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6/1395

  安毅毫不迟疑地说:“我们尊重贵国的司法独立权,同时投资、贸易等商业行为,也与贵国企业一视同仁,不会要求额外的东西。”
  双发既然达成协议,自然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在敲定大致的框架后,安毅兴致盎然地邀请两位客人一起下池子泡温泉,伊诺努和梅内门吉奥卢高兴地答应下来。
第2073章
蒙哥马利的请求
  又到日落时分,黄灿灿的沙漠上方,斜阳如血。
  美丽的晚霞中,苏伊士运河波光粼粼的河面,被染成了玫瑰色,透过对岸德国人精心构筑的阵地,天边传来一阵悠长的晚祷声,此起彼伏,在河面上久久回荡。
  叶成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德军现编成的阿拉伯民族军的士兵在做晚祷,此刻他正站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坎塔拉镇后方一座四层高楼上,举着望远镜,迎着缓缓落下地平线的太阳,查看对岸德军的动静。
  苏伊士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一百九十公里,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太平洋连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
  苏伊士运河建成后,与绕道非洲好望角想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了近八千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上万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一万两千多公里。
  苏伊士运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人投资开挖,由十万埃及民工的白骨铺成,后来英国趁着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收买了运河公司的股份,英国骑兵随之进驻运河,运河沿岸区域也由此成为英国保护下的独立王国。
  八年前,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条约》,英国坚持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二战爆发后,意大利人夺取苏伊士运河的梦想破灭,还差一点儿丢了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后来隆美尔力挽狂澜,在希特勒的大力支持下,于一九四零年五月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与从土耳其和中东方向开来的德军在这里实现会师,并为德军进攻苏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仅仅过了两年多时间,曾经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德国人,便从战略进攻转为了防守,随着安家军两个坦克集团军进驻苏伊士运河东岸,德国人手忙脚乱,不得不一再加强苏伊士运河西岸防线的防御。
  德国人的防御工事,顺着运河修建,不过看得出来,由于时间太紧,准备得并不充分,不仅钢筋混凝土地段少,许多地方甚至连铁丝网都没有来得及拉上,机枪掩体分布不均,若是自己指挥进攻,叶成有信心在两个小时内突破敌人的纵深防线。
  就在叶成陷入遐想的时候,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报告,蒙哥马利将军求见!”
  叶成回过头,看到是第一坦克师的少校值星官,于是挥了挥手:“有请……算了,我还是亲自去迎接吧!”
  自安家军在两河战役中击败德军,把战火燃烧到中东后,蒙哥马利便接到命令,紧急从与德军频繁交火的中部非洲地区,乘坐飞机抵达也门,接过了退守至这里的三十万盟军的指挥权。
  作为隆美尔的手下败将,蒙哥马利急于在战场上表现自己,在红海东岸一个多月的战斗中,打得急于退守的德军狼狈不堪,若非意大利人派出运输舰队在汉志北部沿海地区接人,估计五万余德军就要成为蒙哥马利的第一个战果。
  上月底,蒙哥马利丝毫也没理会英国政府与中国方面正在进行的谈判,直接带领部队由西奈半岛中部地区抵达苏伊士运河对岸,从第四坦克集团手里接过防线后,没有任何的休整,第一时间发起渡河战役。
  当时叶成也对盟军的战斗力感到好奇,特意派人去观摩了一下,结果盟军打得很没有章法,在渡河中就死伤惨重,好不容易突破一点,但德国人的援军已经到来,就像赶鸭子一样被撵了回来,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了两万多人。
  现在蒙哥马利来访,恐怕是有什么企图。
  叶成跟在值星官身后,来到军营门口,一溜的美式吉普车前面,一个干干瘦瘦的老头子,戴着顶有着装甲兵和将军两个帽徽的贝雷帽,身上穿着一身坦克兵的作训服,目光炯炯地看了过来。
  叶成正对蒙哥马利的奇怪装束感到好奇,谁知蒙哥马利看到叶成肩上的军衔后,迎上前“啪”地敬了个军礼,叶成惊讶之下正想还礼,蒙哥马利已经伸出手,笑着道:“叶将军,我对阁下指挥的装甲兵深感敬佩,在两河战役以及中东历次作战中,您统率的装甲兵都表现出色,在下早该来拜访将军了。”
  叶成迎上蒙哥马利的手,重重一握,这才道:“我对将军也很敬佩,我国安毅主席曾经提及几位装甲兵方面的名将,德国的曼斯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美国的巴顿将军,和将军并列,由此可见将军能力之不凡。我这个人用兵中规中矩,很少有灵光闪现的时候,不见得比将军高明多少!希望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可以看到将军指挥的经典战例出现。”
  累败累战的蒙哥马利,对于叶成和其口中的安毅大生好感,毕竟此刻他面对的是一位对苏军和德军一直保持不败的名将,而对丢掉埃及甚至整个东非负有主要责任的他,相比之下就逊色多了,如果不是丘吉尔对他充满信任,又或者是暂时没有人可以替代,估计已经卸甲归田了。
  叶成与蒙哥马利的副官和随从见过面,便直接把蒙哥马利迎进底楼的会客厅,待侍卫送上一壶刚沏好的香茶,这才坐到蒙哥马利对面,含笑问道:“将军此来,有什么事情吗?”
  蒙哥马利走了一段路,正感口渴,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觉得嗓子好受了些,这才放下茶杯,感激地说:“我首先对将军把苏伊士运河南部防区交给我们深感荣幸,我们接手的营房都是新建的,还备有足量的清水、粮食和弹药,这才使得我们没有花费额外的精神在后勤补给上,有着充足的精力准备作战。”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
  叶成笑着摆摆手:“所有这些物资,都是我们中央政府与贵国政府达成的贸易协定的内容,包括营房在内,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算钱的。我接到的任务是等贵部到达后,把防区交给贵部,然后部队回撤至加沙地区,以应对那里越来越严重的骚乱。”
  蒙哥马利微微一怔:“加沙地区怎么了?”
  叶成有些恼火地说:“德国人在撤离前,答应那里的阿拉伯人成立巴勒斯坦国,并在加沙地区组织了中央政府,相互承认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而我们扶持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正在筹备中,双方之间矛盾很大。”
  “现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冲突不断,同时由于德国人留给了阿拉伯人大量的武器装备,这就使得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有可能演变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事件。我们部队介入的目的,是让双方坐下来好好谈判,以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开始针对平民,展开自杀式袭击。”
  “下一步,估计我们会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枪支弹药,并要求犹太军队保持克制。毕竟,我们的愿望是和平,而不是制造矛盾!”
  蒙哥马利深感同情:“关于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一事,我国政府也非常头疼,自上次欧战来,由于时局的演变对双方的政策一变再变,诸多努力依然无法让两方达成和解。不过,基于同盟国和轴心国的立场,现在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投靠了德国,而对于敌人,我们不必背太多的心理包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说到这里,蒙哥马利脸上隐隐现出一丝嘲讽的意味,显然是对安家军的心慈手软感到不可理解。
  叶成装作没看到,轻轻摇了摇头:“阿拉伯人同气连枝,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我们在两河流域以及阿拉伯半岛上扶持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感受。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愿意放弃加沙地带,更不愿意放弃耶路撒冷,这就使得我们想让双个民族完全隔离开来的企图落空。”
  “我们中央政府外交部门派出的调解委员会,甚至愿意在约旦河和死海西岸拿出双倍的土地,以换取加沙地带,但阿拉伯人依然不为所动。现在想想,当初波斯湾沿岸那些国家的阿拉伯人民,是多么的淳朴善良!”
  蒙哥马利笑了起来:“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波斯湾沿岸经过日军惨烈的大屠杀,各个部落的阿拉伯人可谓十不存一,贵军能够拿出宝贵的物资,为这些部族在异地重建家园,他们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反对呢?”
  “而加沙地带则不同,那里是地中海东岸的天然良港,有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建国后才有出海口,可以接受外来的援助,一旦把领土限制在耶路撒冷及约旦河、死海西岸地区,则整个领土皆被犹太人国家包围,以后做事情就难了。而且,从本质上讲,那里原本就是阿拉伯人的土地,他们的坚持没有错!”
  “没有出海口?难道他们不知道通过接壤的约旦和安曼,与外界进行交流吗?”
  叶成有些不可理解地摇了摇头:“生命对于一个人只有一次,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如果不彻底解决两个民族的领土纠纷,我估计今后双方的仇恨会越积越大,杀戮越来越严重,平民在这块土地上要是连最起码的生存权都受到威胁,这样的土地拿来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加沙地带对于阿拉伯人来说,是一块飞地,非常不利于一个新国家的形成,更容易被人为地利用制造混乱。作为这一地区秩序的再造者,我们绝对不允许因为我们的过失,导致两个民族之间仇恨的延续,给世界和平带来不安定因素,我估计我国中央政府很快就会有新的命令下来……”
  蒙哥马利静静地听着,端起面前的茶杯,感觉水温已经合适,仰头一饮而尽,见叶成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于是小心翼翼地询问:“叶将军,通过上一次的渡河战役,我发现我们部队的火力太过弱小,同时由于我们的战机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掌握制空权。这次我来,是想向贵方求援,能否在我方进攻时,借用贵方的炮兵和空军?”
  叶成没有丝毫犹豫:“对不起,不涉足欧洲和非洲战事,是我国政府和军队的既定方针。而且,贵方的外交代表伊斯梅将军在造访我国的时候,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对我们没有同英国方面沟通便从西班牙、葡萄牙手里购买了东大西洋佛得角、加纳利和马德拉三大群岛以及西属西非洲感到遗憾。”
  “蒙哥马利将军,我知道贵国政府对我国军队进入欧洲传统势力范围充满了戒心,非常担心流行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黄祸论’上演,而且,在欧洲许多人心里,对德国和日耳曼人的征服安之若饴,但要是我们踏上这块古老的土地,恐怕情况就不那么美妙了。因此,请恕我无能为力!”
  蒙哥马利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想到前途艰难,一瞬间仿佛老了十岁,愣了许久,才痛苦地捂着脸说:“现在火炬行动计划取得圆满成功,国内要求我在埃及打一个大胜仗,以策应西部的攻势。但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怎么来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我的大军在苏伊士运河边驻步不前,我非常怀疑,对我已经慢慢失去耐心的丘吉尔首相会解除我的职务,就此离开心爱的军队!人生之悲哀,莫过于要完成无法做到的事情,唉,或许今日一见,就此成为永远的记忆了!”
  叶成一边听蒙哥马利发牢骚,一面给蒙哥马利面前的茶杯斟满茶水,待蒙哥马利陷入绝望的沉默,这才慢悠悠地说:“亲爱的将军,要我军出兵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防区交给你们,大可直接跨越苏伊士运河,我想以我军在两河战役以及中东系列战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德国人根本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但是,政治总是优先于军事的,我们不愿意撕毁刚刚与贵国达成的系列协议……嗯,我也不愿意将军空手而归,你看这样可好,我军在西亚作战中,缴获了大量德军的重火力装备,仅仅88毫米炮就缴获上千门,我想将军大可向贵国政府提出申请,购买这批重炮,甚至贵方还可以购买我们换装下来的飞机,我想以贵国充足的飞行员储备数量,根本不需要借助我军的力量!”
  蒙哥马利眼前一亮,霍然站起,来回踱步,过了许久才转过头问道:“不知道会花费多少?”
  “一门88毫米Flak18高射炮的市场价为15000美元,我们可以打个八折,12000美元一门,1000门炮不过是一千多万美元,如果将军能够申请到五千万美元的军费,我想甚至连制空权都可以拿下。”
  “一架A28战斗轰炸机的价格为85000美元,一架A29战斗机的价格为51000美元,一架B2轰炸机的价格为53000美元,这样粗略一算,至少可以武装起五百架以上的庞大战机队伍,这样的空中力量,已经足以抵消德国人的空中优势了。”
  “要知道,德国人在西亚几乎把其飞行部队丢了个精光,七成以上的战机都得重新制造,短时间内根本无力支援北非战场。”
  蒙哥马利大为心动,回到座位坐下后,感激地说:“谢谢叶将军的提醒,我回去后就立即打申请报告。如果我部真能够因此而突破苏伊士运河防线,将军的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心底。”
  叶成笑着说:“我们是盟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这里我再奉送将军一个消息,我国海军将于本月中旬在南华湾举行盛大的阅舰式,到时候或许将军会有惊喜的发现……”
  蒙哥马利没有把叶成的话记在心里,在他脑海中,中国人哪里会玩海军?或许所谓的阅舰式,就是拿几条破旧的老式战舰来充数吧。
  蒙哥马利把面前的茶水喝完,立即提出告辞,叶成将之送到军营门外,看到快速远去的车队,嘴角露出玩味的笑容。
第2074章
国中国人上人
  三月的长安,花团锦簇,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自去年七月到现在,前线捷报频传,如今中央政府在政治与外交方面,更是接连获得重大胜利,一扫一百年来老大帝国之陈腐晦气,让每一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都油然生出自豪感。
  现在,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报纸,甚至一些私人的报纸,铺天盖地都是对前线战事的报道,对胜利的讴歌,还有对政府以及国家领袖安毅的衷心拥戴,不少国民已经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国家当做世界强国来看待了。
  十日上午八点,在长安机场送别土耳其政府总统伊斯麦特·伊诺努和外交部长努曼·梅内门吉奥卢后,安毅回到小南海,来到勤政楼办公室的办公桌前坐下,秘书长蒋云山就闻讯而来,将一叠厚厚文件放到他的面前,随后将近来处理的政务一一汇报。
  在此期间,政务院总理徐子良、财政部长周崇安、建设部长何京、教育部长马君武、交通部长严继组等人先后从一墙之隔的大唐宫城前来向安毅汇报工作,这一忙就到中午。
  待各人散去,安毅看到办公桌上堆砌的文件并没有减多少,摇头叹了口气,对蒋云山道:“玉成先生,这些还是你批复吧,我不在的时候,你不是也做得挺好吗?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就让楚儿和云儿帮忙参详一下,涉及到民生和方向性的东西,又或者是军队的问题,再拿给我过目吧!”
  日复一日与一大堆文件打交道,任何人都会厌烦不已。安毅非常了解蒋云山的能力,满腹经纶的蒋云山跟了自己十多年,事情不管轻重缓急,处理得都十分恰当,再加上国家大多数政务其实都集中在政务院一边,秘书长管理的秘书部,主要负责中央政府委员会的文秘、会务工作,以及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还有安毅做出的指示、批示的转达和催办落实,围绕国家总体工作部署,收集信息、反映动态、综合调研等等,不会触及具体的政务和人事安排,完全不用担心蒋云山这个秘书长会一家独大。
  蒋云山见安毅疲倦地搓了搓脸,只好把还未处理的文件拿起来,放到随身携带的文件袋中,然后又交给安毅一份一个月来以安毅名义发出的信函名单及大致内容。
  在秘书部下面有一个庞大的信息处,专门处理各种各样的文件,还有来自各地的信函。每年小南海都要收到几十万封来信,其中包括安毅在军队和政府任职的义子义女、与安毅关系良好的黄埔同学与昔日同僚,还有世界各地国际友人的关怀问候等等,如果这些都要安毅一一回复,估计一年到头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要说指挥军队了。
  信息处大概有一个一百多人的写作班子,他们完全模仿安毅的笔迹和习惯用语,专门负责替安毅回信。所有写完的信件,需要经过情报和政治部门审核,再以安毅的名义发出去,到时候秘书部只需要把与安毅关系较为密切以及重要人物的名单交给蒋云山,再由蒋云山递交安毅,让他心里大致有数就行了。
  安毅略微浏览一遍,感慨地说:“玉成先生,若没有你帮助我处理这些东西,我该怎么办啊?真是辛苦你了!”
  蒋云山谦虚地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在其位谋其政嘛……对了,凤英说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晚上你都工作得很晚,疲倦了在书房匆匆就睡了,很难有时间陪妻儿老小,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吗?”
  安毅摆摆手:“还不是次大陆、缅甸和马来亚那些民族保留区的独立建国事宜。你知道政务院多个部门和我们秘书部都在做相关的工作,原本我不该这么忙,但我不放心啊!对于我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国家的大小和边界划分,却是他们的领导人的选择,我们需要从一千六百多名候选人中,选出符合我们利益的新成立国家的领导人。”
  “我们的情报部门早在两年前就着手相关准备工作,外交部也派出代表,与这些候选人一一接触。近来随着印度洋战事的展开,我们的步伐加快了。我们要在拿下马达加斯加岛之前,把这些民族国家建设起来,为今后的民族独立与合作建立一个典范!”
  蒋云山释然一笑,随即好奇地问:“有眉目了吗?”
  安毅起身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卷宗,递给蒋云山:“看看吧,原本想等事情确定后再让你过目,既然你提起就先瞧一瞧,帮我好好参详一下,在我离开长安之前给我一份相关的报告就行了。”
  蒋云山欣然接过卷宗:“你什么时候走?”
  安毅转过头看了看办公桌上的台历:“预计下周一出发,期间先后视察岘港、金兰湾、西贡造船厂,然后在耀庭市短暂停留,于十八日抵达京南(前曼谷),先出席记者会,然后于次日参加在内南华湾举行的盛大阅舰式。”
  蒋云山用不经意的口气问道:“这次你会带哪位夫人去出席阅舰式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安毅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见蒋云山瞪起了眼,这才道:“凤英是《解放日报》记者,这次她会和我一起去京南,十九日那一天,云儿、朱蕴和凤英会和我一起出现在检阅舰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