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2/1395

  罗斯福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也是有其考虑的。
  在罗斯福看来,国力贫乏的日本绝对不敢主动进攻美洲,只能在中太平洋地区和澳洲大陆动歪脑筋,美国只需要源源不断地把军队和作战物资送往澳大利亚及中太平洋地区,就能把日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那儿,使得其无力东顾,这样一来,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美国本土应该是安全的。
  相对于没有多少工业的日本,德国的威胁明显更大,毕竟自近代以来欧洲就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工业非常发达,一旦让德国彻底整合欧洲的力量,那么即便以美国的工业实力也无法与之对抗。更何况德国人的科技一直领先世界,军队的装备和数量冠绝列强,再加上拥有隆美尔、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这样的名将,若任由其发展壮大,美国的未来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即便打败了日本,也会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而先把强大的德国先收拾掉,哪怕日本在这段时间占领了澳大利亚和中太平洋群岛,依然无法与整个自由世界对抗,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可惜罗斯福怎么也没想到,日本竟然别出心裁,首先在拉丁美洲动脑筋,阻断了巴拿马运河,挑动拉美各国与美国对抗,随后又利用严冬在阿拉斯加登陆,对美国本土进行南北夹击。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导致应变不足的美军一败再败,弄得情况终于不可收拾。
  让安毅赞佩有加的是,面对如此窘迫的境况,罗斯福依然满怀信心,其乐观的态度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发射着耀眼的光芒,他经常在电台上发表讲话,向国民报告战争的进展,确保美国民众战斗到底的决心永不动摇。他宣称:“不管我们的敌人……在面对胜利的诱惑时可能对我们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将像伦敦人民说的那样,‘我们都能承受’。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加倍予以还击!”
  日军进占芝加哥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统筹前线战事,罗斯福在白宫组建了一个名叫地图室的部门,他几乎整天泡在那里,听取各条战线上的情况汇报,并及时做出应对。罗斯福对自己以前在海军服役过感到骄傲,他对一位助手说:“我不需要人们向我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我能够领悟每一位将军的意图。”
  当然,罗斯福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他对于海军就有一种占有者的关怀,甚至亲自插手高级军官的提升和委派,为此马歇尔多次向罗斯福抱怨:“总统先生,在谈话时请不要把陆军说成‘他们’,把海军说成‘我们’,陆军和海军,都是你统帅的部队。”罗斯福虽然为此抱歉,但却一直没有办法把称谓纠正过来,这就使得战争初期,美国的军费大幅度向海军倾斜,导致陆军一直无法快速地武装起来,进而带来了种种恶果。
  五月十二日,罗斯福在华盛顿国际机场迎来了今年第一次出访他国的丘吉尔,随后两人同坐一辆车来到白宫。
  两人一进椭圆形办公室,立即互相转告消息。
  丘吉尔先报了个喜讯:“在皇家海军的努力下,我们击败了纳粹德国四处为恶的大西洋航母特混舰队,顺利收复了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并对德国人抢占的怀特岛进行了登陆作战,目前已基本把岛上的德国人分割包围,逐次歼灭,胜利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准备下个月对冰岛实施攻击,只要把冰岛拿下来,那么德国人的潜艇就失去了北大西洋地区最佳的补给港,我们受到严重威胁的大西洋航线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富兰克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
  罗斯福苦笑道:“虽然我很想祝福你,我最亲爱的朋友,但是我的理智却告诉我这不是庆祝的时候……美利坚太平洋舰队刚刚在中太平洋地区吃了大败仗,虽然损失的战舰只占有舰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不可否认随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步步紧逼,太平洋战区的局势正在急剧恶化!”
  “现在日军已经完成对新喀里多尼亚岛的登陆,正在与我国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该岛中部地区激战!尤其让人担忧的是,日军还在所罗门群岛方向实施了突袭,并且这几天马绍尔群岛和夏威夷群岛方向无线电波突然密集起来,情报部门非常怀疑日军正计划向我们腹背的吉尔伯特群岛和莱恩群岛发起进攻!”
  丘吉尔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皱起了眉头:“富兰克林,你们准备如何应对?”
  罗斯福一脸的坚毅:“太平洋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时候再抱着各自为战的思维已经不行了,必须综合起来,全面予以考虑。温斯顿,我不瞒你,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做出决定,派出大西洋舰队掩护运兵船南下,对阿根廷实施突袭,一举占领阿根廷全境以及智利南部地区,以确保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安全。”
  “此外,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做出决定,正式撤销西南太平洋战区,由麦克阿瑟将军统筹太平洋地区的陆军事务,尼米兹将军专门负责海军作战。最近的计划是把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的军队向中太平洋地区调动,以加强北面的防御力量。”
  “即便这样,我依然不放心,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一个问题,让他们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战局不利时我们该如何应对?马歇尔将军告诉我,太平洋战区的战事能维持就维持。如果实在不行,只能选择放弃,把回撤的兵力用于美洲作战或许更好!金上将也基本赞同这个说法,称如果把我们美利坚的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联合起来,再汇合贵国的皇家海军,就算是与日本海军对决也不会落于下风!我正在考虑可行性!”
  “没想到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
  丘吉尔脸色灰白,形容凄怆地说道:“澳大利亚的沦陷,已经相当于在我心头剜了一块肉,如果再丢掉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不堪设想啊!再想想印度和西加拿大,还有波斯和西亚、中东的那些国家,我估计会成为大英帝国有史以来最差劲的首相!”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罗斯福安慰说:“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阿拉斯加的领土现在还在日寇的手里,收复遥遥无期!我现在只希望能够稳住太平洋的局势,等待陆军于下月发起的战略反攻。只要能够在年底前把战线推进到西海岸,那么我们正在进行的战争就有希望,否则我们必须得谋求体面地结束战争了!”
  丘吉尔有些意外地看了罗斯福一眼,却没有质疑这位素来以意志坚定著称的总统的决定。毕竟仗打到现在,美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工农业更是在日军的入侵下遭到巨大的破坏,政府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了谷底,如果连蓄势多年的最大一波反击也无法奏效,仗再打下去也没什么实际的意义了!
  丘吉尔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当然!”
  罗斯福点了点头:“皇家海军在福克兰群岛(马岛)拥有军事基地,我想请贵方派出侦察机,严密监视阿根廷军队的动向,及时向我方进行知会。”
  “没问题!”
  丘吉尔爽快地答应了罗斯福的请求,随即自我解嘲地说:“其实大英帝国在埃及也遭到了挫折,蒙哥马利统率的非洲军团被隆美尔一通乱拳打出了开罗,好不容易才在中国人的接应下逃过苏伊士运河,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为此,罗伯特(艾登)不得不紧急出使唐国,在卡拉奇征得那个独裁者的同意,在这个月或者下个月派遣大军跨过苏伊士运河,帮我们把德国人驱逐出埃及!为此,我们不得不默认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
  “唉,这一场大战下来,谁能想到竟然会是中国人得利?早知道这样的话,当初亚瑟首相(张伯伦)还不如把绥靖政策贯彻得彻底一点儿,默认德国对波兰的入侵,让德国和苏联这两条疯狗好好对咬一下,为我们准备战争赢得宝贵的时间!”
  “我也向唐国派出了外交使节,萨姆纳回来后向我报告了他出使卡拉奇的所见所闻。”
  罗斯福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那位小朋友对政治和经济的眼光,一点儿也不输于他军事上的造诣。当全世界都陷入战火不断扩充军队的时候,他竟然还有心思进行金融方面的建设,同时还考虑到战后的情况,到处扶持傀儡独立建国,以壮大其声势!这是个绝代枭雄啊!”
  丘吉尔非常尴尬:“唐国外交部门给我们的政府和议会发来邀请函,邀请我们派人出席印度次大陆那些国家在今后两个月内密集举行的建国典礼。国王陛下对此非常不满,说他这个印度皇帝遭到了可耻的侮辱,可是我却无言以对!”
  “说真的,我很讨厌中国人的贪得无厌,有时候我甚至有与希特勒握手言和的冲动,我很想知道,如果全世界都站到了那个人和他领导的国家的对立面,他会不会感到后悔?我很难理解,难道他就不怕战后我们秋后算账……”
  “除非我们放弃现在的一切,否则……”罗斯福的话音未落,侍从武官沃森上校快步走进办公室,焦急地说:“威廉·西莱海军上将和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联袂前来,目前已经在地图室等候了。”
  “有什么紧急事情吗?”罗斯福歉意地向丘吉尔一笑,顺口问道。
  “听说是日军开始对里约热内卢发起总攻了!”
  沃森上校的话,让罗斯福和丘吉尔脸色大变,两人相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里感受到担忧和恐惧等复杂的情绪。
第2164章
危在旦夕
  “巴嘎,全身都快散架了!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五式战车根本比不上原来的四式,这一路折腾得够呛!”
  日军第六五九战车中队长森田熊次郎大尉从五式中战车的舱口爬了出来,着地时觉得双腿如灌铅一般沉重,嘴里忍不住埋怨道。
  “怎么?森田君对新战车感到不满意吗?”前来迎接的大队长松村义仁少佐亲热地和森田熊次郎抱在一起,听到森田熊次郎的话,不无惊讶地松开手,看向好友疲倦的面容。
  虽然自己的中队驾驶的是日本最新的坦克,但森田熊次郎一点儿愉悦的心情都没有。
  松村义仁和森田熊次郎同是来自北国八幡平的老乡,又前后脚考入陆军士官学校,彼此关系深厚,故森田熊次郎也没有矫情,据实而言:“虽然我知道司令部把最新型的战车配属给我们,是照顾我们这支功勋部队,但我还是要说,我们希望把原来的四式战车再换回来……这个五式中战车听起来似乎比四式先进,但设计很不成熟,毛病很多。松村君,要是无法换回四式,那就给我们换装美国人的M4战车吧,至少比这个牢靠得多。”
  “四式战车已经分配给其他部队,现在我们的库存都是最新型的五式战车,你的愿望无法达成了!”
  说到这里,松村义仁皱紧了眉头:“至于M4战车,目前石原司令官正有计划地从美国中西部地区引进钢铁厂和战车生产线,今后巴西北部雨林地区的玛瑙斯、中部巴西高原的贝洛以及巴拉圭盆地的乌鲁昆,将会成为新的军事工业中心,我们南美军完全可以自行生产M4战车。”
  “但是,要做到满足你换装M4战车的需求,起码还得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行!现在北美西部生产的M4战车,几乎全部用于北美军,我们根本没有配额!森田,你不妨告诉我,五式中战车到底哪些方面有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我们的修理厂予以纠正?”
  属于南美军北路军系统的森田熊次郎,情不自禁地赞叹:“不愧是引导帝国不断取得胜利的战神,石原司令官睿智的视线,总是能穿透历史的迷雾,看清楚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初支那战场面临困境时他主动改弦易辙选择南下如此,后来看破美国纸老虎的真面目发起‘珍珠港事变’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石原司令官充分吸取了支那战场的经验教训,就地组织生产,这样当工农业取得一定的发展后,我们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南美大陆的资源,供应其他战场。”
  “即便未来战事不利,我们也可以在南美大陆长久坚持,为帝国本部的最终胜利赢得宝贵时间……比起其他只知道打仗的将领,石原司令官果然不负‘战神’的威名。”
  松村义仁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提前一个月抵达里约热内卢的他,更清楚南美军中的一些细微变化,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森田熊次郎终于进入正题:“五式中战车其实算得上是不成熟的产品,其主炮采用五式75mm战车炮,与四式中战车相同,主炮射控系统也完全一致。虽然五式中战车比四式中战车多了一门一式37mm战车炮,但战争进行到现在,各国主战坦克的装甲都得到了加大加强,这种小炮对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即使是侧面也要抵近100米之内才有威胁,完全可以用鸡肋来形容。”
  松村义仁道:“这个是小毛病,问题不大,还有呢?”
  森田熊次郎回答:“五式中战车的防御装甲与四式中战车为同一型号合金装甲,而且厚度相同,两者防护能力一致,但由于五式多出了一门37mm战车炮,使得五式中战车车体正面多开了个口子,实际对车体正面的抗弹性产生了一定破坏,在防护能力上甚至不如四式中战车。”
  “机动能力方面,五式中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与四式中战车也相同,同样没有任何优势,在履带接地压力与悬挂系统弹性方面,两者还是相同,但是,五式中战车每侧只有八个负重轮,而四式中战车是七个,两者负重轮尺寸相同,但五式中战车明显履带更长,在转弯控制反应方面就要比四式迟钝得多,因此机动性方面,四式比五式样更优越!”
  松村义仁没想到寄予厚望的五式中战车竟然会有这么多毛病,干脆让参谋拿来纸笔,自己亲自记录,以便向司令部汇报后在新的坦克设计中避免犯类似的毛病。
  森田熊次郎道:“在动力装置方面,四式中战车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而五式中战车是用汽油发动机,因此在动力舱被击穿的情况下,四式比五式更安全……”
  “等等,四式中战车采用的是400马力四式十二缸风冷柴油发动机,五式为550马力98式4冲程12缸液冷汽油发动机,动力方面,后者不是应该更强大吗?哪怕有类似于M4战车的小毛病,也可以克服吧?”松村义仁提出了新问题。
  “汽油发动机动力方面的优势根本在速度上体现不出来,反而由于油箱容积有限、耗油量的加大,续航距离由四式的250公里下降到五式的200公里,这样的动力加强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森田熊次郎瘪了瘪嘴,见松村义仁若有所思,也不等对方催促,继续说道:“五式中战车的体型较四式战车大,如果两者进行对抗,五式中战车被首先命中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五式中战车与四式中战车都没有设计安装M4坦克的自动装弹机,而且乘员数一样都是五个人,但五式中战车却多了一门37mm战车炮,所以五式中战车的乘员工作量更大,作战中会比四式中战车乘员更累,在持续作战中比四式中战车的成员更早发生疲劳……”
  松村义仁脸色越来越难看,等到森田熊次郎列举了林林总总十多个问题,终于忍不住道:“好吧,我明白这种坦克的劣势了,你把使用心得写一份报告上来,由我交给司令部,以石原司令官对军队建设的重视,一定会向国内建议取消继续生产这种华而不实的战车!”
  “但是,森田君,就算五式中战车再不好,比起以前的九七式和九七改型要优秀得多!你要明白,相对于步兵,我们坦克部队已经好很多了,虽然在热带地区作战非常炎热,坐在坦克里就像是在火炉上烤一样,但外面至少有一层厚重装甲的保护,在城市作战时更加安全!”
  “好了,就这样吧,让官兵们好好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大队就将加入到对里约热内卢城的攻坚当中,你们中队将会是全大队的前锋,明白吗?”
  “嗨!”
  森田熊次郎长鞠一躬,便去安排部队扎营休息。
  日军一个中型战车中队通常下辖145人,配置两辆轻型坦克和十辆中型坦克。森田熊次郎这个战车中队属于加强编制,共有205人,拥有十五辆五式中战车,侦查和警戒任务由四辆美式M2半履带装甲车充任。
  松村大队的营地,在关杜河西岸的伊塔瓜伊。由于美军大西洋舰队没日没夜的袭扰,日军没有在港区附近进驻部队,军营大多设在距离海岸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免遭到舰炮的轰击。
  日军在里约热内卢周边地区设置了二十多个野战机场,再加上雷达的应用,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数量有限,无法在与日军战机的对决中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只能采取游击战术,每天一入夜就进入瓜纳巴拉和伊塔瓜伊等港湾,根据巴西军队的无线电指示,向日军的阵地和军营进行炮击,然后在日军战机抵达前悄悄溜掉。
  这也是这一个月来日军虽然逐渐压缩了对里约热内卢的包围圈,但是却不敢一下子推进得太快的主要原因,美国海军来去自如,舰炮齐射的威胁一直是悬挂在日军头顶的噩梦。
  安排好部队后,健谈的森田熊次郎拜会了同样驻扎在营地的战车和步兵部队的军官们,期间聊起了现在南美大陆的情况。
  随着国内的日本和朝鲜移民大量迁移到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等国,使得南美军将士慢慢有了一种在自己祖国打仗的错觉。尤其是石原莞尔在和参谋总长多田骏大将沟通后,优先迁移南美军将士的家属,并且在资金、安置等方面全方位予以优厚,极大地解决了南美军的后顾之忧,使得部队的士气高涨。
  如今南美军尤其是南路军中兴起了不少秘密团体,大肆宣传石原莞尔的丰功伟绩,指出石原莞尔才是唯一能够带领大日本帝国走向胜利的人。不知不觉中,南美军内部掀起了对石原莞尔的个人崇拜,石原莞尔的一言一行都被有心人整理出来,装订成小册子,在军中进行传播。
  森田熊次郎听到这样的消息,和他的好友松村义仁一样感到疑虑重重,心惊之余,下意识地结束了这次拜访之旅。
  整个晚上,森田熊次郎和他的士兵都在关杜河东岸隆隆的炮声中渡过。
  第二天早上,在营地吃过早饭,森田熊次郎接到了出击的命令。
  在一阵接着一阵的炮声中,庞大的钢铁怪物,顶着四周落下的炮弹掀起的烈焰和气浪,轰鸣着向东方隆隆行进,松软的地面上留下了深深的履带印迹。很快,森田熊次郎的中队便渡过日军工兵部队提前构筑的浮桥,冲进了里约热内卢的西部城区。
  坦克在一条条小街巷中横冲直撞,那些阻挡在坦克前方的围墙、篱笆和低矮砖石房屋,被坦克活生生地推倒在地,在漫天飞扬的灰尘中硬是开辟出一条条道路来。
  在坦克的后面,大量的日军如同潮水一般,在里约热内卢城东地区横冲直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