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1395

  “我……对不起,将军,有些事我不好意思写在简历上,之所以辞掉美国的工作回来,是因为家里出事了……回来之后,家也没了,钱也没了,武汉三镇百业凋零,没人愿意雇用我,到了南京后发现到处兵荒马乱人心惶惶的,大半的工厂商铺都倒闭了,我在报纸上看到将军的企业招聘会计师和其他管理人员,于是就冒昧地来了。”张熹平一脸静地回答。
  安毅点点头:“能告诉我你家出了什么事吗?”
  张熹犹豫了一下,痛苦地低下头低声说道:“我家被火烧了,爷爷、父亲、大妈二妈、怀孕的姐姐、十七岁的弟弟和十五岁的妹妹一下都没了……”
  “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安毅歉意地摇摇头,走到旁边唏嘘不已的周大善人的桌子旁,拿过算盘放到张熹面前:“简历上说你五岁开始学算盘,能给我们示范一下吗?”
  张熹点点头,把算盘移到自己面前,再把边上桌面上的另一个算盘拿过来,伸出冰冷的手相互揉搓几下,双手修长的十指自然舒展移到算盘之上,在周大善人和安毅惊讶的注视下,同时左右开弓,熟练地打起了算盘。
  只听算盘珠子越响越快,声音越来越密,安毅、周大善人、屋里的沈凤道和小职员不可置信地呆呆望着张熹快得已经看不清的手指,算盘声却在这时戛然而止,从一加到一百的珠算基本功“打百子”在数十秒内完成,算盘上留下两个整齐的数字五千零五十,一时间竟然让所有人看呆了。
  算盘高手周大善人回过神,刚要感叹两句,张熹突然倒下,“嘭”的一声重重摔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沈凤道飞快上前,扶起他抱到一边的红木沙发上,看了看他紧闭的双眼顺手把脉,抬起头对安毅说道:“这家伙是虚脱的,估计是饿得没力气了。”
  安毅吩咐小职员拿来杯水,亲自给张熹喂下,张熹吞下两口热开水慢慢睁开眼睛,看到安毅正在吩咐小职员去下面把自己的爱人叫上来,连忙制止安毅,低声请求:“别让她看见,别让她看见我这样,对不起将军,别叫她,我一会儿就好了……”
  安毅长长地叹了口气,叫小职员出去买碗肉粥回来,拉张凳子坐在虚弱的张熹对面,低声笑道:“性情中人,这个时候你还能考虑自己女人的感受,是条有情有义的汉子!行,我录用你了,暂时在总经理办公室待着吧,等周总经理从上海回来,他会安排你的工作。周总经理和你一样都是留洋回来的,相信你们会有共同语言。你如今算是公司的人了,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
  “将军,我没有住处,想预支点儿薪水租个房子安顿下来。”张熹不客气地说道。
  安毅微微一笑:“这很简单,等会儿我就让人给你送来三百元,你也知道,我们总部财务人员的薪水最低为三百元,至于给你的薪水是多少我没办法定,得由周总经理来定,就算我先借给你的吧,等你领薪水了再还给我。至于安顿之所,就不用你费心去找了,我们的住宅区给你们这些专业人才留有房子,两层半的连体别墅,只需把衣服行礼搬进去就可以住下,不收房租水电。”
  张熹感激地点点头:“谢谢将军!”
  小职员捧着碗肉粥进来,张熹的漂亮女人满脸慌张的跟在后面,她刚才听到楼上摔倒的声音就很紧张,看到小职员跑出去很快捧来一碗粥立刻意识到不好,跟上来进门就冲到张熹身边,紧紧地抱着他的手臂,着急地上下打量。
  张熹露出个甜甜的笑容,紧握着她的手,温柔地说道:“我被录用了,莎莎,你说得对,我们有希望,将军给了我们丰厚的待遇,给了我们一个家……将军,这是我妻子莎拉波娃,美籍俄国人,和我一起从美国回来的。”
  安毅欣赏地笑笑,礼貌地和莎拉波娃打招呼:“会听中国话?太好了……张夫人,认识你很高兴!你们有不少俄国老乡都陆续前来我们老南昌工作,我在南昌城里正在兴建的俱乐部、这里正在建设的学校都有刚来的俄国员工,里面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医生、军官、音乐家、舞蹈家、建筑师和作家,其中不少落难的贵族精通两三个国家的语言,非常难得,我们的工作人员仍在上海招聘各种人才,估计以后还会有不少俄国人到老南昌来工作,只要过来,我就会给他们办理常住的证件,保证他们的安全和人权,请你放心。”
  莎拉波娃感激地站起来:“将军,请允许我向你致谢!你是个善良的人。”
  安毅笑着轻轻点了点头:“我看到你胸前的十字架了,我是个刚刚从南京圣保罗教堂完成洗礼仪式回来的基督徒,不知道和你们的宗教是否同源?”
  “对不起,将军,我皈依的是东正教。”莎拉波娃礼貌地笑道。
  安毅看到张熹盯着香喷喷的肉粥猛咽口水,便随便找了个借口,与周大善人等人一起走了出去,把这个空间留给了这对患难与共的小夫妻。
  来到阳台栏杆边上,安毅立即吩咐沈凤道通知道门的秘密小组,悄悄前往黄冈彻底调查张熹的家庭背景,随后与对张熹佩服不已的周大善人聊聊天抽完支烟,这才转身回到办公室门口,眼前出现的一幕,让安毅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笑眯眯的张熹捧着肉粥,用勺子盛上,缓缓送到莎拉波娃诱人的芳唇边,莎拉波娃满脸是泪,疼爱地捧着自己男人的脸,无声抽泣……
第371章
掣肘与倾轧
  刚从南京返回的朱培德将军非常恼火,一路风尘未洗,南京特别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联合发表的公告令他无比愤怒,李宗仁、白崇禧在压制浙江系二十六军军长周凤岐逼迫他辞职以后,突然将正在上海治病的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逮捕,转眼间就将十四军拆散,如今竟然把第九军的番号给了第一路军总司令何应钦,并在朱培德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的情况下,突然召开特别会议,任命元老纽永健为江西省党部主席,原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顾祝同随即组建了一个崭新的第九军,谁也没把朱培德麾下的第九军放在眼里,李宗仁连个招呼也没打,显然是对朱培德明哲保身两不得罪的骑墙做法进行实质性警告。
  李宗仁、白崇禧在八、九两个月里,把第七军扩编成夏威任军长的第七军、留在广西老巢正在与李济深第八路军一起追击叶挺、贺龙部的黄绍纮第十五军、白崇禧麾下大将陶钧的第十八军和胡宗铎的第十九军四个军,已经荣升第二路军总司令的白崇禧竟然不满足,还要解散继承王天培残部的王天赐第十军,强迫第十军硕果仅存的两个师和原十四军一个师组建为第十三军,自己亲任第十三军军长,朱培德越想越担忧,越想越觉得害怕,麾下众将也都看到了其中深重的危机。
  南昌城督军府里将校云集,每一个人脸上都露出紧张不安的神情,他们时而交头接耳小声攀谈,时而转头看向一壁高悬的地图默默沉思,时而三五人聚在一起展开激烈的讨论……原来,这些将校在朱培德的召唤下紧急聚拢展开磋商,如何才能应对眼前这个复杂而又严峻的局面。
  此时南面的赣粤边境枪声不断,西面的湘赣边境也枪声大作,如火如荼,一个个红军部队番号横空出现,意识到枪杆子重要性的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大江上游的唐生智大军磨刀霍霍,占领了安庆、芜湖、六安、合肥等要地,随时都会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继续向南京推进;北面,损失惨重的孙传芳利用冯玉祥和阎锡山相互猜疑、两路大军同床异梦的机会,在张作霖的大力支持下再次纠集张宗昌大军,一起向挺进江北的革命军展开猛烈进攻;东面的上海也已换了主人,白崇禧在八月底就任淞沪警备司令,时隔不到一个月,他麾下的参谋长张定璠当上了上海市长,原来蒋总司令任命的警备司令杨虎和市长张群早已作鸟兽散,江浙一带风声鹤唳,暗流涌动,江浙财阀收紧信贷,一毛不拔,欧美列强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爆发危机。
  在如此混乱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李宗仁、白崇禧毫无顾忌地取消朱培德的第九军番号,凭仗的就是自身急剧膨胀的军事实力和似乎变得越来越稳固的政治地位。
  已经投入新桂系阵营的何应钦麾下拥有刘峙第一军、顾祝同第九军、钱大钧第三十二军之后志得意满,完全听从李宗仁、白崇禧的号令,命令麾下钱大钧三十二军在粤东进攻叶挺和贺龙部,自己则指挥第一军、第九军、二十六军和十四军剩下的熊式辉师在江北一线与孙传芳、张宗昌部展开激战,每天都向全国通报自己的义举和战况。而李宗仁的第三路军四个军的主力仍然留在皖南皖中一线,以防备武汉方向的唐生智部孤注一掷,白崇禧的第二路军三个军又两个师却行踪漂浮,难以捉摸,的确让占据鄱阳湖平原肥沃土地,并拥有九江、湖口要地的朱培德和麾下将领寝食难安。
  朱培德主持的会议从上午开到下午四点,仍然毫无头绪,麾下将领意见不一,争执不停,以金汉鼎为代表的一派建议奋起反击,决不退缩,以王均为代表的一派强调形势复杂,主张韬光养晦,保持现状,谁也说服不了谁,令朱培德迟迟无法决断。
  最后,朱培德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宣布散会,立刻带上心腹爱将金汉鼎和王均乘车赶赴老南昌。
  老南昌士官训练基地的宽阔球场上,安毅率领的教导大队足球队正在与丁志诚麾下轮休的特种大队足球队进行激烈的比赛,在自掏腰包一千元的彩头刺激面前,两队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气。
  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足球运动已经让不少弟兄的踢球技术飞速进步,从原先连越位和用什么部位踢球都不懂发展到直逼技术第一的安毅,这个短短的过程时常让安毅充满感慨。
  朱培德的车在哨兵的敬礼中缓缓开进基地大门,停在球场边不久,满身大汗的安毅跑到朱培德等人身边打招呼,朱培德笑道:“听说只要不下雨,每天下午你都会赶到这儿来踢场球,日子过得悠闲而又自在,真羡慕你啊!”
  安毅笑着摇了摇头:“晚辈俗务太多,又没时间跟随弟兄们训练,只好每天到这儿来出出汗了……德叔,有时间的话,咱们去老四川餐馆坐坐如何?晚辈也想听听德叔从南京带回什么好消息了。”
  “行啊!正好有事找你聊聊,去喝一杯也好,我都一个月没尝到川菜了。”朱培德欣然同意,让安毅擦擦汗钻进自己车里,一同开往老韩头的酒馆。
  进入二楼雅间坐下喝下口茶,朱培德随即将南京的形势和自己的第九军被剥夺番号的事情告诉安毅,金汉鼎和王均也分别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恳请安毅说说他的看法。
  安毅颇为惊讶地说道:“第三军本来就拥有三万三千余人,第九军刚刚得到六千名云南子弟兵加入,也变成了两个师一万八千余人,还有三个新兵团四千五百人在南昌北校场受训,前辈和诸位麾下兵强马壮,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取消第九军番号,绝对是很不明智的决定,如果晚辈没猜错的话,显然是试探的成分大过于撕破脸。以目前桂系四面树敌的情况来看,他们绝不敢动前辈你一根毫毛,至少在没把唐生智打趴之前他们不敢,可要是第三军忍受下来就不好说了,先别说李宗仁、白崇禧会怎么想,只说唐生智,以他一贯霸道的作风,要是看到前辈忍气吞声定会觉得有机可乘,还不依样画葫芦趁机霸占九江、湖口啊?只要九江、湖口丢掉,南昌就失去了北面的屏障,无论是从水路还是陆路都能轻松打过来,到时候面对的不管是桂系还是唐生智部,前辈和各位兄长觉得打还是不打?如果不打,就得灰溜溜离开江西,要是无法忍受愤然迎战,还不如现在就抓住时机,让所有人都不敢轻视咱们!”
  “如何抓住时机?”王均脸色一变,急切地问道。
  安毅沉思片刻笑了笑:“打个比方,要是换了晚辈在第三军的处境上,晚辈将会高调宣布,在革命形势鼓舞下,获得休养生息机会的第三军将士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必将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继承中山先生遗志,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一切准备渡江北伐。为响应冯玉祥将军、阎锡山将军的北伐号召,尊重南京特委会的军事调整意见,决定效法李济深将军与张发奎将军把第四军一分为二、组建第四军和新四军的灵活妥善办法,为避免与友军之间造成混绕,经第五路军将帅反复商议后一致决定:将原第九军番号转换为新九军,同时根据第三军已发展到四万将士的喜人规模,为便于军事指挥调度,适应北伐战场的需要,特将第三军一分为二,在保留第三军的基础上成立新三军。”
  朱培德吓了一大跳:“你够狠的!一下子弄出两个军来,这动静也闹得太大了点儿吧?如此一来影响可不小啊!”
  “哈哈!既然人家出招了,前辈总得接招吧?何况分兵扩军早有先例,法不责众,谁也不敢厚此薄彼,与其躲躲闪闪左右为难,还不如迎难而上,针锋相对,一下子就把他打懵最好。晚辈认为,只要这么做,必定会让所有人惊愕之余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小视友善平和、从来都是以和为贵的第三军,都会感叹第三军沉寂两年后终于崛起了!其次,自从蒋总司令下野之后,第三军再也没有获得一分钱的军需补充,每一件军服、每一颗子弹都是前辈和第三军弟兄自己负担的,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安毅说到这儿,信心百倍:“如今江西发展迅速,南昌地区客商云集,三个月来各项税赋均增长两到三成,而且最大限度地堵住了钨矿走私的漏洞,咱们又以匪患和地方暴乱不止为借口,一举控制了各地的贸易和开采,致使钨矿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价格上涨三成仍然有价无货,前辈和各位兄长还担心什么?要是忧心枪炮弹药不够,晚辈等会儿就给鲁麟、礼和两大洋行发去电报,十天不到就能从香港和澳门运来两船德制精良武器弹药,回头再拿钨矿慢慢还他,人手不够,晚辈就将征募处训练了半个多月的五千新兵尽数调给第三军,要是谁真敢打过来,晚辈麾下六千将士也不客气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已经深入晚辈和每一个弟兄心里,必能同仇敌忾,以一当十,就算他李宗仁亲自领兵过来,晚辈也有信心让他铩羽而归!整个江西战场,除了第三军将士,还有谁比咱们更熟悉?何况咱们拥有军心民心,必能一呼百应,如果家园不保强敌压境,咱们在半月内再征召一两万兵员绝无问题,大不了晚辈让各厂、各公司的近千老弟兄再次披挂上阵,全都担任连排长领兵杀敌。”
  安毅一席话,说的朱培德与麾下两元大将热血沸腾,信心百倍,不由齐声喝彩,朱培德高兴地举起酒杯:“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依贤侄所言,咱们立刻便成立两个新编军,大大方方地展示我们的实力,表明我们的态度,如果真有人敢欺上门来,那就只有兵戎相见了!来,贤侄,谢谢你金玉良言,我们爷儿俩干一杯!”
  安毅恭敬起立,双手执杯礼貌相敬,一饮而尽之后,端起酒杯飞快倒酒,又非常谦逊地敬金汉鼎和王均,三人仰头就干,亮出杯底齐声大笑,朗朗笑声中,掩不住威武豪迈的英雄气概。
第372章
步步艰险入残局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一日,南京,熙园。
  满脸倦容的李宗仁坐在蒋总司令曾经高坐过的西式高背软椅上,双手不停揉搓发涨的太阳穴,手肘支撑在宽大的桌面上,两只手肘的正前方赫然放着一本翻开的《东方瞭望》周刊。
  半月来,形势风云突变,十天前,李宗仁和白崇禧利用北伐之名,率领两路大军向北齐头并进,在唐生智放松警惕琢磨是否趁机进攻南京之际,突然掉头向东,对唐生智部突前的两个军展开包围,转眼间便歼敌上万,一举将何健、刘兴两个军六万余官兵赶出了芜湖、安庆一线,取得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就在唐生智在武汉媒体大肆抗议桂系不宣而战之时,李宗仁、白崇禧拉上何应钦迅即召开了特别委员会军事会议,宣布永远开除唐生智的党籍军籍,并号召全国革命军队对“新军阀和革命叛徒”唐生智进行讨伐;次日,桂系另外两巨头黄绍纮和李济深也在打败叶挺、贺龙部之后向全国通电,响应南京特别委员会的号召,起兵讨伐唐生智,宣布从湘粤交界处进兵湖南,攻打唐生智的老巢。
  回到广州后提出“粤人治粤”口号的张发奎、黄琪翔成功地控制了广州及周边地区,迫使祖籍广西梧州的粤军元老李济深让步之后,也高调宣布对当初把自己挤出两湖地区的唐生智进行讨伐。
  雄霸河南甘陕的冯玉祥也不甘落后,因唐生智扣留贪墨蒋总司令临行前送给冯玉祥的两百余万军火药品早已心怀愤懑,逮到这个难得的机会,冯玉祥立刻发挥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示三十万西北军将士完全支持南京特别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即日起挥师南下,讨伐背叛革命的新军阀唐生智。
  原本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唐生智数面受敌,疲于招架,虽然兵力雄厚也只能暂时退守鄂东,全线龟缩于两湖之内,再也难以对南京方面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但是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却无法挽回政治上失败的命运,李宗仁好不容易才组建起来的南京联合政府快速分裂,没有军权同时被李宗仁和唐生智排挤的汪精卫不顾特别委员会的再三挽留,不愿再当桂系的傀儡,愤然于二十五日甩手而去,经上海赶赴广州,回到苦苦期盼他的张发奎、黄琪翔身边。
  含恨而归的汪精卫做得很绝,回到广州后的第二天就联合张发奎、陈公博、黄琪翔等七名军政元老通电全国,宣布将在广州举行第四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同时恢复常务委员会,成立常委会秘书处、中央执监委员会等等机构,显然是公开另立中央,拆李宗仁的台。
  四面楚歌几陷绝境的唐生智看到汪精卫的通电之后,如同抓住救命的稻草,竟然也跟着起哄,通电赞成党的领袖汪精卫所做出的正确决定,并搬出尘封已久的党章宪法,抨击李宗仁的南京特别委员会没有任何的法理依据,宣布两湖地区千万军民绝对不承认南京特别委员会的合法性。
  上海方面掌控金融和传媒的亲蒋人士看到机会,也随之对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把持的特别委员会发难,而且发难的目标选择得非常准确巧妙,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对李宗仁的特别委员会发行的三千万公债进行质疑并展开猛烈抨击,江浙商会和上海总商会宣布不能接受这种毫无保障的硬性摊派,各大报纸连续刊登江浙各界对南京特别委员会“损害工商侵民扰民”的公债提出尖锐批评,致使新任上海市长张定璠手里的数千万公债券成为了一堆废纸,桂系企图通过公债发行走出军费困境的希望瞬间成了泡影。
  紧接着,新创刊不久的《东方瞭望》周刊发表了对江西南昌新兴工商业基地的系列采访报道,并在其显著位置全文刊登了江西省主席、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朱培德上将发布的《北伐宣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报道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优良的装备和高涨的士气,同时也刊登了对新成立的新三军军长朱世贵、新九军军长金汉鼎进行的专访,牵扯了所有人的眼球。
  新创刊的五万册《东方瞭望》以免费赠送的方式投放到上海、南京、南昌、武汉、苏杭市场,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这本印刷精美的杂志上竟然有于右任、蔡元培、张静江、吴稚晖等十几名政界和教育文化界名流的亲笔题词,杂志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创刊号上《蓬勃发展的江西工商业》、《中国外交的困境与思索》、《强烈反对美国政府向日贷款收购中东铁路》等一篇篇揭露诸多内幕、文笔尖锐辛辣的文章,立即引发民众强烈的轰动效应与共鸣,杂志封底页面隆重推出《庆祝中国青年记者协会成立》的消息,也引来了中国新闻界、知识界、工商界和政界的一片瞩目。
  李宗仁强忍头部的不适,沉思良久,对于朱培德在这个时候选择扩军公然与新桂系对抗感到难以接受,同时又非常失落。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老好人被逼急了也会发火,而且一出手就这么狠,一下子就冒出两个军,看来以前还是小瞧他了。
  “嗒嗒!”
  办公室门外传来两声敲门响,李宗仁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请进,门便被人从外面推开了,他抬头望向大步走进来的白崇禧,点点头寒暄了几句,便将面前的《东方瞭望》推到白崇禧面前:“健生,这上面的报道你看过没有?”
  “看过了,只能说非常意外,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上海东方新闻社竟然获得这么多元老和名流的支持,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啊!由此可见,这家总部设在上海法租界内的新闻社背景深厚,小弟甚至怀疑有可能是死性不改的老蒋在幕后操纵。”
  白崇禧拿起杂志翻了两页随手放下。
  李宗仁眉头微蹙,轻轻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才意味深长地说道:“是啊,愚兄也曾有此怀疑,但是以其内容来看,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严格地说,杂志有思想有见地,客观实际,意见也十分中肯,几篇文章写得非常不错,连我看了都生出共鸣……上海方面发来的紧急调查报告说,这个新闻社的社长原为《中央日报》社的记者何京,副社长就是那个给我们照过相的大胡子老庄,从新闻社股东的组成来看情况非常复杂,三个股东里面竟然有个名叫莎拉波娃的美国人,并声称新闻社已经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政府的注册批准,同时也获得了法租界董事局的注册发行批准,我们想要深入调查也无法进行。不过,根据新闻圈子里传出的小道消息,何京等人在创办新闻社之前,于九月份在南昌得到过新富豪安毅的大力支持,传言说安毅一次性借给何京等人两百万元巨款,因此才有了这个异军突起的新闻社一系列的大手笔,如今该社才俊云集,势力雄厚,很多报纸谈起来都酸溜溜的。”
  白崇禧瞪大眼睛,惊讶地问道:“涉及安毅?”
  “对!这小子似乎不怎么安分,不知道他用什么办法说服了朱培德,竟然从九月初开始便停止江西境内的钨矿开采与交易,使得钨矿价格两个月内上涨了三成,欧美各国的商务官员在与我们私下交谈中很有意见,这次本想让纽先生担任江西省党主席之后插手这事,现在看来,恐怕这个愿望永远也无法实现了,纽先生于昨晚向我提交了辞呈,不愿担任江西省党主席一职,看来五天前朱培德激烈的反应,已经让党内和各军将领从中看到了点儿什么,影响极坏啊!我现在很后悔当初的不慎重,如果让何敬之新成立的第九军换个番号,也许就不会出现如今的僵局,我们再适当地向朱培德表示一下诚意,或许能在富裕的江西发行五百万至一千万的公债……唉,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江西这条路被我们自己完全给堵死了。”李宗仁长长地叹了口气。
  白崇禧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杯慢慢喝茶,他听出李宗仁话里虽然没有怪罪的意思,但是当时剥夺朱培德第九军番号的决定确实是他白崇禧和何应钦一力坚持的结果,再一个,白崇禧自己也没想到,一贯以来像个弥勒佛似的、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朱培德这次竟然如此强硬,本来是想对朱培德施加压力,迫使他走进自己的阵营,可最后却弄巧成拙反而敌对起来。
  白崇禧压下心中的悔意,想了想说道:“事情还不至于那么糟糕,目前我们的西征很顺利,唐孟潇麾下五个大将有四个都是我们广西人,而且都是小弟的保定同学,联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并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出意外的话,本月我们即可拿下武汉,进军湘北一线。局势发展对我们很有利,等拿下武汉之后,朱培德定会有所反应,我们也可腾出手来,再给他点儿压力,我就不信他不俯首就范。”
  李宗仁脸色一变,断然摇了摇头:“健生,我们不能再出败招了!你要明白,朱培德早已是今非昔比,其秘密从云南招募两批新兵之后,麾下迅速膨胀至三个军六万余人,而且仍在江西各地不停招兵。想必你也知道,朱培德第三军自八月底开始,就聘请安毅残部数百名百战余生的解职军官担任教官,数月来频繁出没于鄱阳湖平原四周十余个县,展开各种规模的军事训练与对抗演习,战斗力已经迅速提高。南昌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均为鱼米之乡,安毅又拉来富可敌国的孔祥熙、欧耀庭、虞洽卿等人,将数千万巨资堆在南昌及周边地区,奇迹般地创造了南昌工商业奇迹,如今就连唐生智治下的武汉、张宗昌治下的山东,一个个巨富都络绎不绝前往南昌投资贸易,朱培德在税赋上赚了个盆满钵满,富得流油,再加上其抓住八、九两月赣南赣西局势混乱之宝贵机会,一举控制了江西省内八大钨矿中的五个,拥有了雄厚的财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哪怕我们将唐孟潇彻底打败,也难以再去收拾他了,就算最后我们损兵折将把仗打赢了,也会招来各方势力的一片诘难,毕竟朱培德这么些年的好人缘不是白来的。尤为可惧的是,我们还很有可能遭到巨资投入南昌的国内外几大财团和洋行的联合打击,在经济和政治上带来更大的被动。如今回首遥望,我们已经错过了宝贵机会,竟然没有看到江西这块蕴含巨大财富潜力的土地,愚兄实在惭愧啊!”
  白崇禧越听越心惊,对自己在政治上的短见惭愧之余,又对朱培德闷声发大财的好运羡慕不已。
  李宗仁话语落下,白崇禧叹息一声,低声说道:“是我错了……兄长,对安毅的调查已经有了眉目,他本人整日身穿一套文人长衫,四处游荡,不是出席剪彩仪式就是请客赴宴,出入前呼后拥,随手一掷千金,似乎真的专注于做生意了。如今,他麾下残部尽数加入朱培德新组建的南昌保安团,数月来一直在征募新兵严格训练,人数已达五千余人,分驻于南昌县和南面数十公里的丰城。密报说保安团零星配置了一种威力强大的德制新式花机关枪和美制柯尔特手枪,每个班均配置一挺新式捷克产轻机关枪,火力相当惊人。三天前,朱培德突然将刚成立的新三军尽数开赴九江驻扎,布置完炮兵阵地,随即开始在数段战略要地修建永久性工事,浇铸碉堡设立哨所,唐生智的一个师第二天便乖乖地撤出九江,返回鄂东一线,朱培德本人也频繁派出人员与我第二、第三路军中的其他各军将领进行联络。如今正值军费贫乏各军纷纷向我们伸手之际,若是朱培德暗中送出点小恩小惠收买笼络人心,会对我们相当不利。”
  李宗仁点了点头:“看来,只能求和不能排斥了,等会儿我就给朱培德发去个电报,趁前往湖口兵站视察前线的机会,和他见上一面澄清误会,我相信他也不会走向极端的。”
  白崇禧颔首淡然一笑,再次捡起桌面上的《东方瞭望》慢慢翻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