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8/1395

  四门要塞炮的钢铁残骸,散落在山坡和礁石上,不过其中的大部分都落进了海水里,这些滚烫的钢铁部件飞跃到海水中,因为带着高温的关系,周围的海水甚至短暂地沸腾了一下,“刺啦”一声,白色的水蒸气一下子冒了起来,但很快就在劲吹的海风中消失不见。
  扭曲炮管的旁边,是日军和印度裔炮兵的血肉块,有许多在高温中已经被烤熟了,诡异的肉香中,血肉在海面一起一伏地飘荡,血腥气息迅速引来大群鱼儿汇聚。
  北岸的海峡西炮台,里面的安家军海军陆战队的炮兵们先是静了十多秒钟,随后才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震彻了整个要塞以及背后储存弹药的山洞。
  六个炮组的官兵,全都放下手里的活计,飞奔到射击孔前,挤在一起,扒着水泥射击口往外看,争相目睹对面日军要塞火焰、浓烟喷涌而出的壮观景象。
  拔除了扼守西边海峡的霍尔夫炮台,日军主要用来防守东方的雷奥炮台,再也无法对来自西方的威胁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日军位于海峡中部码头里的八艘鱼雷艇、六艘炮艇,早已在连日的空袭中摧毁殆尽,这样在海峡西部海域待机的一艘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慢慢地靠近海峡口。
  清晨七点二十五分,十二艘驱逐舰、两艘轻巡洋舰排着一字队形,从孟加拉湾开进海峡,各自进驻射击阵位,下锚,炮塔一起向南转向,一一抬起炮管。
  随着分舰队司令、法裔海军少将安度宇一声令下,十四艘军舰密集开火。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吃水较浅,转动灵活,最适合在这种狭窄的海峡里进行近距离的精确炮击。虽然作为舰炮来说,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法式主炮口径都不大,但是对付山腰上的次要工事,威力已经绰绰有余。
  而口径超大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则留在西边的开阔洋面,利用射程优势,和海峡西炮台一起,一一拔除日军部署的防空和阻击阵地。
  随着密集的爆炸声响起,空气仿佛被点燃一般,交织着炫目的红光,短短的一分钟内,成吨成吨的岩石块、泥土、树木和草丛都被抛向天空。
  一些视野良好、可以封锁天空和海峡的位置,被炮火重点照顾地覆盖一遍,那里的树林和植被,很快就被清扫一空,就仿佛是被理发师用剃刀剃光头一般,原本隐藏在树木和草丛中的防空掩体、机枪碉堡一个接着一个暴露出来,很快就消失在密集的爆炸声中。
  由于出乎预料地在西边打开了缺口,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原本预定的舰炮与岸炮的对射场面,刚刚开始十多分钟就宣告结束,日本人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西边的威胁,可是雷奥炮台的要塞炮的射击范围根本覆盖不了海峡西方,只能干着急。
  早上七点半,从南安达曼岛布莱尔机场起飞的一百多架轰炸机,对凯夫山迎海一面进行了猛烈的打击,就在日军被炸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密密麻麻的直升机出现在北方的天空,很快来到凯夫山西方,索降后开始占领被炮兵和舰炮摧毁的日军防御阵地。
  上午九点,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直属工兵旅在海峡西方搭建的浮桥全线贯通,一万多名陆战队官兵在坦克和装甲战车的掩护下,冲过海峡,然后从凯夫山西侧迂回到日军东部主峰阵地背后,再加上近百架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于上午十点半左右拿下了雷奥炮台,日军成建制的抵抗就此终结。
  此役,安家军以伤亡九十五人的代价,全歼日军和其仆从军四千八百九十人,俘虏六百三十人,再次创造了一个登陆作战的奇迹。
  随着北部要塞的陷落,日军在拉特兰岛南方的两座海岸炮台实际上已经失去应有的作用,日军南方军司令部依托坚固要塞争取时间的美梦至此彻底破灭,不得不紧急更改作战计划,准备利用尼科巴群岛上构筑的机场,以及来自苏门答腊岛的空军基地的支持,再辅以海军联合舰队协防,在小安达曼岛与安家军陆海军部队决一雌雄。
第2076章
航母显峥嵘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五日,中国农历二月初十,星期一。
  南海北部湾地区最重要的军港海防,一艘崭新的庞然大物,在十二艘舰船的护卫下,离开了戒备森严的港口。
  安毅在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官李维青中将的陪伴下,站在指挥塔外的舰桥上,向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
  目睹港口两边战舰上笔直敬礼的海军官兵,看着前后正在劈波斩棘的钢铁巨兽,安毅不由感慨万千。
  在这五年多时间里,由于有着法国舰船设计师和熟练造船工人的帮带,再加上从苏联、英国和美国获得的造舰技术,中华民主共和国的船只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跨越式的飞跃。
  到目前为止,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分布着可建造五万吨巨轮的大型船厂六十八家,中型和小型船厂则有五百多家,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安家军海军急需的各种战舰大批量设计和建造出来,源源不断地加入海军现役。
  到现在,整个安家军海军不管是战舰的规模还是质量,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航母方面。
  四零年一月,十艘由12000吨级商船改造的“小山”级航母进入海军现役,全部成为训练航母。四零年十一月,由25000吨级油轮改造的“大山”级航母,共有四艘加入海军序列,依然是作为训练航母使用。
  “小山”级航母除了首舰沿用法国人的武备思路外,其余均重新进行了设计,武备包括P40型127毫米高炮两门,布置在舰艉,主要用于对舰和防空。这种三十八倍口径的高平两用炮,初速750米/秒,射速18—25发每分钟,最大射程十六公里,射高十二公里,俯仰范围—15度到+85度,左右旋转各150度。由于该炮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弹,命中率很高。
  根据二战爆发后各国海军的经验,安家军海军战舰的近程防空,均采用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搭配的方式,“小山”级航母的前部和后部,各布置了五座40毫米四联装博福斯高炮,这种高炮性能出色,可以自行射击或者由D40型指挥仪射击。
  D40指挥仪是一种单人操作的目视观测仪,置于炮座后上方的平台上,可以提供目标的方位和距离。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初速890米每秒,炮弹发射后在大约五千米距离上爆炸,以增大命中率,最大射速120发每分钟,最大射程10.2公里,射高6.8公里,俯仰范围—15度到+90度,旋转360度,炮管寿命9500发,每门炮备弹两千发,四个炮管两个为一组,在炮座两侧。
  “小山”级的舰体安装有二十门单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厄利孔高射炮普及率非常高,几乎安装在安家军海军从航空母舰到驱逐舰的几乎所有水面船只,该炮初速845米/秒,射速450发每分钟,战斗射速250发一320发每分钟,最大射程5700米,射高三公里,能够360度旋转,俯仰范围一5度到+87度。
  厄利孔高炮口径小,但射速快,命中率高,使用、维修保养和拆卸非常方便,它由圆形弹鼓供弹,除了配有常用的环形瞄准器外,还有一套光电瞄准器,炮手调整提前量后,只要将瞄准器中的黄色光圈套住目标后进行射击,几乎能做到弹无虚发。
  到目前为止,安家军的兵工厂已经生产了近七万门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几乎都用于舰船、机场和重要基地、建筑设施的防空。
  “小山”级其实就是此前的“青城”级,不过随着四二年下半年核动力航母立项,与“蜀山”级核动力航母中的“青城”号航母取名发生冲突,因此在总后及海军司令部的协调下,该系列航母被更名为“小山”级。
  相比于“小山”级35架的舰载机容量,“大山”级就要好多了,最大舰载机容量提升至51架。
  该级别航母全长255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25000吨,满载排水量30000吨,动力由六台重油锅炉提供,最大航速仅25节,续航力20000海里/15节,舰艉配备P40型127毫米炮两门,飞行甲板四角舷台部署有三十门双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舷台两侧则安装四十门20毫米单管厄利孔高炮,每边二十门。
  “大山”级和“小山”级都算是应急之物,舰体的装甲防护比较弱,目的是尽可能快地让更多的航母加入海军现役,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培养更多的海军航空兵。
  去年八月,随着安然运河的全面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航线在断绝三年多后正式恢复,部分训练航母不得不抽调出来,为运输舰队进行护航,为此早有预料的军需部门于四一年底的政府财政预算上专门为十五艘“海南”级航母立项,并于去年一月开始陆续投入建造,到现在已经有四艘服役。
  “海南”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为7800吨,满载排水量10200吨,双轴推进,装有两座5缸单流式蒸汽发动机,可产生9000马力,速度为19一21节,燃料储备2280吨,能够在海上执行三到四周的护航、反潜和巡逻任务,期间不用加油。
  “海南”级的飞行甲板长度为146米,宽25米,拥有两个升降机,前后各一。着舰拦阻装置包括九条拦阻索和三套阻拦网,剩下的第九根拦阻索和一个阻拦网由一套拦阻索控制。大部分的情况下,舰载机通常降落在第二、三条拦阻索的位置,左侧甲板前部有唯一的蒸汽弹射器,用于舰载机起飞。
  “海南”级的武备包括P40型127毫米炮一门、40毫米双联装博福斯高炮十六门、20毫米单管厄利孔高炮二十门。
  舰上可搭载一个混合舰载机中队,约二十三架飞机,包括最新的舰载战斗机和经过反潜改装的攻击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由战斗机压制潜艇的高射炮火,掩护攻击机进入近距离向潜艇投放鱼雷或者深水炸弹。
  以上这三个级别的航母都算是轻型航母,安家军的主战航母,基本沿用了美国的航母设计思路和制造技术,尤其是第一批、第二批共八艘航空母舰,实际上完全克隆了美国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该级别航母原本采用“泰山”级命名,但后来随着法国海军“霞飞”、“让·巴尔”、“贝亚恩”号三艘航母分别被命名为外国人熟悉的“泰山”、“华山”和“恒山”号,这一级别也被海军命名为“五岳”级。有鉴于此,新造航母正式更名为“名山”级航空母舰。
  第一批四艘“名山”级航母,由金兰湾及岘港船厂承建,分别为“名山”、“黄山”、“骊山”和“庐山”号,这四艘航母于四零年三月下水,并于次年五月编入海军第一舰队。
  第二批“名山”级航空母舰分别是“吕梁”、“中条”、“长白”和“太岳”号,由海防和金兰湾船厂建造,于四一年四月下水,四二年六月加入海军第二舰队。
  “名山”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为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舰长246.7米/232米(水线),宽25.4米(水线),吃水7.9米,飞行甲板长245米,宽33米,动力装置包括九座锅炉,四座蒸汽轮机,四轴驱动,主机输出功率高达十二万马力,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在二十节的情况下可航行7900海里,在十五节的情况下航行12500海里。
  “名山”级航母的船体侧舷装甲带为63—101毫米,隔舱装甲102毫米,指挥塔的最大装甲为102毫米,武备包括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八门,40毫米四联装博福斯高炮二十门,20毫米单管厄利孔高炮五十门,舰载机容量为八十到九十架,大致为舰载战斗机十八架到三十六架、俯冲轰炸机三十六架、鱼雷轰炸机十八架。
  “名山”级航空母舰采用开放式机库,拥有三部升降机,飞行甲板前端装有弹射器,飞行甲板前后装了两组拦阻索,飞机可以在飞行甲板的任一端降落。木制的飞行甲板,没有装甲防护,舰桥、桅杆和烟囱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
  海军认为该级航空母舰的装甲较弱,水线以下舰体对鱼雷的防护能力存在相当程度的缺陷,因此第一批“名山”级下水后不久,舰船研究设计院已经开始设计安家军海军自己的航母。
  新一代的航母被命名为“昆仑”级。
  第一艘“昆仑”号航空母舰,便是今天安毅出行的坐舰,该舰于四零年五月立项,九月拿出图纸,十月开始选择船厂,十一月正式在耀庭船厂和海防船厂建造,第一艘于四一年十二月下水,经过舾装和为期三个月的海试后,于今年二月正式加入海军现役,今天还是第一次出任务。
  “昆仑”号航母的标准排水量为26500吨,满载排水量为35000吨,舰长268米,飞行甲板长263米,舰宽29米,飞行甲板宽30米,平均吃水七米,推进装置为八台锅炉,四部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高达十五万轴马力,四轴驱动,最高航速可达三十三节,燃料载量6500吨,续航力16000海里/15节。
  “昆仑”号的水线装甲带厚63毫米—101毫米,炮塔装甲厚127毫米,炮塔底座装甲厚28毫米,飞行甲板装甲38毫米,机库甲板装甲厚76毫米,主甲板装甲厚为38毫米,武备包括十二门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用以对付远距离目标,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炮二十二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五十五门。
  与“名山”级航母相比,不仅仅是舰载机容量增加到了105架,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动。比如“昆仑”号航空母舰的拦阻系统进行了强化处理,能阻拦降落重量达六吨的舰载机,水下、水平防护和对空火力都进行了加强,舰体分隔更多的水密舱室,这样就可以使得舰船在重创进水的情况下,依然有足够的浮力撤回港口修理。
  至于雷达和电子装置,安家军海军将领对所有新造战舰都非常重视,哪怕得自法国和日本海军的战舰,也陆续经过现代化的升级改造,至少在通讯、预警、电子对抗和对空射击方面,不会输给现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战舰。
  “昆仑”号航空母舰,有着与生俱来的荣耀,这不仅在于它是安家军海军中最新、最优秀的航空母舰,不仅在于它凝聚着中国造船工业的精华,而是因为它的第一次任务,便承担着搭载安家军最高统帅安毅出巡的重任,这是任何一艘在编的战舰所未有的光荣!
  这次随同“昆仑”号航空母舰一道南下的,还有另外十二艘战舰,它们分别是海军第一舰队旗舰“荣誉”号战列巡洋舰(前“敦刻尔克”号战巡)、三七年订购自来自美国安利船厂的8000吨重巡洋舰“卫青”号和“蒙恬”号,海防造船厂于三九年开建的排水量9100吨的“轩辕”级重巡洋舰“管仲”号、“赵奢”号,以及由金兰湾、西贡、岘港船厂建造的“黑龙江”级驱逐舰两艘、“黄浦江”级驱逐舰四艘,还有标准排水量3500吨、拥有一流医疗设备的新式医疗船“华佗”号。
  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这支以“昆仑”号为首的舰队,将在近海陆基战机以及自身装载的105架战机的保护下,先后抵达岘港、金兰湾、西贡和耀庭港,并于十九日作为安毅的观摩舰,和世界各国的政要一起,在内南华湾出席盛大的阅舰式。
  因为这次特殊的出航,海军方面事先对这艘列装不久甚至还带着油漆味的战舰进行了大量精心的布置,安毅与冯洁云、蒋凤英,以及秘书、参谋、侍从、侍卫,占据了其中最舒适的八间船舱,随行军官和官员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第2077章
太平洋舰队
  舰队由楚门河口驶入南海,距离陆地越来越远,越过涂山半岛,大约航行了一刻钟,终于触目所及,全都是碧蓝的大海,安毅这才与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李维青中将一起回到舰桥后面的观察室。
  观察室四周全部是150毫米厚的钢化玻璃幕墙,视野极佳,李维青建议道:“从这里到岘港足足有350海里航程,我们以最高速33节行驶,也得在晚上六点才能抵达,主席还是先回船舱好好休息,这样晚上才有精力视察岘港船厂。”
  安毅摆了摆手:“大清早的,现在就算是想睡也睡不着,还是带我参观一下航空母舰内部吧。说起来我只是在纸面上见过‘昆仑’号的设计图纸和建成后的照片,还未亲自一睹全貌呢!”
  李维青欣然领命,命令瞭望员叫来“昆仑”号航空母舰的舰长胡方泽上校,然后陪着安毅,参观这艘凝聚着中国造船工业结晶的崭新钢铁巨舰。
  安毅现在所在的舰岛,是航母飞行甲板的上层建筑,它把舰桥、烟囱等集中到了飞行甲板一侧,就像是一个小岛,因此而得名。“昆仑”号航母的指挥塔、飞机控制室,雷达和通讯天线,紧凑地集中于飞行甲板右舷,宛若舰船的大脑,舰长以及参谋们便在这里控制整艘航母的行进方向,指挥空中交通,监视甲板上的活动,而最新的雷达和通讯设备也安装在这里。
  安毅兴致勃勃地与李维青、胡方泽一起,由舰岛自上而下,首先参观了对空警戒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和引导飞机、舰船行进的三坐标雷达,以及接受卫星、高空飞艇雷达信息反馈和通讯、执行电子对抗任务的多功能雷达。
  这四座雷达矗立在舰岛的顶部,与下面三层的观察室、起降指挥工作台和舰长室相连。起降指挥工作台和舰长室布满电子屏幕,三十多名工作人员在这里,通过计算机指挥全舰正常运转。
  安毅示意起身敬礼的工作人员继续工作,不要因为自己而擅离岗位。在舰长室后部,安毅伸出头,看了看上面的探照灯和在外沿平台上安装的盲目着陆雷达。
  胡方泽舰长介绍说,这是一套完善的盲降系统,有了它的指示,“昆仑”号上的舰载机,可以全天候执行出击作战任务,当然在夜晚着陆,肯定比白天更加惊险刺激,从海试至今,训练中已经有三架战机坠毁,但为了让航空母舰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这样的牺牲和付出是必须的。
  在舰长室下面,是属于航母作战、通讯、飞行等参谋人员工作的作战指挥中心,各参谋拥有自己的办公室,还有供大家交流讨论的作战室和会议室。作战室和会议室均有先进的电子显示终端,可以随时让参谋们了解舰队所在位置以及敌我情况,做出做合理的计划和建议。
  再下面三层,则是材料舱库、军官餐厅和军官住舱。
  安毅和家人以及陪同人员,就住在甲板一层的军官住舱,而军官们则住进了甲板下第一层的军官住舱。甲板下第二层是飞行员住舱,第三层是飞机维修仓和维修人员住舱,在这三层两边是舰载机机库。
  航母前甲板下第一层是一号值班室,主要引导舰载机起飞。在一号值班室下是军官住舱和雷达员住舱。后甲板机库后方是二号值班室,主要是负责拦阻索等降落系统,下面两层依然是军官住舱和雷达员住舱。
  甲板下整个第四层,是飞机修理厂所在。
  前甲板下第五层是食堂与住舱,第六层是水手住舱,最下面则是弹药舱。舰岛及中甲板下,第五层为飞行员住舱,第六层为行政人员办公区,最下面则是油舱与水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