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1395


第2177章
坐山观虎斗
  九月八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白露,这意味着北半球的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清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长安城独柱寺旁的总参谋部,安毅正在倾听总参谋长杨飞大将的战情汇报。
  七月建军节大阅兵后,安毅鉴于总参谋部的权威已经树立起来,主动让出了总参谋长的位置,由十一大将中的副总参谋长杨飞名正言顺地接过了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
  杨飞意气风发,手拿指挥棒,在一张大幅世界地图上指点江山。
  “海南岛和马达加斯加两个战场基本尘埃落定,顾大将和夏大将统率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两大方面军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下一阶段战事。埃及方面,我非洲兵团在杨冠上将的统率下,只用去两个多月时间,便使战局有了根本性的进展。这其中,北路军三个坦克师和两个装甲师,高歌猛进,一举解放了拉希德港、亚历山大港和马特鲁港,与德军在塞卢姆湾地区对峙。”
  “中路军三个坦克师、四个摩步师和一个装甲师,进占了大迈哈莱、坦塔、希宾库姆、达曼胡尔等重要城市,顺利地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全部纳入了控制。这片面积约二点五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渠道密布,集中了埃及三分之二的耕地,其气候炎热干燥,光照强,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很快那里就将迎来秋收,可以部分解决我们在非洲部队的粮食供应问题。目前中路军正在道瓦尔村和达曼苏尔一线休整,随时策应北路军作战。”
  “南路军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南方,两个摩步师一路顺着尼罗河沿岸铁路南下,顺利进入苏丹境内,与中非和东非的盟军会师于尼罗河上游盆地。西南方,随着驻扎该地的德军退到利比亚境内,为了确保该路的安全,提防德军忽然变脸,由利比亚东南部的卡兰舒沙漠发起突袭,我们在锡瓦绿洲和利比亚高原地区派驻了一个装甲师。”
  “至此,我非洲兵团的战略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今后一段时间,将以巩固现有防线为主,预计在年底前逐步把一线与德军接壤的战场交给蒙哥马利的盟军非洲军团,两年后完全撤出埃及!”
  安家军坦克师和装甲师的区别,在于编制内坦克部队的多寡。
  根据不断的内部微调,目前安家军主力坦克师下辖三个坦克团、两个装甲步兵团、一个自走加农炮团,榴弹炮营、防空营、火箭炮营和侦察营各一,其他辅助部队包括一个运输团、一个修理营和一个防化连。
  装甲师则是坦克师的简化版,下辖一个坦克团、两个装甲步兵团、两个步兵团,其他配套部队和坦克师类似。
  “干得漂亮!”
  安毅出口赞道:“埃及战场,我们只付出三千多名官兵伤亡的代价,其中大部分还是被流弹误伤,以及行军中出现的中暑、水土不服等症状住院治疗……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总参、情报部门和前线将士的密切配合功不可没!”
  “我们占领了埃及,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就仿佛占领了棋局的腹心。由埃及向西,我们的空军随时可以威胁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控制的利比亚,破坏轴心国当前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向北,我们可以在南欧登陆,进而染指几百年来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欧洲的土地!”
  “不错!”
  一旁的军委秘书长兼国防大学校长邓斌大将深以为然:“在埃及部署我们最新研发的F—4导弹,欧洲全境都将在我们火力覆盖之内。仅此一点,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众将脸上浮出会心的笑容。
  四月初F—4导弹设计定型,其采用两级火箭设计,液氢燃料和捷联式惯性制导,在发动机可靠性、耐高温材料性能及导航系统等方面比起F—3导弹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弹体全长30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5吨,第一级发动机地面推力为125吨,第二级发动机真空推力为35吨,射程高达6500公里,可以携带核弹头,打击射程范围内的任何城市。
  这正是安毅和安家军高层将领的底气所在,虽然这种火箭的误差高达400米,但是一枚携带原子弹头的导弹落下去,根本不在于那么点儿差距,只要普通的三万TNT当量的原子弹爆炸,二、三十平方公里内的一切都毁于一旦,即便是在这种打击下侥幸生存下来也会遗祸无穷。
  见安毅点了点头,没有其他疑问,杨飞手里的指挥棒指向了另一个地区:“北非战场由东西两个战场组成,我们只是负责其中一个。西北非战场,德军在埃及的部队回撤后,兵力迅速得到了加强。意大利政府为了扫清来自侧翼的威胁,派兵顺着杰法拉平原北上,接连攻克梅德宁、加贝斯和苏海拉港等城市,与西北非的盟军在斯法克斯附近激战。”
  “八月下旬,德军在隆美尔的指挥下,迂回盟军右翼,奇袭攻陷了凯塞林隘口。之后德军一部向北方前进,主力直扑苏塞,重创英军,与意大利军队前后夹攻,顺利歼灭了斯法克斯境内的英军两个步兵师。”
  “之后德意联军以其优势兵力,展开了对突尼斯城的包围。阿尔及利亚的盟军企图救援,却被德军第九十轻装师抢占了波尼(今天的安纳巴),突尼斯与外部的陆地交通基本断绝,只能靠海运和空运补给,地中海的形势变得紧张起来。”
  安毅若有所思:“难道德国人真的想达成我给他们画的大饼,一路向西,兵临直布罗陀海峡?”
  “有这方面的可能!”
  由总参调任国防部担任副部长的杨杰上将分析道:“西北非的盟军虽然兵力较多,但由于系多国协同组成,而且许多军队缺乏打大兵团和机械化作战的经验,要想扛住德军的攻击会很困难。我们必须考虑到,德国在西北非接连取得胜利并一举拿下直布罗陀海峡、进而控制地中海这一个结果!”
  杨飞解释说:“站在西班牙、葡萄牙的角度,这两个骑墙国家都不希望轴心国军队控制直布罗陀海峡,这样他们能够辗转的余地将极为有限,肯定会想方设法从后面扯德国人的后腿。而且在非洲作战,战线拉得越长,补给就越困难,如果没有万全的准备,我们总参认为兵力方面居于劣势的德意联军不会轻易犯险。”
  “而站在德国的角度看,发生在东线的战事基本上牵扯了希特勒的全部注意力,隆美尔的反攻作战计划要获得通过,会非常困难!我们总参多次开会讨论后认为,西北非的战事将止步于突尼斯,最多涉及部分阿尔及利亚东北部海岸,但战事绝对不会逼近盟军主力所在的阿尔及尔。”
  安毅问道:“盟军方面有何反应?”
  副总参谋长黄智上将主动替杨飞回答了这个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一面通过海路向突尼斯运输援军,一面筹划反攻。从我们情报部门得到的情况看,盟军从秘密渠道得知班加西的守军较少,盟军海军司令坎宁安上将拟定了一个反击计划,准备派舰队由印度洋、红海经苏伊士运河忽然进入地中海,把蒙哥马利的非洲军团由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起运,在班加西发起登陆作战,一举打掉德国人在苏尔特湾的海上补给线,然后再顺着海岸公路向西部海岸的黎波里进发,配合突尼斯的作战。”
  “计划不错,但为免太过理想化!”
  杨杰断然摇了摇头:“如此大规模的舰队和兵力集结,除非德国人是聋子瞎子,否则要做到保密,根本不可能!另外,意大利人的舰队现在掌握着地中海的制海权,英国人准备派多少舰只到地中海西部地区?他们有迎接重大损失的心理准备了吗?”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安毅笑了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帮助英国人坚定信心嘛!现在德国人和英国人的仇恨还不够深刻,我们有必要促使他们多牺牲多流血,在他们新鲜淋漓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这样以后他们就算是想媾和,他们国内的民众也不会答应!”
  “战争打到现在,已经变成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战前英国人口为四千五百万人,男性约为两千万,其中壮年男性不足五百万,主要原因是上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至今尚未恢复。”
  “战争打到现在,英国人已经死了差不多一百万青壮年,剩下的四百万人不仅要打仗,还需要搞科研,从事军工和民用生产,人力资源捉襟见肘。要是在班加西和突尼斯再死个一百万人,英国人战后要想再崛起,只能是虚妄的神话!”
  “至于德国人,他们还可以流多少血?哪怕他们成功阻止了英国人的登陆战,其结果也必然是元气大伤,进而导致国力下降。不管从哪一个方面看,我们都有充足的理由促使英国人下定决心,好好打上一仗!”
  杨杰有些担忧地问道:“若是一役打掉了英国人的信心,丘吉尔主动向希特勒媾和怎么办?要是英国人倒了,美国人肯定也坚持不住,肯定会向日本求和。如此一来,难道我们要与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为敌?”
  “无妨!”
  安毅斩钉截铁地回答:“如果真死掉一百万英国人,那么全英国几乎家家都与德国人有仇,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丘吉尔敢于向纳粹德国投降,不用我们在后面挑动,愤怒的民众就会把他撕成碎片!”
  “退一万步讲,就算英国人和美国人真不想玩了,我们也不怕,我们的氢弹研究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很快就会举行第一次试验。我们的核武器小型化研究已经持续多年,不管是潜艇近海实施攻击还是轰炸机进行远程投送,甚至由导弹进行超远程打击,我们都有充足的信心制止一切针对我们的整治和军事行动!”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凛,随即一阵放松。确实,有了核武器这种大杀器,安毅现在手里的筹码很多,现在就看怎么选择对中国、对南华和对中华民族有利了。
  安毅接着道:“苏德和北美战场战局一时半会儿不会明朗,南美里约热内卢地区巴西政府军和美军溃灭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发生在中太平洋地区的海战!那里有什么最新的结果吗?”
  “暂时没有消息,不过根据我们的内线汇报,美国人有很大的可能会在近期对阿根廷动手,以确保其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路运输安全!”总参情报部部长刘卿上将回答。
  “报告!”
  一名通讯参谋快步走进房间,递给安毅一份急电。
  安毅看完后向刘卿道:“你的消息是正确的,今天凌晨三点,美国人已经在阿根廷多地同时实施登陆作战,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多个港口在美军的攻击下沦陷。此外,美军还突袭了智利南部麦哲伦海峡沿岸城市,蓬塔阿雷纳斯港落入了美军的控制。”
  “阿根廷政府已经退往西北内陆地区,并正式宣布加入轴心国阵营,请求巴西境内的日军南下驱逐美军,这下南美大陆也彻底地乱了!”
  “这样一来,美军的太平洋战略可就全盘皆活了!”邓斌眼前一亮!
  “未必!”
  安毅摇了摇头,一脸的担忧:“或许这会刺激日本人下定决心,全力一搏,我断定太平洋战事近期必有剧变,大家拭目以待。”
第2178章
美军之殇
  安毅的预计很快就成为现实。
  美军珊瑚海海战失利以后,日军趁势拿下了新赫布里底群岛、洛亚蒂群岛和亨特岛,美驻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太平洋舰队下属的第九舰队的众多舰船,被日本海军切断了补给线,被迫困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上,每天都度日如年。
  进入八月中旬,新喀里多尼亚已经被日军围困了近四个月,随着美军陆海空的陆基作战飞机的燃油和弹药告罄,制空权再次回到了日军手里。
  同时,长期消耗却得不到任何补给,美军的粮食供应也一天天紧张起来,从一日三餐到早晚各一餐,到最近每天只吃中午一餐,大批的美军士兵不堪忍受饥饿和对前途的绝望,纷纷选择向日军投降。
  美军战斗力下降之剧烈,令人触目惊心。
  九月初,随着饥饿大幅蔓延,新喀里多尼亚上的美军彻底丧失了进取精神,不再主动对盘踞北部的日军发起反击,尽量减少活动以避免人体热量消耗,只能被动地固守西南部的努美阿港、海岸公路与中部对峙线附近的大山,等待不知身在何处的援军到来。
  不过值得盟国庆幸的是,日军这个时候分别在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莱恩群岛展开了全线反击,战线铺得太开了,虽然到处都高歌猛进,捷报纷传,但每占领一个岛屿,日军总得留下一些人守卫这些来之不易的岛屿吧?这样便迅速地分薄了日军兵力!
  到目前为止,新喀里多尼亚岛上日军依然只有登陆时的三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步兵联队与美军作战,战局进入僵持阶段后,两个特攻师团失去了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主动选择从岛上撤离。
  美军凭借着人数、装备和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暂时还能维持战线,可是面对坐吃山空的局面,究竟能够维持多久,没有人心里有底。
  困守孤岛的美军第九舰队司令弗兰克·弗莱彻海军中将和两栖作战部队司令霍兰·史密斯少将催促援军的电报,就像是雪花片一般飞向了华盛顿。
  由于担忧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美军弹尽粮绝后向日军投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除了选择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国土实施登陆,确保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这两条重要的海上运输线的畅通,还指示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一定要尽快派兵解围。
  麦克阿瑟早在离开菲律宾时就饱受麾下官兵被俘却无能为力的良心折磨,现在眼见着新喀里多尼亚岛又要步菲律宾美军的后尘,再也坐不住了,连夜赶到美属萨摩亚的帕果帕果港,与尼米兹展开紧急协商,终于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把第五舰队、第七舰队暂时编入第三舰队,结合三个舰队的力量,一举突入新喀里多尼亚岛,救出被围困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实力严重受损的第九舰队,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将这一计划其命名为“蒸汽机”计划。
  营救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孤军的难点在于,这个岛周围的海域都在日本陆海军的严密监控之中,日军在周围的岛屿部署了不少航空队,再加上强大的日军联合舰队正不知道躲在哪里,时刻准备给予来犯的美军舰队以致命一击,这让美军上下充满了忌惮。
  与此同时,长期的封锁导致被困在努美阿港的美军第九舰队的舰船缺乏燃料,部分舰只严重受损,不能远航逃脱,必须要得到外部力量的援助。
  从九月十二日开始,美军便趁着黑夜掩护,以潜水艇和高速运输船,给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美军送去粮食和大批舰船零部件、维修机器、技术员,修复被炸毁的船厂,抢修一批在前期战事中在日军陆海空航空兵狂轰滥炸下损毁的舰船。
  九月十八日,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分队突袭了日军进占的瑙鲁岛,破坏了机场上停放的三十多架作战飞机,随后向西南方运动,装出一副增援所罗门群岛的架势,以期吸引日本海军的注意力。
  九月十九日夜里,一支由四艘重巡洋舰、八艘轻巡洋舰和十六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舰队,靠近了新赫布里底群岛,在夜色的掩护下炮击圣埃斯皮里图岛、马勒库拉岛、埃皮岛、爱法特岛上的日军机场,最后来到维拉港外海,向着日军占据的港口猛轰一阵,在天亮之前逃之夭夭。
  受命负责营救工作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中将不敢指望就此把日军强大的航母编队引开,又派遣数支巡洋舰编队和驱逐舰编队,进入珊瑚海海域,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阻断日军的海上补给线,并希望借此打乱日军的行动部署,搞不清楚美国海军的真实动向。
  九月二十二日,负责侦查日军舰队动向的美军潜艇报告在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的恩德岛海域发现日军航母主力,电报称庞大的舰队几乎把整个海面都遮掩住了,预计日本海军对于美军战列舰队的动向有所了解,主动出击,以歼灭美军的战列舰队,同时配合陆军,首先解决所罗门群岛战事,再南下与美国海军决战。
  随后,从图瓦卢群岛出发的侦察机,确认了潜艇的报告,并表示日军舰队正在通过美拉尼西亚海盆,向努库马努群岛进发,正是战列舰队前期刻意暴露出来的航向。同时,当前正在爆发激战的新乔治亚群岛、圣伊莎贝尔岛和瓜岛,也是日军动身的理由。
  哈尔西中将再三致电确认了这一消息,虽然心里为所罗门群岛上的两万余浴血奋战的美军默哀,但却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即亲自率领舰队主力,掩护大批运输船,从新西兰的北岛出发,北上努美阿港,正式执行对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美军的撤离任务。
  一路上果然没有发现日军舰队的踪影,九月二十五日,当运输舰队进入努美阿的港口运载美军士兵的时候,哈尔西中将却带着主力舰队北上,一方面警戒北部珊瑚海海域随时可能出现的日军舰队,为运输舰队撤兵争取足够的时间,一方面前去空袭新喀里多尼亚岛北部的日军机场,消除日军对努美阿港的空中威胁。
  运输舰队带来了大量燃油、弹药和食品,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美军欢声雷动,不仅努美阿港内第九舰队那些保存完好的战舰可以出海游弋,配合主力舰队作战,陆基战机也在时隔一个月后再次升空,有了保卫努美阿港,重新争夺制空权的本钱。
  虽然有人向哈尔西提议,干脆趁着日军舰队主力不在,海陆配合,一口气把日军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部队消灭干净,逆转美军在中太平洋地区的困境。可是,美军被困多月,长期忍饥挨饿早已不堪战斗,对于哈尔西来说,尽可能快地把岛上的几十万部队撤走才是第一要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