在日军进攻南非时辗转至英国北部的苏格兰地区,一直到这次对中华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暂时抛开一切烦恼的伊诺努,伸手缓缓端起茶杯,嗅着淡淡的清香,品了一口从附近茶山上采摘的极品山茶,赞不绝口。
  “好茶啊!这些年来四处漂泊,忧心国事,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喝到这么好的茶了。主席先生,对于你的款待,我深感荣幸。”
  说到这里,伊诺努放下茶杯,接着笑道:“再来一杯吧,很久都没喝这么香郁醇绵的好茶了……努曼,你也趁热喝吧。”
  由于现在中华民主共和国的中亚各省包括阿富汗有许多人都说阿拉伯语,中华民族的重要构成民族回族和维族也都会说阿拉伯语,安毅有着朱蕴和迪亚娜两位娇妻的帮助,一口阿拉伯语也非常流利。
  梅内门吉奥卢恭敬地轻轻抿了一小口茶水,转向安毅,低声说道:“主席先生,你的沏茶功夫一流,不管是展示的手艺还是茶的味道,都让人难忘。不过,茶虽好,心难安!努曼非常担忧我们土耳其的一千万同胞,德国法西斯在我们的国土上恣意妄为,疯狂地掠夺我们的资源为德国的战争机器服务,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弱小的土耳其才能得到解救啊!”
  安毅给伊诺努斟满茶水,随后放下小茶壶,也不再过多的废话,单刀直入地说:“中国与土耳其之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任何政治、经济等利益方面的纠葛,存在友好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不过,我们必须看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盛行,包括我国领土上的鞑靼人、哈萨克人、土库曼人、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人和其他突厥民族,都受到这两种思潮的极大冲击。”
  “众所周知,泛突厥主义是以民族为中心,主张建立一个范围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到阿尔泰山,从地中海延伸至太平洋的庞大突厥国家,认为突厥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明确的文化联系和实际纽带。在泛突厥主义的设想中,应该以我国的撒马尔罕为首都,领土囊括我国现在许多省份,为此泛突厥主义者不惜走私贩卖枪支,大肆煽动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闹事,这类活动曾数次蔓延至我国境内。”
  “而泛伊斯兰主义者则认为伊斯兰教为普世性宗教,不受民族、肤色、语言、国界的限制,号召全世界穆斯林在共同信仰基础上联合为一个广泛的共同体,在一个德高望重的哈里发领导下,对其他民族和宗教举行圣战,直至取得胜利。”
  “泛伊斯兰主义对我国来说非常具有破坏性,要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穆斯林难免会与各地的其他民族和宗教信仰者发生或多或少的利益纠纷,这就给了泛伊斯兰主义者干涉我国内部事务的口实。”
  “而且,一些人还可能以此为借口,对非战斗目标进行暴力攻击,而攻击非战斗目标是人类文明社会所摒弃的行为。在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者的视野中,民族的对抗往往会升级为两大民族所有成员的对抗,认为攻击对方任何目标都是可行的,有效的,这样就会使恐怖主义获得道义上的合法性,而泛伊斯兰主义则给了恐怖分子精神上的动力。”
  “据我所知,这两种主义和思潮,在贵国、贵党中间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甚至贵国倚为国策的凯末尔主义,便脱胎于泛突厥主义,我不知道帮助土耳其完成解放的事业后,贵方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承诺和保证?”
  伊诺努听完安毅的话,便知道自己面对的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强大陆军的领袖,对于两国未来的关系已经有了许多周密细致的考虑,自己能否打动对方,获得帮助,将取决于接下来的谈话。
  想到这里,伊诺努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娓娓道来:“对于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我们共和人民党都是竭力反对的。凯末尔曾经说过,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都不能成为我们的原则和必然政策,并于十七年前取缔了宣扬泛突厥主义的青年土耳其党这个极端组织,使得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我国坚持的凯末尔主义共有六大理论,分别是共和主义、民粹主义、世俗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其中,共和主义反对专制,以人民主权和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实行自由公民;民粹主义则以法律和制度为基石,认为应该由精英来引导社会变革,承认妇女平等,对于有自尊心的人,尽量给予他们心灵上的鼓励,使其更加努力工作,以达到统一意识及对国家的认同;世俗主义的目的则是建立一个不受宗教力量影响的政治环境,整固公众教育、政府补贴及法律事务。当然,我们所推行的世俗主义并不是像布尔什维克主义者那样鼓吹无神论,是理性、反教权主义的新世俗主义,仅仅这一点,就表明我们也是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而革命社会主义则认为国家必须以现代的体制和意识取缔传统的体制和意识,主张社会变化需要革命来达成建设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目的;主席先生感到疑惑的民族主义,其实与泛突厥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主张是不接纳任何先于民族的事物,谴责基于种族、宗教、极权及法西斯主义的民族统一,就领土扩张而言,我们反对帝国主义,致力推动国内及世界和平。我们共和人民党将土耳其人定义为‘保护及促进土耳其民族道德、精神、文化及人道价值的人’,将‘土耳其民族’定义为爱护和提升家庭、国家及民族,理解法律、人权及列入土耳其宪法条文里有关国民对民主、世俗、社会的义务责任的民族,这其实是我国西洋化运动的延续,以对抗酋长、部落领袖及伊斯兰教政治控制的一种手段。”
  “与泛伊斯兰主义不同,我们的民族主义并不仇外,只要出生在土耳其国内及有血统关系都可被认为是土耳其人的一份子,受土耳其法律的保护,任何国内的国民都被认为是土耳其人,不论种族、宗教、性别、学派等。我们注目于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并不关注世界性的突厥问题。”
  “具体来讲,泛突厥主义是种族中心主义,而我们的民族主义是多中心的,目的是与主流世界文明接轨。泛突厥主义一再强调突厥人的优越性,想要联合所有突厥人,但我们的民族主义追求平等,目的不是要联合其他国家里的突厥人,我们对泛突厥主义丝毫不感兴趣。我们取缔并制止泛突厥主义的泛滥,使得凯末尔主义成为我们的官方国家意识,着眼于在现存及历史的文化以及安那托利亚内的土耳其人,并对语言方面有较狭窄的定义,去除了安那托利亚内使用的波斯语、阿拉伯语、希腊语、拉丁语等,而泛突厥主义者则是想推行一种所有突厥人民都通用的语言,以减少差异及同化……”
  安毅听到这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看来,贵国对取缔泛突厥主义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而且对于泛伊斯兰主义的打击也是不遗余力……对了,凯末尔主义怎么包含有国家社会主义呢?那不是现在德国实行的政策吗?我是否可以这么认为,贵国的叛乱军政府之所以选择与纳粹德国合作,有着理论上的基础?”
  梅内门吉奥卢代为解释道:
  “主席先生,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与德国的纳粹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主义,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强调由国家来调节经济活动,从事一些私人企业不愿意进行的投资,或认为私人企业不适合从事、又或国家利益所需的建设项目。国家社会主义的应用,不仅限于经济活动,还适用于国家主要行业的拥有者,如此而已!”
  安毅一听这不就是后世的“宏观经济调控”吗?怎么又叫做国家社会主义?他笑了笑,道:“我想知道,如果我们帮助贵方成功拿回对土耳其的控制权,贵方会给予我们什么?”
  伊诺努神色大变,心中油然生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感,与梅内门吉奥卢对视一眼,由后者颤抖着声音问道:“主席先生想对土耳其进行殖民统治吗?”
  安毅非常惊讶:“努曼先生怎么会如此认为呢?放心吧,我们对土耳其没有任何恶意,而且我可以保证,我们不会对土耳其有任何关系领土、主权等方面的企求。”
  伊诺努沉吟许久,实在想不出安毅想要得到的是什么,终于打破沉默:“主席先生,您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够满足的,一定尽量答应!”
  安毅道:“我们中国政府希望与土耳其政府签订政治、经济、军事等一揽子协议,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向对方开放市场,允许对方资本到本国从事矿业、能源等方面的投资,这是平等的,也是互利的。同时,为了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我们将提供价值一亿华元武器装备的军事援助,但贵国的军队必须接受我们的改组,同时海、空军基地必须向我们开放。”
  “目前,我们已经与扶持建立的波斯王国、科威特王国、巴林王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国、阿曼苏丹国、库尔德人王国、巴格达王国、美索不达米亚王国、内志王国、利雅得王国、鲁布哈利王国、西贾兹王国和即将成立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签订了互助条约,我们希望在这个盟约中,再加入土耳其共和国的名字!”
  伊诺努惊讶地问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水火不容,他们可以在一个组织内和平相处吗?”
  安毅淡淡一笑:“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驻军的各个阿拉伯国家,还未出现反对的声音,毕竟这个时代如此困苦,西亚地区又是著名的干旱地区,能够保证民众基本的生存权就算是不错了,哪里还会去追求额外的东西?”
  “此外,现在的资讯并不发达,哪怕是几十公里外发生的事情,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上千公里外发生的事情了。放心吧,至少未来二十年内,两河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不会与以色列的犹太人有太大的冲突,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外约旦和埃及等几个英、法控制的国家。”
  伊诺努非常需要安家军来威慑德国人的野心,略一思索便有了决定:“主席先生,我答应您的要求,但是,我希望贵方能履行主席先生的承诺,不干涉我国内政,同时贵方的军人和投资商人在我国境内犯法,同样要接受我国法律的制裁。”
  “没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