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395

  虽然不清楚海面上的具体情况,但通过声纳的变化,梁染已经大体判断出从马尼拉湾里出来的日军舰只的动向,然后寻找最适合出手的目标。没错,梁染试图以这艘被鱼雷命中的货轮为诱饵,把日军舰只从戒备森严的马尼拉湾中间引诱出来,然后对其中某艘舰只来一个一击必杀。
  梁染命令全艇继续保持静默,等到熟悉的日军驱逐舰的声纳信号出现并被潜艇上的声呐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锁定时,梁染又对其他几组声纳信号进行了判断,最后果断地挥了挥手,两条鱼雷再次被发射了出去。
  大约两分钟后,接连两声爆炸从水面传来,“咚咚”地就像是一张大的牛皮鼓猛然被人敲响。
  U559艇上的官兵们兴奋不已,但苦于不能发出声音,一个个龇牙咧嘴地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唯有梁染依然保持冷静,静静地倾听海面的动静。
  在关闭由蓄电池驱动的轮机之后,整艘潜艇就像是一条沉睡的鱼一般,没有半点儿声响,海面上各种声音传来,接踵响起的爆炸声、隐隐约约但数量众多的发动机声,还有各种各样的杂音,热闹无比。
  事实上,距离马尼拉湾口约七点五海里的海面上,那艘从科雷希多岛赶来的日本海军“睦月”级驱逐舰正迅速地沉入海水中,侥幸从被鱼雷击中的驱逐舰上逃生的日军水兵,在海面上惊魂未定,好在这片海域处在北纬15°附近,海水并不刺骨,倒不用担心会冻坏身体。
  在不断爆炸并燃起熊熊大火的驱逐舰前方不到一海里的海域,之前被击中的那艘日本货轮早已不见了踪影,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海面沉浮。而从北方巴丹半岛南部港口马里韦莱斯港赶来的日军驱逐舰以及随行的几艘炮艇,看到同伴的惨状,迅速提高了警惕,声纳和雷达全开,严密地监测海面的情况。
  同时,更多的驱逐舰和鱼雷艇从马尼拉湾里出来,一道道探照灯光形成的光柱,在马尼拉湾口海面来回移动,但是没有发现任何特别的目标。那些随驱逐舰出航的鱼雷艇和炮艇,则打开探照灯开始救援落水者。
  折腾了两三个小时,依然没有任何发现,日本海军的驱逐舰这才悻悻地离开事发海域,返回马尼拉湾内。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趁机多消灭一些日军舰只呢?很简单,潜艇的突防作用主要在于其隐蔽性和突然性,现在面对日军大批驱逐舰,只有那种缺心眼儿的人才会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心思展开这种近乎自杀式的攻击,梁染还想留着有用之身,多杀一点儿鬼子呢!
  在随后一周时间里,梁染和他率领的U559艇,在马尼拉湾周边海域打游击,用完了舰上所有的十八条鱼雷,取得消灭日军1300吨级驱逐舰一艘,5000吨级货轮两艘、3000吨级货轮四艘、2000吨级货轮六艘的战绩,满载而归。
第2110章
危险的航程
  东南风劲吹,中南半岛和次大陆的雨季,正在缓慢到来。
  四艘“松花江”级驱逐舰、两艘护卫舰、一艘护航航空母舰,从梭桃邑军港出发,它们将在南华湾东部海域,接上从耀庭市出发的运输船队,通过安然运河,然后由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间的十度海峡至锡兰岛南部外海,再由八度海峡向西北航行进入阿拉伯海,由阿曼湾进入波斯湾,送到阿拉伯河口为止。
  这段航程全长三千六百海里,船队以八点五节的速度航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十八天即可完成护航任务。在波斯湾地区,护航舰只分别进入霍光港(即前霍拉姆沙赫尔港)、天海关港(前阿巴斯港)或麻城军港(前马斯喀特港)休整一周时间,随后再为由大型满载油轮和空货船组成的船队保驾护航,返回南华湾。
  由于风暴突然袭击,在一天后护航舰队才与运输船队汇合。这支运输船队由四十艘货轮组成,分成八路纵队,各队间隔800米,前后为五列,每列间隔500米,在浩淼无垠的洋面上,组成一个巨大的长方形队列。
  原本船队由第三舰队的十艘驱逐舰护航,等正式的护航船队到达后,即把任务交给护航船队,随即第三舰队的驱逐舰便返回耀庭港,结束名义为“海上拉练”的护航任务。
  舰队西行,所有的货轮均满载粮食、弹药、武器装备等物资。
  安家军在西亚的巨大消耗,还有出售给盟军的物资,有近半需要靠海运满足,另外,从波斯胡齐斯坦地区生产出来的石油,也需要通过海路运回中南半岛,变为各种燃油和工业品。
  此前安然运河未通航时,通常是由缅甸南部的阳光港(前仰光)和毛城港(前毛淡棉港)作为始发和目的港,但现在随着运河的开通,直接由南华湾或者是北部湾、南海的港口为始发和目的港,大大地节省了铁路和公路运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北大西洋航线一样,印度洋航线也是一条维系战争胜负的海上生命线。
  自今年安家军发起印度洋战事后,与日本海军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为了打击中国的战争潜力,在军令部和海军省的调动下,日军潜艇开始加大了在印度洋上的活动,双方在护航与反潜之间,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运输船队依次通过安然运河,进入安达曼海,再次展开队形。
  驱逐舰和护航母舰进入各自的巡逻位置,其中“漠河”号、“逊河”号左右分开,在前方3500米处为船队开道,“通河”号和“金河”号以同样的距离,屏护船队的两翼。护航航空母舰处在运输船队的后方,结伴同行的“绵阳”号和“德阳”号护卫舰负责为船队断后。
  第四天清晨,船队平安穿过十度海峡,进入孟加拉湾,距离日军盘踞的尼科巴群岛越来越远,船队所有成员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时候,海面开始笼罩大雾,能见度急速降低。
  为了预防万一,船队排着严整的队列,以正常速度向西南方行驶,而周边的护航舰只以12.5节的航速搜索前进,走Z字形航线。从早上到下午,船队都平安无事,一艘艘船只摇摇摆摆地骑上一座座浪峰,林立的烟囱将丝丝缕缕的黑烟抛向空中。
  傍晚时分,当船队抵达锡兰东部海域时,打头的“漠河”号驱逐舰安装的高频测向仪收到了一组无线电信号,经过查证,证明是日本海军潜艇在收发报,立即将这一异常情况上报到舰队指挥部。
  置身“傲来峰”号护航航母上的舰队司令岳海宁中校,指示“通河”号驱逐舰驶离队列,前往事发海域查看,结果“通河”号赶到测向仪指示地点搜索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发现日本海军潜艇的踪迹,估计是已经潜航远遁。
  适逢夜色降临,为了避免运输船队受到损失,“通河”号不得不返航,和“金河”号一起奉命从船队第五列驶到第一列,进入夜间巡逻位置,这样,从左到右,分别为“漠河”号、“通河”号、“逊河”号和“金河”号,在船队前方变为了弧形队形,谨慎前行。
  与此同时,“绵阳”号和“德阳”号护卫舰前行至护航航母左右,确保舰队司令部的绝对安全。
  次日凌晨两点一刻,“漠河”号声纳收到一个模糊信号,证实是潜艇发出的声音,立即拉响战斗警报,几艘驱逐舰的雷达全开,探测日军潜艇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发现目标。仅仅过了三分钟,声纳信号就消失了。
  逼近运输船队的是日本“伊—284”号潜艇,艇长国司一明海军中尉。
  日本潜艇以大中小型划分命名为“伊、吕、波”三种,类似于汉语中的甲乙丙,日本潜艇划分为一至三等级,其中一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1000吨以上,二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1000吨以下、500吨以上,三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500吨以下。伊型潜艇属于一级潜艇,吕型潜艇属于二级潜艇,波型潜艇属于三级潜艇。
  “伊—284”号潜艇是一艘排水量2100吨的丙1型潜艇,可以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由于其吨位大,储备生活和作战物资较多,可以在外连续作战两三个月时间,是日本海军的主力潜艇。
  国司一明中尉一直在寻找机会,尽一切努力消灭通行于印度洋上的中国运输船只,振奋日本国民和军队的士气。经过对岳海宁中校统率的船队长时间观察,国司中尉决定单枪匹马趁虚而入,攻击船队的薄弱环节……位于长方形队列左后部的船只。
  “伊—284”号潜艇在水下大胆跟进,在距离船队大约两千米的地方,先后发射了两条鱼雷,第一条鱼雷击中五千吨货轮“自—396”号,货轮船身猛烈颤抖,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第二条鱼雷命中2500吨商船“商—567”号,仅仅只过了五分钟,“商—567”号便从海面上消失不见了。
  周边早接受过严格受袭演练的船只,立即向天空发射红色和黄色信号弹,接到警讯的“漠河”号和“通河”号驱逐舰赶紧转向,以33节的高速回航,无数的照明弹把海面照得一片透亮。
  在“伊—284”号潜艇发射鱼雷的瞬间,严阵以待的护航航母“傲来峰”号上的雷达即锁定了其方位,两艘武装直升机快速向相关海域飞去,此时“伊—284”号潜艇正在紧急下潜,无数的火箭弹如同流星火雨一般扑了过去,爆炸掀起的浪花冲起十多米高。
  排水量1500吨的“绵阳”号护卫舰向舰队指挥部指定的海域逼近,来到潜艇下遁位置的上方,扔下一连串深水炸弹,国司一明怎么也没想到中国人反应如此之快,潜艇才下降至二十余米处时艇身便遭到重创,在火箭弹的连续打击下动力装置失灵,随后又在深水炸弹的攻击中,潜艇表面的装甲被击穿,艇身进水,快速地沉到海底,海面上漂浮起一大片残骸和油污。
  虽然这次快速反应,及时地把日军潜艇的威胁清除,但是,“自—396”号的大火没有被扑灭,橘红色的火焰狂窜乱舞,将夜空映得通红,一小时后,“自—396”号沉入大海,好在大多数海员都及时救援下来。
  这场突袭,导致两艘运输船及五千多吨运输货物损失,对此舰队司令岳海宁中校懊恼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船队继续前行,到第八天上顺利穿越八度海峡,来到次大陆西南方的阿明迪维群岛附近海域。
  傍晚时分,天空乌云滚滚,大雨倾盆,由于雨幕遮断,能见度几乎为零,这样的夜晚正是日军潜艇行动的良机,护航舰队的所有官兵,全部都绷紧了神经,但出人意料,整个晚上船队都没有遭到潜艇的袭击。
  次日早上,天空云开日朗,正午过后,“逊河”号的声纳发现目标,立即冲过去投下一组深水炸弹,爆炸的冲击波使得海水翻腾不已,但是并没有发现潜艇的残片浮出海面,显然攻击失败了。
  “逊河”号不甘心地在这一海域周围来回搜索,但是船队自身的噪音太过嘈杂,声纳没有捕捉到目标。
  情况反馈到舰队司令部,岳海宁中校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又被日军潜艇盯上了,但不知道这一次来的是独狼还是群狼,立即提高了警惕,派出蚊式舰载轰炸机,对周围五十海里范围进行警戒。
  蚊式舰载轰炸机造价低廉,采用可折叠机翼,四叶螺旋桨,有着舰钩,装备一挺20mm机炮,机身下方可挂载1000公斤炸弹和鱼雷,装备新式对海对空搜索雷达,只要潜艇浮出海面充电,必然逃脱不了打击。
  但是,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巡航中,两个波次的蚊式舰载轰炸机均未发现日军潜艇的踪迹,在这种情况下,轰炸机被收回到护航航母上,取而代之以两架侦查直升机在周边海域低空飞行,起到预警作用。
  在右前方引导舰队前行的“逊河”号雷达大开,一直紧张地扫描右侧大片海域,但没有发现目标,“漠河”号沿着船队左侧外航行,在大约十五海里的海面上,声纳捕捉到一个非常微弱的信号,立即冲过去投下两颗深水炸弹。
  两三分钟后,声纳再次捕捉到目标,这一回“漠河”号没有错失良机,一口气投下八颗深水炸弹,海面上矗立起一根根粗大的水柱,当亮光闪闪的浪花消逝过后,水面扶起了大片油污,浑浊的气泡和潜艇残渣在海面上到处都是,看来日军这艘窥伺船队动向的潜艇,还没来得及立功就沉没了。
  此后,日军潜艇销声匿迹,船队一路平安地抵达阿曼湾,眼看着就可以进入霍尔木兹海峡,完全进入安家军海、空军控制的波斯湾。
  就在所有人都放松警惕的时候,第十六日凌晨一点,五千吨级货轮“自—452”号被不知道被从那里射来的鱼雷击中,船首下垂,随后船身开始缓慢下沉,桅杆上升起了红色遇难信号。
  虽然“自—452”号船上所有的四十五名船员全部获救,但是船只和物资的损失依然无比惨重。
  尽管此后几艘驱逐舰声纳全开,但并没有发现日军潜艇的位置,估计是其在水下发射后迅速关闭了发动机引擎,而庞大运输船队发动机的噪音,完全掩盖了水下的声音,几艘驱逐舰只能胡乱扔下几颗深水炸弹了事。
  天亮后,船队平安进入霍尔木兹海峡。
  由于安家军海军在海峡口设置了反潜网和大型声纳装置,两到三艘驱逐舰在该海域全天候巡逻,周边机场的陆基战机和直升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现日军潜艇踪迹,即进行不死不休的追杀,因此此时的波斯湾,安全方面甚至比南华湾还要出色。从这一点上来讲,岳海宁中校统率的护航舰队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当然,从损失的吨位看,这一次护航显然是不成功的,但从长远看,这却是中日海军交锋的一个主要战场,危机四伏,其惊险程度比起正面作战丝毫不逊色。
第2111章
碰壁后的反思
  土耳其南部地区。
  在与西亚战区中部集群主要将领会面后,安毅又用去一周时间,视察了留守的第十三、第十四集团军军部和下属各师师部驻地,并下到连队,与基层官兵同吃同住,了解大家的思想,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根据军委命令,中部集群下属五个集团军中,第十五、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开始回调两河地区,第二坦克集团军的三个坦克师、两个装甲步兵师,分别部署在加济安泰普、阿勒颇、乌尔法、迪亚巴克尔和哈塞克等地。
  留守的两个集团军中,第十五集团军主要部署在托罗斯山脉西南部沿海地区,军部驻地梅尔辛;第十六集团军部署于赛汉河平原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军部驻地奥斯曼尼耶。与此同时,两个集团军还肩负着为土耳其政府重整训练军队的职责。
  土耳其流亡政府已经于上月二十九日从英伦三岛返回土耳其南部,暂时以阿达纳为首都,重新组建新的土耳其政府,并派出官员,逐步接收土耳其南部、东南部和东部省区政权,并在安家军的帮助下建立土耳其国民军。
  土耳其新政府向全体土耳其人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与德国人的傀儡土耳其军政府作斗争,恢复土耳其的民主与自由,彻底把德国军队从土耳其的国土上驱逐出去,重新实现土耳其的独立与自主。
  这是土耳其南部的情况,而在地中海西海岸和西奈半岛地区,安家军留下了三个集团军,一方面威慑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德军,另一方面维持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其中,在西奈半岛及苏伊士运河北段驻防的是第二十三集团军,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等西部沿海高地,由第二十四集团军驻防,而外约旦和叙利亚东部平原,则是第四坦克集团军的防地,三个坦克师和两个装甲步兵师分布在代尔祖尔、霍姆斯、大马士革、安曼和亚喀巴等地,随时策应其他两个集团军。
  为了应对西北非战事,“自由法国”运动仅仅调派到黎巴嫩、叙利亚地区一个不满员的徒手步兵师,宣示对这两个地区的领土和主权,所有武器装备全部是抵达贝鲁特后向中国方面采购所得。
  英国人不甘示弱,在外约旦、巴勒斯坦地区各驻扎了一个团的部队,维持治安。而频繁发生骚乱的以色列地区,由正在筹建的以色列政府自行负责,安家军训练的一个犹太人师已经由一变二,扩充到了两个。
  不过,由于德国人的武装扩散政策,这些地区的阿拉伯人基本都拥有武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两大族群的暴力流血冲突事件频发,非得安家军的铁血才能震慑犯罪分子。在犹太人共济会的强烈要求下,在英法两国政府的哀求中,安家军不得不暂时行使“维和”权力,等待战后移交。
  这也是尽管安毅本人、军委和总参都想从中东这个泥潭抽身,但是却无法摆脱的主要原因。
  四月十四日上午,阿达纳城,临时政府所在地。
  安毅与土耳其总统伊斯麦特·伊诺努会面的时候,转达了波斯方面要求获得土耳其东北部领土的要求。
  伊斯麦特·伊诺努干瘦的脸涨得通红,强压胸中的怒气,大声道:“抱歉,我们政府绝对不允许国家和领土分裂!”
  安毅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嘲讽:“那么现在的土耳其又处于一种什么状况呢?德国和军政府那帮人,能够听从总统先生的呼唤吗?”
  “阁下,我需要提醒一下,现在的分裂只是暂时的!”
  伊诺努直视安毅:“但是,一旦把以上地区的土地割让给波斯,在国际间得到确认,这些领土就永远没有拿回来的希望。我不希望自己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绝不!”
  “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